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189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docx

31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一大纲09

 

《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

(一)》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使用)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室

2012年7月修订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及临床诊疗的需要,对人体形态结构深入认知的需求亦不断提高。

《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

(一)》是配合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anatomy)理论教学,着重观察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实验课程,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必修课。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教委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强调“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适用性和加强英语教学的宗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综合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我室特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

(一)》教学大纲。

本大纲根据《系统解剖学》规划教材和我校编写的《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结合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和学时安排而修订,供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学习使用。

《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

(一)》学时安排共计60学时,共12次实验,运动系统15学时(占25%),内脏部分15学时(占25%),脉管系统5学时(占8.3%),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25学时(占41.7%)。

实验主要通过观察模型、标本及照片或多媒体演示,以小班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实验课中适当增加课堂讨论,要求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对临床问题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并在“教学内容”项中分别注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逐渐试行双语教学,专业外语词汇占学生成绩的15%,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基础部分)。

实验项目分以下两种:

(1)形态观察型实验:

为加深对系统解剖学重点结构认识的实验;

(2)综合型实验:

为结合临床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些综合讨论性实验;

实验项目中形态观察型实验45学时(占75%);综合型实验15学时(占25%)。

为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联系,统筹协调,实验课整体安排与理论课同步,并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之后。

本修订的实验教学大纲从2012年9月开始施行。

 

教学时数安排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1

运动系统总论、躯干骨及其连结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2

四肢骨及其连结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3

颅骨及其连结、全身肌、运动系统损伤讨论

5

综合型

4

消化系统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5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6

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腹膜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7

心脏、全身动脉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8

位听器视器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9

体内药物循环途径讨论、脊髓及脑干外形

5

综合型

10

小脑、间脑、端脑外形及内部结构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11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脊神经

5

形态观察型实验

12

脑神经、神经系统损伤讨论

5

综合型

合计

60

3:

1

实验一运动系统总论、躯干骨及其连结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实验室规则;

2.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3.了解躯干骨的组成、功能特点;

4.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运动形式;

5.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脊柱的组成分部和功能;骨性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2.观察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骨的分类;关节的基本结构;

3.学习关节的屈、伸、展、收、旋转五种基本运动形式;

4.观察躯干骨的组成和结构;躯干骨的连结;骨性胸廓的组成及特点。

实验二上、下肢骨及其连结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了解上、下肢的分化和功能;

2.掌握上、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3.掌握上、下肢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上、下肢结构,对比理解二者的功能;

2.观察上、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3.观察上、下肢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

实验三颅骨及其连结、全身骨骼肌、运动系统损伤讨论

[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了解分离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2.熟悉颅底内、外面的主要结构;

3.掌握颅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4.掌握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和结构;

5.掌握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6.熟悉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

7.掌握膈的形态和运动;

8.结合肌肉配布讨论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脱位及损伤。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颅的组成、分部及其功能;

2.观察分离颅骨的位置;

3.观察颅的前面观、顶面观、侧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4.观察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咀嚼肌与下颌关节运动的关系;膈肌的形态和运动;

5.结合肌肉配布讨论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脱位及损伤。

实验四消化系统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了解消化器的组成和功能;

2.熟悉口腔的境界,腭的形态、咽峡的构成和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胃的形态、位置和胃壁的构造;小肠、大肠的形态特征、它们的分部和位置;口腔腺、肝、胰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4.了解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途径。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消化器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口腔、咽、食管及胃的形态结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结构;大小肠和形态特征,分部和位置;

3.观察消化腺的组成、特点及肝外胆道系统和胆汁、胰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实验五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器的组成和功能;喉的位置、组成和喉腔的形态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肺的形态和分叶;

2.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3.熟悉泌尿器的组成和功能;

4.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被膜;输尿管的分部,各部位置和生理性狭窄;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

5.了解男、女性尿道的区别。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呼吸器的组成,鼻腔的分部和交通;

2.观察喉的位置、组成和喉腔的形态结构;

3.观察支气管的组成结构和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肺的形态和分叶,胸膜及胸膜腔;

4.观察泌尿器的组成;肾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被膜

5.观察输尿的分部各部位置及生理狭窄,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

6.观察男、女性尿道的特点。

实验六生殖系统、腹膜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结构特征、分部和行径;前列腺、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

3.掌握男性尿道的特征;

4.掌握肾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阴道的形态和阴道穹;

5.了解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

6.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男性生殖器的组成;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结构,分部及行径;男性附性腺的组成、位置、形态;男性尿道的特点;

2.观察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卵巢与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的形态和阴道穹;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

3.观察腹膜和腹腔。

实验七心脏、全身动脉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脉管系统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2.掌握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房中隔与室中隔的形态结构;

3.掌握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和机能;

4.掌握冠脉循环;心包的构成;

5.掌握肺动脉的起止及功能,动脉韧带的位置;

6.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部;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及位置,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形态、位置与功能;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行程及分布及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程;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起止及主要分支分布;腹主动脉起止、分支及分布;髂外动脉和下肢的动脉起止及主要分支分布。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心脏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心传导系统;

2.观察心的血液供应及回流途径;心包的构成;

3.观察肺动脉的起止;

4.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布;头颈部的动脉、上肢的动脉;腹主动脉的行程及主要分支分布;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分支、分布。

实验八视器、前庭蜗器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感觉器官的构成、分类及功能;

2.掌握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眼的附属器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3.熟悉前庭蜗器的位置、分部及作用;

4.掌握耳的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视器的构成及特点;

2.观察眼球壁的形态结构、眼球的内容物及作用;

3.观察眼睑及结膜的形态结构,泪器及泪道的形态结构,眼球的运动及眼外肌;

4.观察耳的各部的形态结构,讨论声波的传导途径。

实验九体内药物循环途径讨论、脊髓及脑干外形

[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循环系统;

2.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节段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的内部结构;

3.掌握脑干的分部、外形和第四脑室的形态。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组织学生讨论体内药物循环途径,准备病例如:

(1)患者甲,因左手中指被刺伤,化脓感染形成脓性指头炎,需给予磺胺药进行消炎治疗。

请问药物经右上肢头静脉后如何到达患处发挥药效?

.

(2)患者乙,因“发作性胸痛2日”入院,经检查诊断“心绞痛”,需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化,请问药物经哪些途径最终达到药效部位?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循环系统;

2.观察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3.观察脑干的位置,分部、外形和第四脑室的形态;

4.讨论脊髓损伤后的表现。

实验十小脑、间脑、端脑外形及内部结构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

2.掌握间脑的位置、外形、分部和第三脑室;了解丘脑内主要核团;

3.掌握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各叶的主要沟回;基底核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大脑白质的分系及内囊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投射纤维来在内囊内的位置;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各功能区的位置和功能;

4.掌握侧脑室的形态及交通。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小脑的位置、外形及内部结构;

2.观察间脑的位置、分部及主要核团大脑半球的外形、内部结构;

3.观察侧脑室的形态及交通。

实验十一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脊神经

[实验类型]形态观察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脑的脊髓三层被膜的形态结构及有关的主要间隙;

2.掌握硬脑膜形成物的形态,位置及硬脑之间的联通及其回流概况;

3.掌握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脑室系统的形态、位置和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4.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和纤维成分;各神经丛主要分支的分布及功能;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实验学时]5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脑和脊髓三层被膜的形态结构及有关主要间隙;

2.观察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脑膜窦之间的联通及其回流概况;

3.观察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