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594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docx

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3年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民政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社会报社舆情中心

受民政部新闻办公室委托和指导,中国社会报社舆情中心开展了2013年民政舆情监测工作,为民政部领导和各业务司局提供舆情参考。

同时,也积极为各地民政部门提供舆情信息服务。

为了实现全面、准确、及时、便捷的舆情信息收集与监测,我们建立了技术领先、覆盖面广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平台。

我们在对2013年监测采集到的互联网民政舆情信息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撰写了这份《2013年全国民政网络舆情统计分析报告》,供全国各级民政机构、民政工作研究机构以及关心民政工作的各界人士参考。

一、年度舆情数据

1.全年采集215万多条数据

从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民政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共接收推送数据2.88亿条,从中采集标记了与民政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215.84万条,以及来自新浪微博的信息31.69万条,来自博客的1.28万条,来自各大论坛的10.76万条。

各新闻网站对新闻进行报道和转发的数量,是衡量民政工作媒体报道热度的最重要指标。

相关网络信息年度走势分析图

2013年,媒体对民政工作的报道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走势,并在7月、8月形成全年新闻报道高峰,8月达到最高点。

主要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三个集中”:

一是国家在民政工作方面出台的重要举措和民政部举办的重要活动比较集中(如国务院连续就做好退役士兵安置、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工作出台重要政策措施,民政部就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创新慈善超市建设、会同财政部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等开展一系列部署,召开全国烈士纪念工作会议、颁布实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制发新版《烈士证》,开展“百名处长进百家养老院”活动等);二是突发舆情事件比较集中(如河南宋基会雕像事件、红会挟器官以强捐传闻、南京“限号离婚”事件、红十字会监督委员会利益输送传闻、聊城贫困家庭获捐遭学校转捐、网络热议“中国红会是最规范的社会组织”、黑龙江海伦敬老院火灾、网络热议慈善组织成退休官员俱乐部、网络热议政府退出公募市场、福利院院长吃低保、网络热议河南宋基会通过年检、网络热议结婚证颁证仪式、飞虎公墓无人管等);三是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集中并且持续时间长(如贵州湖南等13省旱灾、南方七省洪灾、西北地区暴雨洪灾、东北地区洪涝灾害、甘肃岷县、西藏昌都地震等灾情和救灾情况引人关注)。

此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引发公众对“常回家看看”问题的继续讨论,民政部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保障范围的答复意见曝光,受到舆论称赞和鼓励。

对上述内容,全国各大媒体参与了高密度报道,从而推高了网络信息总量。

2.8600多条精选舆情信息

舆情监测人员每天从数千条新增民政网络舆情信息中筛选采集30多条最有参阅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送。

信息精选的标准有5个方面,至少满足一个要求,才会被筛选出来。

这些标准分别是:

①政策指导性较强,②具有实践创新价值,③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④媒体和公众关注度较高,⑤突发并将形成热点。

精选出来的信息,被编辑加工成《每日民政舆情摘报》,供民政部门领导参阅。

一年来,我们总共精选了8674条有价值的民政网络舆情信息。

这些精选信息,是我们进行年度民政舆情分析的主要数据基础。

[page]

二、年度舆情综合分析

1.精选舆情数据业务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在8674条精选舆情信息中,有8023条属于各项民政业务的信息,有651条属于综合性民政工作信息。

对8023条具体业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后得到下图。

各项民政业务信息所占比例对比图

(注:

此表关于民政业务的划分以民政部业务司局及代管机构的设置为依据)

社会事务、福利慈善、老龄工作三类信息所占比例均在18%左右,处于第一序列;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减灾救灾三类信息所占比例均在10%左右,处于第二序列;基层政权、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区划地名四类信息所占比例均低于6%,处于第三序列。

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媒体对民政工作关注和报道的重心所在,即越是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越是容易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2.精选舆情数据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在精选信息中,有3022条属于涉及全国的综合性网络信息,其他5652条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政工作舆情信息,其区域分布情况如下图。

精选民政舆情信息区域分布排行

民政舆情信息的区域分布,大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较多,中西部地区较少;发达地区较多,欠发达地区较少;人口大省区较多,人口小省区较少”的特征。

进一步分析表明,除了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数量多少之外,影响舆情信息数量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该地区民政工作展开的程度和活跃程度,二是该地区是否有较有影响并且新闻报道工作比较活跃的媒体,三是该地区本年度是否集中发生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热点舆情事件,四是该地区是否在民政工作政策创新方面有所建树。

对比发现,舆情信息数量排列靠前的地区,均具备上述特征。

以排行第一的广东为例,该省是改革前沿,又是较早与民政部签署部省合作协议的地区,部分城市成为民政部重要政策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

因此,民政工作活跃程度相对较高。

该省拥有的《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媒体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本省民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报道较频繁,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同时,2013年度,广东省在民政工作的诸多方面为全国贡献了领先的创新经验,在福利慈善、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等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热点舆情事件,引发全国媒体的跟进报道和评论。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带动了广东地区民政舆情信息总量的增长。

信息数量的多少,大致可以表明媒体对这些省份的民政工作有相对较高的报道热度。

有的地区虽然总体数量较少,但其所贡献的创新经验也许很有价值。

因此,并不能单纯以信息数量的多寡断言一个地方民政工作效果的好坏。

[page]

3.年度民政热点舆情事件梳理

热点舆情事件,是指被媒体报道之后在网络广泛传播并引发公众热议的事件。

本报告收集了2013年被各类网站转载50篇次以上并有较多网民关注的热点舆情事件272个。

这些热点事件,既包括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并导致舆论沸腾的负面舆情事件,同时也包括部分广受公众赞誉或引发不同意见的事件。

(1)热点舆情事件的业务领域分布情况

热点舆情事件的业务领域分布图

2013年,各项民政工作范围都有热点事件发生,但相对集中在福利慈善、社会事务、老龄工作、减灾救灾、社会救助这几项工作中。

这几项工作的共同特点是,日常工作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

(2)热点舆情事件的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热点舆情事件的区域分布排行

全国性热点舆情事件是指那些不属于任何地方性的热点舆情事件,比如国家某项重大民政政策的出台、民政部举办的某项引起媒体广泛报道的重要活动等。

在272个热点事件中,属于这一类的有121个,其中以全国性民政相关政策、重要措施的出台为主。

根据事件发生的地区来定义,属于各地方的热点舆情事件共有151个,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北京、河南、广东、江苏四省(直辖市)均在10条以上,合计80条,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热点事件总量的52.98%。

4.年度地方民政工作创新与亮点分析

各地民政机构在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开展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开展工作,或制定细则,完善政策,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制定民政工作相关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使某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或采取某种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社会效果,这些信息统一归类为民政工作创新与亮点。

2013年,我们采集了1615条反映民政工作创新与亮点的信息。

(1)创新与亮点信息的业务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创新与亮点信息业务领域分布图

2013年,老龄工作、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基层政权、福利慈善五项工作是地方民政工作创新的重点领域。

从中可以看出,与民生关系密切,涉及人群广大的民政业务工作,也正是创新多、亮点多的民政工作活跃地带。

(2)各业务领域的创新方向分析

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工作领域的创新与亮点,都有比较集中的创新方向。

老龄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托底服务优惠方式探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养老机构建设模式创新。

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方向是:

推动地方社会救助立法;加大救助政策透明度的探索,杜绝“关系保”、“人情保”;推进救助政策城乡一体化;提高救助标准,适当扩大救助群体,优化救助效果。

社会事务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婚姻登记、殡葬服务中的惠民便民政策制定;流浪救助工作中的部门配合和程序、机制完善;民政服务机构中的增值服务探索与推广;服务方式方法的改革升级。

基层政权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制定社区工作专项法规;为社区自治组织减压助其回归城市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应有职责;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完善农村社区服务;改进村务公开机制。

福利与慈善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福利对象补贴政策优化;福利机构管理方法创新;针对困境儿童的福利制度试点;慈善立法和慈善信息平台、监督、引导机制建设。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以权限下沉、门槛降低为突破点的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社会组织培育的方式方法;社会组织监管方式创新。

社会工作领域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如何创造条件,让社工在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设法改善社工待遇。

优抚安置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改进退役士兵的培训、安置、接收工作;在各方面创新对退役士兵的优待政策。

救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

灾害信息报送机制的创新;探索基层灾害预警机制。

区划地名工作的主要创新方向是:

地名命名规则尝试新机制。

综合性民政工作创新的主要方向是:

各地民政机构创新方式加强与民众沟通联系;创新机制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

[page]

(3)地方创新与亮点信息地区分布TOP10排行

地方创新与亮点信息地区分布情况图

本报告列出了创新与亮点信息数量位居前10名的地区名单。

这10个地区的创新亮点信息合计1074条,占总量的66.5%。

该组数据表明,人口大省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贡献了相对较多的民政工作创新经验。

这些地区经济条件较好,民政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充分,比中西部地区拥有更优越的条件进行各种创新、探索。

同时,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新闻传播体系,民政部门宣传意识强,与媒体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互动关系,这都有利于本地区的创新与亮点能够及时得到总结、宣传和报道。

(4)年度创新与亮点举要

按照业务类别分别筛选出3条创新性强、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的地方亮点经验,然后进一步分析比对,最终筛选出2013年度10项民政工作创新经验案例,列表如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案例代表了年度工作创新的较高水准。

我们对每条加以点评,推荐给大家,仅供参考(排名以民政部网站业务司局排列顺序为据)。

5.年度民政工作负面舆情分析

由于民政工作中出现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或者工作人员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由于公众对民政政策或工作内容产生不解和误解,从而在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中形成的批评性意见,我们统称为负面舆情信息。

在8674条有分析价值的精选舆情信息中,负面舆情信息1057条,约占12.2%,其中综合类173条。

上述信息均为舆情监测系统采自公开报道的新闻信息,不包括论坛、博客、微博平台监测到的各种举报信息。

(1)年度负面舆情信息的业务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年度负面舆情信息业务领域分布情况图

此分析将综合类负面信息剔除,单就民政各项业务之间进行比对。

如图所示,社会事务、福利慈善、社会救助这三类工作的负面舆情信息相对集中,合计占总数的75.01%。

从中可以看出,和民生密切相关的民政工作,其出现负面舆情信息的数量和信息总量、创新与亮点信息数量,大致成正比关系。

工作越是展开,成效越是显著,出现负面舆情的概率也就越大。

因此,不能单纯以负面信息的数量判断某项工作的优劣。

通过负面舆情信息的业务领域分布情况分析,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判断,民政工作哪些方面更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的批评性评价,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

不同类别的负面舆情信息,其舆情指向分别如下:

社会事务类:

平坟圆坟、女童在家中饿死、民政局印制假结婚证等事件引来的负面意见,占据了该类负面舆情信息的绝大多数。

其他较多的是关于殡葬价格、婚姻登记服务和收费方面的负面评价。

福利慈善类:

民间收留孤儿场所火灾事件、借孤儿应付检查、为面子政府叫停为寒冬穿凉鞋的小学生募捐、民政局叫停为重患募捐等热点舆情事件占据该类负面舆情信息的大多数。

其他主要是养老院因管理问题出现老人受伤、受虐待等新闻事件,引发公众负面评价。

社会救助类:

福利院院长吃低保、五保供养死一个补一个、无钱就医自锯腿等事件引发了比较集中的负面舆情信息;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反映地方贯彻低保政策不到位、不公平现象的信息,如“人情保”、“关系保”、骗保等。

老龄工作类:

主要是养老机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老人遭受各种伤害。

基层政权类:

重点在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主要是“村官”职务犯罪和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现象。

减灾救灾类:

主要是救灾物资管理与发放中存在的问题。

优抚安置类:

以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不善问题为主,其次是关于抗战老兵待遇问题的信息。

社会组织类:

主要是与河南省宋基会管理乱象相关的新闻信息以及评论,其他的以社会组织信息透明度问题为主。

区划地名类:

舆情所向,主要是地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综合类:

主要是地方民政干部贪腐行为、民政部门主管的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案件等方面的负面信息。

[page]

(2)负面舆情信息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负面舆情信息地区分布情况排行

本表按照各地区与其相关的负面舆情信息的数量排列,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排行。

负面舆情信息数量最多的10个省份共723条,占全部数据的68.4%。

可见,负面舆情信息的地区分布相当集中。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依据一个地区负面舆情信息数量的多寡,来判断该地区民政工作质量的高低。

一个地方负面舆情信息比较多,客观原因也许是因为其数据总量相当多;同样,一个地方负面舆情信息数量比较少,也许是因为其数据总量本来就比较少。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以网络舆情信息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地方民政机构与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程度进行大致的衡量、对比和判断。

为此,本报告提出“负面舆情信息媒体关注指数”的概念,以该指数来指示一个地方的民政机构与媒体良性互动的程度。

(3)年度民政工作负面舆情信息媒体关注指数地区差异分析

年度民政工作负面舆情信息媒体关注指数地区排行

年度民政工作负面舆情信息媒体关注指数,是综合各地区信息数量占全国信息总量之比、本地区负面信息数量与本地区信息总量之比计算得出的。

该指数所指示的,是各地区负面舆情信息被媒体关注和传播的情况,大致反映出该地区民政机构与媒体良性互动的程度。

如果一个地区,媒体越是较多地报道负面舆情信息,或者民政工作引发媒体和公众误解、质疑的情形越频繁,则该地区的负面舆情信息指数就越高,也说明该地区民政机构主动发布正常工作信息、应对负面舆情信息过程中,与当地媒体及全国媒体的良性互动程度不够高,策略不够成熟。

该数据仅供参考。

[page]

6.年度民政工作媒体观点分析

相对于公众的网络观点,媒体针对民政工作的某些事件、现象、问题所发表的专论、社论等评论文章,论证严密,分析深刻,观点稳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媒体评论内容相对集中

年度民政工作媒体评论业务领域分布情况排行

如图所示,全年采集996篇媒体评论文章,其中有关福利慈善、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老龄工作、社会救助五项工作的评论文章数量均在100篇以上,合计837篇,占评论文章总数的近84%。

有关福利慈善、社会事务两项工作的评论均超过200篇,合计达499篇,超过评论文章总数的50%。

(2)媒体评论主要围绕民政热点舆情事件展开

1月初发生河南兰考民间弃婴收养场所火灾重大事故,媒体对事件的持续集中报道长达一个多月。

同期,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达45篇之多,主要观点:

呼吁弃婴收养救助中的政府责任,呼吁以立法形式保障弃婴权利,呼吁政府与民间在儿童福利保障中互信合作,形成合力。

6月中旬,民政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宗教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弃婴的规范管理,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收留弃婴。

对此,媒体在两天之内发表25篇评论文章,主要观点:

一方面呼吁救济弃婴不要忽视民间力量,另一方面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在严禁私留弃婴的同时,需要政府担负更大的责任。

7月上旬,民政部宣布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予以政策优待,此举赢得公众广泛赞赏,媒体纷纷针对此事发表评论文章,主要观点:

从尊重历史、国家应负责任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对民政部的表态表示支持。

7月中旬媒体集中报道了学校善款转捐事件,在两天内集中发表了12篇评论文章(指舆情中心筛选采集到的文章,下同),主要观点:

对转捐行为提出尖锐批评。

10月下旬,某地民政局叫停民间为重患募捐及PS照事件发生,两天之内各媒体发表28篇评论文章,对民政局叫停爱心募捐的做法以及用PS照报道领导干部看望低保老人的做法,予以猛烈“炮轰”。

11月下旬到12月,设立“婴儿安全岛”问题引发媒体热议,该段时间发表25篇评论文章,主要观点:

设立“弃婴岛”是对救助的承袭,是人性底线兜底,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文明细节的进步;“弃婴岛”绝不是鼓励弃婴;设“弃婴岛”后弃婴骤增是正常现象。

[page]

三、民政主要业务工作舆情信息分类简析

1.社会组织工作

社会组织类业务的舆情信息816条,约占10%。

(1)全年舆情信息走势

7月相关舆情信息总量达134条,达到本年度峰值。

该月由于“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河南宋基会被调查”、“广东红会承认捐献器官非100%由系统分配”、“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16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谈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慈善五问之一:

慈善组织如何避免成退休官员‘俱乐部’”等多个热点舆情事件在该月集中发生,并在网络上引起较多次数的传播和评论,从而显著拉升了当月舆情总量。

3月舆情走势呈现次高峰的原因在于该月恰逢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有关社会组织业务的议案较多,引起媒体注意。

(2)社会组织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2013年,全国有关社会组织的新闻报道中,广东省、北京市、河南省名列前三名。

其中,广东省以136篇的绝对数量优势居各省份之首。

该省作为社会组织改革的前沿阵地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协会去行政化等问题报道较多。

2.优抚安置工作

优抚安置类业务的舆情信息294条,约占3.6%。

(1)全年舆情信息走势

优抚安置类舆情信息全年走势图,呈现出一峰独立的形状,其他月份舆情信息量在20条上下浮动,7月相关舆情信息总量陡然上升到105条,形成年度舆情信息峰值。

该月由于“民政部:

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热点舆情事件被媒体广泛关注并报道后,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传播和评论,显著拉升了当月舆情总量。

(2)优抚安置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在2013年优抚安置类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中,陕西省、山东省和云南省排名前三,但并未与其他省份拉开较大差距。

山东省排名靠前的原因主要是革命老区,相关工作开展相对频繁;陕西、云南排名靠前,主要是因为相关热点舆情信息被广泛报道,导致舆情信息数量较多增长。

[page]

3.减灾救灾工作

减灾救灾类业务的舆情信息732条,约占9%。

(1)全年舆情信息走势

2013年4月,相关舆情信息总量达196条,形成年度峰值。

该月,由于“云南洱源5.0级地震”、“民政部、国家减灾办权威发布‘4·20’四川芦山7.0级地震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做好救灾工作”、“民政部关于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等多个热点舆情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较多次数的传播和评论,从而显著拉升了当月舆情总量。

7月舆情走势呈现次高峰,原因在于该月我国南方多省、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遭遇暴雨洪涝或干旱灾害,同时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因此媒体对灾情以及救灾情况方面的报道较多。

(2)减灾救灾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2013年,全国有关减灾救灾的新闻报道中,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名列前三名,其中四川省以169篇的绝对数量优势居各省份之首。

该省4月发生芦山地震灾害,7月发生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因而两次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其中“4·20”芦山地震灾害成为全年媒体对减灾救灾工作报道的重中之重。

4.社会救助工作

社会救助类业务的舆情信息1028条,约占12.6%。

(1)全年舆情走势

2013年,社会救助业务舆情走势整体平稳,峰值出现在10月。

当月,社会救助舆情信息数量达到146条,为全年峰值。

该月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社会救助宣传周”活动,各地民政部门也及时启动宣传活动,引发了中央及地方媒体的报道热潮。

(2)社会救助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201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社会救助业务媒体报道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共有精选信息68条,最少的省份仅1条。

区域信息分部TOP10排行中,山东、河南名列前茅。

其中山东省社会救助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严把低保审核关,采取听证、公示和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核对机制的方式确保应保尽保等。

而对河南省的报道则集中于个别热点事件,如“息县五保死一个顶一个”事件的影响等。

[page]

5.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基层政权工作舆情信息469条,占5.76%。

(1)全年舆情走势

2013年3月份相关舆情摘报信息总量达70条,达到本年最高峰值。

这主要是由于3月份两会期间,民政部领导在记者会中答复了有关农村村民自治的话题,被广泛报道,从而拉升了当月的舆情信息总量。

由于多部委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一社区挂27块牌子等新闻有较多报道,因此11月份信息总量也相对较高。

(2)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在2013基层政权类舆情信息区域TOP10排行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分列前三位,均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广东省以54篇有分析价值的信息数量高居榜首,该省乌坎村选举活动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引起媒体持续的高度关注,并在两会上成为民政部领导答复记者提问的重要话题之一。

乌坎村选举事件成为全年本类业务舆情信息的第一焦点。

6.区划地名工作

区划地名类业务舆情信息共83条,占1.03%。

(1)全年舆情走势

本年度,区划地名工作类舆情信息的峰值出现在10月,主要由于“《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实施叫停‘一地多名’、地名涉‘洋’”成为热点事件,被媒体关注并引发讨论。

11月,多家媒体报道了涉及街道命名和门牌号码设置混乱的问题,舆情信息量也相对较高。

3月份信息相对集中,是因为在该月,地方有传言新一轮区划调整即将开展,民政部领导则借两会记者会对此传言予以否认,这些消息被媒体较多报道。

(2)区划地名工作舆情信息区域分布TOP10排行

2013年,各地本项业务有价值的精选信息数量较均衡,但由于河南省“禁止洋地名”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使该地区相关信息数量最多。

虽然本年度内其他多个地区也有类似管理规定出台,但并未起引起较大关注和讨论。

这说明,一项工作能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page]

7.福利慈善工作

福利慈善类业务舆情信息1490条,占据全年度民政业务比例的18.3%,居首位。

(1)全年舆情走势

2013年7月,相关舆情信息总量达246条,形成本年度峰值。

该月,由于“民政部发文规范养老机构,虐待老人可追刑责”、“山东聊城一少年去世后捐器官救5人,学校募捐31万只给家属6万”、“云南省政府将退出公益募捐市场”等多个热点舆情事件被媒体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引起多频次传播和评论,从而拉升当月舆情信息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