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395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 超有用.docx

公务员面试有关网站评论文章超有用

一、增加自律行为推进学生营养餐

鉴于学生营养餐计划推出以来,部分地区出现食品安全风险、一些款项未能专款专用,及部分学校就餐困难等问题。

近日,教育部等公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明确规定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并要求学校负责人自费陪餐。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坦白说,这些实施细则着眼于问题所在,初衷是非常好的,不过如果想确保现实中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

当前学生营养餐计划面临至少两大问题需要克服:

一是解决学生营养餐计划在机制上的激励不相容性,一是监管成本需要降低。

换言之,一些地区的学生营养餐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源自一些地方执行层面的不当、缺乏监督等硬约束以及校方的“监守自盗”等;因此,现在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并把高昂的监管成本想方设法降下来。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具体而言,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的供餐模式,需要改进,这包括学生营养餐之运营和供餐监管成本等问题。

其一,中央财政允诺对部分农村学校安排食堂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食堂建设费用,而食堂维持运营的雇佣工资、管理费用、采购成本等问题依然存在,且每生每日3元营养补助很难使学校食堂低成本地贯彻学生营养餐计划。

因此,要对这些情况有充分的措施应对:

比如一些农村学校因自营食堂而负债过重,又比如一些学校食堂提高学生非营养餐的用餐费用,从而可能抬高学生午餐成本。

毕竟,以学校食堂为主的营养餐供应模式,类似于学校办社会,可能会令学校食堂事实上成为基层财政负担。

其二,要防范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校方需配置专门的人力和资源监控学校食堂之运营,避免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甚至还需防范校方管理人员与食堂工作人员合谋交易和监守自盗。

市场化餐饮企业具有三大制衡体系:

公权部门他律、市场自律和自身声誉管理的内控等,而学校食堂只有公权他律和内部自控两个防控体系,缺乏更为基本的市场自净化机制。

殊不知,学生营养餐的支付方与消费方不同,而学校食堂近乎是学生营养餐的垄断供应主体,其提供的营养餐是否足额、安全,学生非支付主体没有投票权,学生即便弃餐对校方食堂也不具约束力;而作为付款人的政府因较高的信息搜集成本而难以实时监测,从而很容易致使一些学校食堂成为套取政府对学生营养餐补助的载体。

不仅如此,学校负责人陪同学生就餐,也很难保证学校负责人吃的与学生吃的是同一食品。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由此可见,低风险的举措是政府采取补需方而非供方的模式。

即鉴于目前政府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政府可以考虑以学生身份证信息为基础,为每个学生开设专项银行账户,把相关义务教育财政经费和学生营养餐补助,一并打入学生账户,并可全国流通结算,以赋予学生就学和就餐的选择自主权。

即学生有选择哪个学校就读、在哪个食堂就餐的权利,而学校和食堂,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就学和消费凭证,直接要求银行转账结算,无法吸引学生就读的学校和就餐的食堂,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经费和营养餐补助。

这个模式的好处在于,可避免义务教育和营养餐的支付与消费主体分离问题,赋予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和营养餐的市场自由,有助于促进学校间和食堂间的竞争,从而使义务教育和学生营养餐计划有效嫁接市场自律机制,降低了公共外部性风险。

至于赋予家长和学生选择自由的补需方模式,是否会出现家长的套利风险?

我们认为,这有些过虑,家长在此问题上更具有激励相容性。

 

二、什么才是“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真问题

甘肃省天水市政府接待办挂在墙上的一条标语,近日走红网络,内容是:

“接待就是生产力。

”(6月21日《南方日报》)

“接待就是生产力”,因为微博的威力,而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新闻事件。

其实至少在2010年,这样的标语就已经见诸报道(见2010年7月16日《半月谈》)。

而且就在上个月的5月15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严词抨击公务接待中的腐败现象,其中就提到这句口号。

文章是这么说的:

“奢华接待之风,催生出一些为其辩护的荒谬观点,有人以奢华塑形象,拿浪费当消费,靠接待出政绩,甚至有的地方打出‘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

本不应是新闻,为何还是成了新闻呢?

其实也好理解。

因为这样的口号,只适合在政府内部流传,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的。

像天水市这样制成标语挂在墙上,还真是头一家。

不必讳言,把“接待就是生产力”奉为金科玉律的政府招待办,放眼全国俯拾即是。

所以这事发生在天水市招待办身上,就显得特别悲催——你怎么能“实话实说”呢?

“接待就是生产力”,这样的口号看似荒谬,但又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尽管很多基层官员也深受繁重的接待工作之苦——有基层官员曾向记者大倒苦水,说一年365天,有300天要迎来送往;毁了健康还不算,最难受的是精神折磨,哪个人来了你不得点头哈腰、满脸堆笑。

但他们又不得不如此,因为“接待”确实与“生产力”有关系——上级部门掌握着资源分配的大权,招待好了,就能多分一些;招待得稍有差池,就可能什么都没份。

上级不仅掌握着财政资源、政策资源,更重要的是掌握着权力的资源,上级对于下级官员的任免、升迁以及政绩的考核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所以每到上级下来视察了,基层官员就必须赔着1万个小心。

所以,“接待就是生产力”,这句看似不加掩饰的口号,还是有所掩饰的。

真要实话实说,口号就应该这么喊:

“接待就是政绩”、“接待就是位子”、“接待关系领导的前途命运”。

如何根治公务接待中的奢华、浪费甚至腐败?

容易想到的有两点,第一要规范接待标准,比如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提出的,不许喝茅台、不许喝五粮液;第二点,要财政透明,放开监督。

但如下一点同样不可或缺:

必须对自上而下的权力体制、政绩考核体制进行改革,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赋予百姓更多的发言权。

如果自上而下的体制依旧,那么所谓“外部监督”就将是没有力量的。

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改革确实已迫在眉睫。

三、奖励的哥老王,就是捍卫社会底线

沸沸扬扬的广州的士“茶水费事件”,正在逐步演变为“老王事件”。

从去年5月老王揭露广州出租车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即司机轮到上岗需要先交高额“茶水费”开始,至今已经超过一年时间。

一年多以来,先是老王向广州市交委举报,紧接着就在广州市交委的“例行检查”中,老王的出租车被查出存在“聘请非编司机”的问题,作为被举报的老东家广州龙的出租车股份有限公司,也顺势将老王解雇。

老王也被吊销了从业资格证。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此后,老王到广州交委客管处反映情况,并希望讨回公道,因为从围墙跳下而摔断了一条腿。

前几日,失业一年多的老王拖着一条已经被鉴定为残疾的腿,跑到白云机场北停车场进行乞讨,以表达对举报未受公正处理和自己被解雇遭遇的不满。

老王显然是一个执着甚至是偏执的人,以至于有记者直言“老王落到今天的地步,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

如果老王和所有只是在私底下咆哮的司机一样,一直接受潜规则,或者在自己受伤之后接受数万元的补偿,不再继续举报,那么可以断言,他绝不会是今天的模样。

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将潜规则看做是既定事实,老王的行为或许打破了“理性选择”的原则,他的一些行为并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对于扮演公共利益维护者角色的政府与大众传媒,无论老王举报行为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符合社会公义标准,就应该予以支持,予以保护。

现时的境况却告诉我们,破坏了潜规则的老王非但没能改变潜规则,却一次次被潜规则所攻击。

或许,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中国社会,找到无数的例子来证明“棒打出头鸟”这句话的合理性。

不过,但凡一个社会试图要保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试图要滋养一股自我净化的力量,就不该让潜规则的公然反叛者受到打击。

相反,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这样一群人的行为实际上相当于“鲶鱼效应”,对于保持社会活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从价值理性的层面看,拒绝潜规则,向公权力举报不法现象,本身就是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构成一个好社会的基石所在。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正因为如此,老王不但应该像广东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里说的那样,“应得到举报奖励”,还应该获得必要的人身保护,以避免受到打击报复。

当然,也如“广东政法”微博所提到的,广州出租车行业的“茶水费”潜规则不能糊弄而过,媒体应该多介入进行暗访,而政府应对此进行严肃核查,并出台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暗访”注定只能是“提出问题”,而要解决问题,根本上还需要监管机构的有效介入。

(来源:

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当然,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社会底线的捍卫,需要老王这样敢于打破潜规则的人,也需要大众媒体的及时介入,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负责。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为社会中潜规则的盛行留下隐患。

今天,老王的遭遇显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大众媒体在为其呼吁的同时,不得不要提醒包括广州市交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对此,应该有所作为了。

四、校车安全,我们还“遗忘”了什么

20日,湖南省邵东县廉桥镇年仅3岁的女童小紫被老师遗忘,关在幼儿园校车里7小时,结果中暑身亡。

当日负责接送的老师和校车司机已被刑拘,园长由于怀孕被取保候审。

(6月22日《潇湘晨报》)   

校车安全事故频发,是备受关注的社会之痛。

人们曾强烈呼吁高安全性能标准校车的尽快问世,热切期盼校车安全早日步入有法可依的管理轨道,但如今规范的“校车”有了,“安全条例”有了,可一些老师与司机的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却未能同步提升和强化。

很难想象,在气温33℃左右的晴朗天气,在强光暴晒、温度高达近50℃的封闭校车里,3岁孩童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小紫不幸死亡的悲剧,再次向社会敲响了校车安全的警钟。

 

必须说,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绝对不该发生的人为悲剧。

意外之中,有其必然的因素。

透过这起事件,必须深刻反思:

关于校车安全,我们究竟还“遗忘”了什么?

 首先是职责敬畏。

查阅《邵东县中小学幼儿园用车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里面明确规定了随车照管人员应履行的职责,包括“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开后本人方可离车”。

这是程序,也是常识,更是责任。

悲剧的发生,足以表明其对学生关爱的感情不浓、对岗位职责的敬畏缺失和对制度程序的漠然懈怠。

  

其次是前车之鉴。

此类案例早有曝光。

2010年5月19日,广东省潮州市一名4岁女孩被“遗忘”在车内6个小时后窒息死亡;去年8月29日,海南省三亚市一名3岁男童因在车内睡着而未被司机、老师清点到,被遗忘9小时最终死亡……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然而,教育部门在每次事故发生后都不忘通报与警示,但血的教训却未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警觉,以致“遗忘”照旧,悲剧重演。

 

其三是制度监管。

孩子被“遗忘”致死,当事老师难辞其咎,但又何尝不折射出监管的缺位。

试问,在学生安全高于一切成为共识的语境下,学校对校车的人数清点等制度却没有跟踪问责的措施,在长达“7个小时”里,竟无人发现少了一名孩子。

这种集体“遗忘”足以表明校车监管制度的形同虚设。

由此看来,只有对“遗忘”者绳之于法,让其付出刻骨铭心的沉重代价,才足以让当事人及后来者戒掉“健忘症”,切实“长记性”。

 

五、吃空饷就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我曾经是一所高校的《中国财政史》的教研者,深知“吃空额”是旧中国的一个财政痼疾和一个历史现象。

如明朝的军队向来腐败,驻京城部队“吃空额”的现象由来已久,到了军队发饷的时候,还可以叫许多老百姓来顶替领饷。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的敛财手法之一就是“吃空额”,一个基层的小军官甚至可以吃5个士兵的“空额”。

整个中国究竟有多少“空额”被“吃”掉,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近日爆出的现代版“吃空饷”让我着实大吃一惊。

关于各地“吃空额”人员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的数额是多少,各地多少不一,有媒体根据当时披露的有关数据测算,河南为7365元,湖南、重庆均接近5000元,四川为17000多元,陕西西安约为2万元。

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行政管理费接近405.6亿元,如果“吃空额”者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算,上述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有舆论指出,清理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现在认真进行一次全国大清查的话,各地通过“吃空饷”这个渠道流失的财政资金,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吃空饷”简单来说,就是不干活而可以领工资。

“吃空额”者也就是“素食者”。

其社会影响是极坏的,一方面,“吃空额”这种群体的大量存在,不仅是社会不公的表现,而且还会大大地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

分配不公与司法不公并存,时常遭到老百姓的诟病。

如果“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现象大家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不劳多得”的“吃空额”现象的存在,实在是老百姓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

另外一个方面,“吃空额”导致老百姓对政府的抱怨,这种官员腐败在工薪方面的表现,必然引起老百姓的极度反感。

有的网民说:

有时候想想真是不公平啊,凭什么不干活还领钱。

有的网民在我的微博上表示:

最鄙视那种挖墙脚的人!

这些已经足以说明老百姓对“吃空额”现是何等的厌恶。

同时,大家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网民一眼就可以看穿,这些“吃空额”者都是一些什么人?

不是“官太太”就一定是“官小姐”“官公子”,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表现的再好,也是吃不到“空额”的。

从已经公布的案例来看,能够吃到“空额”的无不是财权、人事权极大的部门。

因此,在目前大力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吃空额”现象无论花多大气力去打击都不过分。

在此,我建议采取五个措施应对“吃空额”:

一是对在一定时间内自己退回所“吃空额”者,可以考虑从轻发落。

二是继续进行拉网式大力度的“吃空额”清理。

清理一次肯定还有“吃空额”者没有被发现,再次清理也还会有漏网的,多清几次是必要的。

甚至应该成为人事部门的一项常态的工作内容。

三是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将还会有“吃空饷”者或者事件层出不穷。

这种追究责任应该是进行多层次的划分:

本单位的负责人、相关的人事管理部门,如果是“吃空额”者居高不下而且普遍,那么还要追究地方政府分管市(县、区)长的责任。

这一次的“吃空额”的清理、处理,不要再让老百姓失望。

老百姓也是通情达理的:

既然问题找到了,应该如何处置也要给全社会一个交待,绝不可以马虎了事,忽悠纳税人啊。

我们要以“铁的手腕”真正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把“把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是审计部门进行常态化的预算收支审计时,要关注人事的内容。

每次进行财政收支审计时,都应该把有没有“吃空额”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内容。

大家不禁要问:

如果每次审计时都做到认认真真,还会有这么多“吃空额”者吗?

五是最关键的,支持群众举报,反腐败需要群众运动。

当然,要保护举报者

 

六、秸秆焚烧何以成为“会呼吸的痛”?

6月10日是南京最为“灰暗的一天”:

能见度不超过20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味,空气质量在全国120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

这烟是焚烧秸秆造成的。

有人称,这一天,如果一个人24小时在户外,呼吸的空气相当于抽了15包香烟。

  这样惊人的数据,再一次将舆论锋芒指向了秸秆焚烧。

  秸秆焚烧惹的祸

  5月下旬以来,江苏“迎来”了大面积焚烧秸秆,13个地级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烧秸秆现象,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其中苏北最为严重。

徐州、连云港等苏北城市PM2.5值急剧飙升,连云港市民连续三四天不敢开窗,并相互劝说,要尽快离开这里。

  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人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据介绍,秸秆焚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将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

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黏膜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重则将导致突发支气管炎,加重肺炎等病症。

  而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能见度降低则让高速公路成为另一“重灾区”。

进入6月以来,苏北高速公路每天早晚的大多时间都处于封闭状态,只有中午短时间能见度稍微高一些时才限速通行,宁连高速已经限速在90公里时速内。

即使如此,苏北高速路上因秸秆焚烧形成的烟雾引起的车祸仍然有十多起。

经常在高速路上运输货物的张师傅,说起焚烧秸秆对行车的影响时告诉记者:

“高速路上的烟雾绝对称得上‘司机杀手’!

我从湖北过来,那边已经因为能见度太低而发生车祸了!

  而更让人忧心的是,如果焚烧秸秆时遇到大风,那么蔓延开的火势将殃及周围田地甚至威胁农舍及农民的生命安全。

6月11日,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一村民在焚烧秸秆时突遇大风,火势迅速蔓延,浓烟蹿起百米高,导致周边尚未收割的麦田瞬间化为灰烬;12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市大许镇朱庄村76岁的农民张家坤在焚烧秸秆引发的大火中死亡。

  截至目前,江苏因秸秆焚烧已造成4人死亡。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仅9日一天,就收治了6名因烧秸秆而受伤的农民,其中一人不治身亡。

半个月来,该医院已经收治20多名受伤农民。

近日,秸秆焚烧成为不少地区的“心头大患”,成为人们生活中“会呼吸的痛”。

江苏13城市PM2.5全部超标,南京出现严重的“黄泥天”,安徽焚烧秸秆引发多车追尾事故70人死伤,成都变“雾都”飞机起降受到影响。

虽然不少地区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收效并不好。

    焚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

从目前各地情况来看,采取的最直接方法是“堵”,即派工作人员严防死守,在田地里巡逻,遇到秸秆焚烧立即上前制止查处。

但农地面积大,白天、黑夜时不时就会“烽火”四起,“硝烟”弥漫,很难彻底禁得住,并且发现后也大多没有相应处罚办法,警示性低。

    “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

那么,为何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只有“粉身碎骨”这一条路可走呢?

笔者认为,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让秸秆从曾经的“资源”变成了没用的“垃圾”。

如,随着电、煤气使用的增多,人们不再把秸秆当作烧火做饭的燃料;随着各种饲料的出现,人们不再用秸秆来喂牲畜。

    主观上来看,近年来提出的一些利用秸秆的新技术,如秸秆还田、秸秆制沼气、秸秆发电、秸秆块化做燃料等,并不太受农民欢迎,因为这些办法大多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不合算。

如,机械化秸秆还田是最直接的办法,但秸秆大量直接还田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因为占秸秆总量15%的秸秆根茬还田,即可达到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一味要求秸秆直接还田很不科学;而利用其来发电,则由于能量密度低、运输成本大等原因,利用半径十分有限;秸秆制沼气,也面临沼气池难清理,冬天气源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笔者以为这是对秸秆的真实写照。

为了不让秸秆焚烧成为一年一度的“风景”,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因为技术推广还面临一些问题就“气馁”,反而要再接再厉,鼓励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优化秸秆利用技术,因为其离“最后的光明”可能只是“一小步”;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引导;也可以向社会征询合理建议。

因为,打造一片纯净的天空是每个人的心愿。

(作者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

秸秆焚烧缘何愈演愈烈?

  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都是焚烧秸秆惹的祸。

  烧灰肥田的思想误区是农民焚烧秸秆的诱因之一。

江苏省农机局科技处谢建水科长表示,传统观念里,大多数农民认为焚烧秸秆有利于田地杀虫、施肥,实际上焚烧秸秆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秸秆处理成本太高是“秸秆焚烧”的另一个原因。

“卖秸秆,倒亏钱。

”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乡的刘大伯为记者算了笔账,“家里两亩麦子,卖秸秆的钱不到一百元,还得花近一天的时间运送,再扣去运送时的车油费,基本没赚头,假如省下时间去做小工,一天还能挣几十块钱呢!

”况且,现在农村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燃料,秸秆便成了农户的“包袱”,干脆点把火,一烧了之。

  秸秆加工企业,比如发电、造纸、制造沼气、手工艺品加工等企业成本高,收益低,没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都是100%亏损,成了秸秆处理的一大难点。

“收购秸秆只有夏秋两季,过了日子,秸秆想收也找不到了。

”淮安生物质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收购秸秆的成本太高,需要专门派人上门收购、雇佣装卸工人,运输过程的花费,再加上秸秆加工需要投入的设备资金等,算下来入不敷出。

”该负责人透漏,江苏秸秆焚烧发电厂较多,平均下来13个地级市中每个市拥有近2个发电厂,但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禁止秸秆焚烧的出路何在?

  据统计,江苏省今年夏粮种植面积3567.9万亩,产生秸秆3500万吨。

那么,禁止秸秆焚烧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专家指出,焚烧秸秆是对资源的浪费,中国每年要浪费7亿至9亿吨秸秆,相当于4亿吨标准煤。

其实,秸秆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将秸秆加工成有机肥、燃气等,或者用秸秆发电、造纸,还可以将其加工成坐垫等附加值较高的工艺品。

  虽然秸秆的需求量大,但利用率非常低,原因之一是对于秸秆加工企业,政府既不扶持,又不鼓励,更没有相关的资金补助和优惠政策,完全将企业推向市场,自负盈亏。

其实,在企业的运营中,政府本可以有作为,通过加大对秸秆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将秸秆“变废为宝”。

  另一方面,江苏每年拿出3亿元补贴秸秆处理,并专门成立巡逻队,监督秸秆禁烧工作。

试想,如果将这3亿元用于投资秸秆加工企业,扶持企业的运营,变秸秆为财富,那么农民开心,企业也开心,在“双赢”的驱动下,秸秆焚烧的治理工作进展得也会更顺畅。

  看似简单的秸秆焚烧问题,实际上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秸秆禁烧的出路究竟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郑晋鸣

 

七、夏粮增产成定局总量安全能否无忧?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21日表示,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从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预计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创造历史新高。

    粮食是“百价之基”,夏粮实现“九连丰”,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对于稳定国内物价、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国际粮食的供给稳定也是巨大贡献。

    这一成就的取得,政府各级部门和农民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目前仍不能放松。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的增加,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去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据测算,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需6.35亿亩的播种面积,相当于我国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约四分之一。

    不仅如此,我国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也面临着多重制约。

从单产来看,2004年至今粮食单产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近年来的增幅却已开始下降,越是连年增产,离“天花板”就越近,出现“拐点”的几率和风险就越大。

    耕地面积方面,在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同时水土流失、沙漠化都在不断侵蚀着有限的土地,今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农药、化肥等对我国农产品增收的作用也开始明显减弱,并且一些地方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还造成了土地板结、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对后期的继续增收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从农业的收益来说,目前不断上升的成本也阻碍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的提高,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使得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物力来从事农业生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综合来看,继续重视国内粮食产量决不能放松。

今后除了继续通过补贴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外,还应进一步做好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农业“旱涝保收”的能力,在测土配方、农田精细化管理方面也都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八、校长陪餐与矿长下井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学校食堂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负责人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制度,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