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爆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170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5.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工程爆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地下工程爆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地下工程爆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地下工程爆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地下工程爆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工程爆破.docx

《地下工程爆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爆破.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工程爆破.docx

地下工程爆破

·隧道

地下工程爆破

——中建五局隧道公司技术培训教材之一

 

中建五局隧道公司

2011年4月

地下工程爆破

随着土建工程的大规模发展,修建地下建筑物总是不可缺少的,除铁路、公路、矿山井巷、油库、工厂外,在大型水库、农田水利的长大水工隧洞和水力发电站等工程内,地下建筑物也都占有相当的比重。

地下工程爆破系指山体内的隧道、坑道、斜井、竖井和各种洞库爆破的总称。

本书主要叙述铁路、公路隧道的爆破设计与施工方法,其他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此均有相似之处,只作扼要叙述。

1.隧道爆破

1.1隧道爆破的基本概念

1.单自由面爆破

  隧道爆破为只有一个临空面的单自由面爆破。

因而,爆破时受到岩石的夹制作用影响较大。

通常它的装药量较露天爆破要多。

而且,形成第二个临空面的掏槽技术,是隧道爆破的关键技术。

2.受地质条件影响大

通常隧道爆破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比露天爆破更大。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岩层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涌水等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3.受原始地应力场的影响

 用爆破方法在山体中开挖隧道时,由于隧道上方有一定的覆盖厚度,使隧道在山体或地层中有一埋置深度。

隧道开挖之前,地层处于原岩应力状态,保持着相对平稳和稳定,地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通常称为原始应力状态。

隧道开挖后,挖出了隧道断面内的岩体,产生了新的临空面,导致围岩面产生应力重分布。

模型试验证明,炮眼在爆破时裂缝的生成方向,通常有与主应力方向一致的现象,即裂缝生成的顺压力原理。

此外,水平方向炮眼的下方有第二个临空面时,岩体自重产生的重力作用无疑会有助于这些炮眼的爆破。

但是,某些埋深很大的坚硬岩层中会存在很高的原始地应力,使得爆破变得格外困难。

有时甚至于要先打卸载孔减压,以顺利完成爆破工程。

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隧道和地下工程爆破时,应对原始地应力场的影响给予必要的注意。

4.受狭小空间的制约

地下工程因其高度宽度有限,场地相对狭小,施工中也受到一定限制。

如一次爆破的进尺就有一定限度。

受钻进效率及一次掏槽深度的制约,而有一个一次爆破的合理深度。

此外,隧道的掘进速度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在相对狭小的洞内采用的机械装备的效率。

这些都是与地面爆破工程不相同的。

5.对爆破效果应有一个综合的技术要求

由于地下工程的特点,对隧道爆破效果的评价应当是一种综合技术要求。

即除了循环爆破进尺深度、炮眼利用率、雷管炸药等爆破器材的消耗指标外,通常还对破坏块度、渣堆形状及抛掷距离、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及成形指标,如炮眼痕迹保存率等有明确的要求。

通常隧道工程均要求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

1.2常用术语及各部位炮眼名称

l.隧道爆破常用的术语

(1)掏槽——在隧道开挖断面中部偏下位置,钻一定数量炮眼,并且超量装药,破碎并抛掷岩石,首先形成一个槽腔构成新自由面的技术。

这个新增加的自由面(临空面)将为后续的其它炮眼爆破创造条件。

(2)循环进尺——一次开挖爆破的隧道进尺。

(3)炮眼间距——两相邻炮眼的中心距离。

(4)抵抗线——装药中心至自由面的最小距离。

(5)炸药单耗——爆破1m3岩石所需要的炸药量,也称比装药量。

(6)炮眼单耗——爆破1m3岩石需要的炮眼数量,也称比钻眼量。

(7)炮眼利用率——实际循环进尺与炮眼深度之比。

(8)围岩——开挖边线以外的隧道保留的周围岩体。

(9)眼痕率——隧道爆破后,围岩表面保留的炮眼痕迹与周边炮眼数(不包括底眼)之比。

2.隧道爆破各部位炮眼名称

隧道爆破各部位炮眼

如图1-1所示。

(l)掏槽眼——开挖断面中

下部,最先起爆的一些炮眼。

(2)扩槽眼——随掏槽眼之后图1-1隧道爆破各部位炮眼名称

爆破的一部分炮眼。

(3)边墙眼——直墙部位的炮眼。

(4)拱顶眼——隧道拱圈部位的炮眼。

(5)周边眼——周边轮廓线上的炮眼。

(6)底板眼——隧道最底部的一排炮眼。

(7)二台眼——紧挨底板眼之上的炮眼。

(8)崩落眼——又称掘进炮眼。

上述部位炮眼外的其余炮眼。

1.3隧道爆破设计

一、隧道开挖方法

隧道开挖方法与隧道爆破方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而隧道开挖方法则主要由隧道地质条件、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及工期等决定。

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全断面法

全断面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隧道(如图1-2所示),同时需配备一些大型施工机械,如钻孔台车、大型挖装机械车辆,衬砌模板台车等。

全断面法由于可采用高效大型机具,施工场地宽敞,通风排水及管线布置简单,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开挖过程中对隧道围岩的扰动而被广泛采用。

国内铁路系统如秦岭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已成功实现平均月掘进350m,最高达450m以上的记录。

实践表明,全断面法应是大多数隧道施工时首选的合理的先进的施工方法。

图1-2全断面法

2.半断面法

半断面法通常也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隧道(如图1-3所示)。

在缺乏大型机械,或是中短长度隧道施工,配备过多大型设备成本过高时,常采用半断面法。

这种开挖方法,又可分为微台阶法(上半断面台阶长为2.5-3.0m)及长台阶法。

对于地质条件不够好的隧道,应采用短台阶或微台阶法开挖,并要按设计要求平时做好初期支护;必要时仰拱要紧跟施工。

1-3半断面(正台阶)法

3.分部开挖法

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机械和隧道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曾广泛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

如上下导坑法、下导坑法、蘑菇形开挖法等。

这些施工方法由于工序繁多,对围岩多次扰动,并长时间暴露,有时还因要抽换支撑造成隧道失稳,隧道坍方经常发生。

此外,作业空间的狭小,半机械的作业方式造成施工速度低下。

上下导坑等落后施工方法由于其施工顺序的不合理性,导致用这种方法施工的隧道,大多在交付运营前后衬砌发生长大贯通裂缝。

因此,今后一般不应再轻易选用这类施工方法。

当然,隧道施工还有眼镜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临时仰拱法等等新技术,但因它们多用于非常软弱的围岩条件施工,此时,大多无需也不宜采用爆破方法,故不在本手册介绍范围。

二、隧道爆破掏槽方法

(一)直眼掏槽

直眼掏槽是由若干个彼此距离很近的,垂直于开挖面的相互平行的炮眼组成。

其中一个或几个不装药的炮眼称为空眼,其作用是给装药眼创造临空面,保证掏槽眼范围内的岩石被破碎。

所以直眼掏槽就是利用一些相互平行、眼距不大的炮眼内炸药包爆炸的巨大能量,将掏槽区范围内的岩石破碎,并将其抛出槽外,从而形成一个设定的槽腔。

这就为后续爆破的炮眼提供了一个平行于这些炮眼的第二临空面,然后按顺序起爆,直到设计的断面周边轮廓为止。

1.直眼掏槽的优缺点

直眼掏槽一般适用于中硬或坚硬岩层。

由于炮眼垂直于掌子面,所以炮眼深度不受开挖断面宽度的限制,适宜打较深的炮眼以提高一次爆破的进度。

所有的炮眼均垂直于掌子面,炮眼钻进方向易于控制。

各台凿岩机之间相互干扰少,便于多台钻机同时作业,提高效率。

同时,也较易控制钻眼精度和确保眼底均在同一垂直面上,炮眼利用率高达90%~100%。

直眼掏槽爆破的渣堆较集中,抛渣距离小,可提高出渣效率,也不易打坏洞内管线设备。

直眼掏槽的缺点是,爆破同样体积的岩体要消耗较多的炮眼数量及炸药量,炮眼的开眼精度及间距误差要求高。

因此,直眼掏槽炮眼要求有熟练钻眼技术的人员施工。

2.几种典型的直眼掏槽形式

直眼掏槽技术发展过程中,先后有龟裂掏槽、梅花形小直径中空眼掏槽、螺旋掏槽、菱形掏槽、大直径中空眼掏槽等类型。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中空眼直眼掏槽。

炮眼深度在2.5m以下时,称为浅眼爆破。

隧道爆破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时,常用3.5-5.0m深的炮眼进行深眼爆破,这时大多采用大直径中空眼直眼掏槽。

1)浅眼直眼掏槽的典型形式

浅眼直眼掏槽的典型形式,有龟裂直眼掏槽,五梅花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螺旋形掏槽,菱形掏槽,无空眼直眼掏槽等。

(1)龟裂直眼掏槽

龟裂直眼掏槽主要是利用龟裂眼起爆后,在整个炮眼深度范围内形成条状槽口,为辅助眼创造临空面。

龟裂眼的布置分一般布置、六眼布置、七眼布置,如图1-4。

图1-4龟裂掏槽炮眼布置(单位:

cm)

a)一般布置;b)六眼布置;c)七眼布置

龟裂眼装药量一般不小于炮眼眼深度的90%,过小会产生炮眼内部爆通,孔口部位炸不开,碎石抛不出来的现象,影响槽腔的形成。

(2)五梅花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

五梅花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炮眼布置如图1-5。

在1号眼的周围设置四个距离很近的小直径空眼作l号眼的临空面,l号眼起爆后,在中央形成一个孔洞,作其它眼的临空面,这样逐步扩大形成槽腔,提高炮眼的利用率。

其装药量至炮眼深度的90%左右。

(3)螺旋形掏槽

比较成功的常用的螺旋形掏槽炮眼布置形式,见图1-6。

石质软一些的,在中部布置两个小直径空眼,石质较硬的,布置三个小直径空眼,作为1号炮眼爆破的临空面。

爆破顺序从1号眼开始,而后2号、3号、4号,螺旋形进行。

装药量为炮眼深度的90%左右。

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较易形成槽腔,且掏槽爆破的振动效应较小。

 

图1-5五梅花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炮眼布置图1-6螺旋形掏槽炮眼布置(单位:

cm)(单位:

cm)

(4)菱形掏槽

常用的且能取得良好掏槽效果的菱形掏槽炮眼布置,见图1-7。

较软的岩层中部布置一个小直径空眼,且炮眼间距取小值,较硬的岩层中部布置三个小直径空眼,且炮眼间距取大值,起爆顺序对称进行,如图1-7所示。

1、2号炮眼爆后形成一个菱形槽腔。

装药量取其炮眼深度的90%左右,一般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图1-7菱形掏槽炮眼布置(单位:

cm)图1-8无空眼直眼掏槽(单位:

cm)

(5)无空眼直眼掏槽

无空眼直眼掏槽炮眼布置,见图1-8。

l号眼爆破后,附近的岩石被粉碎和压缩,形成一个漏斗形空洞,这个空洞的直径往往比原炮眼直径大2~6倍之多,约为200mm,为后继炮眼创造临空面。

它的优点是减少了炮眼数目,不需要大直径钻机,炮眼利用率可达90%以上。

(6)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

在软岩、中硬岩层中,节理裂隙较发育的浅眼爆破,较为普遍采用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见图1-9。

中间留一不装药的空眼,其周围的四个眼同时爆破,一般均能取得良好的掏槽效果。

软岩时图1-9中的尺寸取大值,偏硬的岩层取小值,这根据石质情况灵活决定。

装药量取炮眼深度的20%~60%。

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优点是容易被工人所掌握,实施操作方便,需要雷管的段数比较少,适用于软岩、中

硬岩。

不足的是,与微振动掏槽及螺旋掏槽相比,爆破产生的震动强度要大一些。

2)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

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中心

空眼,一般是用重型凿岩机钻凿成

较大直径的中空跟,由此逐渐扩大

形成槽腔。

常用的有单螺旋掏槽,

双螺旋掏槽,对称掏槽等形式,见

图1-10。

图1-9小直径中空直眼掏槽(cm)

 

图1-10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炮眼布置形式

a)单螺旋掏槽;b)双螺旋掏槽;c)对称掏槽

采用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首先要求钻眼方向精确,尽量减少眼位偏差值;按设计的起爆顺序起爆,最好使用毫秒雷管;控制掏槽眼间距,且用于中硬岩、硬岩整体性好的岩体中,以防止殉爆。

其次,控制掏槽眼的炸药用量,以防止“压死”而拒爆。

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主要参数见表1-1、表1-2、表1-3。

上述几种中深孔隧道爆破掏槽技术,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种类掏槽的特征及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并根据实际掏槽的效果进行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单螺旋掏槽中孔直径D,各掏槽眼与中空孔的中心距

以及单位长度装药量之间的关系表1-1

各掏槽炮眼

a

b

c

d

与中心炮眼的中心距离(mm)

(1.0~1.2)D100~130

(1.2~1.3)D130~200

(1.3~1.4)D200~300

(1.4~1.5)D300~400

炮眼单位长度的装药量(kg/m)

0.52

0.52

0.52

0.52

双螺旋掏槽中孔直径D,各掏槽眼与中空孔的中心距

以及掏槽炮眼单位长度装药量之间的关系表1-2

中空孔直径D(mm)

 

75

85

100

110

125

150

200

各掏槽炮眼与中空孔眼中心距离(mm)

a

110

120

130

140

160

190

250

b

130

140

160

170

190

230

310

c

160

175

195

210

240

290

380

d

270

290

325

350

400

455

570

第一圈掏槽炮眼单位长度装药量(kg/m)

0.3

0.35

0.4

0.45

0.5

0.6

0.8

第二圈掏槽炮眼单位长度装药量(kg/m)

0.65

0.75

0.85

0.9

1.1

1.3

1.3

对称掏槽中空孔直径D,掏槽眼与中空孔眼的最大距离a

以及掏槽眼单位长度装药量Q之间的关系表1-3

中空孔眼直径D(mm)

50

2×57

75

85

100

2×75

110

125

150

200

掏槽眼与中空眼的中心距a(mm)

90

100

130

145

175

200

190

220

250

330

掏槽眼单位长度装药量(kg/m)

d=32mm

0.20

0.30

0.30

0.35

0.40

0.45

0.45

0.50

0.60

0.80

d=37mm

0.25

0.35

0.35

0.40

0.45

0.53

0.53

0.60

0.70

0.95

d=45mm

0.30

0.42

0.42

0.50

0.55

0.63

0.65

0.70

0.85

1.11

注:

“d”为掏槽眼直径。

3)深眼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典型形式

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基本类型,一般有菱形,螺旋形及对称形,如图1-11所示。

 

图1-11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基本类型

a)菱形b)螺旋形c)对称形

(1)菱形掏槽

L1=(1~1.5)D

L2=(1.5~1.8)D

(2)螺旋掏槽

L1=(1~1.5)D

L2=(1.5~1.8)D

L3=(2.5~3.0)D

L4=(3.5~4.5)D

(3)对称掏槽

W=1.2D(一个空眼)

W=1.2x2D(两个空眼)

b=0.7a

式中D为大直径空眼的直径。

装药量一般取眼深的85%~90%。

起爆顺序如图1-11所示。

本类型适用于中硬岩石,图中大直径空眼可以是一个,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4)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设计

掏槽就是使掏槽眼按照一定的爆破顺序起爆,最初的几个炮眼爆破后形成一个槽口,使其余炮眼能向这个槽口顺利地爆破。

槽口能否形成是掏槽设计和施工的技术关键。

掏槽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

(1)了解岩石的特性

影响直眼掏槽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岩石的特性,这可从隧道设计的地质纵断面图及现场勘探等有关资料上了解到。

首先判明所爆岩石是属于塑性岩石还是脆性岩石,因为在直眼掏槽中塑性岩石要比脆性的困难得多;其次要了解岩石的结构,因为设计空眼掏槽时岩石的结构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层面、断裂面、软弱夹层或其他非连续性与非均质型都将成为设计时的特殊问题,并且大量断裂面或裂隙的存在对应力波的传播很不利。

一般来说脆性岩石且完整性好,对于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是更易于成功的。

(2)空眼的直径与数量的考虑

各种不同的直眼掏槽方法,主要差别在于给予装药眼的应力释放能量的不同。

应力释放可以定义为使空眼与装药眼之间破碎与自由地膨胀到空眼的容易性。

空眼愈大,破碎与膨胀愈容易。

同样,所给的应力释放愈大,掏槽愈深。

这一点不少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法已给予肯定的证明。

另一种说法,即空眼的容积要接近于最先一段起爆的掏槽眼所爆岩石膨胀所增大的体积,也就是考虑膨胀余量问题。

否则,爆碎而抛不出来,导致掏槽失败。

由此看来,空眼的直径要足够,空眼的数量要足够,至少满足膨胀余量的要求。

具体来说,要根据现有的设备情况,钻眼的技术水平,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后选定。

目前,我国采用的空眼直径为75~100mm,空眼个数2~4个。

为掏槽设计时考虑膨胀余量这一因素,现将各类岩石的岩石膨胀系数列于表1-4。

岩石膨胀系数K值表1-4

围岩类别

I

I

II

II

III

IV

V

VI

围岩名称

砂砾

粘砂土

一般土

硬粘土

岩石

岩石

岩石

岩石

K

1.15

1.25

1.3

1.35

1.6

1.77

1.8

1.85

(3)最先起爆的掏槽眼与空眼的距离

在考虑碎石完全抛出的条件下,隧道局推荐的装药眼至空眼距离的计算公式

(1-1)

(1-2)

式中:

A——空眼中心至装药眼中心的间距,mm;

φ——空眼直径,mm;

d——装药眼直径,mm;

a——空眼壁至装药眼眼壁的最小距离,mm;

λ——与岩石种类、岩性、结构有关的系数(中硬以下取1.4~l.9,中硬以上取1.9~2.2);

π——圆周率。

实践证明:

空眼直径102mm,装药眼直径40mm,取空眼到装药眼壁的设计间距为18~20cm,只要钻眼精度有保证,掏槽爆破效果非常好。

(4)炸药性能与装药量

炸药的性质对直眼掏槽的影响很大,其中爆速最具决定性的意义。

为使岩石从槽腔抛出而不固结,以选用与岩石性质相适宜的炸药为宜。

这就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炸药与岩石的阻抗匹配问题。

中硬岩石以选用爆速3000m/s左右的炸药为宜,采用硝铵类炸药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坚硬岩石,应选用爆速为4000m/s左右的炸药,如水胶、乳化类炸药。

其次由于钻眼精度的原因,以及孔底部的抵抗线增大,夹制作用大,孔底部应采取加强装药措施,如耦合装药,或是选用高威力炸药等。

在掏槽设计与施工中,装药量的多少往往是采用把炮眼基本填满,浅眼一般留出10~20cm的炮眼位置,深眼一般留出20~40cm的炮眼位置装填炮泥。

掏槽眼装药量必须结合眼间距A与空眼直径φ来考虑。

兰格福斯提出一个装药集中度q的计算公式可作为参考。

q=1.5×10-3(A/φ)3/2(A-φ/2)(1-3)

式中:

q的单位为kg/m,A与φ的单位为mm。

该式的缺点未考虑不同类型的岩石与炸药的性质,不能适用于所有条件。

另外也可用体积公式计算,在中硬岩、硬岩中,使用硝铵类炸药进行掏槽爆破,据统计炸药单耗为1.4~1.8kg/m³。

(5)钻眼偏差的允许值

在设计直眼掏槽时,常常忽略的一个因素是,因可能产生的钻眼偏差及其对掏槽效果的影响问题,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的成功,取决于十分靠近的炮眼,必须互相平行。

所以钻眼的偏差必须加以限制。

兰格福斯的理论认为,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钻眼时会发生的三种偏差:

①开眼偏差Rc;②方向偏差Rd;③钻眼深入岩石中因层面、裂隙等可能引起的岩性偏差Rr。

提出了计算总偏差R的公式,即

R=(Rc²+Rd²+Rr²)½(1-4)

式中:

Rc=2;Rd=H;Rr=0.6H3/2。

由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不同钻眼深度下钻眼的最小偏差值见表1-5。

不同钻眼深度H下最小钻眼偏差值1-5

H(m)

1

2

3

4

6

8

Rc(cm)

2

2

2

2

2

2

Rd(cm)

1

2

3

4

5

6

Rr(cm)

0.6

2.7

3.1

4.8

8.8

13.6

R(cm)

2.3

3.3

4.7

6.6

11

16

R/H(cm/m)

2.3

1.6

1.6

1.6

1.8

2

(6)起爆顺序与段间隔时差

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必须采用段发雷管,因一次响炮的即发雷管容易造成槽腔被堵塞。

掏槽眼的起爆顺序,距空眼最近的炮眼最先起爆,一段起爆眼数视空眼直径及设置空眼的个数而定,同时受现有雷管总段数的限制,一般先起爆1~4个炮眼。

后续掏槽眼同样按上述原则确定其起爆顺序及同一段起爆炮眼个数。

至于段间隔时间,间隔为1s的段发雷管可以使每一段爆破的炮眼都有充分的时间来破碎岩石,并在下一段响炮以前把岩石抛出。

此外还可以从响炮的顺序来判断是否发生殉爆和瞎炮事故。

然而目前的秒级误差太大,大多使用毫秒级雷管,其段间隔时间从25~300ms,在实用中,开始几段一定要跳段使用,以免串段,实践证明段落间隔时差为50~100ms左右,掏槽效果均比较好。

(7)顺向起爆与反向起爆

对于顺向起爆与反向起爆问题,国内外有关专家都做过试验,其结论是:

要想破碎效果好,取得较好的石渣粒度,就应采取反向起爆。

只是那些装有零段雷管的炮孔才可采用顺向起爆,其余炮眼应使用反向起爆。

周边预裂爆破应采用零段雷管和顺向起爆以减少超挖。

因此掏槽眼除第一段顺向起爆外,其余眼均应采用反向起爆,以便于破碎岩石,并将碎石抛出槽外。

(二)、斜眼掏槽

掏槽炮眼与开挖面成一定角度打入,充分利用原有的唯一自由面,以实现掏槽爆破。

在一次爆破深度较大时,往往需要采用多重斜眼掏槽。

常用的掏槽形式为V形掏槽,或称楔形掏槽。

这种掏槽,只要钻眼精确(达到要求深度,保证角度正确),按设计装药,一般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它适用于中硬岩、硬岩的中深眼爆破。

中深眼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将炮眼深度1.5-3.5m定为中深眼。

隧道中深眼、深眼爆破,如果掏槽不成功,处理起来既麻烦,又影响施工进度与效益。

因此,隧道中深眼爆破更要重视掏槽技术。

大断面中深眼隧道爆破有以下几种掏槽类型。

而v形掏槽是在浅眼楔形掏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的文献上也叫多重楔形掏槽。

1.三级复式楔形掏槽

我们曾多次使用的效果较好的三级复式楔形掏槽,见图1-12。

图1-12a)设计循环进尺为3.5m,图1-12b)设计循环进尺为2.5m。

这种掏槽适用于单线铁路隧道全断面爆破开挖。

图1-12三级复式楔形掏槽(单位:

cm)

一般情况下:

上下排距为50~90cm,硬岩取小值,中硬岩取中值,软岩取大值;在硬岩中爆破时,最好全部采用高威力炸药(如胶质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等);排数通常只用上下两排即可,岩石十分坚硬时可用三排或四排;炮眼深度小于2.5m时,可用两级复式楔形掏槽。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l)楔形掏槽在断面较宽时,应当尽量缩小掏槽角,因而也要尽量加大第一级掏槽眼的水平间距。

新手往往想不到这一点。

(2)楔形掏槽在炮眼较深时(如大于2.5m),其底部加强装药应保持炮眼全长的1/3长度,前部装药(柱状结构)集中度可以减为底部装药集中度的40%-50%或换成威力较低的炸药。

不应把炸药装填到炮眼口,而应大约留出20%的炮眼长度不装药,并装填不少于40cm长的炮泥。

(3)楔形掏槽眼应每级均尽量同时起爆,以使用毫秒雷管爆破最好。

段间间隔时差也不宜太短,以25-50ms较合适,以保证前段爆破的岩石破碎与抛掷。

V形掏槽的优点:

适用于各类岩层,不需大直径钻眼设备。

缺点:

受断面限制,钻眼角度不好掌握,岩碴抛掷较远。

2.二级复式楔形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