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567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docx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

居民投资趋向与心理分析

 

摘要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复苏。

1985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政策倾斜于居民家庭,居民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居民家庭逐渐开始成长为市场投资行为的主体。

1992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又为居民家庭投资需求提供了投资渠道,重要的是中国居民家庭作为投资主体地位得到国家的明确承认。

在理论研究界,早期主要从中国居民储蓄角度涉及对居民家庭投资问题的研究;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角度、从指导实践角度解读中国居民家庭投资在宏观经济中的辅助作用和具体投资途径,这些学者敏锐地意识到居民家庭投资在中国整体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的地位和崭新的前景。

本文的研究以微观的角度,将研究对象锁定于居民家庭,研究居民投资相关问题。

居民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先期支付,以获得预期的某种收益的经济行为,居民家庭通过这种投资行为来增加家庭可支配的实际收入,并以此维系居民家庭生活的安全、富足、持续和稳定发展。

论文主要以中国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居民投资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居民投资变化趋势状况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

其次本文通过对居民投资的心理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导致的行为偏差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避免该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居民投资,趋向,心理分析

 

引言

消费和投资无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是在经济理论中都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变量。

从国家的角度讲,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整个社会首先需要在可支配资源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整个社会在现期消费与现期投资之间进行分配。

其次,为了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那么国家需要投资,而投资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在消费之后有了剩余产品,为了再次分配,将这些剩余产品进行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行投资,使全社会获得更多的可分配资源。

居民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对于居民家庭而言,在获得收入之后,需要面对在现期消费和现期投资之间进行收入的分配。

当居民家庭满足了消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那么家庭就会面对如何将这些剩余收入进行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家庭将来更好的消费以及同时完成家庭财产的保值和增值。

居民投资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提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居民家庭收入有了剩余;二是市场经济完善,能够提供居民投资的渠道。

但是在中国,居民家庭一直被认为是消费者,这种认为方式是由于传统的经济体制造成的。

因此,中国居民家庭并不作为市场的投资主体被得到承认?

但是,在西方国家很早居民家庭就被承认为市场行为的投资主体。

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70年代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萨缪尔森、夏普、米勒和马克维兹,都对居民投资问题有所涉及。

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居民投资的性质、特征和历史作用作了相当精辟的分析和阐述。

由于居民投资的实现基础是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趋于成熟,特别是银行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为一般居民投资活动提供了契机。

因此西方很早就认为市场投资三大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居民家庭。

在中国,居民投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也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因为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是朝着居民家庭倾斜,导致居民家庭的收入快速增长,使得居民家庭成为市场投资行为主体出现的基础得到实现。

同时,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为居民家庭这种投资需求提供了投资渠道。

因此1985年之后,我国居民家庭的投资形式、投资范围以及投资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居民投资的数量以及投资的规模可以发现,居民家庭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存量可以看出,居民家庭成为市场主体已经得到了确认,同时面对居民家庭的各种投资形式在金融领域、实物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扩展,例如,中国股市目前2/3资金来自居民家庭,这说明居民投资行为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由于居民投资一直没有得到政府重视,也没有纳入宏观经济规划中来。

因此,我国学术界对居民投资的研究文献不多,为了给居民投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模式,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地研究中国居民投资趋势及其心理行为。

这样的研究不仅对居民家庭这个微观行为主体具有规范的指导价值,而且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居民投资的概念界定

对于投资问题的研究,当前的主要方向还是集中在宏观角度。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定义,宏观投资主要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固定资产的再生产,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等投资行为。

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较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对投方式的认识局限于基础建设,宏观投资的主体仅限于国家。

经济改革后,企业被赋予投资的自主权,相关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宏观或中观的研究也开始丰富起来。

同时,对于投资的研究范围也由基本建设,扩大到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非实物投资领域。

在本篇论文中,居民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先期支付,以获得预期的某种收益的经济行为,居民家庭通过这种投资行为来增加家庭可支配的实际收入,并以此维系居民家庭生活的安全、富足、持续和稳定发展。

可以说居民家庭投资是在时间跨度上根据自身的偏好来安排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消费结构,并使得居民家庭在这种消费结构安排下实现当期和预期效用最大化,所以这种投资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当期消费的延迟行为。

从资产范围来讲,本文认为居民投资是指家庭使用自己的资本购买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

购买非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延期消费和资产保值增值;购买金融资产的目的是平滑消费、资产增值和预防风险。

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储蓄、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投资和保险等,非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教育和健康等。

其中,对非金融资产做如下说明:

首先是房地产投资的界定,从宏观国民核算体系来讲,住房是居民家庭消费的一个类别,但西方经济学对住房的界定却是不同的,居民家庭作为投资主体之一,其购买住房的目的从收益和风险角度来看,如果符合保值和因为承受风险而获益的动机,则应该属于投资范畴,反之如果仅仅作为自身居住使用,则购买住房属于居民家庭消费的范畴。

相对于国家投资和企业投资行为,居民家庭的投资行为有其特殊之处。

特别是我国居民家庭投资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居民家庭逐渐恢复其投资主体的地位,但是家庭部门成员众多,组织分散,收入结构差异很大,经济目标也很复杂,具体而言,居民家庭的投资行为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居民家庭投资目的综合性较强。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角度,居民家庭投资行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投资资产选择行为只不过是获取最大消费效用的中间过程,因而最终要服从效用最大化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居民家庭选择各种资产进行投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是要使家庭所具有的资产保值和增值,保证家庭在生命周期内平滑消费。

因此,家庭投资目的不像企业那样都可以表现为货币目标。

一般而言,家庭投资也没有成本核算制度。

例如,家庭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

但是,不能完全以货币单位计量的健康、才智、家庭社会关系或地位等无形资产,它们为居民家庭带来的收益往往是潜在的、长期的。

2、居民家庭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内部积累。

我国大部分居民家庭采取投资安全第一,同时兼顾盈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

对于一个居民家庭而言,能够承受并愿意承受的风险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此,家庭在选择投资方式和运用投资资金等方面总是采取极为慎重的措施。

居民家庭进行投资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通过各种劳动方式实现家庭积累;另一个是将这些积累转化成盈利性资产,即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再积累。

当今社会,家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储蓄,而要使这些储蓄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必须合理选择投资渠道。

为了让这些储蓄实现增值和保值,一般居民家庭可以采用四种选择方式:

金融资产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教育投资以及健康投资。

因为居民家庭的投资资金是家庭消费剩余的积累,所以不像企业那样,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

一般来讲,居民家庭的投资规模较小,信息传播快,决策也快,经营十分灵活,但是在灵活的经营中也包含很大的盲目性和模仿性,难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也正是由于居民家庭投资资金较少,一般的居民家庭都希望新投入的资金尽快收回,不可能也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只注重短期微观效益。

这样,家庭的短期行为进一步导致了家庭的投机行为,居民家庭目前投资股市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3、居民家庭投资意识还处于感性阶段.虽然我国居民家庭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但是有时会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

大部分居民家庭本身投资素质还比较低,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足够认识。

主要是靠先行者的示范作用引导周围家庭的效仿,居民家庭的决策过程及投资过程较为简单,并没有完善的科学分析和反复论证的过程。

4、居民家庭投资没有引起政府的应有重视。

如果我国关于居民家庭投资的政策不稳定,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既会给家庭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机会,也会给家庭造成一定的风险,使某些居民家庭总是在观望和等待之中,错过投资的良好机会。

由于居民家庭对国家政策变化一般不敏感,通常不会因为国家政策的改变及时调整家庭自身的投资策略,并且居民家庭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和适应能力也较差,从而影响了家庭的投资行为。

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居民家庭投资,根据居民家庭目前的投资状况,可以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既能引导居民家庭投资,又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居民投资变化趋势

下面从投资渠道和投资规模两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居民的投资发展趋势。

(一)居民投资渠道结构变化趋势

从居民投资演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居民的投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建国到1978年,居民剩余只有储蓄存款或者购买耐用消费品,那个时代的居民储蓄存款大多是强迫储蓄,因为当时很多生活用品未必能够买到,所以只好进行银行储蓄,同时购买耐用品也只是为了的基本建设,并不是为了资产的保值。

1978年到1984年,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和国债。

非金融资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

由于居民家庭处于国家福利分房状态,所以住宅在当时不是居民家庭投资的方式。

购买耐用品是为了家庭资产保值的作用。

从1985年开始到1994年,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和储蓄性保险。

非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住宅和收藏品等。

但是从1995年开始,居民家庭投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前面提到的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储蓄性保险、耐用消费品和住宅之外,还有外汇投资、期货、基金、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其中,在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已经不起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作用,只是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升级表现;同时,居民家庭收藏品的种类也比以前多了。

目前,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常见的渠道主要有:

银行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和外汇投资等。

居民家庭非金融资产投资的常见的渠道主要有:

住房投资、收藏品投资、教育投资以及健康投资。

其中,常见的居民家庭收藏品投资主要包括:

毛主席像章、字画、古董、邮票、珠宝、艺术市场等投资方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建国至今提供给居民的投资渠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居民最简单的银行储蓄行为,发展到居民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投资行为。

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可以提供给居民家庭较多的投资渠道。

另一方面,由于关于居民家庭生活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居民家庭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强,因此家庭根据自身收入特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一些特殊的目标而进行着不同组合的投资行为。

(二)居民投资规模变化趋势

以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为例说明居民投资规模的变化。

 

表2.1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金融资产

年份

GDP(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居民金融资产(亿元)

1978年

3645

343

376

1990年

18668

1510

10135

1998年

71177

4839

50766

2005年

159878

9422

177602

2009年

183085

10493

206564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资产存量表》

从表2.1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居民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加,1978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仅有376亿元,到了2009年末,已经达到206564亿元,比1978年金融资产增加206188亿元,与改革初期相比,增加了548.3倍。

年均名义增长2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13%。

居民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水平。

1978年-2009年的32年间,我国的GDP增长了4912倍,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增长9.6%,比居民金资产增长速度低9.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名义收入增长13.5%,年均实际增长6.9%,分别比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速度低12.3%和12.4%。

图2.1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金融资产趋势图

从图2.1中看出,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并不均衡。

从改革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居民金融资产年增长速度基本在30%—40%上下波动。

1994年以后,居民金融资产增加有所下降,但居民金融资产年增加额却迅速扩大。

1978—1998年的20年间,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31.3%,年增加额2799亿元;1998—2009年间,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幅为16.9%,而年增加额却达到了1731l亿元。

总之,从1985年居民家庭投资的兴起到1998年居民家庭投资进入旺盛的阶段,在市场可提供的投资渠道,家庭呈现的投资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居民投资的心理影响及其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

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投资时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

并希望规避风险。

但是。

当市场出现种种不确定因素时。

投资者发现自己有限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无法把握未来投资行为的可靠性.投资者就会向政策的制定者、媒体、专家或自己的感觉、经验等寻求心理依托。

投资行为的前景愈不明朗,投资者的心理依托感就会愈强烈。

人类特有的认知偏差(CognitiveBias)就会显现。

从而产生种种不理智和冲动的行为。

进而影响了投资者预期的投资行为。

如Odean(1999)发现个人投资者倾向于频繁交易。

更愿意冒险和做出差的投资决策。

BarberandOdean(2003)认为,由于个人投资者在挑选股票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他们更倾向予。

关注性购买”(Attention--basedBuying)。

SirriandTufano(2002)的研究指出,基金投资者的购买决定和减少搜寻成本有关,并且共同基金的媒体报道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居民投资的心理影响分析

人们总是有非经济方面的动机,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并非总是理性的。

2009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书籍——《动物精神》一书中将凯恩斯曾将宏观经济波动归因于投资者所具有的“动物精神”(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它由信心、公平、腐败和欺诈、货币幻觉及听信故事等五种主要的心理或行为构成,它们会对未来的收入、信心、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人们往往存在一种心理错觉,即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并且人类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内在逻辑把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从中总结所谓的规律或道理。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等认为框架效应、定势效应、损失厌恶效应等认知偏差也会极大地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并出现非理性经济行为。

(二)行为偏差的现象

由于受到社会制约与生物制约,出于目的性或盲目冲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非理性投资行为是“投资理性之外的理性”行为。

个体非理性投资行为是指个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投资行为,表现为个体投资活动不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或投资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等因素。

即不看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只关注价格的波动方向和波幅,谋取短期暴利,投资异化为投机。

1.投资形式的非理性

由于缺乏理智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投资者出现对某种形式的投资过分热衷的现象。

股票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投资形式,是投资者所青睐的投资对象,然而投资者往往只看重其见效快的特点,从而忽视股市下跌,投资者一旦被套牢,其可能面对大额亏损的现实。

涨跌是股市的自然规律,投资者应勇于承担责任,总结经验,找出解决对策,不要急于补亏,真正的资深投资者不会跟著股票的涨跌而起舞。

2.风险与收益衡量中的非理性

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投资者由于相关投资知识的缺乏,导致以不同对象的风险与收益作为衡量标准,对风险小的投资产品盲目投资,对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孰不知,风险和机遇是共存的,没有投资就没有收益。

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要有

风险承受能力,绝对安全的投资是不存在的,财富管理的核心就是在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3.获取利益侧重点的非理性

在投资中,部分居民往往以新的近期收入或收入相对量的增加作为选择标准,这样的选择是不合理的,要拥有长期的眼光,以获得最大收益。

如2006年以前的中国股市持续走跌,以致许多投资者选择了其他的投资方式,然而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准确把握时机投资于股市,结果则是在2006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呈牛市,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4.风险产品投资倾向中的非理性

风险追随者偏爱高风险的投资,此种投资方式下可能伴随着较高的收益,但如若亏损,则亏损额也是巨大的;风险中立者不追求风险的高低,而是衡量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关系,从而做出决策;风险规避者由于不愿意冒险,往往在投资前就预算出回报,在面对获得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面对损失时则倾向于“追求风险”。

(三)成因分析

非理性投资行为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存发展,金融危机的到来更是使投资者的心理出现过于焦虑的现象,从而使近两年居民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激增。

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自身能力的过分肯定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基于对自身能力以及以往成功投资经验的分析,从而主观的相信自己判断正确性与远见性,对自身能力过于信任,对以往经验过于依赖,缺少对外界因素影响的分析,继而导致一意孤行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2.过分追逐利益心理的驱动

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的,源于这种思想,部分投资者狭隘的认为投资类似于赌博,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缺少理智尝试性的投资。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投资者对于曾经有过的亏损出于自责,相信总有一次会“反本”,因此,不断投资,或者曾经的投资带来一定的收益,基于贪婪心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断投资。

这些投资思想误区都会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

3.追随潮流,盲目跟从等思想的诱导

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

投资者追随群众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所有金融泡沬形成及爆破的原因之一。

股市的羊群效应,即自身的投资取决于他人采取何种投资策略,随即盲目跟从,不计后果。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没有经过自己的细心分析,投资者因为懒得处理千头万绪的资讯,便选择观察其他人尤其是经济专家的投资方式然后盲目跟从。

4.盲目追高与寄予对升值的预期

当下,炒房热也是时代的一个标志,高房价逼出畸形购房心态,一些居民抱着房价必涨的心态全部投资于买房,认为其安全性和收益性比瞬息万变的股市、债市等更有保障,存在其会升值的投机心理,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

导致的现象则是“无证楼盘”十分畅销。

四、避免居民非理性投资的对策

(一)了解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品种繁多的固定收益证券产品,满足了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的需求。

投资者要选择理财产品首先应该清楚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短期收益还是中长期的持续回报。

而要彻底了解银行理财产品,首先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了解产品的类型,每个产品的推出可以有保证收益,或者保证浮动收益型,或者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第二了解几个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是说理财产品的一个预期的收益。

最高收益率,比如说打新股的产品收益率6%-20%,那么20%是可能的最高的收益率。

还有实际收益率,是您最后拿到手的实际的收益率。

第三要了解产品的结构。

投资固定收益类,现在选择最多的是信贷市场,要明白自己买的产品,到底结构是什么,是无风险、低风险,还是高风险类的。

第四,了解产品的期限,以及产品的流动性。

这个产品能否提前赎回,是不是可以做质押,是不是可以提前终止,这些都跟流动性相关。

第五,产品的风险,一定要看清楚。

产品风险包括基本无风险类、保本类、稳健类、平衡类、增长类、高增长类等。

一般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基本无风险类、保本类、稳健类,这三个风险比较小。

避免理财五大误区,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

(二)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法和技巧

我国居民家庭刚刚脱离温饱阶段开始进入小康阶段,居民家庭投资的热潮刚刚兴起,许多家庭刚刚开始接受理财的观念,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理财水平很低。

因此,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下功夫多研究几本不同作者的书,因为每个作者的观点都不同,吸收不同的观点才能够建构出整个市场的轮廓。

培养投资眼光,了解可能的风险,认识各方面有利和不利的信息,并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要学会自己分析自己操作,不能完全依赖别人。

经常关注买卖的信息,低入高出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有计划地投资

从储蓄防老到买房投资,只有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才能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得到增值。

应该对投资的目标和投资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并应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知识储备,从而对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衡量,进而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入数量与比例。

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理智投资,不做大多数。

制定一个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坚持并适当调整计划,直到成功达成目标为止。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非理性问题

事业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下的每一个决策,而累积这一个个的决策过程,就会改变最后的结局,所以说,心态决定财富。

非理性因素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要积极引导,使人们的非理性因素得到规范,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结束语

本篇论文通过对居民家庭投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其中某些特征引发的弊端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居民家庭投资不仅可以让居民家庭的资产保值和增值,而且居民家庭投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因为,从长远来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保障和家庭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稳定模式。

最终的稳定是建立在居民家庭能够自我把握的基础上,家庭的不同方式的投资正是体现家庭资源的合理组合,形成不同收入方式互补的优势。

因为居民家庭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应该将家庭投资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补充,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促进居民家庭投资发展的法规和制度。

如果不能够得到合理及时地调节,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官诚.个体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心理透析[J].经济纵横,2008,9.

[2]王积田,张家琳,李大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居民理财存在的问题研究[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