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2994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

首都师大二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8-2019首都师大二附中七年级上期中】

初一语文

考生须知

1.考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13道小题,满分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机读卡号。

3.试题参考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善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作文纸交回。

第I卷(共60分)

一、基础·运用(共32分)

1.按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感慨(kāi)窠巢(kē)憔悴(zuì)拆散(chāi)

B.一霎时(shà)脸颊(jiá)匿笑(nì)菡萏(dàn)

C.搓捻(niān)讽刺(fěng)难堪(kān)确凿(zuó)

D.优雅(yǎ)酝酿(yùn)黄晕(yùn)应和(hé)

【参考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朗润尴尬各得其所混为一谈

B.点缀岐斜花团锦簇人迹罕至

C.瘫痪烂慢小心翼翼不求甚解

D.奥秘祷告搏学笃志恍然大悟

【参考答案】A

课内——文本理解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郑振铎译,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新学期我们学了不少散文名篇,《散步》《秋天的怀念》都是叙事散文,都有对生活生命的思考;《春》《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散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C.《次北固山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两首诗都含有思乡的情绪,前者主要抒发羁旅他乡的浓浓思多之情,后者却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之作,而是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参考答案】D

【解析】《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句——修辞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是()(2分)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参考答案】C

句——语句表达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秋风过处,白杨和柳树的叶子片片凋零,墙角下的蒿草们。

白露过后,白杨和柳树洗净铅华,素面朝天。

每一棵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树,都是一幅生动的炭笔画。

季节确实是的大师,她默默地为这酷寒的北方点染了一抹简约的韵致。

A.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不动声色B.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变幻莫测

C.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不动声色D.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变幻莫测

【参考答案】C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B.运动员能否认识到比赛的意义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C

古诗默写

2.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岁参)

(3)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4),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5)子曰:

“贤战,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

(6)《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景况的,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

,。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把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空间的名句是:

,。

【参考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遥怜故园菊

(3)归雁洛阳边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古诗阅读

3.古诗阅读:

成(8)-(9)题目(共4分)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诗中勾画了大海、包蕴万千,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

【参考答案示例】吞吐日月建功立业

基础综合

4.综合性实践活动(共6分)

这是“友”字的小鉴写法,它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

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生活中的朋友相见,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

所以“友”字本义是友好之意。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交友】

(1)这次活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交友技巧以供同学们参考,请补充两个技巧。

(共2分,每空1分)

①平等互惠,学会体谅朋友的难处,相互给予与分担。

【交流收获】

(2)全班同学搜集了有关交友的成语及诗句。

(根据意思写成语)(共2分,每空0.5分)

示例:

结交很投缘的朋友。

(义结金兰)

①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故:

老朋友。

②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③海内存知己,。

(唐·王勃)

④劝君更尽一杯酒,。

(唐·王维)

【思考探究】

(3)最受欢迎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何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2分)

【参考答案示例】

(1)②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③坦诚相待,坚持原则,决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情。

(2)①一见如故②形影不离③天涯若比邻④西出阳关无故人

(3)参考答案略,合理即可

名著

二、名著阅读(共6分,每空1分)

5.《西游记》40-43回降服红孩儿:

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在洞门口摆出五辆小车,按照①来摆放,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前逃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

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②。

6.阅读44--46回车迟国斗法(降三怪):

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③、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

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

先斗祈雨,再斗④,三斗⑤。

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死于非命。

请补充第四十九回回目:

三藏有灾沉水底观音⑥

【参考答案】

①五行②善财童子③虎力大仙④坐禅⑤隔板猜物⑥救难现鱼篮

文言文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面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⑥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⑦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⑧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⑨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⑩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共2分,每空0.5分)

(1)俄而雪骤

(2)下车引之

(3)吾日三省吾身(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陈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10.《论语》十二章主要讲述了有关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内容,共有八章涉及到了个人修养问题,可见古人对品德的重视。

其中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个人修养,要①,

进德修业。

第八章“饭疏食,饮水”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②之间如何抉择。

第九章“三人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③,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讲个人修素,强调④。

(共2分,每空0.5分)

7.

(1)急

(2)拉(3)反省(4)以……为乐

8.

(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3)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9.从诚信角度和礼义角度去驳斥。

(或从“无信”和“无礼”两个角度去反驳友人)

从中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机智聪明,冷静勇敢,明事理懂礼貌的孩子。

10.①循序渐进②仁义③向别人学习④坚守志向(注:

参考答案合理即可)

记叙文阅读——课外

四、现代文阅读:

完成第11-13题。

(共12分)

母亲的书

琦君(台湾)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该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

②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

“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③我就会问:

“哪本书呀?

 ④“那本橡皮纸的。

  ⑤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⑥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

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

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得,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者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者嘴的是母的。

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

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着最最厚的这一页。

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⑦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

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

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

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

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哩,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

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⑧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

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

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

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

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

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

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

“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

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

”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

“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

”“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

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

  ⑨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

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

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她万事细心,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

买猪仔,修理牛栏猪栓,插秧、割稻都要拣好日子。

腊月里做酒蒸糕更不用说了,只有母鸡孵出一窝小鸡来,由不得她拣在哪一天,但她也要看一下黄历。

如果逢上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她就高兴,想着这一窝鸡就会一帆风顺地长大,如果不巧是个不太好的子,她就会叫我格外当心走路,别踩到小鸡,在天井里要提防老鹰攫去。

有一次,一只大老鹰飞扑下来,母亲放下锅铲,奔出来赶老鹰,还是被衔走了一只小鸡。

母亲跑得太急,一不小心,脚踩着一只小鸡,把它的小翅膀踩断了。

小鸡叫得好凄惨,母鸡在我们身边团团转,咯咯咯地悲鸣。

母亲身子一歪,还差点摔了一跤。

我扶她坐在长凳上,她手掌心里捧着受伤的小鸡,又后悔不该踩到它,又心痛被老鹰衔走的小鸡,眼泪一直地流,我也要哭了。

⑩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

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

我也跟着背: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

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

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

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还有老师教过我诗经里的《蒹葭》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当时觉得“宛在水中央”不大懂,而且有点滑稽。

最喜欢的是头两句。

“白露为霜”使我联想起“鬓边霜”,老师教过我那是比喻白发。

我时常抬头看一下母亲的额角,是否已有“鬓边霜”了

  

《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

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

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

说来也头头是道。

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琦君散文》(文章有删改)

11.本文是台湾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描写母亲的著名散文,回忆了与母亲的书关的一些往事。

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然后填写下表。

(5分)

母亲最喜欢的书

喜欢的原因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橡皮纸书

《十殿阎王》

黄历

③书里有母亲做事的依据

《本草纲目》

12.文章第⑧的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两层意思,一是:

①二是:

②(2分)

13.文章结尾说: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这样写是否矛盾?

为什么?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不超过15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11.①书里藏着母亲对自己母亲和丈夫的思念。

 ②书里有母亲做人的准则。

④书里有外公传授给她的医学常识。

⑤做人真诚,热爱生活,贤惠,勤劳朴质。

12.①表现母亲做人的准则;②母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4分)

13.不矛盾。

母亲虽然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

比如她能把黄历这本生活知识大全背得滚瓜烂熟;她能把《本草纲目》这本博大精深的医书说得头头是道。

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确实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

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她为母亲骄傲的感情。

第II卷(共40分)

作文

五、写作:

(40分)

升入中学以来,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有军训场上的汗水挥洒,有开学典礼时学校的殷殷嘱托,有运动会上的难忘场面,有园林公园的种种收获…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的屏幕上。

让我们用深情的感触描绘出最让你难忘的一幕画面。

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1.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书写初中生活。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字数在600字以上。

4.不要出现所在的班级和师生姓名。

 

【例文】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初秋后,家中水缸内栽的莲花谢了。

  我注视着它那曾经柔白而现今焦黄的花瓣垂垂欲落地挂在花萼上。

初秋一抹无情的凉风水一般流过,最后一片枯瘪的花瓣也落入了水中,溅出几粒飞花碎玉。

  它曾有过倾城的容颜:

精致的八片花瓣洁白细腻,宛如最精美的瓷器;它像天鹅一样优雅地、亭亭地栖在水面,在静谧的夏夜里,恍如弦月在无意间倾落的一抹月白,亦或是沐浴在华清池中直欲出水的绝代佳人。

  然而,不过数十天,这绝世独立的美人便这样逝去了。

那一幕,实在有种“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伤。

  在这莲花香消玉殒的时刻,它又是否有过面对死亡的悲哀和恐惧呢?

  我想是没有的。

  在佛教中,莲花是最清净和宁静的花朵。

它曾是佛陀座下的十二瓣莲台,是菩萨手结的莲花不动印,也是永不熄灭的红莲净火。

它长久地开放在极乐世界里,跳出了碌碌红尘,冷眼旁观人世间的一切繁华。

它不会因为夏日的盛放而欢乐,亦不会因为秋日的萎落而悲愁。

它早已没有了贪、痴、嗔,它懂得如何保持内心的安宁。

  更何况,它并没有真正地逝去啊。

莲花心甘情愿地将花瓣埋入淤泥,不正是为了催熟那更加甜美的莲子与玉藕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们品尝着香甜的莲实时,那满溢在唇齿间的,正是莲花用整个生命酝酿出的灵魂的芳香啊。

  如此,当死神发出召唤时,莲花便微笑着,从容地随之而去了。

因为人世间,早已留下了它那纯净灵魂的烙印。

  当莲花凋零,莲蓬傲立于水心,我知道,那一幕,我将永远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