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复习大纲.docx
《形势与政策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复习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复习大纲
形势与政策复习大纲
考试时间:
12周左右,具体时间待定。
考试题型:
选择10题,填空10题,简答4题,论述1题,材料1题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10月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基尼系数代表分配不均,数据越大代表分配越不均匀。
3.两会主持者是温家宝。
4.“十二五”核心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6.中共17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
7.我国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原因不包括:
人口老龄化严重。
8.201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2%,CPI同比增长5.4%。
9.2012年美国政府将通过简化税制,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减少税收漏洞改革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负担,促进就业岗位。
10.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莫言。
11.党和国家至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截止2011年末,我国境内股市已成全球第三大市场。
13.加入世贸以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14.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是法国。
15.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6.与中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国家是:
俄罗斯。
17.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地区经济论坛。
18.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目的是:
改善中美关系,加强与苏联争夺欧洲。
19.两岸和平的政策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填空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
消费,投资和出口。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世界人口最多的贸易区是:
中国-东盟贸易区,它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5.据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英国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地位被巴西取代。
6.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5%以内。
7.为妥善解决南海问题,我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8.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
9.美国总统大选竞争者:
奥巴马和罗姆尼。
10.因南海问题新建的地级市是三沙市,意在共同管理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11.现任日本首相是:
野田佳彦。
12.金砖国家:
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南非。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不复杂,它由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具体表述为: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乃至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遵循马克思主义,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就兴旺发达,获得成功;背离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遭遇曲折甚至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共同理想,回答了未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而当今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利益追求方面的差异,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整体利益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核心利益。
这一共同理想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希求国家强盛的共同愿望,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志愿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历史和现实凝聚而成的,是鼓舞我们中华民族蓬勃向上、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对于从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走出来的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精神价值。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今天,爱国主义一直是激励我们民族争取解放、谋求发展和实现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
在走向复兴的新时期,我们的社会要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范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必须不断改革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领域的创新,使改革创新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标志,成为构成我们民族精神肌体的重要细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社会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公民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实践操作性,最显明地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功能的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这“八荣八耻”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荣与辱的对比、对立中划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框架,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2、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主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3.我国加强保障型住房的意义。
首先,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安排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投向使用效率最高、发展最为需要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
其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
权威测算显示,今年新增的75亿元廉租房建设投资及其所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可以拉动钢材消费量65万吨,水泥消费量50万吨。
同时,此次国家还安排了17亿元**投资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这可以拉动铸铁消费量两万吨,钢材消费量10万吨,水泥消费量30万吨。
再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四,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
5.2012年中欧关系发展看好的原因。
中欧关系多年来发展相对比较平稳、顺利,没有经历大起大落,也没有因欧洲政局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重大波动,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一直奉行对欧友好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欧洲所有大大小小国家都同中国建立并保持着友好关系。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把欧洲国家当作朋友,从未与欧洲为敌,也未把它视为竞争对手。
中国对所有欧洲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异同,一贯坚持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立场,尊重各国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
对于事关欧洲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例如欧洲联合、德国统一等,中国采取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中国没有干过任何有损欧洲人民利益的事。
中国奉行的对欧友好政策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矛盾。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同欧洲互不接壤。
中欧之间不存在边界问题或领土纠葛。
中国本着“一国两制”的原则,通过和平谈判,同英国、葡萄牙分别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澳门问题。
这不仅消除了双边关系中的政治障碍,而且使得香港和澳门成为推进中英、中葡以至整个中欧关系的“纽带”。
中欧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冲突,也互不构成威胁。
中欧在国际事务中互有需要,合作空间巨大。
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欧洲国家走的是和平联合、发展自己的道路。
中欧双方在处理国际问题的理念和主张上有不少契合和相似之处。
例如,双方都反对任何国家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主张发挥联合国为主的多边国际机构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作用;都主张世界各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和原则和平相处,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都反对单凭军事手段,采取“以暴抑暴”的办法对付恐怖主义,主张国际社会通力合作,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标本兼治,从根源上化解恐怖主义问题;等等。
不仅如此,在当今的时代,中欧双方都面临着越来越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的问题,如全球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防扩散、疾病流行等。
中欧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时代的要求。
中欧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欧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世界上实现工业化比较早的地区,而中国刚刚走上实现工业化的道路。
就整体而言,中欧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不在一个水平上,互补性很强。
中欧之间的利益吻合点或者说共同点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点。
进一步发展中欧之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中欧双方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只要双方坚持以大局为重,根据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欧关系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中欧关系的发展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从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对中欧关系感到担忧,甚至企图加以干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欧洲国家是美国的盟友,采取什么样的对美政策,这是欧美两家的事。
双方为了共同利益,加强协调也是情理之中的,中国不会过问。
中国既重视发展同欧洲的关系,也重视同美国的关系。
但是,中国不会为了发展同欧洲的关系而损害美国的利益,也不会为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而损害欧洲的利益。
当然,中国也不会同意欧洲和美国为了它们之间的利益分别或者联手损害中国的利益。
中国主张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为了应对共同的挑战,中、欧、美三方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在平等共赢的基础上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和谐世界。
6.2012年南海问题突显的主要因素。
(1)南海的地缘政治
(2)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息息相关
四、论述题:
1、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如何理解经济稳中求进的决策?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2、2012年两会的相关内容。
经济增长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物价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
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
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
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
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
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
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农业政策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
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
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
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
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严格保护耕地。
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发展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
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
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加强能源通道建设。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
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人才强国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
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
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
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
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
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
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就业创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
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
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
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文化产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