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979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docx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

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

  一、多目标理财规划的方法

  1、目标基准点法

  2、目标顺序法

  3、目标并进法

  4、目标现值法与一生资产负债表

  

(1)一生资产负债表相关概念

  ①一生资产负债表:

在当前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考虑一生的收入与未来各年理财目标的现值之后,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

  ②营生资产:

家庭负担者在未来各年的收入的折现值。

  ③养生负债:

家庭成员在未来各年理财目标的现值。

  ④实际资产:

当前拥有的资产

  ⑤实际负债:

当前存在的负债

  

(2)基本原理一将理财目标负债化

  ①未来的理财目标均可以对照房贷模式加以负债化,并在有工作收入期间内进行本利摊还。

  ②养生负债二家计负债+退休负债+购房负债+子女教育金负债

  ③应有营生资产=养生负债+实际负债一实际资产

  ④考虑现有收入与预计工作年限,若理财需求额超出预计收入水平太多,应调整理财目标金额或延长工作年限。

  ⑤以扣除收入成长率得到的实际报酬率计算营生资产现值。

  (3)分析客户实现各个理财目标的可能性

  ①确定各个理财目标的实现年限与目标金额。

  ②应用复利现值或年金现值公式,计算各个理财目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每一个现值实际上是各个理财目标当前的负债额,所有理财目标的现值之和是客户当前的一生总需求金额。

  ③将目前的生息资产在各个理财目标之间进行分配,类似于购房时所缴纳的自备款。

  ④各个理财目标的现值减掉所分配的自备款,就是要用未来收入进行支付的部分。

  ⑤将未来的收入按照投资报酬率折现为现值,加上目前的生息资产,就是客户当前的一生总供给金额。

  ⑥将一生总需求金额与一生总供给金额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按客户目前与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可以实现各项理财目标。

  ⑦若无法实现所有的理财目标,需要通过调整目标金额、推迟目标实现年限、或者改变投资报酬率假设来实现一生资金的供需平衡。

  (4)供给缺口或剩余分析

  ①供给缺口(需求过大)——目标总需求〉资源总供给

  有供给缺口时,依照理财目标优先顺序筛选,优先考虑顺序在前者,或延长年限、降低目标额。

  ②供给剩余(供给有余)——资源总供给〉目标总需求

  有供给剩余时,说明所有的理财目标均能如期达成。

当供给剩余大于遗产税免税额时,表示需要事先做遗产节税规划,可用分年赠与或投保终身寿险的方式。

  二、个人保险规划实务

  1、寿险需求规划原理

  2、生命价值法

  3、遗属需要法

  4、不同计算基准下保险诉求重点

 

(1)遗属需要法

  ①单身无负担者不需保险②以遗属生活费需求投保③结婚及生子时加买保险④依据负债金额年限投保⑤需奉养父母依余命投保⑥丧葬费应纳入保额中⑦自己的生活费可排除,但若考虑全残也可纳入⑧需扣除已累积的可变现生息资产净值

  

(2)净收入弥补法

  ①开始工作时开始投保②以未来收入能力投保③升迁加薪时加买保险④离退休期愈长保额愈高⑤创业者企业保险需求高⑥以理赔金代替工作能力⑦自己的生活费应当排除⑧不需扣除已累积的可变现资产净值

  5、保险需求计算方法的选择原则

  

(1)在客户未婚、没有依赖人口时,可以根据生命价值法计算所需保额。

在开始工作时,针对未来收入能力进行投保。

投保时不需要专门考虑收入成长率,可以在以后职位升迁或加薪时加买保额。

  

(2)生命价值法的原理是以理赔金弥补保险事故发生引起收入下降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生命价值法计算出来的保额需求一般不需要扣除过去已累积的资产净值。

遗属需要法的原理是以理赔金保障遗属未来生活开支所需,由于已累积的资产净值可以供养遗属生活开支,所以,通过遗属需要法计算出来的保额需求一般需要扣除过去已累积的资产净值。

  (3)遗属需要法在结婚、生子、购房时要针对增加的家庭生活费与负债额,加买保险;生命价值法在大幅加薪时才需要加买保险。

  (4)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客户而言,更适合用生命价值法计算应有保额;对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客户,更适合用遗属需要法计算应有保额。

  (5)对于生命价值法,可以根据夫妻的净收入分别计算其所需保额;对于遗属需要法,通常先算出家庭的总保额需求,然后再根据夫妻的收入比例进行分摊。

  6、应有保额的影响因素

  

(1)年龄。

年龄越大,工作年限就越短,未来工作收入的现值就越小,因此,应有保额也越低。

  

(2)个人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

个人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重越大,净收入就越少,一旦个人不存在,对家庭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小,因此,所需的保额也越低。

  (3)个人收入的成长率。

个人收入成长率越高,折现率愈低,生命价值越大,因此,应有保额也就越高。

 (4)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越髙,折现率越髙,生命价值越低,因此,应有保额也就越低。

  7、保险规划的程序

  

(1)先依照客户的保障需求做好人寿保险规划,再考虑客户的预算能力来规划险种。

  

(2)如果预算充足,可以增加终身寿险的保险金额,降低定期寿险的保险金额。

  (3)如果预算不足,可降低终身寿险的保险金额,增加定期寿险的保险金额。

  (4)如果通过降低终身寿险,预算仍然不够,那么,可以缩短定期寿险的保险年度,尽量不要减少客户所需的保险额度。

  (5)如果客户目前的保费预算非常低,可以考虑以保障范围受限制的意外险来代替寿险。

  8、保险需求的计算

  

(1)按照前面所讲的生命价值法和遗属需要法,可以利用EXCEL计算保险需求。

  

(2)对于遗属需要法,除了考虑生活开支的现值之外,还需要考虑子女高等教育费用;如果要赡养父母,还需要依照其余命来投保;另外,还要考虑贷款余额、丧葬费用等。

  (3)在计算出应有保额之后,再与目前已投保的金额进行比较,可以计算还要加买多少保额。

然后,根据费率表计算所需要的保费。

  (4)生命价值法或净收入弥补法

  应有保额=PV(实际投资报酬率,离退休数,工作期每年净收入)

  (5)遗属需要法=PV(实际投资报酬率,遗属生活保障年数,遗属年生活费缺口)+子女高等教育金现值+房贷及其他负债+丧葬最终支出现值-家庭生息资产

 三、个人投资规划实务

  1、理财目标的期限与投资工具的波动搭配——以两种投资工具为例

 

预算项目

年限

基本目标

股票

定存

预期报酬率

应投资额

国外旅游

1

10,000

5%

95%

2.40%

9,766

购车

2

150,000

10%

90%

2.80%

141,940

购屋

5

500,000

25%

75%

4.00%

410,964

子女教育

15

200,000

75%

25%

8.00%

63,048

退休

30

2,000,000

100%

0%

10.00%

114,617

 

 

预估报酬率

10%

2%

应有资产

740,335

 

 

资产配置

37.73%

62.27%

现有资产

300,000

 

 

组合报酬率

5.02%

 

应储蓄现值

440,335

 

 

 

 

 

应月投资额

2,369

 

 

 

 

 

现有储蓄

2,000

 

 

 

 

 

应增减储蓄

369

 

  2、理财目标、理财资源与期望报酬率

  3、资金配置的考虑

 4、—个目标一个投资工具的配置方式

家庭年收入

100,000

家庭年支出

70,000

可投资额

500,000

备用金月数

6

 

理财目标

年限

届时金额

投资工具

预期报酬率

应投资额

累计现值

剩余现值

应储蓄额

剩余储蓄

紧急预备金

0

35,000

活存

0%

35,000

35,000

465,000

0

30,000

国外旅游

1

40,000

定存

4%

38,462

73,462

426,538

0

30,000

购房

5

500,000

债券基金

6%

373,629

447,091

52,909

0

30,000

子女教育

10

100,000

平衡基金

8%

46,319

493,410

6,590

0

30,000

退休

20

1,000,000

股票基金

10%

148,644

642,054

-142,054

16,686

13,314

  四、理财规划案例分析

  李能案例

  ■李能,35岁,目前有30万元可供投资,每年可用于投资的储蓄额6万元。

  ■理财目标有3项:

  1)5年后购买现值50万元的房产

  2)10年后准备现值10万元的子女高等教育基金。

  3)25年后准备现值100万元的退休基金。

 ■假设条件

  1)通货膨胀率3%,房价,学费与退休费用增长率均为3%

  2)李能属于冒险型投资人,适用的投资报酬率为8.3%

  3)房贷利率6%,最髙可贷款七成。

  4)先假设储蓄增长率为0,不能达成目标时再放宽假设

  1、问卷输入

1)

请问你当前大约已有多少钱可供投资?

300,000

 

2)

请问你未来1年约可储蓄多少钱?

60,000

 

3)

年储蓄增长率

0.00%

 

4)

你认为未来合理通货膨胀率约为多少百分比?

3.00%

 

5)

购房目标预计几年后达成

5

 

目标金额(以现在物价估计)

500,000

 

 

预定的贷款成数

70%

 

 

预定的贷款利率

6.00%

 

6)

子女高等教育金目标预计几年后达成

10

 

目标金额(以现在物价估计)

100,000

 

7)

退休目标预计几年后达成

25

 

目标金额(以现在物价估计)

1,000,000

 

8)

请问你自认为是何种投资人?

4

 

 

1保守2稳健3积极4冒险

 

 

  2、资产配置

根据历史数据配置投资组合

货币

债券

股票

投资组合

各投资工具的预期报酬率

3%

5%

10%

8.30%

各投资工具的配置比例

10.00%

20.00%

70.00%

100.00%

合理的期望报酬率

8.30%

 

 

 

预估的风险最糟的情况会

本金损失在20%以上

 

 

  3、目标顺序法结论

 

目标现值

目标终值

可累积额终值

购房换房目标

500,000

579,637

1,206,808

子女高等教育金目标

100,000

134,392

1,079,724

退休目标

1,000,000

2,093,778

3,810,606

 

  可累积终值>目标终值,所有理财目标都可如期完成

  4、目标并进法结论

 

生涯阶段

应有首年储蓄额

预计首年储蓄额

购房前

37,192

60,000

购房后到子女上大学

43,103

60,000

子女上大学后到退休

33,957

60,000

 

  各阶段预计首年储蓄额>应有首年储蓄额,所有理财目标都可达成

  5、目标现值法结论

目标现值法

几年后达成

目标金额

顺序

应投资额

资源分配

子女高等教育金目标

10

134,392

1

60,546

60,546

退休目标

25

2,093,778

2

285,246

285,246

购房首付款目标

5

173,891

3

116,717

116,717

购房贷款目标

20

405,746

4

228,007

228,007

 

目标总需求现值

 

690,516

 

 

可运用年数

金额

 

可投资额

 

现有可投资额

 

300,000

 

300,000

 

首年可运用储蓄

25

60,000

 

624,408

 

 

资源总供给现值

 

924,408

 

  目标总供给现值>目标总需求现值,所有理财目标都可达成

  6、当目标无法达成时,可提高储蓄增长率作模拟

  ①模拟1:

无30万元资产,退休目标无法达成。

储蓄增长率达到5%时,所有的目标都可达成。

  ②模拟2:

首年储蓄降到3万元时,退休目标无法达成。

储蓄增长率达到10%时,所有的目标都可达成。

  ③模拟3:

通货膨胀率达到6%时,退休目标无法达成。

储蓄增长率达到5%时,所有的目标都可达成。

  ④模拟4:

稳健型客户,投资报酬率6.4%时退休目标无法达成。

储蓄增长率达到5%时,所有的目标都可达成。

  ⑤与完全静态储蓄不增长相比较,假设储蓄可增长,原来无法达成的目标转为可达成,开源节流提高储蓄增长率,为资源较少的客户达到理财目标的主要着力点。

  五、案例发表

  1、案例制作

  

(1)案例制作以组为单位,原则上每组6人,分工合作;

  

(2)每组成员充分讨论,提出一套大家共识的方案;

  (3)题目未给的假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并说明理由;

  (4)配置产品时使用但不限于本机构所能提供的产品;

  (5)制作PPT报告,附上EXCEL试算表的演算过程。

  2、案例发表与评价

  

(1)发表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45分钟;

  

(2)以单人说明、两人对话或多人话剧形式展现;

  (3)发表后其他各组提问,之后由讲师讲评。

  (4)评分标准:

发表内容占70%,发表技巧占30%。

  (5)案例发表分数占AFP资格认证培训结业总成绩的30%,每组成员成绩相同。

  3、案例发表评审重点

  

(1)假设条件是否合理

  

(2)是否按照理财六步骤执行

  (3)问题回答是否全面,有无自设问题

  (4)产品配置是否合理

  (5)EXCEL表制作是否完整,正确

  (6)团队合作

  (7)PPT制作效果

  (8)报告时间控制

  (9)与客户沟通技巧

  (10)讲解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