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 词汇表及有关操作.docx
《Microsoft Excel 词汇表及有关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crosoft Excel 词汇表及有关操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icrosoftExcel词汇表及有关操作
MicrosoftExcel词汇表及有关操作
假设已经建好了电子表格文件,其中“新生原始总表”数据表中有大学新生入学成绩数据,表格形式见下图。
从第16)~19)步开始,用该表做例子学习Excel的一些常用操作,并最终完成分班和成绩汇总的任务。
从20)步开始,对建立的“一班”工作表进行操作。
MicrosoftExcel:
是制作电子表格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而且具有强有力的图表、图形制作功能,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
工作簿(bu):
Execel软件将每一个工作簿作为一个文件保存,其扩展名为.XLS。
工作表:
工作表是用来存放数据的电子表格,一个工作簿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表组成。
单元格:
工作表中所有行列交叉点处的方格称为单元格,它是工作表的基本成分。
单元格里可以添加的数据类型是文本、数字、日期、时间、公式。
活动单元格:
用鼠标选中单元格,该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鼠标双击活动单元格,可以写入数据,删除数据、查看数据操作。
.
0)若要输入分数形式,如1/4,正确的输入方法是:
01/4(0与分数之间有空格)。
1)若想将数字(如身份证号码)作为文本数据处理,需要加单引号,例如要输入001,则需要输入001。
2)年月日的输入格式:
年/月/日,或者年-月-日
3)时分秒的输入格式:
时:
分:
秒
4)在保存文件时候,可以设置文件的打开密码和修改密码,以防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文件。
具体操作步骤:
在“另存为”对话框上选择“工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常规选项”,出现“保存选项”对话框,可以设置密码。
5)使用”插入”菜单,可以在选中的单元格的上方插入行、在选中的单元格的左方插入列、对选中的单元格加批注。
6)整行或整列单元格的选取:
用鼠标单击工作表相应的行号或列标。
7)在“编辑”菜单中,清除一行(或一列)里的内容:
选定行或列,“编辑”菜单→“清除”→“内容”。
8)在“编辑”菜单中,删除一行或一列:
选定行或列,“编辑”→“删除”。
9)智能填充编号序列:
相邻单元格中有相同的数据或按某种规律变化的数据时,可以利用智能填充功能实现编号序列的快速输入:
例如在单元格A3和A4输入数字1、2,用鼠标选定单元格A3和A4区域,然后移动鼠标到选定区域的右下角(右下角的小黑块称为填充柄),当鼠标光标变成“+”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光标,进行数据自动填充。
10)多个连续行、列、单元格的选取:
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进行。
或用鼠标拖动相应的行或列。
11)多个不连续行、列、单元格的选取:
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进行。
12)数据有效性的设置:
当所录用的数据有一定的取舍范围,可以在录用数据前,考虑设置数据的有效性,可以降低录入数据的错误率。
例如,选择语文成绩列,选择“数据”菜单→“有效性”。
对整数限定范围是0~100
13)自动求和:
“自动求和”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分析功能,如果选定选区的右端或下端有一空列或空行,则能将自动求和结果放入相应的空列或空行中。
例如,选定数据列区域,以及空白列区域,选择自动求和按钮,则求和数据放到空百列中。
例如求出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的总和。
也可在需要放求和数据的单元格内,直接输入求和函数。
例如在H3单元格输入“=SUM(E3:
G3)”,然后按回车键确认。
“E3:
G3”表示了E3到G3的所有单元格,是需要被求和的数据范围。
然后向下拖动H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可以自动实现公式复制,求出其它学生的各科成绩的总和。
例如在H4单元格中求和的公式会变为“=SUM(E4:
G4)”。
14)工作表的操作:
鼠标选取工作表,鼠标点击右键弹出快捷方式菜单,可以对工作表进行改名字、移动、复制、删除、插入等操作。
也可以直接用鼠标操作工作表,例如双击工作表修改名字、鼠标拖动工作表进行移动、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并拖动工作表则可以复制该工作表。
15)工作表的“冻结”对于大的工作表,为了在浏览的过程中使表的标题一直处于可见状态,可以选择工作表的“冻结”操作。
“冻结”是以当前活动单元格的左上边框为准进行冻结的。
具体操作:
选一个单元格为当前活动单元格,“窗口”菜单→“冻结窗格”命令。
使用完毕冻结功能后,要取消冻结状态。
16)数据排序:
若对工作表的某一列或多个列的值进行排序时,应先单击表中的任意单元格,再选择“数据”菜单提供的排序命令。
例如数据先按所设置的“主关键字”排序,当“主关键字”相同时,再按“次关键字”排序。
例如对新生原始总表,设置主关键字为“性别”,次关键字为“总分”,则先按男女升序排序,而对全体男生及全体女生再按总分成绩降序排序。
若对某列排序,不要把整个列选上,应单击该列的某一单元格。
17)创建和填充自定义序列为Execel增加按某种规律变化的数据序列,例如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四班、三班、二班、一班。
创建自定义序列操作方法:
“工具”菜单→“选项”→“自定义序列”。
在“自定义序列”列表中选择其中的新序列,然后在“输入序列”框中输入新序列名,如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四班、三班、二班、一班。
等,数据用回车键换行,最后点击“添加”按钮。
自动填充已定义的序列数:
在Execel工作表中,可以增加一个新的名为“班级”的列,在该列名称下的8个单元格中依次输入“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四班、三班、二班、一班”,然后按住shift键,选中8个单元格子,然后拖动该8个单元格子的最后面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进行填充,则序列数按已经定义的顺序循环填充。
经过第16和17步骤,可以把原始学生成绩表进行分班,分班采取了总分轮回制,例如总分第1~4名分到1~4班,第5~8名分到4~1班,依次类推。
注意:
如果创建的自定义序列是一班、二班、三班,则当某一单元格内输入“一班”时候,则可以拖动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则序列数按已定义的顺序循环填充。
18)数据筛选(shaixuan):
如果工作表中的数据太多,可以用“数据筛选”功能将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记录显示出来,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则被隐藏。
具体操作:
单击工作表中的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则在工作表每个列标题右侧出现下拉箭头,可以显示要筛选的条件,例如“一班”,选择该条件,会筛选出一班的学生数据,可以把筛选出来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工作表中,例如建立“一班“工作表。
用相同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其它班的学生数据。
再次选择Excel“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将取消“筛选”状态,把原来隐藏的数据都显示出来。
19)分类汇总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要求进行数据汇总。
例如先将第17步分班的学生总表数据按照“班级”降序排序,然后选择Excel“数据”菜单→“分类汇总”对话框,对于“分类字段”,若选择“班级”,就可以对相同班级的学生数据进行汇总。
若选择的“汇总方式”为平均值,“选定汇总项目”为语文、数学和英语,则可以把该班级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平均分统计出来。
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单击“全部删除”按钮,可以取消分类汇总的结果。
注意:
分类汇总前,需要用数据排序功能对指定的分类字段,例如班级进行排序,然后才能进行“分类汇总”。
汇总的方式有求和、求平均值、统计个数等。
20)计算每个学生平均分:
在存放一班学生数据的“一班”工作表中,添加一列,在I2单元格内输入“平均分”,如果某个学生的总分数所在的单元格用H3来标记,则在该学生的平均分单元格I3中输入公式“=H3/3”,按回车键确认,就可以求出该学生的3科成绩的平均分。
求出第1个学生的平均分后,拖动其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算出每个学生的平均分。
21)计算单科平均分:
在“一班”工作表中增加一行名为“单科平均分”,若要求出1班学生语文科目的平均分,选定放平均分的单元格,例如E44,单击“插入”菜单→“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函数“AVERAGE”,按“确定”按钮,打开“函数参考”对话框,在Numner1的输入框里,输入函数所需要的参数。
例如输入E3:
E43,表明语文科目的第1个成绩所在的单元格是E3,语文科目的最后成绩所在的单元格是E43。
则可求出语文科目的平均分。
用鼠标向右拖动E44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算出其它科目的平均分。
也可以直接在放平均分的单元格内输入求平均分的函数,例如“=AVERAGE(E3:
E43)”
输入完毕,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注意:
公式和函数的输入以等号“=”开头。
在单元格内插入函数的方法一:
插入”菜单→“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
在单元格内插入函数的方法二:
直接输入以等号开始的函数。
22)计算单科最高分、最低分:
按照第21步骤相似的操作,可以求出单科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格内输入函数,例如求最高分“=MAX(E3:
E43)”,
求最低分:
“=MIN(E3:
E43)”。
23)总分排名在“一班”工作表中添加1列,在J2单元格内输入名为“总分排名”。
若放第1个学生的总分排名单元格为J3,在J3单元格内输入RANK函数,
例如“=RANK(H3,$H$3:
$H$43)”。
其中H3是第1个学生的总分数所在的单元格,$h$3:
$H$43表示H3到H43所有单元格,反映出排名范围。
用鼠标向下拖动J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算出其他学生的排名情况。
在该例子中,填充柄可以实现公式的复制,但函数中的第二个参数不变,即J4单元格中的公式是“=RANK(H4,$H$3:
$H$43)。
在单元格内插入RANK函数的方法:
“插入”菜单→“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
框。
选中上图中的H3:
H43,然后按键盘上的F4键,则单元格中公式的参数H3:
H43将改变为$H$3:
$H$43,如下图所示:
24)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含义
*相对引用:
在引用单元格或单元区域的数据时,直接使用列号、行号来表示,称为
相对引用。
当公式中的参数是相对引用形式的参数时,复制该公式时,将
自动调整参数,以保证公式中单元格的相对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在单元格F3中输入公式“=D3+E3”,则复制该公式到F4单元格,则公式变为“=D4+E4”,
即公式中单元格的相对关系是保持不变的。
*绝对引用:
如果在复制公式时,不希望参数发生变化,即不需要Excel调整引用,那么就需要使用绝对引用形式的参数。
绝对引用在引用单元格或单元区域的数据时,在列标和行标的前面加$。
如果选定相对引用H3:
H43,则按键盘上的F4键,可以把相对引用转换为绝对引用$H$3:
$H$43。
25)备注
在“一班”工作表中再添加1列,在K2单元格内输入名为“备注”。
选定单元格K3,插入函数IF,参数设置如下:
用鼠标向下拖动K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可以自动写出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备注。
也可在单元格内输入函数“=IF(I3>75,“好”,“一般”)”。
举例说明IF函数的功能:
IF函数对逻辑条件“I3>75”进行检查,如果条件成立,函数值为“好”,否则为“一般”。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一班”工作表内容形式如下:
26)函数COUNTIF的使用
函数COUNTIF的功能是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
COUNTIF(range,criteria)
Range :
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32"或"apples"。
下面显示一个例子:
27)统计各分数段人数
建立“一班平均分分布”工作表,表格框架如图所示。
在B3单元格内,插入函数COUNTIF,参数设置如下:
在B4单元格内,插入公式:
“=COUNTIF(一班!
I3:
I43,"<70")-B3”
在B5单元格内,插入公式:
“=COUNTIF(一班!
I3:
I43,"<80")-B3-B4”
在B6单元格内,插入公式:
“=COUNTIF(一班!
I3:
I43,"<90")-B3-B4-B5”
在B7单元格内,插入公式:
“=COUNTIF(一班!
I3:
I43,">=90")”
数据处理结果形式如图:
28)工作表格式的修饰美化
当工作表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可进行格式的修饰。
打开“一班”工作表,选择前2行所在的区域,选择Excel的“格式”→“行”命令,设置行高度为25;
选定标题单元格区域A1:
K1,选择Excel的“格式”→“单元格”命令,出现下面对话框,选择“合并单元格”。
选择单元格区域A1:
K2,进行文字对齐的“居中”操作,结果如下:
利用Excel的“格式”→“单元格”命令,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文字的对齐方式、字体的设置、边框的设置、图案和背景颜色设置,数字格式的设置(例如小数位数的设置)等操作。
选中单元格E3:
G43,选择Excel的“格式”→“条件格式”命令,可以做如下的设置:
单元格中的数值小于60时,则用“红色”显示该数值。
29)插入“图表”
在“一班平均分分布”工作表中插入图表,选定单元格区域A1:
B7,选择Excel的“插入”→“图表”命令。
进行如下步骤的选择操作:
①选择图表类型:
饼图
②设置图表源数据:
选中“一班平均分分布”工作表中的数据,会出现如下的公式
=一班平均分分布!
$A$1:
$B$7
③设置图表标题:
一班平均分分布图
④设置数据标志:
类别名称、百分比、显示引用线
⑤设置图表插入的地方:
把图表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到“一班平均分分布”工作表中。
选中饼图中某区域,选择Excel的“格式”→“数据点”命令,可以更改其颜色。
单击图表,利用出现的图表编辑工具条,可以对图表格式进行编辑,如改变文字的大小、等。
30)下面的EXCEL工作表中,显示出了单科成绩的优秀率和学生成绩的等级,如何利用EXCEL的函数实现呢?
&求英语成绩的优秀率
在B15单元格内,插入函数=COUNTIF(B4:
B11,">=90")/COUNT(B4:
B11)
该函数计算出的值是小数类型的数据,改成以百分数形式显示单元格的值。
选中B15单元格,选择Excel的“格式”→“单元格”命令,设置如下:
&
&求学生成绩的等级
首先在当前工作表中做一个“查询数据表”,该表有2行数据组成。
第一行的数据是用数值表示的等级,这些数据必须由小到大排好序,其值分别是:
0、60、70、80、90。
第二行数据是用汉文字表示的等级,与第一行的数据对应,分别是:
不及格、及格、中、良、优秀。
在G4单元个内插入水平查表函数=HLOOKUP(F4,$B$19:
$F$20,2)
第1个参数表示在查询数据表的第1行范围内将要查找的数据,
第2个参数表示在查询数据表的哪些范围内查找,本例子是把查询数据表的所有数据选上。
注意该参数是绝对引用形式的参数(按盘上的F4键,可以把相对引用参数改成绝对引用参数)。
第3个参数是查询数据表的行号,表明若查找成功,返回第几行的数据。
例如行号2表示待匹配的数据在查询数据表第1行匹配成功,则返回查询数据表第2行对应的数据。
若匹配失败,则函数返回错误值。
第4个参数是指明查找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
如果参数是TRUE或省略了参数,表明是近似匹配,则匹配成功的值是比要查找的数据小的那些数据当中的最大数值。
如果参数是FALSE,则进行精确匹配,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
拖动G4单元格的填充柄,复制该公式到G5:
G11单元格,可以自动求出其他学生成绩等级。
31)PMT财务函数的使用
该函数是根据固定贷款利率、贷款期数、贷款金额,按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计算出每期偿还多少本息。
函数形式为
PMT(rate,nper,pv,[fv],[type])
rate:
贷款利率。
若需要按月偿还,应该换算成月利率。
nper:
贷款期数,即该项贷款的付款期总数,与rate的单位要一致。
pv:
贷款金额,也称为本金。
fv:
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金额。
一般省略该参数,表明一笔贷款的未来值是0。
type:
数字0或1。
指定每期的还贷时间是期初还是期末,省略该参数,默认为0。
例如:
某职工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假定贷款金额20万元,年利率是5.22%,贷款10年,按月等额还款,计算每月付款额。
首先在工作表中输入贷款金额、年利率、贷款期限等数据,如下图所示。
在B5单元格中输入函数“=PMT(B3/12,B4*12,B2)”,可以算出每月偿还贷款2142.88元。
如果贷款期限分别是8年、15年20年,则每月付款额是多少?
在E3单元格中,输入函数:
“=PMT($B$3/12,D3*12,$B$2)”,复制该公式到E4:
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