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441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29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docx

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

申报编号: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项目

结题报告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评价

——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项目主持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主持人:

袁永翠

结题日期:

2010-06-10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电子资源的出现和使用影响和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馆藏建设,电子资源的重要性得到了图书馆界的充分认可,图书馆的图书经费中用于购买电子资源的费用逐年递增。

根据2009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ResearchLibraries,简称ARL)提供的电子资源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到2008年的十六年间,100个左右大学图书馆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正在逐年快速递减。

而与此相对比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图书馆在购置电子资源上的经费正在逐年大幅度的增长(详见表1)。

表1ARL大学图书馆成员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情况(1992-2008年)

项目

年度

经费平均值($)

占文献经费比(%)

图书馆数量(个)

1992-1993

172,532

3.60

82

1993-1994

236,854

4.75

85

1994-1995

349,261

6.39

97

1995-1996

394,166

6.83

101

1996-1997

485,702

7.76

104

1997-1998

594,963

8.85

102

1998-1999

742,598

10.56

105

1999-2000

943,541

12.88

105

2000-2001

1,252,007

16.25

106

2001-2002

1,556,062

19.60

110

2002-2003

2,059,243

25.02

111

2003-2004

2,718,015

31.33

111

2004-2005

3,175,092

35.73

118

2005-2006

3,762,425

39.14

118

2006-2007

4,452,206

43.84

123

2007-2008

5,211,413

47.86

123

数据来源:

ARStatistics,1992-2008.http:

//www.arl.org/

与国外的情况类似,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使用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晓明在关于“电子资源计量指标体系”的报告中谈到(2004年5月),“目前,全国高校购买国外数据库的年均经费已超过2亿元,购买国内数据库的年均经费达到5000万元,约占大学图书馆年购书经费的20%,有相当多的大学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电子资源的经费投入已经占到全年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三分之一左右”[19]。

2009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的经费已占到总经费的62.7%[41],而中国农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购置费已占到全部经费的30%左右。

在电子资源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下,电子资源在大学图书馆文献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大学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

大英图书馆LynneBrindley馆长在谈到英国学术研究出版趋势时宣称:

“到2020年,英国的研究著作40%将以电子形式出版,50%将以印刷和电子两种形式同时出版,仅有10%的出版物纯粹以印刷形式出版”。

由此引发出大学图书馆对于电子资源在选购和利用过程中的有效评价与管理问题[16]。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选购学术水平高、符合用户需求、利用率高的电子资源,就成为所有正在使用电子资源的图书馆面对的重要问题。

图书馆在进行电子资源的评估时必须针对用户的需求来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反映电子资源的学术性、适用性、功能性、性价比等方面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来指导图书馆对电子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大多数的商业化电子资源的评估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评估工作的最初动机是图书馆机构对于自己在电子资源方面不断增长的投资及其所产生的效益两者关系的关注。

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图书馆无法了解用户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无法客观了解读者对电子资源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购买决策和调整资源建设服务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1.2.1国外研究

近年来,很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相关机构开展了电子资源方面的评估工作,代表性的项目有:

(1)电子图书馆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评估:

电子图书馆支持性研究(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andPerformanceMeasurementfortheElectronicLibrary:

eLibSupportingStudy(MIEL2),MIEL2提出的评估体系包括5方面:

整体、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传递、效率、经济。

此外,它还制定了一些电子资源服务的评估指标[1];

(2)EQUINOX项目:

该项目组制定了一系列强调信息获取、传递、费用和用户满意度的电子馆绩效指标,并且试图开发一套软件用以帮助图书馆员有效地管理日益增长的复合图书馆[2];

(3)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电子计量项目(ARIE-MetricsProject):

总目标是为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成员馆制定描述电子信息服务和资源的统计指标和绩效测度[3][4][5];

(4)英国的图书馆网络服务影响测度体系(Longitude:

LibraryNetworkingImpactToolkitforaUser-DrivenEnvironment)——基于公共图书馆背景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该体系旨在建立一套考察和展示人民网(2002年底建成的全英公共图书馆网)资源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利用效果的定性指标体系[6];

(5)电子图书馆发展评估模型(evalued——anevaluationmodelfore-librarydevelopments):

其目标是为电子图书馆评估生成一个通用模型并提供电子图书馆评估的培训和推广[7];

(6)数字图书馆计量项目(D-LibWorkingGrouponDigitalLibraryMetrics):

其目的是制定一套统一的分布式环境中数字图书馆和相关技术(利用)效果的测度[9];

(7)电子期刊利用统计的白皮书(WhitePaperonElectronicJournalUsageStatistics):

它综述了当前收集的电子统计指标和它们如何被收集,以及图书馆员在接受和熟悉其统计收集过程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0];

(8)网络化环境下国家公共图书馆统计和绩效测度项目(DevelopingNationalPublicLibraryStatisticsandperformancemeasuresforthenetworkedenvironment):

其总体目标是制定一套核心的、能够用以描述公共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和服务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绩效指标,其重要成果是《公共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统计和绩效测度》手册[11][12][13];

(9)公共图书馆网络统计和绩效测度的国家数据收集模型(DevelopingNationalDataCollectionModelsforLibraryNetworkStatisticsandPerformanceMeasures):

它试图为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和绩效测度设计一个可靠和及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系统[14][15]。

1.2.2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商业化电子资源的评估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据《全国工科12所高校图书馆第六次馆长会议纪要》报道(2003年10月21日-25日),清华大学图书馆薛芳渝馆长报告了所承担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估指标》项目的建设思想和主要内容,并向与会代表提交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25]。

我国台湾地区的詹丽萍在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字馆藏的建置与评估》演讲稿中谈到了电子资源的评估问题,提出评估要素与所需的数据以及评估工具——电子资源计量(E-metrics),并介绍了电子资源计量的实施步骤。

总结了电子馆藏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27].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于电子资源的评估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资源进行具体的比较,例如,韩红等(2003)在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以流量计费的方式对两大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以及全文下载的速度、费用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26]。

李凯扬等(2005)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多层递阶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评价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文章所举的实例同样是对几个数据库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得出备选方案的排序[28]。

另一种评估的方式突破了上述个案式的比较方式,提出更具一般意义的评估比较方法和指标。

如肖珑等(2002)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给出了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使用情况、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商服务、存档六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和指标。

在价值与成本核算部分,给出了数据库价格、数据库价格上涨幅度、检索成本、全文下载成本和登录成本等指标[22]。

向英明等(2004)的研究中,制定了电子资源评价的三级指标,并对各级指标都进行了加权处理,采取四级分等、两级定标的方法,将评价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各项指标对数据库进行评分,然后根据权重计算出数据库的最后得分,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实用,但是所设定的三级指标多达60多个,虽然全面,却较为繁琐[21]。

刘锦山在《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出一套e线图情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由15个指标组成,并对每个指标给出了定义、公式、公式说明和范例。

其主要思想是依据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数字资源的购买与成本管理来反映其质量,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一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仅从利用率和购买成本方面评价一个数据库的质量显然不够全面,而且没有给各个指标设定权重[20]。

目前国内针对电子资源评价的研究项目为数不多,比较有影响的如CALIS评估子项目。

它主要是针对集团引进的国外数据库的评估,如CALIS工程中心、文理中心对引进数据库在各个成员馆使用情况的简单列表统计,包括对集团采购数据库投资、使用率(不同类型数据库、不同使用行为等)、成本/效益分析等,其特点是偏重于从集团层面进行使用效率的评估定量分析;后来又增加了引进数据库“用户满意度调查”,在国内大规模地从服务效益、用户角度开展评估。

此外,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CALIS管理中心于2004年3月在北大图书馆联合召开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研讨会。

在会上,拟定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试行)。

指南共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

数字资源的定义、数字资源的分类、引进数字资源的计量和统计、自建数字资源的计量和统计、数字资源与印刷型馆藏的换算和其他相关说明。

这是我国有关电子资源计量的唯一一个指导性的文件。

另外一个有影响的项目是台湾的“全国学术电子信息资源共享联盟(CONCERT)”电子资源评估,针对集团采购的电子资源提出了具体的采购前评估要点,包括数据库系统、电子全文品质、授权合约、价格、厂商、整体评估几个方面,以指导电子资源的订购[31]。

从所收集到的文献来看:

(1)国内外现有的电子资源评价的各体系指标,虽然全面,但没有细分,多无量的界定,即使是提了量化的数学模型,在实际中也缺乏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2)文章大多都是以评价电子资源是否应该购买或者续订为主要目标,并没有从本校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考虑目前还缺少哪些电子资源。

1.3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研究目标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电子资源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建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统计指标组成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农大馆电子资源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法和数据库使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中国农大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进行评价,为我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合理化、科学化提供依据。

1.3.2研究内容

依据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介绍了电子资源的概念、特点,电子资源评价的指导理论,评价电子资源的原则、方法,

第二方面,在综合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虑到评价指标的可获得性,构建了本文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值;在制定的一套与我馆电子资源相对应的评分标准,随后对照评分标准对各电子资源进行打分,同类型的电子资源通过分数的比较,可以得出评价结论。

由于评分标准的制定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与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统计分析,对评价结论进行检验。

第三方面,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内容的展望。

1.4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查阅国内相关外文献,了解了有关电子资源评价的概念、理论、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2)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用户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达到以下目的:

①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现有电子资源的总体满意度;②了解我馆目前没有订购而读者需要的对电子资源的潜在需求,为图书馆下一步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3)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

在构建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对我馆电子资源进行评价。

(4)实证检验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馆电子资源进行评价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用户统计分析法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第二章电子资源评价的概述

2.1.电子资源概述

2.1.1电子资源的定义

关于电子资源的定义,国际上比较有权威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美国国会图书馆定义

199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给出最初的定义:

“电子资源(Electronicresources)是指经由计算机操作而呈现的作品,其利用方式包括直接获取或远程终端利用。

有些尚需借用与计算机相连的外围设备,如:

CD-ROM光盘驱动器”[18]。

⑵国际图联(IFLA)定义

1999年,国际图联(IFLA)颁布的国际标准编目描述(ISBD(ER):

InternationalStandardBibliographicDescriptionforElectronicResources)再次对电子资源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即“电子资源是计算机上使用的资料,包括需要利用计算机外围设备使用的资料(如CD-ROM驱动器),用于互动模式或非互动模式。

包含的有两类资源:

数据(数字表格中的信息、文字、图表、图像、音像,或混合内容)和程序(指令或数据的处理程序),此外,还包含电子数据与程序的结合(如在线服务、多媒体)[19]。

⑶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图工委定义

200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图工委为了规范各高校图书馆的统计、计量工作,颁布《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4)》明确指出:

凡图书馆引进(含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字资源)[32]。

本文所研究的电子资源参照肖珑等[22]的定义:

电子资源,又称电子出版物,按照比较通行的看法,主要是指由出版商或数据库商生产发行的、商业化的正式出版物。

主要包括数据库、全文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其中数据库又包括参考数据库(书目、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和事实数据库。

2.1.2电子资源的类型

在应用研究中,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来划分电子资源的类型[33]。

⑴根据载体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范畴:

一是以光盘、磁盘、磁带等脱机载体出版的有形电子资源;二是在网络上出版的网上电子资源。

⑵根据发布形式不同,可分为:

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参考资源、动态信息、软件等。

其中数据库按照内容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书目数据库,包括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第二类是数值数据库,主要包含数字数据,如统计数据、科学试验数据、科学测量数据等;第三类是事实数据库,收录人物、机构、事务等的现象、情况、过程之类的事实性数据,如机构名录、大事记、统计年鉴等;第四类是全文数据库,提供完整的原始文献数据,集检索功能与浏览原文功能为一体。

⑶根据创建方式,可分为:

①以原生的数字方式呈现,即创建时就是电子形式,如,word文档等;②将印刷资料转化成数字资料。

⑷根据出版结构不同,可分为:

①只以数字形式出版的;②既有数字形式出版,又有印刷纸质形式出版,当前各大学常用的电子期刊如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如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等,多是这种情况;③把纸质形式的资料数字化。

⑸根据资料形式不同,可分为:

数字化的资料库、影像资料库、文本、音频和视频等资料库。

2.1.3电子资源的特点

电子资源的特点包括其类型的多样性、易获取性、共享性、信息时效性、形式多样性和知识类聚性[30]。

(1)类型的多样性:

电子资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2)易获取性:

电子资源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向用户提供检索和传递资料的服务,因特网穿越时空的优点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的提供使图书馆的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从而使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

(3)共享性:

与印刷型文献相比,电子资源用户可以在同一时刻共用共享同一份信息源。

印刷型文献,如一册书、一本杂志同一个时间只能给一个人借阅。

而电子资源,如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检索,同一篇文章可以被多个读者同时浏览、下载,体现了电子资源的实时共享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4)信息时效性:

在学科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信息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与印刷型文献的印刷、装订、运输等繁重冗长的环节相比,网上出版物和数据库通常以日和周为更新周期,其高效的动态更新和快捷的实时传递,在充分发挥信息的时效价值方面有着印刷型文献无可比拟的优势。

(5)形式多样性:

多媒体技术在电子资源中的应用,使文字、声音、图形、动画、三维图像等相结合,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信息,使读者能闻其声、见其形,有身临其境之感。

超文本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线性组织方法,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表达能力,大大扩展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的范围,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6)知识类聚性:

受手工检索工具对文献揭示的不充分性和检索手段烦琐的限制,印刷型文献中大量的有用知识被隐蔽。

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强大的检索软件,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相关信息聚集并有序化。

2.2电子资源评价概述

2.2.1电子资源的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作为生物学术语,是指一个生物体从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无论是人、生态系统,还是信息与技术,在各自的生命周期内,都要经历从生到成熟再到衰败的不同阶段。

经引申和扩展后,生命周期又成为一种在社会科学等许多学科中应用颇为广泛的一种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即一种把研究对象从产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划分成为一个个前后相继,甚至周而复始的若干阶段或步骤来加以研究的方法。

资源也像生命体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所以每一种资源都有气生命周期。

例如信息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等。

电子资源的生命周期较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5]:

⑴发现。

对某种新的电子资源认识有如下途径:

用户(大学里的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等)的要求,学科馆员的推荐,媒体广告,电子资源供应商的宣传,论坛等。

图书馆寻找这些电子资源并非获取电子资源的相关信息。

如:

电子资源的详细书目,设计资源学科类型、范围、数量、年限、检索界面等信息。

⑵试用。

图书馆在决定是否购买某种电子资源之前,通常会要求试用。

试用后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作为购买决策的依据之一。

在试用期间,图书馆通过公告宣传,通知相关用户试用,并取得用户的反馈意见。

同时,注意本地基础架构和网络环境是否支持电子资源的试用,例如系统的接口要求,Web浏览器和插件的交融性等。

此外,由于一种电子资源可能由不用的服务商提供不同的用户界面,图书馆需对各种界面的易用程度进行评估。

试用期满,根据试用情况和用户的反馈意见,图书馆写出电子资源购买前的试用评价和分析报告。

内容包括试用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用户检索界面是否友好、试用统计数据、读者的推荐和意见、订购建议等。

⑶选择。

根据电子资源的试用评价和分析报告,进行学科和资源分布、需求程度和经费等综合分析与平衡,并决定是否订购该电子资源,设计电子资源选择策略和规划的制定。

⑷采购。

如果决定购买电子资源够,就需要进入采购过程。

与电子资源服务商谈判,包括电子资源价格、试用方式、使用认证、使用期限,是否与纸质资源捆绑订购,以及版权问题等。

尽可能通过图书馆联盟采取集团购买方式购买,实践证明参加CALIS(或CASHL)的集团购买联合引进国外电子资源可以节约大量经费。

需要考虑一些相关因素,如:

联盟的不同需求,不同程度的资源共享,多样化的管理(集中式、区域中心或综合方式)。

⑸使用与服务。

一旦购买了某种电子资源,图书馆应确保它得到有效应用。

首先保证电子资源可以很容易地被用户访问获取,需要对电子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序和组织。

在使用和服务阶段,还涉及对电子资源服务提供的技术支持,如数据库与系统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用户使用统计、计费和用户权限管理。

⑹购买(续订)或者停订的决策。

当电子资源使用期限到期,图书馆需要决定是续订还是停订。

续订与否的决策需要图书馆累积的各种电子资源的统计信息、数据库商提供的服务、检索系统和用户界面的稳定性等。

2.2.2电子资源评价的原则

电子资源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整体性:

强调对资源的整体评估,因此各方面的指标不是孤立、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

针对性:

即有目的地设计指标体系,不能盲目和千篇一律。

准确性:

指标含义、统计界限等要有明确定义,数据要准确。

代表性:

即抽样的样本要有广泛的代表意义。

可比性:

确定指标、指标定义、数据单位和选择指标时,要注意最终得出的数据彼此间便于比较分析。

一致性:

对同一数据库不同时期的评估值进行比较或者对不同数据库在同一时期的评估值进行比较时尤其要注意评估环境的一致性。

例如,一个高校要对不同的几个数据库进行评估时,数据库的用户群的大小、样本数据量的比例要尽量一致。

否则,由于环境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误差增大。

2.2.3电子资源评价的内容

按照电子资源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的电子资源评价内容主要针对购买使用后的评价。

在购买后的评价中,考虑用户使用情况,结合图书馆自身的各方面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是否要续订电子资源。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数据库内容;

(2)数据库检索;(3)数据库使用;(4)数据库成本;(5)数据库商的服务。

2.2.4电子资源评价的作用

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电子资源评估体系,将有利于合理、优化地发展图书馆电子资源、乃至整体资源建设,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对电子资源的内容进行评价:

例如数据库包含的学科情况、核心期刊收录情况、使用频率如何等,确定其是否符合本馆用户需求,是否是权威性数据库,是否适合采购或续订;

有利于电子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

调整电子资源的学科分布,调整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