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33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docx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

窗体顶端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7年四季度

【文献号】447

【原文出处】中国工业经济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77

【原刊页号】5~13

【分类号】F10

【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711

【标题】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

【英文标题】ChinaEconomy:

FromRapidGrowthtoHarmoniousDevelopment

【作者】陈佳贵/黄群慧/张涛

【作者简介】陈佳贵,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北京100732;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陈佳贵(1944—),男,四川广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黄群慧(1966—),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张涛(1973—),男,河南信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内容提要】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

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

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

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

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

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未来10—15年时期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从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看,今后中国最为重要、最为迫切的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保持和谐发展,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结构优化,更加重视深层次的改革。

【摘要题】经济增长

【英文摘要】ThisarticleexaminethemainfactorsthathavedrivenChina'srapideconomicgrowthoverthelast28years:

rapid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providespowerfulengineforChina'slongeconomicgrowth,withmassconsumptionagearoundthecomer,consumptiondemandwillbecomeanimportantengineforChina'slongtermeconomicgrowth;furtheropening-upandreformplayanimportantroleinsustainingChina'sfasteconomicgrowth,largeamountofsavingsprovidesadequatefinancialsupporttoChina'ssustainedrapideconomicgrowth;richlaborsupplybecomesabasicelementsupportingChina'ssustainedrapideconomicgrowth,effects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andtechnologicalprogresshavebeenprominentduringthelongtimeeconomicgrowthinChina.ThepaperpointsoutthatChinahascreatedaworldclassmiracle,buthasalsoencounteredandaccumulatedmanyproblems.Particularly,problems,suchasimbalanceofeconomicstructure,widenedincomediscrepancyandhigherenvironmentalpressure,haveincreasedthecostofeconomicdevelopment,reducedefficiencyofeconomicdevelopmentandhavebecomethebottleneckconstrainingChina'slong-termeconomicdevelopment.ReviewingthewholesituationofChina'seconomy,thefactorssupportingChina'srapideconomicgrowthhavenotchanged.IfChinaadoptthescientificviewofdevelopment,sticktotheprinciplesofhumanorientedmanagement,anddevelopeconomyinaholistic,harmoniousandsustainablefashion,andproperlydealwithvariousconflictsandproblemsfacingChina'sdevelopment.itispossibletomaintainthegrowthspeedat7%innext10—15years.However,consideringthecurrentdevelopmentstageandvariousproblems,themostimportantandmosturgentissueinChinaisnotthesimplepursuitofgrowthspeed;instead,weshallachieveharmoniousdevelopmentinlinewiththescientificviewofdevelopment.

【关键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谐发展

  Chinaeconomy/rapidgrowth/harmoniousdevelopment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7)07—0005—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2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到2006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07亿元人民币,按照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列世界第4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达1.76万亿美元,继续居世界第3位,比1978年增长了30多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上升得更快,1990年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9%,2004年上升到6.5%,中国占世界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5.9%;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末,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6918亿美元,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目的国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在支持和帮助驱动亚洲经济增长中中国扮演了关键角色。

并且,由于欧洲经济增长仍然黯淡无光,中国经济增长所提供的机会对亚洲以外的世界也日益重要。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13%,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严重,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就业需求与单位资本提供的就业量日趋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腐败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形成阻碍。

为此,有不少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奇迹”的持久性表示怀疑。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茵问道:

“中国经济在19年中的惊人表现还能再持续10年、20年或30年吗?

”在继续高增长1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面临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能否继续创造经济奇迹?

  二、驱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追求经济增长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什么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在所有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哪些因素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呢?

20世纪40年代,经济学家强调资本对于长期增长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开始不满于狭隘地以资本聚集来解释经济增长过程,提出了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这个概念反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一类投入与预期产出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一阶段,劳动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的理论开始复活(其实,19世纪的一些理论就曾断言人口增长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且,经济学家也不再从一个既定生产函数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增长问题,而是认识到更优良的技术会提高生产函数的水平。

至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技术创新就成了探索经济增长原因的核心问题。

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学家开始强调更好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这一研究思路突出了一种深刻的认识:

要保证不断增多的存量资本在应用中具有不断上升的资本生产率,就必须具备较好的技术知识和较好的技能,即“发展的软件(技能、技术知识和组织知识)能确保发展硬件(资本、劳动)变得更有效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新制度主义思路的兴起与发展,制度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融为一体,制度学派认为,不涉及制度就不可能解释经济增长率上的持续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是什么因素驱动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增长?

又有哪些因素能够保证走上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

  我们对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表明,近10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加速工业化(见表1)。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

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不仅远远高于2000年发达国家28.6%的该比例值,而且也远高于2000年发展中国家33.4%的比例。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的41%提升到2005年的54.9%(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工业化引导的强烈趋势。

特别是2000年以来,由于汽车、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最终需求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对钢铁、机械、建材和化工等中间品需求和产量的迅猛增长,而中间产品需求和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又引起了对煤炭、石油及电力等能源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从而形成了一批集成资本与技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群。

根据工业化的有关理论和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事实,结合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推进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加之生产梯度推移和产业升级效应,将促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