溶解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603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溶解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溶解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溶解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溶解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解度.docx

《溶解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溶解度.docx

溶解度

认识目的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知识点拨: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在上一课题中,已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质放到溶剂中时的一些情况。

但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呢?

在一定量水中是不是能大量溶解某一物质呢?

本课题就要研究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的问题。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

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

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

最后通过讨论又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本课题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一、饱和溶液

大家都知道,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但是,在一杯水里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呢?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一杯水里,如果糖或食盐放得太多,在杯底就会剩下溶解不了的糖或食盐。

下面我们做两种物质的溶解实验。

【实验1】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保留试管里的溶液,供下面的实验用)。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氯化钠与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的比较

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实验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在一定量的水里(实验中用的是10mL),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上面的实验里,在室温下当氯化钠或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了。

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让我们观察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2】给上实验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我们看到,在温度升高时,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的了,原来不能再溶解的硝酸钾又能继续溶解了。

【实验3】给实验1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再加水振荡,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实验告诉我们,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时,溶液又变成不饱和了,原来不能溶解的氯化钠固体又能继续溶解了。

这两个实验说明,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表示为: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应该注意的是,“浓”、“稀”只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而与溶液是否饱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实验4】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2g食盐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后再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室温下,2g食盐完全溶解在10mL水中了,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此溶液虽然是不饱和溶液,但由于含溶质较多,它是浓溶液。

在另一试管内,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经充分振荡并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

这时,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但此溶液里所含的溶质很少,它是稀溶液。

这个实验说明了,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当然,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又如,在20℃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g,那就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7.4g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没有的。

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例如,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常把碳酸钙叫做“不溶”物质。

由此可见,所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只是表示溶解度大小不同而已。

由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有关,因此在谈及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

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在水里的溶解度,见表1。

表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用同样方法,也可以画出其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度曲线,也可以求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氯化铵在10℃的溶解度约是33g;在80℃的溶解度约是66g。

氯化钠在10℃的溶解度约是36g;在80℃约是38g。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我们在比较了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后知道,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

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例如氯化钠。

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气体的溶解度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因此气体溶解度通常采用另外的方法表示。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非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数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数)。

例如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就是指在0℃,氮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

又如,在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

在2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15,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这些情况,给冷水加热时,在沸腾以前,水中就出现了许多气泡;夏天,贮存自来水的瓶子内壁挂满一层气泡。

这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空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变小的缘故。

又如,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常常有大量气泡涌出,这是由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了的缘故。

三、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时某种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计算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例题1]把50g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g硝酸钾,求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

[解]溶液的质量为溶剂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和,因此50g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水的质量是:

50g-12g=38g

设100g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x。

答: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

2.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出在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题2]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g。

实验室在20℃时,配制1000g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

[解]在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即137.2g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37.2g。

设1000g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需水的质量为:

1000g-271g=729g

答:

在20℃时,配制1000g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g,水729g。

3.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出一定量的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

[例题3]已知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恰好能配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设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x。

答:

在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用水111g。

自主学习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D.1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

在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

这说明随着溶剂量的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也增大

分析:

考查溶液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应用。

选项A,是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A选项是对的。

B选项考查对溶解度掌握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也有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故B选项忽略了特殊物质的溶解度情况。

C选项是B选项知识点的延伸,即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用升温的办法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等,升温反而会减小其溶解度,故C选项成立的前提是“一般情况下”,不能说“任何物质”。

D选项进一步考查对溶解度四要素中温度、溶剂的理解。

在1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40g和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都在说明10℃时,溶解度为80g,且当温度一定时,溶解度()是一个定值。

答案:

A。

点拨:

该题四个选项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溶解等概念的掌握程度,对概念涵义的准确理解、对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的牢固掌握是灵活运用概念的先决条件。

【例2】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20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20℃时,把20g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20℃时,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溶解度概念掌握的程度。

本题关键是抓住4个要素:

(1)在一定温度下;

(2)在100g水里;(3)达到饱和状态;(4)所溶解溶质的克数。

A缺少“饱和状态”,B不是“在100g溶剂里”,C缺少“一定温度”。

答案:

D

点拨:

概念的建立和深入的理解需要对概念本身进行分析(有时需要进行分解),特别要强调概念适用的“条件”。

此外可以设置问题,对组成概念的某项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一是使其突显出来,同时也能暴露出学生的问题之所在。

【例3】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②当温度为℃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依次为_______,当温度为℃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③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g水中配成时饱和溶液,再冷却到℃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④若把混在A中少量的B除去,应采用_______法,若将混在B中少量的A除去,最好采用_______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理解溶解度曲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为饱和状态,如果该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针对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可以分为“陡升型”(如A)、“缓升型”(如C)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