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685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docx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

 

xxx医院

常见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场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

J44.001/J44.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用药者。

3.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可伴发热的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1天。

(五)进入路经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44.001/J44.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1-3天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

(七)治疗原则

1.戒烟

2.一般治疗:

吸氧,休息等。

3.对症治疗:

止咳化痰平喘等。

4.抗菌药物。

5.处理各种并发症。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临床稳定24小时以上。

(9)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

 

支气管扩张

一、支气管扩张临场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ICD-10:

J4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

2.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除痰液。

2.积极控制感染。

3.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

4.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47支气管扩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菌治疗: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覆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药物,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史或危险因素者,需选择可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同时联合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

2.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

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

3.咯血的处理:

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要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3.伴有大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场路径处理。

 

支气管哮喘

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

J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哮喘、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选择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45支气管哮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

氧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2.支气管扩张剂:

首选速效B2受体激动剂吸入制剂,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茶碱类药物。

3.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等。

4.抗过敏药:

根据病情选用。

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需特殊诊断或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严重哮喘发作需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维持者,退出本路径。

3.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

J93.0-J9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

2.体征:

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

3.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见气胸线,肺组织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一般治疗:

吸氧、对症。

2.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3.病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93.0-J93.1自发性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

胸腔超声、心脏酶学、D-二聚体等。

(七)治疗方案

1.氧疗及对症治疗。

2.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术:

根据病情和肺组织压缩程度进行选择。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缓解。

2.胸片提示肺基本复张。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有基础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气胸反复难愈,治疗时间延长。

2.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转入外科进行相关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需要相应处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

127.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

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

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的相应表现。

3,辅助检查:

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显示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表现。

具有以上1加2条或1加3条,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即可作出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病发症

2.降低肺动脉高压。

3.急症心力衰竭。

(四)标准住院日为1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27.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BNP。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B超、心肌酶学检查等

(七)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临床稳定72小时以上。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一、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

J42.x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预防措施:

戒烟或避免烟雾刺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控制感染。

3.祛痰、止咳。

4.解痉、平喘。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42.x02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七)选择用药

1.抗感染治疗。

2祛痰、止咳药物。

3.解痉、平喘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付出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

15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1.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体征:

肺部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

胸片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电图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

取坐位,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监测。

2.急救措施:

根据病情使用吗啡。

3.消除肺淤血的治疗措施:

利尿剂的使用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4.稳定血流动力学措施:

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洋地黄制剂的应用:

无禁忌症、必要时可使用。

6.其他药物:

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

7.原发病的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诱因。

8.非药物治疗措施:

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150.1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须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

3.心电图、心电监测。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可平卧。

2.生命体征稳定。

3.胸片显示肺气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

4.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2.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3.合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者。

 

肝硬化腹水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K74+R18)

(二)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

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等:

腹部超声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场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

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腹水检查

(4)腹部超声、胸部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超声心动图

(七)腹腔穿刺术

1.适应症:

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

2.术前准备:

除外合并纤容亢进或DIC;

3.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

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

(八)保肝及利尿剂的应用

1.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2.利尿剂:

呋塞米或托拉塞米联合应用安体舒通。

(九)出院标准

1.腹胀症状缓解。

2.腹围减小

3.体重稳步下降。

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腹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

3.顽固性腹水,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

K25.7/K26.7/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

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

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25.7/K26.7/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标准。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片。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尿淀粉酶等。

(2)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钡餐。

(七)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八)出院标准

腹痛减轻或消失。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轻症急性胰腺炎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场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

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临床表现:

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2、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3)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内科治疗

(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

(4)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5)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

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

3、排除其他急腹症:

急性肠梗阻、消化性胃肠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2、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3、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

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7)选择用药

1.抑酸药(质子泵抑制药、H2受体拮抗剂)。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3.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法[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8)出院标准

1、腹痛、腹胀缓解,开始进食。

2、血淀粉酶稳定下降,或进食后无明显升高。

(9)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由轻症胰腺炎转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退出本路径。

2.血淀粉酶持续高水平,或进食后明星升高,CRP持续高水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

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

G45.1)

(2)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兵突然,迅速出现局造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十至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3)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4)标准住院日为5-7天。

(5)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

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

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

4.头颅CT,颈动脉血管超声。

(7)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

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

低分子肝素等。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8)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9)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未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转外科或介入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

5、若住院期间转为脑梗塞者转入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出血

1、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