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解析.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附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第一单元 写景状物散文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2019·天门市、仙桃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散文到底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接受、吸收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这是一个重要也是需要做出深入思考的问题。
②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
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
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都是诗意浓郁的写照。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妙的契合。
“五四”以来,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绿》、杨朔的《雪浪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都是以诗意擅长的佳作。
③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比较典型的是鲍尔吉·原野。
他用诗的灵光和智慧点燃与照亮了散文之路,而且进入到自然从容的叙述之中。
作者在《针》中这样写道:
“像母亲领着孩子的手,针带着线穿过厚厚的棉花。
”“它在刀剪的家族里,也是一个女人,身后总带着牵挂。
”可以说,由于诗性智慧的加入,散文走出了平面与刻板,有了灵光与深度,也获得了新的解放与开放。
④事实上,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
最典型的例子是杨朔散文,他曾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自豪地说: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条经验常被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处和创作秘诀。
从诗歌与散文的联姻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看,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又是值得商榷的。
“将散文当诗写”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来,从而造成散文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因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
⑤在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分:
一是“散文诗”与“诗的散文”。
其实,“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性质的诗歌,而“诗的散文”是带有诗意的散文;“散文诗”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
二是对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不同提法进行辨析。
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
⑥总之,散文与诗歌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相得益彰。
不过,“散文”与“诗歌”不是没有距离和边界,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
(摘编自王兆胜《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
2018年5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散文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借鉴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本文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
B.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所以作者坚决反对将散文进行“诗化”的做法。
C.“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
D.“将散文当诗写”应该谨慎,因为这样做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散文,影响散文的情感和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引出论题,即如何获得诗性智慧是散文创作一个重要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B.第②③两段,例举以诗意见长的散文名家,说明将诗意加入散文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创作倾向。
C.第④段以杨朔散文为反面典型的例子,用来证明“将散文当诗写”这种创作倾向是错误的。
D.第⑤段指出用中国诗性智慧来写作散文时应该注意区分几个方面的模糊概念,第⑥段总括全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加入诗性智慧,照亮散文创新之路散文就可能走出平板,具有灵光与深度,并获得新的解放与开放。
B.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
C.散文与诗歌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可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其融通的结果往往就是散文诗或“诗的散文”。
D.当下一些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原因之一是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逐渐被诗歌侵蚀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秋以为期
夏磊
已经中秋了,院子里的几株四季桂却迟迟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
而每到这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像一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
每年,当连通着长江的河水由浑转清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临,水边的蓼花应该盛开了。
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花叫蓼花,我们都称它狗尾巴花。
这花在九月和中秋的时候开得最好,它大片大片地簇拥在水沟边上,茂盛得让人不太敢走近,生怕花丛里会有什么小危险,而它也鲜艳得让人不忍心去践踏,无人欣赏却干净水红。
后来,我在清人纳兰性德的词里读到这样两句:
“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
”这才知道原来狗尾巴花就是蓼花,也叫红蓼。
我那么多次在燕子矶的水边走过,却并不知道蓼花的花名和花语。
也许那时年纪还小,还不曾懂得什么是离别和思念的滋味吧。
“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从琼瑶笔下的紫薇口中听到这两句,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花竟代表了离愁别绪。
在这个秋雨蒙蒙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和昔日一样的鲜丽。
或许在秋风秋雨里是不可以读纳兰词的,可又一想,有谁能像这位大清第一公子一样,把人的那点心思那么深地看透又那么淡地吟出;有谁曾经在我后来也站过的地方写下过“红蓼月”呢?
这么想着,心里竟泛起一片温暖的涟漪。
喜欢纳兰的词真的就是从我知道他在燕子矶站过开始,有位朋友也喜欢他的词,我们曾相互提醒不要太深地去感受词境。
的确,绝代公子虽英年早逝,却独领清词三百年,真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物,“家家争念《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
我相信纳兰的才情覆盖了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相信有人说的,读他的词读冷了窗外的纷飞暮雨,读瘦了风中的一枝寒梅。
而我在秋天来读,却让我读暖了手中的一杯冷酒,心里的缕缕情思也早已随着细雨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没能找出第二首纳兰留给我家乡的诗词,而故乡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之外,却多了那一片片红蓼。
于是每当梦回江南,色彩也明亮多了,这里有早春的油菜花,有小桥边的红药,有秋天里纷飞的芦花,还有就是,点缀在瑟瑟芦花中的串串红蓼。
秋天的美也许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美丽的怀念。
记忆中的秋天是非常忙碌的,春夏两季的辛苦都要在这时去收获,这是一段能品出土地香味的时光。
那时的晚上最喜欢跟大人们去河边照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晚上,在屋后的小河边,铺上干草,点起油灯,把一条网铺在河底,就等着螃蟹牵动网绳了。
现在野生的螃蟹已经很难见到了,也没有人照螃蟹了,然而我还一直记得当时的情景。
也许我再也没有机会那样心静如水地去聆听那么纯净的天籁了,这怎能不让我在秋风里感到几许失落呢!
真想和秋天有一个约定,约定在它的暖洋洋的太阳下,躺在同样有些暖意的草地或沙滩上,读一首也是温暖的诗词。
然后看着白云在天上缓缓地移动,并且就这样久久地看下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在秋天的田野里躺着看书,贪婪地看着到处找来的书。
也喜欢那份宁静,喜欢在这时感受时光的慢慢流逝和随之而来的莫名伤感。
不知是哪一年,父亲给我买了一本《诗经》,那是一本很薄的书,但有不少字词注释,大体上能看懂。
我如痴如醉地读着,那些简约的文字让我的思绪随风轻扬,我相信我们的先民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歌唱着这片土地,我相信这是中国最好的诗集。
我爱着这片土地因而喜欢这部诗集,也因为喜欢这部诗集更爱家乡的土地了。
在家乡秋天的田野里才能读出先民们的真性情。
我相信《诗经》是属于最普通的乡民的,因而它无论是自由率性的还是含情脉脉的,都是原生态和无法修改的,而且它永远应该是乐观的。
它们和史实并无多少关联,它们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诗经》的“经学化”从《毛序》开始,我没有看多少历代儒家的索引,甚至也很少看现当代学者的“以诗读诗”,我只怀念我读诗的那些个秋天,因为我在那里读到了阵阵爽朗的笑声和先民的无数往事,我听到了来自大地的自由歌唱。
写到这里,已是月上中天,一轮秋月正在薄云里缓缓穿行。
世上没有什么媒体能够比得上月亮,明月当空,只要两个人同时一抬头,无论天涯海角,思念马上就像水一样流通了。
院子里的桂花树沉睡在月色之中,如果它们还记得去年的约定,那么它们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花儿的。
(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蓼花又叫狗尾巴花,是作者在家乡常见的花。
它的盛开,触动了作者作为游子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B.作者将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乡生活与读诗的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清新隽永。
C.纳兰性德的词意境萧瑟,情感忧伤凄婉,“我”和很多人“家家争念”一样,此时亦有“冷”“瘦”的感觉。
D.文章以期盼沉睡在月色之中的四季桂如约开花作结,既首尾呼应又韵味悠长。
5.文章中先民们的“真性情”指的是什么?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诗经》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6分)
6.本文题目是“秋以为期”,从全文看,作者与秋有哪些约定?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分)
(二)(2019·惠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5分)
挂在空中的菜篮子
任启亮
①去年春天,侄子从老家带来一袋榆钱。
妻子当天晚上就蒸上一锅。
打开锅盖,一种特别的香气弥漫开来,妻子早就准备好了蒜泥、香油、辣椒、胡椒、山西老陈醋、生抽、精盐等,全家每人盛上一盘,按自己的口味添加佐料,吃得笑逐颜开。
女婿是第一次吃蒸榆钱,直呼好吃。
确实,榆钱的味道香甜不腻,润滑爽口,余味绵长,其他任何菜蔬都无法与其媲美。
②榆钱,让我想起了那挂在空中的菜篮子。
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缺粮少米,更没有蔬菜,最难熬的是春季。
青黄不接,粮食所剩无几,储备一冬的大白菜、萝ト早已吃光了,乍暖还寒,青菜还无法生长。
再加上不允许保留自留地,大田种什么粮食都只能按统一要求,更甭说种菜了。
有人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巴掌大的地方种上几棵青菜,也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铲掉。
于是,每到春天,那些长着槐花、榆钱、葛花的树就成了老百姓挂在空中的菜篮子。
④最早采的便是榆钱。
榆树开花大约在三月中下旬。
它的花瓣薄如蝉翼,浅绿色,采起来不容易,采了大半天,放在篮子里,看似挺多,用手一抓,只是一小团。
它的味道很独特,是春天的第一道美味。
我们采榆钱时第一把总是迫不及待地塞进自己嘴里,甘甜如饴。
榆钱的吃法多样,可凉拌、煮粥、做馅、做汤等等,用粗面拌榆钱蒸食是早年家乡最常见的吃法。
⑤第二道大菜是槐花。
槐花清明节前后盛开,洁白的花瓣如同蝴蝶轻盈的翅膀。
槐花总是结成一簇簇的,花穗下垂,好像一串串白色的蝴蝶掩映在碧绿的树叶之间,画面清新生动。
槐花的清香更让人难忘,深呼吸一口,从内到外神清气爽。
越到夜深,清香越是浓郁,院子里只要有一树槐花,那香气可以给你带来一整夜的美梦。
槐花吃法多样,凉热皆宜,汤馅均可,配肉搭菜,煎炸蒸炒无所不能。
凉拌时先用开水焯一下,可单独拌,也可配上粉丝、豆皮一起拌,佐以姜丝、葱丝、红辣椒,淋上醋、香油。
炒着吃,可单炒槐花,也可与辣椒、韭菜等一起搭配,如能配上猪肉、鸡蛋更是香味独特。
还能与面粉搅匀挂糊油炸,做槐花粥、槐花汤。
我们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树,是我们随吃随采的菜篮子。
⑥在能够当作蔬菜吃的树花中,葛花最为鲜艳夺目。
它有着跟丁香一样的颜色,比丁香更芬芳,是文人雅士的爱物。
清代宫廷名点紫藤饼,便是以它为食材。
在乡间,葛花树都是自然生长在堤边沟沿,或是土质不肥的泡沙地,没有高大挺拔的树干,只离地二三尺,藤状缠绕着四面展开。
仲春时节,一大片绿色中,紫色的花穗坠得一嘟噜一嘟噜的,十分诱人,孩子们也能不费劲便采摘到。
葛花与槐花一样有多种吃法。
现在听说吃槐花、葛花好处多极了,清火润肺,降血压,降血脂,我们小时候还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是可口的佳肴。
此外,可食用的还有构树(楮桃子)花、香椿等等。
⑦清明节前夕,我们回了趟老家,全家一同上山采榆钱。
微风和煦,空气湿润,所有的树木花草都在舒展筋骨,笑逐颜开。
突然,一股清香飘来,抬眼望去,三棵洋槐树就在眼前,满头披银,花开正浓。
不远处是一片榆树,足有六七棵,榆钱已经有点蔫儿了,但还没有到唐人施肩吾形容的“风吹榆钱落如雨”的地步。
我们迎着山野的清风,采摘着这些鲜美的花儿,漫不经心,有说有笑。
不禁想起小时候,常常因寻不着开花的树,或是花被先前赶来的人们采光了而沮丧,那时若是遇到眼前的景象该是何等惊喜。
而今,早已是另一个时代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标题中的“菜篮子”指那些长着可食用的花和叶的树,这些树曾帮助老百姓渡过饥荒,使人难忘。
B.文章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寓情于景,通过对微风、空气、树木花草的描述,表达欢快之情。
C.文章以“而今,早已是另一个时代了”结尾,简洁而又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昔日美味再难得到的惆怅之情。
D.本文作为一篇“忆苦思甜”类的文章,却没有落入以渲染辛酸和悲情来回忆苦难的窠臼,有其独特之处。
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9.文章行文脉络清晰,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行文思路。
(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2019·成都重点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
《海州全图》一个难得之处是图中所绘山水景象均有出处,十分忠实地还原了清末海州的地貌特征,山脉河流、城郭名胜,仿佛写生般准确,画得________。
对于古城,仅勾绘了南部的一小部分,画作左侧出现的宏伟建筑就是东门——镇海门,中间的小城门还有半圆月城的构造,右侧为南门——朐阳门。
古城之中,烟雾笼罩,________的紧凑房屋,更显古城的繁华。
镇海门外,就是当时的东海滨。
港湾处,( )。
城外,护城河绕城而过,两座古桥一西一南,连接起古城和锦屏山。
在古城之南,是海州著名的大小山川。
画作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点缀于城墙庙宇间的46个人物________,有在城门穿梭往来的,有乘轿出行的,有结伴登高望远的,有相伴品味名胜的,有路遇寒暄的。
此作中白虎山、石棚山甚至山峦起伏的锦屏山的形态、位置关系,都与实际的地貌十分吻合。
这种尊重真实景观的描写手法揭示了浓浓的情感,料想订画之人也应该有海州深厚渊源。
有此幅《海州全图》悬挂厅堂之上,便可卧游海州名胜,有________之感,定是其间多故事。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栩栩如生 朦朦胧胧 栩栩如生 身临其境
B.惟妙惟肖 若隐若现 栩栩如生 设身处地
C.栩栩如生 若隐若现 惟妙惟肖 身临其境
D.惟妙惟肖 朦朦胧胧 惟妙惟肖 设身处地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静静地泊有两只帆船,高高的桅杆暗示着画面之外是茫茫大海
B.静静地泊有两只帆船,桅杆高高地耸立着,画面之外是茫茫大海
C.两只小船静静地停泊着,高高的桅杆暗示着画面之外是茫茫大海
D.两只小船静静地停泊着,桅杆高高地耸立着,画面之外是茫茫大海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种尊重真实景观的描写手法含有着浓浓的情感,料想订画之人也应该有着海州深厚渊源。
B.这种尊重真实景观的描写手法含有浓浓的情感,料想订画之人也应该与海州有着深厚渊源。
C.这种以尊重真实景观的描写手法揭示了浓浓的情感,料想订画人也应该与海州有着深厚渊源。
D.这种以尊重真实景观的描写手法含有着浓浓的情感,料想订画之人也应该有着海州深厚渊源。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以“生命”为主题,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美丽舒展,绚丽多姿。
材料:
宛转悠扬 意蕴悠长 滚滚向前
音律和谐 奔流不息 清新流畅
流淌 优美 精美 乐曲 江河 小诗
14.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6分)
四、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蛇
再笔直的路
也会留下曲折的足迹
让你总结教训
你却总抱怨
行程不按自己的思路设计
这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或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第一单元 写景状物散文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2019·天门市、仙桃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散文到底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接受、吸收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这是一个重要也是需要做出深入思考的问题。
②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
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
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都是诗意浓郁的写照。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妙的契合。
“五四”以来,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绿》、杨朔的《雪浪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都是以诗意擅长的佳作。
③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比较典型的是鲍尔吉·原野。
他用诗的灵光和智慧点燃与照亮了散文之路,而且进入到自然从容的叙述之中。
作者在《针》中这样写道:
“像母亲领着孩子的手,针带着线穿过厚厚的棉花。
”“它在刀剪的家族里,也是一个女人,身后总带着牵挂。
”可以说,由于诗性智慧的加入,散文走出了平面与刻板,有了灵光与深度,也获得了新的解放与开放。
④事实上,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
最典型的例子是杨朔散文,他曾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自豪地说: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条经验常被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处和创作秘诀。
从诗歌与散文的联姻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看,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又是值得商榷的。
“将散文当诗写”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来,从而造成散文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因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
⑤在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分:
一是“散文诗”与“诗的散文”。
其实,“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性质的诗歌,而“诗的散文”是带有诗意的散文;“散文诗”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
二是对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不同提法进行辨析。
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
⑥总之,散文与诗歌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相得益彰。
不过,“散文”与“诗歌”不是没有距离和边界,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
(摘编自王兆胜《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
2018年5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散文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借鉴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本文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
B.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所以作者坚决反对将散文进行“诗化”的做法。
C.“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
D.“将散文当诗写”应该谨慎,因为这样做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散文,影响散文的情感和文风。
解析:
A项,理解不当。
选文第⑥段总括全文,呼应标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B项,强加因果,遗漏信息。
“作者坚决反对……”错,原文最后一段指出,“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
C项,说法绝对。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引出论题,即如何获得诗性智慧是散文创作一个重要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B.第②③两段,例举以诗意见长的散文名家,说明将诗意加入散文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创作倾向。
C.第④段以杨朔散文为反面典型的例子,用来证明“将散文当诗写”这种创作倾向是错误的。
D.第⑤段指出用中国诗性智慧来写作散文时应该注意区分几个方面的模糊概念,第⑥段总括全文。
解析:
C项,“反面典型”不合文意。
作者只是客观地分析、辩证地说理,既肯定了杨朔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的有益探索,也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对其散文创作理论进行商榷。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加入诗性智慧,照亮散文创新之路散文就可能走出平板,具有灵光与深度,并获得新的解放与开放。
B.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
C.散文与诗歌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可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其融通的结果往往就是散文诗或“诗的散文”。
D.当下一些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原因之一是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逐渐被诗歌侵蚀了。
解析:
B项,曲解文意,“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的说法是别人的,作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
答案: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秋以为期
夏磊
已经中秋了,院子里的几株四季桂却迟迟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
而每到这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像一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
每年,当连通着长江的河水由浑转清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临,水边的蓼花应该盛开了。
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花叫蓼花,我们都称它狗尾巴花。
这花在九月和中秋的时候开得最好,它大片大片地簇拥在水沟边上,茂盛得让人不太敢走近,生怕花丛里会有什么小危险,而它也鲜艳得让人不忍心去践踏,无人欣赏却干净水红。
后来,我在清人纳兰性德的词里读到这样两句:
“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
”这才知道原来狗尾巴花就是蓼花,也叫红蓼。
我那么多次在燕子矶的水边走过,却并不知道蓼花的花名和花语。
也许那时年纪还小,还不曾懂得什么是离别和思念的滋味吧。
“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从琼瑶笔下的紫薇口中听到这两句,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花竟代表了离愁别绪。
在这个秋雨蒙蒙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和昔日一样的鲜丽。
或许在秋风秋雨里是不可以读纳兰词的,可又一想,有谁能像这位大清第一公子一样,把人的那点心思那么深地看透又那么淡地吟出;有谁曾经在我后来也站过的地方写下过“红蓼月”呢?
这么想着,心里竟泛起一片温暖的涟漪。
喜欢纳兰的词真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