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555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docx

精品届高三历史复习检测卷六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复习检测卷(六)

文综历史分卷

分卷I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重视“美”的人文精神B.注重保护妇女权利

C.法治和法律程序不健全D.司法审判注重民主原则

2.《秦律》规定:

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

……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

这说明秦律(  )

A.细密严苛B.注重规范C.强调等级D.轻罪重刑

3.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

A.颁布了《土地法令》B.处死了末代沙皇

C.颁布了《和平法令》D.推翻了临时政府

4.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5.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

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

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  )

A.“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B.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

C.“入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

D.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6.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

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7.几位历史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有关近代英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段:

甲:

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超他国的财富

乙:

在英国避难的加尔文教徒敢于创新,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

丙:

英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丁:

被剥夺了土地的劳动者沦为乞丐和流浪者,他们为了糊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请问他们讨论的话题是(  )

A.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确立的原因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8.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白银收购法案》,授权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

美国此举是为了(  )

A.稳定物价,摆脱危机B.解决经济“滞胀”

C.稳定国际贸易秩序D.巩固金融霸主地位

9.“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10.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

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授时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

“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

”“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曰心说”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里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作者如此选择是因为(  )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最早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D.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分卷II

二、必考题部分(共2小题,共37分)

13.(14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4.(23分)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

因为30余年(前466—前428)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

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

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

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

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

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四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3)结合材料四,说明中共中央为何要提出“双百方针”。

并概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4)材料三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

 

3、选做题部分(共3小题,考生任意选择一题作答即可)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以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于是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的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九执政官员通常……宣誓,如果他们违反了任何一条法律,就得奉献一个黄金人像……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

有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梭伦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历史的教训是:

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材料二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

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

”“历史一再证明:

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

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某学校一学习研究小组欲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一步探究,请你为其确定一个探究主题。

(3)联系当今中国的崛起,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二 贞观九年,太宗谓征曰:

“顷读周(北周)、齐(北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

齐主(齐后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

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

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是也。

然天元(后周宣帝)、齐主,孰为优劣?

”征对曰:

“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

齐主懦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

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

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贞观政要·辩兴亡》

材料三 (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对曰:

“不知。

”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

“汝知此树乎?

”对曰:

“不知。

”曰:

“此木虽曲,得绳则正。

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唐太宗为巩固统治而强调什么?

导致了什么结果?

(2)材料二告诉我们魏征对齐主灭亡原因的分析是“政出多门,国无纲纪”,太宗为避免重蹈覆辙,采取了哪些经济、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唐太宗这种认识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2019届高三复习检测卷(六)

文综历史分卷

1.【答案】D

【解析】材料不能说明重视“美”的人文精神,属于对材料信息的误读,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注重保护妇女权利,妇女在公元前340年的雅典权利受限,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和“陪审法庭判其无罪”可知符合法律程序,不健全的说法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和“陪审法庭判其无罪”可知司法审判注重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秦律具备细密严苛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法律规范性的特点,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御史的卒人出差,每餐粺米半斗,酱四分之一升,有菜羹,并供给韭葱。

出差者的随从,每餐粝米半斗;驾车的仆,粝米三分之一斗。

两者身份不一致,待遇也不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罪责与量刑轻重的现象,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目的是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正确;处死末代沙皇是二月革命的,故B项错误;颁布了《和平法令》是指退出一战的协定,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政权,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立子以贵,用血缘关系亲疏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巩固统治。

故B项是最佳答案。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可知并没有显示“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出口即国际市场而非国内市场,故B项错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说明市场经济体制进步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加强法治信息,故B项错误;“各地离婚较为普遍”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说明法律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甲的信息是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带来资金,乙的信息是发明家的出现,丙的信息是代议制确立政治前提,丁的意思是指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确立时,英国内阁制没有实现,故A项错误;议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事情,故B项错误;从甲乙丙丁综合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关键信息:

1933年。

通过时间信息可与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相联系,故A项正确;经济“滞胀”是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各国致力于摆脱经济危机,为此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D项应是二战后,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牛顿原理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依据所学,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由此本题选C。

A项说法错误;B、D项与材料不符。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突出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而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的是四大发明,故正确答案为A项。

11.【答案】B

【解析】牛顿经典理学的建立为启蒙运动(17——18世纪)奠定了科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在20世纪初;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基础。

12.【答案】D

【解析】进化论的意义不仅在生物学领域的突破,更大的意义在于在思想上打破了上帝造人说,对欧洲当时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推动作用,故选D。

13.【答案】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第

(2)题要求结合诗歌和时代大背景来分析经济变动,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1840年后”。

鸦片战争后,江南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

第(3)题要求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对西方扩张所带来的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进行辩证分析。

14.【答案】

(1)成就:

产生了苏格拉底等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阿基米德等杰出的科学家、世界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成熟的戏剧、恢宏的建筑。

成因: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人文主义的推动;政策的鼓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2)异质因素: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认识:

明清思想家们挑战正统观念,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经世致用”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

这股新思潮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是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的生机;并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3)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变化。

党和政府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科学和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地位和作用:

它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

它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4)含义: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成长;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差异:

材料一所述的文化服务于奴隶主阶级;明清思想文化是社会转型时期,旧势力对传统文化的修正和完善;材料三是社会转型时期新兴阶级的文化创新;材料四属于新的社会制度下大众文化的建树。

【解析】第

(1)问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思想、科技、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即可;原因从雅典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归纳。

(2)问据材料二判断其“异质因素”的含义;从明清时期民主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谈认识。

第(3)问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国家的变化、面临的主要任务及目的等方面说明背景;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说明其地位和作用。

第(4)问其含义据材料结合近代西方经济、阶级关系变化等时代特征说明;差异从时代背景、阶级性质等角度说明。

15.【答案】

(1)思想:

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或折中、制衡、“中庸”的思想也可)。

政策:

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法律的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稳定性(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

(1)题,注意抓住关键句“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第

(2)题根据材料回答即可。

16.【答案】

(1)国家:

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与英国等国矛盾尖锐,积极组建以它为首的三国同盟,并最终于1914年7月向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开战。

最终结果:

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并遭受宰割。

(2)主题:

大国崛起的经验(或途径、教训等)。

(3)看法:

立足经济发展,走和平发展之路;不要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更不要穷兵黩武;切记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析】本题考查大国崛起的途径、结果及启示。

(1)问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时间,首先判定该国是德国,“建立秩序”要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最终结果应是德国战败;第

(2)(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便可得分。

17.【答案】

(1)强调发展农业和人君“简静”。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经济措施: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发展经济。

政治措施:

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完善科举制;慎用刑法,加强中央集权。

(3)唐太宗亲眼看到农民战争亡隋的现实,深刻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解析】本题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注意与民休息,调整统治政策,最后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