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57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4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 1.docx

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答案1

广西南宁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4•南宁)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解答:

解: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和氧气不污染空气;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2.(2分)(2014•南宁)下列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A.

Mg

B.

Al

C.

Zn

D.

Ag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镁、铝、锌、银四种金属中银的位置最靠后,其金属活动性最弱.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2分)(2014•南宁)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菠萝pH=5.1

B.

杨梅pH=2.5

C.

苹果pH=4.1

D.

柿子pH=8.5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菠萝的pH=5.1,小于7,显酸性,故A错;

B、杨梅的pH=2.5,小于7,显酸性,故B错;

C、苹果的pH=4.1,小于7,显酸性,故C错;

D、柿子的pH=8.5,大于7,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4.(2分)(2014•南宁)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牛奶变酸奶

B.

用水果榨成果汁

 

C.

粮食酿白酒

D.

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牛奶变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水果榨成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白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2分)(2014•南宁)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生铁

D.

氯化钾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

解: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6.(2分)(2014•南宁)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H2

B.

2H

C.

2H2

D.

2H+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C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7.(2分)(2014•南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运用标签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分析;

解答:

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故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2014•南宁)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用淘米水浇花

B.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

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

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用水的做法,分析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的行为的选择项.

解答:

解:

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

 

9.(2分)(2014•南宁)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B、根据水是常用的溶剂考虑;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D、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

解答:

解:

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是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

C、均一、稳定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C错;

D、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溶液可以有颜色.

 

10.(2分)(2014•南宁)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得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

故选A.

点评: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

 

11.(2分)(2014•南宁)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

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锌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

D、根据纸质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解答:

解: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故A正确;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质量减少.故B错误;

C、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该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越短题干,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12.(2分)(2014•南宁)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氧化物

 

B.

煮沸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考点:

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利用组成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来分析鉴别的方法.

解答:

解: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则水是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

B、煮沸的方法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故B说法正确;

C、因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大,软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小,则可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出现明显浑浊的为硬水,故C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氢气和氧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水的组成和构成,学生熟悉水的化学式的意义及物质类别的判断即可解答,难点是硬水中的成分及鉴别.

 

13.(2分)(2014•南宁)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

 

A.

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

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核心是节能减排,“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

解答:

解:

A、双面使用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选项A符合“节能低碳”理念;

B、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并且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不合理,

选项B不符合“节能低碳”理念;

C、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的,太阳能是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其节能无污染,选项C符合“节能低碳”理念;

D、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D符合“节能低碳”理念.

故选B.

点评: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4.(2分)(2014•南宁)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C、根据木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一氧化碳有毒,CO2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与氧化铜反应,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不同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2014•南宁)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

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有些物质和氧气反应却没发光放热,如铁生锈等;

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C、氧气可以促进燃烧;

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解答:

解:

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

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出现燃烧;故A不正确;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不正确;

C、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把木柴架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氧气而燃烧得更旺,故C正确;

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温度,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着火点的定义,化学变化时能量的变化及促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方法,题型简单,基础性强,适合学生巩固训练.

 

16.(2分)(2014•南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C+CO2

2CO

B.

CO+Fe2O3

2Fe+CO2

 

C.

Ca(OH)2+HCl=CaCl+H2O

D.

2KMnO4

K2MnO4+MnO2+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没有配平,也没有正确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正确的是:

3CO+Fe2O3

2Fe+3CO2;

C.氯化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是:

Ca(OH)2+2HCl=CaCl2+2H2O;

D.生成物氧气的化学式后面没有添加气体符号,正确的是:

2KMnO4

K2MnO4+MnO2+O2↑.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7.(2分)(2014•南宁)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

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

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

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题意“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通过图象可知金属镁和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

解答:

解:

A、如图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而反应中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则Mg需要的质量少、Fe需要的质量多,已知“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因此铁可能正好反应,而镁有剩余,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则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也是相等的,故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曲线镁在铁的上方,即镁的比铁的多,故说法正确;

D、0﹣t2时段产生的氢气相等,而反应中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则Mg需要的质量少、Fe需要的质量多,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

 

18.(2分)(2014•南宁)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

 

A.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

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

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

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从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去分析解答;

B、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C、从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气瓶拿去水面时,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

D、从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产生的是氧气,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由于集气瓶中氧气很少,所以实验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B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气瓶拿去水面时,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C错误;

D、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产生的是氧气,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则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

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

 

19.(2分)(2014•南宁)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来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

解:

A.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物,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发生,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错误;

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来灭火,即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故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红色,故错误;

D.二氧化碳无毒,可用来制汽水,验满时需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性质以及用途就能顺利解答此类试题.

 

20.(2分)(2014•南宁)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

17

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

10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