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精选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福建省莆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论述这种思想的文章比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很少。
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
《管子·霸言》篇曰: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来了。
战国时期,“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普遍。
孔、墨对“霸”基本是肯定的。
孔子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在孔子眼里,“王”与“霸”没有明显的对立,但“霸”指诸侯扮演了“王”的角色,比“王”稍逊一等。
其后,“王”与“霸”分化为不同的政治路线。
商鞅游说秦孝公,就明确分出帝道、王道与霸道,王道行礼,霸道行法。
孟子把“王”与“霸”视为对立的政治路线,认为“霸”是对“王”的破坏与否定。
在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的主流观念。
法家则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王”与“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争人”。
《管子·正世》中说:
“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
”这里虽区分了“王”与“霸”。
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等次关系。
“争人”需要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反之,不考虑民利,一味盘剥,只会引起百姓的逆反。
说到利,最重要的是赋役问题。
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齐”的说法,即不能“急”,也不能“缓”,要适中。
这与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意思基本相同。
爱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认可的主张。
法家主张凡事要依法行事,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并从不同方面说明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规定,因此又将法称为事之“常”。
同时,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
《管子.君臣上》说:
“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
”所以从根本上说,法家所谓法治其实是人治;法家所认定的是等级法,没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
《管子·法法》中说:
“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
”《商君书·算地》说得更直白:
“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
”也就是说,治国者讲爱民、利民等不过是手段,目的在于用民。
法家是“力”的讴歌者,而力量藏于民间,君主用赏罚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间之力。
其实孔子倡言道德,也是为了使民,正如他所说的:
“惠则足以使人。
”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
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摘编自刘泽华《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思想中有“以人为本”的内容,而在一般人看来,儒家对这种思想的论述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较少。
B.春秋时,“王”“霸”“霸王”等概念已经提出;战国时,“霸王”作为褒义词普遍使用,孔、墨对“霸”基本持肯定态度。
C.孔子以后,“王”与“霸”的所指分化,在孟子眼里,两者是对立的;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主流观念。
D.法家认为霸王之道的目的在于“争人”,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而利的核心是赋役,所以法家主张要轻徭薄赋,以收民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法家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认为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规定,称其为“常”。
B.法家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较多,因此,法家所谓的法治实为人治;法家主张要有等级,并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对法家思想不能全盘接纳,可以吸收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D.法家所说的“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君主用“法”赏罚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之力。
这一点是和儒家思想相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儒家都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论述,都认可爱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张,都有让百姓获得利益的相关说法。
B.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孔子倡言道德,是为“使民”,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C.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其所谓治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观点要批判性地继承。
D.儒家、法家对“王”“霸”含义的认识虽不同,但对“王”“霸”目的的认识相通,均考虑以利刀纽带争得民众支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翰伯:
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
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
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
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
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
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
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
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
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有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1958年8月。
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
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
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
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
”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
此后8年,可谓功勋卓著。
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
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
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
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
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
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
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
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陈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
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
“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
?
?
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
《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
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
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
文中写道:
“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
‘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
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
”《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
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
(摘自“XX百科”)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
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
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
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
(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
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有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问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5、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6、陈翰伯为什么能在出版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到父母跟前吹牛去
尚小迪
自打17岁那年我到千里之外求学起,顶不住爸妈每天三问候,我学会了撒谎。
最初仅限于在电话里虚报平安,后来领域不断扩张,谎撒得也越来越夸张,成了吹牛皮。
“妈,垒球赛我们赢了耶!
”
“爸,这次考试你闺女全优,厉害吧?
”
“论文写完了,空前绝后,正等着老师打高分呢!
”
听得出,爸妈在电话那端比我还开心,有一次,老妈甚至对着话筒鼓起了掌。
吹牛真好,它的益处在于让爸妈一次次得到欢愉,我呢,也一次次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好里,一次次身心舒畅。
挂上电话,我会朝着我吹出来的那个缤纷世界努力前行。
毕业初,我进了一家并不优秀的单位。
入职手续刚办完立刻给爸爸打电话:
“爸,我签了家好单位,您就等着享福吧!
”
刚收到第一个月工资,我就打了家里的电话:
“发钱太多,都愁死了,怎么花啊?
”
隔三差五,我就跟妈妈说:
“我又签了大客户,一切都好!
”
实际情况是,当时我没底薪,每月刨去房租,连吃饭都成问题。
好在,逢月底我都会收到妈妈从老家邮来的煎饼和腊肉,我流着泪用它们果腹,然后擦干泪打电话责备妈妈:
“我这啥都有,你不用寄了,不嫌麻烦呀?
”妈在那端嘿嘿笑着说:
“外面卖的哪有你妈做得好吃!
”
瞧.连妈也吹上了。
后来我换了单位,有了男友,成了家。
记得第一次带男友回家时,我跟往常一样,像只报喜鸟,叽叽喳喳不停。
从家出来,男友跟我一笔笔算:
“咱俩年收入满打满算9万块,房贷得还6万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你还炫富!
”
“怎么,怕我家跟你借钱呀?
”
“不怕借钱,怕掏不出来伤感情。
”
“你想过没?
老人们聚一起,爱聊谁家孩子年薪多,高兴自己的儿女有本事,我可不想让我爸妈抬不起头。
”
“可是你说10来万,你没听到妈说呀‘一二十万哪,不错’,经妈的嘴一传,就成了一二十万,坊邻再传,会变成二三十万?
?
可怎么收场呀?
”
为此,男友特别焦灼。
好在,并没人向我们借钱,我们悠哉乐哉地当了几年伪富人,每次回老家,一道道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让我的虚荣心飘啊飘。
这份快乐虽然惊险,倒也挺受用。
婚后第六年,有天弟弟打电话给我,说要做生意,差10万块钱,想从我这挪挪。
挂了电话我就懵了。
上个月我们全部存款刚满10万元,这可是我跟老公这么多年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出来的,要是弟弟的生意赔了呢?
老公脸色很不好看,他说:
“爸妈年纪大了,我们做姐姐和姐夫的不帮一把说不过去,可钱在兜里还没热乎呢,我是真舍不得呀!
”
三天后,爸跟弟一起来我家,不等弟开口,爸就说:
“妮儿顶多只能借给你弟三万块。
”转头对弟说,“生意要从小做到大,一步步来,一下子投入这么多钱,赔了可咋办?
”
我松了一口气,当天下午就把钱给了弟弟。
后来我回家,旁敲侧击,为什么爸只许我借3万元?
我又不差钱。
爸坐在堂屋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吧唧吧唧抽他的旱烟袋,吐出一大口白烟说:
“我的闺女我心里有数,人好心善,就是爱逞点能。
”
妈在一边附和:
“这些年来,你说十分好,我和你爸就往一分里信。
你是怕我们挂念着,我们懂。
”我的泪顷刻间滂沱起来,多年来的憋屈全宣泄开采,在妈怀里,我哭得像个小孩。
许久,我抽抽搭搭地问。
你们怎么断定我吃过苦,受过罪?
爸说:
“你刚毕业时每次往家打电话都会在接近一分钟的时候挂断,我就断定你缺钱啊.怕饿着你,
也怕你走孬路,就让你妈给你邮吃的。
”
妈说:
“你邮来的照片,跟你回家时穿的衣服总是同一身。
你那么臭美,要不是手头紧,会不多添置几件衣裳吗?
”
爸说:
“每次回家,哪怕你妈炖个白菜豆腐,你也吃得津津有味,说明你在外面吃不着油水!
”我嘟嘟囔囔替自己狡辩:
“那是妈做得好吃!
”
妈呵呵地笑了,她说:
“闺女呀,我和你爸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在自个爹妈面前,当然可以挺起胸膛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很愿意配合你的。
你想呀,你吹丰夸自己好,我们听着心里也畅快呀,这两全其美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
是呀,何乐而不为,往后权当爹妈那儿是情绪宣泄站了,多个放松心情增添自信的地儿,挺好。
我对着镜子收拾妆容,边擦泪边说:
“这是谁家的姑娘,长这么俊,随谁呢?
”
爸和妈在一旁,会心地笑了。
(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从17岁到千里之外求学时起,学会了撒谎,因为爸妈每天电话三问候,为了让他们放心,就虚报平安,越来越夸张,就成了吹牛皮。
B·吹牛的好处在于让牵挂着“我”的爸爸妈妈放心和快乐,“我”也一次次得到安慰和满足,挂上电话,“我”会以我吹出来的世界为目标努力奋斗。
C.“我”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为不想让爸爸妈妈牵挂远方的自己,就继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谎言,多亏有爸爸妈妈多次不动声色的支援,才渡过难关。
D.弟弟向“我”借钱,“我”和老公心里很是矛盾,不帮说不过去,可要帮的话又确实没有能力,感到很为难,爸爸体谅女儿的难处,出面解了围。
E.小说语言生活气息浓郁,故事温馨动人,以“我”吹牛皮为明线,以爸妈体凉“我”为暗线,开头设悬念,后文揭开悬念,表现了深沉的父母之爱。
8、小说为什么题为“到父母跟前吹牛去”?
请简要分析。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丞相曰:
“王有疑君心也。
为君计。
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客有说相国曰:
“君灭族不久矣。
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
上心乃安。
”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
上至,相国谒。
上笑曰:
“夫相国乃利民!
”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
“君自谢民。
”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
回: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B.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C.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
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D.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
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
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
B.萧何推荐贤才,外不避仇。
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萧何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
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
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
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
11、下列加点字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②素善留侯张良向来
③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④道芷阳间行道路
⑤而其见愈奇看见⑥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⑦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⑧无物以相之相互
A①②④⑥B④⑤⑥⑧C①③⑦⑧D②③⑥⑦
12、下列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或师焉,或否焉----或者从师,或者不从师
②追亡逐北----追逐逃走的败兵
③蒙故业,因遗策----继承已有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悌的道理告知百姓
⑤群贤毕至----众多贤才都聚集在这里
⑥何可胜道----哪里说得准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3、翻译下列各句(每题5分,共15分)
(1)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3)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①,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②远从千涧落,玉山③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莱萸仔细看。
【注】①吹帽:
此处用“孟嘉落帽”的典故。
孟嘉,东晋名士、官员,其性风流蕴藉。
《晋书》记载:
(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
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
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②蓝水:
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③玉山:
即蓝田山。
14、本诗表现了作者哪些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1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心情。
(2)《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是,
(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原因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参加“梦·飞翔”夏令营,要说一说自己的特长,我是唱歌、跳舞、打球全不好,算是身无长物了,怎么介绍自己啊?
②莱斯之所以能敏捷地抓住机会并打开成功之门,是因为他平日早就厝火积薪,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③这个家伙原想着独吞这两千块钱,没成想给当面抖搂出来,只得三一三十一,和那两个,每人六百六十六地平分。
④这部片子真实还原了那个如火如荼的英雄年代,抓住并回答了有关那场战争的三个核心问题,让观众荡气回肠。
⑤窗外,夜色朦胧,春风化雨,融化了我的清梦,柔美了我的心海,淡淡的墨香在小屋四处飘散,尽释了我满腹惆怅。
⑥通俗并不等于低俗,也就是说,只要运用得当,弘扬“下里巴人”式的文艺,同样可以为时代带来更多的精粹。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旦流星在灿烂的天空开始炫耀自己的光亮,也就即将结束自己的一切;人也如此,即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要保持低调做人的态度。
B.余旭在不久前结束的珠海航展上表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如果要跟男飞行员达到一个同样的水平,我们女飞行员注定要付出更多。
C.有人说,既然生活不如自然那般美好,但我们仍可让生活充满诗意;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实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D.生活中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夜班族”,95后新蓝领选择做“夜班族”,主要原因是受自身工作性质与公司安排等内外因素影响。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真正的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虎都是独居,①在交配期雄虎和雌虎②在一起生活。
野生动物园③保证观赏性,把一大群老虎圈养在同一片区域,④说这个区域看起来很大、很宽敞,跟野外环境里一只老虎正常的巡游范围还是⑤没法比,⑥这种圈养方式本身还是在违背动物的天性。
①②③④⑤⑥
A.因此才为虽然/因此B.尽管/因为即使有点所以
C.只有才为了即便完全/D.只要就/所以有点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绝大多数人认为,①,其实不然。
冷饮吃得太多不但容易中暑,还会使中暑症状加剧。
大量冷饮进入肠胃后,②:
一是过量饮用的冰镇饮料,需要体内水分稀释,使人体更易受暑热侵袭;二是食物过凉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三是吃了过凉的食物会增加心脏负担;四是③,体内温度骤降,而暑热积聚体内某些部位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
以上几点同时作用于人体,就更容易中暑了。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绿灯没有关系。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
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静立不动,绿灯一亮,鱼贯而过。
人们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
同时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但他们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挑衅红灯。
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莆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