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完整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467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基础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基础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基础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基础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完整版.docx

《基础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完整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完整版.docx

基础完整版

基础心理学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绪论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里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

正常人+成人(重点)

基础心理学的四个方面: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需要是心里的来源,也叫欲望

人格也叫气质和性格

心里是脑的机能,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里,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里

单细胞生命:

趋利避害,感应性。

环节动物:

神经系统,“感觉”。

脊椎动物:

有脊髓,脑,有知觉。

灵长类动物:

大脑发展,思维萌芽。

人类:

大脑完善,高级心里。

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里是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即反应的功能

客观现实是心里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既包含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心里的反应不是镜子式的反应,是能动的反应。

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心里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心里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心里现象即使脑的功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心里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科学。

三单元心理学发展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

“心理学是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在西方,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医生,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张飞,李逵),多血质(诸葛亮),黏液质(贾迎春),抑郁质(林黛玉)。

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范畴。

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在对心里现象的研究中引进了实验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对心里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要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标记。

记住:

1879,德国莱比锡,冯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只研究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其来源,意义和作用。

机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和安吉尔,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里的适应功能,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里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

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去研究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确定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代表人物:

韦特海姆,科勒,科夫卡,强调整体意识,完形。

精神分析:

佛洛依德。

无意识。

人格结构。

以上五大学派要记住,尤其是代表人物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心里包含着两个主要部分:

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觉察的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这种欲望应为社会行为规范不能被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里状态,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素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到了20世纪中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四单元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有: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4实验法

基础心理学

P15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2.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包括:

脊髓和脑。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脊神经和脑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皮层下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脑干,间脑,小脑这几个必须牢牢记住!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

颞叶、顶叶、枕叶、额叶。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l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及其功能:

区域功  能部  位

额叶躯体运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枕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颞上回和额中回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1860年布洛卡的发现证明力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论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为区别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第一信号:

具体事件,人和动物同有。

第二信号:

词,语言,人特有的。

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条件反射和抑制;           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同时性的诱导;相继性的诱导;动力定型 :

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系统。

外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

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

消退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

基础心理学

第一章第三节感觉、知觉、记忆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当前的反应。

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按刺激来源分为: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冷觉,痛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疼痛)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

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这个反比一定要记住)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有正后象和负后象之分。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重点,经常考)

这两个定律要记住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体明暗及轮廓。

颜色混合有两种:

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色觉异常:

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重点,男女如何遗传也要看)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

视网膜包括:

1节细胞层2双击细胞层3视细胞层(1椎体细胞:

细节,颜色。

2杆体细胞:

明暗,轮廓)

彩色有色调(波长),明度(光波物理强度)和饱和度(取决于灰色所占比例)。

彩虹由单色光组成,是最纯的颜色,饱和度为100%。

灰是非彩色,没有色调,饱和度为0,只有明度。

有人肯定会问红绿色盲的人能分清楚红绿灯吗,大家说能吗?

答案是能分清的,他们靠明度来区分颜色。

两种颜色混合失去了色调就变成了灰,即为互补色。

如:

红和绿,黄和蓝

色觉异常包括:

色盲,部分色盲,全色盲。

记住下面这个:

显性姥爷+隐性妈妈=色盲儿子,显性姥爷+显性爸爸=色盲女儿

听觉

听觉适宜的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

这个和那个视觉范围380--780纳米都是历年常考的知识点,还有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赫兹,牢牢记住,别混淆。

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首先降低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20岁以前感受性是逐步提高的。

听觉丧失范围从高频逐渐向中低频丧失

听觉适应:

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声音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主要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主要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对了,感觉里还有听觉,周期性的声波叫音乐,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不规则的声音叫噪音。

噪音不仅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痛觉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

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

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故具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最难适应。

大家觉得人如果没有痛觉会怎么样?

这里的主要是说生理,就是说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病了也感觉不到痛。

痛觉有时也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

味觉

味觉分布在舌苔上颚的味蕾是感受器,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这句话牢记)

皮肤觉

皮肤感觉里皮肤未变形是触觉,皮肤变形了是压觉

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阀,手指,面部的两点阀最小,脊背的两点阀最大。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平衡觉(静觉):

前庭器官。

平衡觉过于敏感会晕车,晕船

运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梭),筋腱(腱梭)关节(关节小体)

知觉

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基础心理学

知觉

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

⑴整体性;⑵选择性;⑶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

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⑷理解性。

知觉的种类有: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又包括:

1大小知觉。

2形状知觉。

3距离知觉。

4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包括:

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物体位移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可以知觉到运动)

夜晚看见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叫诱导运动

屏幕上一个亮点本没有动,盯着看像动叫自主运动

霓虹灯给人造成的动感叫似动现象

把不动的东西看成动的如(诱导运动,自由运动,似动现象)都是运动错觉

错觉:

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

第四节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按内容可分为五种:

⑴形象记忆⑵情景记忆⑶情绪记忆⑷语义记忆⑸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再现)。

我们做的选择题其实就是再认的过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遗忘曲线很重要,大家要理解哦

一般遗忘从20分钟开始减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用于记忆研究的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我们把过去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表象的特征: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感知→表象→思维)。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分作三个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特点:

⑴鲜明的形象性⑵容量很大,为9-20比特,有9个以上的项目;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最长不会超过4秒。

⑶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即可转入短时记忆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⑴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⑵语言文字的材料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图象;非语言方案的材料是形象的记忆。

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⑴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

⑵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两头好,中间差)。

遗忘曲线有首因效应(开头比中间记得好),近因效应(也叫新近效应:

末尾比中间记得好)

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或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其更具有创造性。

间接性思维特性:

根据已有现象推断过去,不能直接感知事物,尚未发生时间。

概括性:

抽象事物特征,特性进行分类,表示类别(词)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念

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思维的种类: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按探索问题的答案方向不同可分为:

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按是否具有创造性分为:

再造性思维(用已知方法去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用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某个概念的过程。

对概念形成的研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的方法进行但它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缩短研究的进程便于控制变量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⑴迁移⑵原型启发的作用⑶定势的作用。

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学会自行车再学摩托车),负迁移(学会自行车去骑三轮车)

原型启发:

从现实生活事例中受启发。

定势作用:

固有习惯,刻板思维

言语

言语: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与表达性失语症:

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与接受性失语症:

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

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也叫威尔尼克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与失读症:

位于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的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这段话几乎每年都考

我们把过去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3.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感知→表象→思维)。

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梦和幻觉)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意识与注意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睡眠和梦是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无意识是

相对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

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开始出现。

梦的特点:

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睡眠四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这一段要理解记忆

经常会考睡眠锭出现在哪个阶段,梦出现在那个阶段,睡眠锭和梦出现的那两个阶段,课本58页

实验证明,睡眠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而缩短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要注意区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例如:

教室门嘭的一声响,你不由的看了一眼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如上课时门哐当一响,你发现是你朋友,马上和他打招呼,就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注意的特征:

1.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 2,即5-9个项目。

2.注意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与其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是被动的。

3.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是主动的。

     

4.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

⑴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⑵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⑶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珠话,也难以做到注意的分配。

需要与动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⑴生理需要⑵安全的需要⑶爱和归属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⑸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⑴⑵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它们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⑶⑷⑸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叫生长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

情绪、情感和意志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⑴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这一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⑵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喜)、愤怒(怒)、悲哀(哀)和恐惧(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⑴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化验状态,通常也叫做心情。

⑵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⑶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的功能如下图:

这个心境,激情,应激的表格要记住哦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⑴双趋式冲突⑵双避式冲突⑶趋避式冲突⑷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有:

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制性。

动机冲突的类型: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这四个冲突74页,包括举的例子都必须理解并背熟,

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自主)2果断性(时机正确,善于观察,不优柔寡断)。

3坚韧性(毅力,顽强性)4自制性(自控舍弃不怯懦不任性)

基础心理学

第八节,能力和人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

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