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28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business plan.docx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businessplan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商业计划书

 

 

目录:

第一部分: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概述4

第二部分:

K12网站的基本信息4

一、注册信息4

二、历史背景5

三、组织机构5

四、员工情况5

(1)、K12网站的主要人员构成5

(2)、K12网站员工人数6

第三部分:

K12网站的目标、宗旨与发展战略6

第四部分:

市场分析6

一、中国教育市场描述6

(一)当前国内基础教育概况(1998年底数据)6

(二)到2002年,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预期目标7

(三)我国的网络化教育政策7

(四)国内的网络化教育重要措施8

(五)教育对Internet资源的需求状况分析9

二、K12网站的市场定位10

三、K12网站的竞争者分析11

1、中国教育信息网()11

2、中国教育热线()11

3、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11

4、洪恩在线()11

5、启迪网()11

四、K12网站的竞争优势11

(一)市场优势11

(二)管理团队优势12

(三)背景优势12

(四)员工的信心、热情、投入12

(五)对教育的理解和专业知识12

(六)K12是一个专业化网站12

(七)现有地位及领先优势12

(八)K12网站与众不同的创新模式13

第五部分、管理团队13

一、公司高级管理人员13

二、K12网站合作单位13

三、K12网站专家顾问团组13

第六部分、商业模式14

一、建立全国最大的基础教育资源库14

二、建设中小学试题库及考试、学习中心15

三、建设中国教育资源交流中心15

四、最全面的教育产品信息服务中心与最大的教育产品电子商务中心16

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产品的专业研发中心16

六、对外的各种有偿信息服务16

七、有偿虚拟主机服务及网站建设中的相关技术咨询服务17

八、广告服务17

九、K12网站商业用户定位17

十、K12网站产品及盈利模式17

第七部分、财务数据18

一、财务报告18

二、税收政策19

三、赢利分析与财务预测19

第八部分、融资计划23

附件1: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简历26

附件2:

K12网站的主要栏目介绍33

 

第一部分: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概述

“K12”中的”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

K-12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的统称。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WWW.K12.COM.CN以下简称K12网站)的主要受众是中小学校、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

K12网站始创于1998年,正式开通运行于1999年4月18日。

K12网站致力于在为中国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推动中国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被公认为国内最好和最有前途的面向基础教育的专业门户型网站,在基础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并在内容上逐渐建成了四个中心,即:

教育新闻信息中心、教育资料检索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学习娱乐中心。

目前K12网站的访问量在同类网站中位居前列,从1999年10月时的每日2万次PageView发展到2000年6月的每日80万次PageView。

在其虚拟社区中,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20000多所学校会员。

第二部分:

K12网的基本信息

一、注册信息

公司中文注册名称:

北京育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

5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8号

法定代表人:

郗宁

主要经营范围:

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注册股东及股比:

股东姓名

章程中股东股比

备注

五矿腾龙

40%

法人股份

郗宁

29.2%

郗宁及其代表的K12和腾龙员工

王向东

14%

王向东及其代表的K12员工

王珏

10%

王珏及其代表的K12员工

李春光

4.8%

李春光及其代表的腾龙员工

王静

2.0%

王静及其代表的K12员工

合计

100.0%

二、历史背景

1998年5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需求,并经市场调查研究,最后认定,在今后1-2年后(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将产生对从INTERNET网络获取教育资源信息的强大需求。

基于此种预测,在教育部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中心开始建设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部将其列入国家远程教育工程项目。

1999年4月,在充分利用教育部的资源及人力优势情况下,经过大量的数据及其它资源建设,K12网站正式开通。

1999年8月,为加快K12商业化进程,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五矿集团所属的五矿腾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建设协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K12网站,并将及相关内容转移至五矿腾龙名下,K12网站做为五矿腾龙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存在。

2000年6月8日,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正式独立注册。

三、组织机构

董事会

总编

首席投资主管

技术总监

首席执行官

财务总监

网页制作部

市场推广部

财务部

网站技术部

系统维护部

销售部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新闻中心

家长频道

数据录入部

虚拟社区部

人力资源部

产品部

 

四、员工情况

(1)、K12网站的主要人员构成

K12网站的主要创意、策划与组织人员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是主管我国信息化教育、为教育部提供信息化教育政策与实施措施咨询的机构,对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非常了解。

由于长期与一线教师和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接触,他们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也非常熟悉。

正是由于预见到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将很快掀起Internet的高潮,因此才启动了K12网站的建设,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使网站达到目前的规模。

K12网站的栏目建设者主要来自我国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同时也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最负盛名的大学。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各地的学校中皆有良好的口碑。

他们有着极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践的经验,同时又热爱网络教育事业。

随着K12网站规模的扩大,现已有更多的来自教育战线及其它网站的年青人加盟K12网站,为K12网站的建设作出贡献。

K12网站同时拥有一支年轻、富有经验、知识搭配合理的管理团队。

经营、财务和投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于中国五矿集团,而负责市场拓展、内容建设的管理人员则来自于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2)、K12网站员工人数

目前,K12网站已有正式员工50人,专业兼职人员200人。

第三部分:

K12网站的目标、宗旨与发展战略

K12网站的目标:

将K12网站建设成为中文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和最盈利的网上教育资源中心、教育信息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学习交流中心、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K12网站的宗旨:

为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服务,为提高中国中小学生的素质服务。

K12网站的发展战略:

通过建设海量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内容信息,树立K12网站的品牌和影响;围绕K12网站的资源和内容开发,研发教育资源系列光盘和编辑教育系列图书;充分发挥K12网站的品牌和平台优势,构建K12网站的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第四部分:

市场分析

一、中国教育市场描述

(一)当前国内基础教育概况(1998年底数据)

1、基础教育统计数据

学校数(所)

在校学生数(万)

小学

609626

13953.80

初中

63940

5363.03

高中

13948

938

合计

687514

20254.83

众多的学校与中小学生及家长都是K12网站的访问者。

2、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现状

到1998年底,我国开展信息化教育的中小学学校数已达到6万所,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各约占三分之一。

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中小学信息化教育。

各地中小学拥有的各类计算机已达到近100万台,并以每两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全国已有专兼职计算机教师约6-7万名,全国每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中小学生已超过1000万名。

有数千多所学校建立了以简单局域网为基础的电子教室,约有500百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络。

(二)到2002年,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预期目标是:

根据教育部明文规定:

1、全国要有15万所中小学能够开展信息化教育活动,届时每年将近3000万名中小学学生接受初步的信息技术教育。

2、要使50万名中小学校负责人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300万名学科教师初步掌握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并能应用信息技术。

3、至少要有1000所中学建立校园网;所有配备计算机的中小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均应通过各种方式上网;有条件的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网络化教育,使学生拥有上网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4、建设一批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建成中小学教育教学网;重点研制开发一批工具型教学平台;开发一批中小学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中实用的、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软件。

(三)我国的网络化教育政策

1、国外的网络化教育政策简述

以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世界各国对中小学网上教育都非常重视。

美国总统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技术行动”,要求到2000年,全美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一个12岁的孩子都要学会上网;英国实施了1998“网上教育年”的计划;新加坡要求到2002年每个学校内所有教室及其他学习场所均连通网络,以获取学习材料和资源,所有教师及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均要拥有电子邮件帐号。

2、国内的网络化教育政策

我国各级领导对中小学信息化教育都非常重视,自1992年起至今,就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纲要1996年—2000年》、《计算机教育软件发展规划1996年—2000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与实施纲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有关教育软件审查标准、审查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文件,这些法规和文件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教材的编写、教育软件的开发研制和评审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面对Internet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国家教育部决定抓住此次机遇,充分利用Internet的潜力,发挥其在远程教育方面的优势,于1998年12月24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于1999年1月13日由国务院批转。

在该行动计划中,国家教育部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十二个重大工程之一来抓,表明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化教育的决心,网络化教育大有所为。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六章“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第25条中指出: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材料中,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的第(4)条中指出:

改变目前低水平的课件开发制作模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运用市场运作机制,开发高质量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网络教育课件。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建立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资源库,开发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资源,形成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及管理完善的服务体系。

(四)国内的网络化教育重要措施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材料明确指出我国实施网络化教育两条主要的措施:

1、建设“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在国际互联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这将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真正与中小学基础教育整合在一起,实现技术改变传统的教与学。

依托现有网络设施,重点组织建设一批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以构建专为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这是发展我国中小学网络化教育的基础性措施。

2、使更多的学校建设与Internet联接的校园网

  中小学发展网上教育,……应采取措施,培训计算机教师,编写网络教材,创造性地开展网络教育,使学生具备上网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净化网络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小学生不受有害信息的影响。

  因特网的发展,为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为学校的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校园网的建设为更多的学生接受网上教育提供了条件,千所以上学校的上网,首先是这些学校已经具备校园网,学校与Internet之间相连,通过DDN专线等方式将网上部分资源下载,使学生可在校内虚拟网上学习上网的知识及操作,进行信息的交流;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提供电子邮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服务。

(五)教育对Internet资源的需求状况分析

1、国内的Internet发展速度

仅仅几年的时间,Internet已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的因特网用户数已呈爆炸式增长。

据统计,我国上网用户数已由1996年的15万发展到1999年的400万,专家预测,1999年底将达到800-1000万,2000年将达到2000万用户甚至更多。

根据Internet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预测在5年的时间内,我国的上网人数规模将与这几年电话、移动电话、电视机、VCD的发展规模相当,达到3000-4000多万。

而发达国家Internet发展的经验表明:

当用户数达到3000-4000万时,在网上做商业就开始成熟,通过网络赚钱不再是神话。

2、国内教育系统内部Internet发展速度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所中小学组建了校园网,有上万所学校组建了网络化电子教室。

可以预料,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随着Internet的更加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校园网,我国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校的上网人数将在2-3年内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中小学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也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热点。

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开始了利用网络资源的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利用Internet进行学习将会越来越普遍。

可以预料,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地方政府对信息化教育的支持与促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建立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直接访问Internet资源。

中国加入WTO后,电信资费将会进一步下调,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家庭上网。

据调查,家庭购买计算机和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因此网上学习和娱乐将会急剧升温。

3、国内“网络化教育”已成热点

因特网的浪潮也波及到了教育领域,很多教师和学生已开始上网。

苏州市和上海市已发布文件,要求在一两年内每所学校都必须与Internet联网,教师必须要掌握Internet的操作,甚至把这项指标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市也要求至2003年全市所有学校都能联上Internet

网络化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主要趋势,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一个新的结合点。

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

发展中小学网络化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有利于缩小建立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

因此,今后几年,网络化教育将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甚至是全社会的热点之一。

4、教育网络资源贫乏已成瓶颈,建设网络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很多学生和教师已经开始抱怨网上缺乏中小学所需要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有路无车无货”,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一方面,对资金并不富裕的中小学来说,建设一个校园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致使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的软硬件设备又将面临贬值的风险。

缺乏面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网络化教育发展的“瓶颈”。

因此,组织建设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将是我国中小学网络化教育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建设一个依托现有网络设施,以大量的各级“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为主要构成、专为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并向边远地区进行辐射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以便为中小学大面积的上网行动做好教育信息资源方面的准备。

综上所述,尽快建立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已经迫在眉睫。

K12网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K12网站的市场定位

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象征,国家教育部和当地政府都在积极地引导学校加速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的直接标志就是校园网数量和与Internet联网学校的数量正在迅速扩张。

网络作为最现代的工具正在快速地渗透到学校与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在这股教育信息化浪潮中,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满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需要的信息与资源性网站,K12网站正是为满足这种市场需求而建设的,而且是目前唯一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网站。

具体来说,K12网站定位于四类人群:

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K12网站将不断通过精彩的内容和相配套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三、K12网站的竞争者分析

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一些教育信息类的网站,主要有:

1、中国教育信息网()

这是由教育部信息中心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网站,主要以提供其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信息》光盘上的信息为主。

网站的主要内容是其曾经出版过的一张光盘,定期从光盘中摘录一些内容放至各个栏目中,应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比较陈旧。

2、中国教育热线()

这是由清华万博公司主办的网站,其主要面向对象主要为大学生,如出国留学、MBA、就业等,但其面向基础教育的内容较少。

3、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

这是由电化教育办公室和宁广夏公司主办的网站,主要偏重于提供“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以提供课件、教学录像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为主,但没有提供软件下载功能。

4、洪恩在线()

这是由金洪恩公司主办的网站,主要面向包括中小学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教育,其目标定位于从中小学生至80岁。

洪恩在线主要擅长电脑与英语方面,在中小学方面提供了部分中小学教师适用的网上教学课件。

5、启迪网()

这是由国内一家上市公司投资的网站,它主要分为少儿、中学、大学、英语、探索等频道,主要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内容并组织交流,主要以娱乐与课外知识为主。

四、K12网站的竞争优势

(一)市场优势

K12网站所服务的市场,是中国及全世界最大的教育市场,中国的教育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由于文化背景、语言、政府监管等方面的限制,国外竞争者很难介入。

中国的教育产业正处于起步即将高速发展时期,这个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管理团队优势

K12网站拥有一支团结高效、富于进取的年轻管理团队,在他们当中,有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有多年致力于发展中国基础教育的权威专家,有海外留学归来的MBA、有中国第一批获得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财务总监。

全新的知识结构、对中国教育的深刻理解、融汇东西的管理理念、开拓进取的雄心和热情,使K12网站在众多教育网站中脱颍而出。

(三)背景优势

K12网站是由中国教育部、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中国五矿集团及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密切合作,共同创建的。

依托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中国五矿集团的资金和管理支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知识、人力支持,K12网站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员工的信心、热情、投入

在K12网站内部,已实施了股份制的改造。

每一名公司正式员工在公司成立初始都以现金方式认购了公司的股份,充分表明了他们对公司发展前景和自己事业的信心,他们是公司的主人,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无限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K12网站的事业中。

(五)对教育的理解和专业知识

K12网站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大部分员工,他们都来自基础教育工作的一线,对有行业特色的中国教育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他们的计算机知识,这正是K12网站的价值所在。

正如国内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所说:

“目前国内有高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教育专家屈指可数,但已尽数聚集在了K12网站”。

(六)K12是一个专业化网站

K12网站是专业服务于中国基础教育市场的专业化网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K12网站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是其发展的根本。

(七)现有地位及领先优势

K12网站是现在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网站,目前K12网站的访问量在同类网站中位居首位,从1999年10月时的每日2万次PageView发展到2000年6月的每日80万次PageView。

让每一名教师、学生都拥有自己的Email、让每一所学校都拥有自己的主页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

目前,K12网站虚拟社区已有20000所学校及学科教育机构会员。

它们正是目前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先锋。

(八)K12网站与众不同的创新模式

K12网站不是一个孤立的“.COM”公司,而是以K12网站为依托和对外窗口,以自有技术和产品并结合传统媒体服务于中国教育市场,这是K12网站在成立之初便与其他网站公司不同之处,这也是育英网公司在成立的当月便有营业收入的原因。

第五部分、管理团队

一、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详见附件1)

郗宁年龄:

29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董事长

王相东年龄:

37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首席执行官

尹亮年龄:

31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首席投资主管

徐基清年龄:

31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财务总监

王珏年龄:

28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技术总监

王本中年龄:

59

职务: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主编

二、K12网站合作单位: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院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三、K12网站专家顾问团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