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零件夹具设计1.docx
《法兰零件夹具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兰零件夹具设计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兰零件夹具设计1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所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践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应用,进而得以加深和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下述方面可以得以锻炼: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和工艺路线地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2)通过夹具的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结构设计能力,你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有能保证质量的夹具。
3)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计算设计制图能力,能比较专业熟练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
4)在设计制造中培养我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
在设计中,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设计中的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功用: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我们组的零件是法兰,法兰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
法兰的一端可以是封闭的,用于变速箱用于变速箱主轴侧面,阻止外界灰尘进入箱体内,也可用于固定轴承,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本例中的法兰,其内部有
的螺纹可以起到定位轴的零件作用,外圆
和一端面均有Ra=1.6的配合要求,
和4-
起到固定法兰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以看出,该法兰的结构不是很复杂,加工表面也不多,加工精度要求也不大,但主要注意其位置精度要求。
下面将主要表面分为四部分,见图1-1。
1、以内孔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
孔、M90
1.5螺纹孔及其倒角。
2、以外圆为中心的一组加工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
外圆、
及其倒角。
3、以
定位的两个孔
这组加工面包括:
孔和4-
孔。
4、左右端面:
这组加工面包括:
的端面和4-
表面的端面和
的端面。
以上各表面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
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M90
1.5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2、外圆
mm的Ra=1.6,同轴度要求为0.02,倒角为1
45°,
mm表面粗糙度为Ra=3.2。
3、4-
mm的端面与轴心线有位置0.02mm的要求。
其Ra为1.6。
4、孔4-
mm和
mm。
零件要求调质HRC30~45,其坯重为2.2kg。
由分析可知,四组加工表面可以选择其中一组表面为粗基准进行加工,然后再以加工过的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各组表面,并保证他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N=Q·n(1+a%)(1+b%)(件/年)
其中,产品年产量Q为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为n件/台,零件备品率为a%,零件废品率为b%。
从初始资料和计算结果可知,该零件为中批生产。
(二)确定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为45钢,在工作时法兰在某些场面要经常正反转,与接触表面受摩擦作用,所以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应该选择锻件毛坯。
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生产纲领达到中批生产水平,可以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保证加工精度,都是有利的。
(三)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确定加工方案中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
基面选择正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技工质量和生产率。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同时考虑一下三个问题:
(1)以哪一个表面作为加工时的精基面或统一基准,才能保证加工时精度,使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地进行。
(2)为加工上述精基面或统一基准,应采用哪一个表面作为精基面。
(3)是否有个别工序为了特殊的加工要求,需要采用统一基准以外的精基面。
另外,我们还应从粗精基准选择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
a.“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量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
b.“基准统一”原则。
应选择多个表面加工都能使用的表面作为基准。
c.“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和其自身尺寸及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互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d.“自为基准”原则。
在光整加工或某些精加工工序中,要求余量小且均匀,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基准。
2、粗基准选择:
a.如果必须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b.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c.应尽量选择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加工面为粗基准。
d.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洁,不能有飞边。
浇冒口及其他缺陷,以保证定位准确可靠。
.
e.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不再重复使用。
精基面选择:
根据精基面的选择原则。
选择精基面时,首先应考虑基准重合问题,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螺纹孔和端面作为精基准。
根据该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螺纹孔和端面作为精基面。
加工
,
,
,
,
,
等主要尺寸以螺纹孔和右端面作为精面。
这样才能实现同轴度和位置的要求。
对于
有相互位置要求,加工笫一个孔时应以螺纹孔和右端面为精基准。
其余三个孔应以螺纹孔和已加工出的孔作为精基准,实现周向定位。
粗基面选择:
为了加工出上述精基面,很显然,应以外圆和一个端面作为粗基面,镗,半精镗内孔。
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需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慎重决定。
该工件毛坏经模锻成型,根据表2-9得知孔已锻出。
《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黄如林主编。
其各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孔,
螺纹孔粗镗——精镗;
各外圆表面粗车——精车;
,
钻——铰;
螺纹孔车螺纹。
3、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
1)加工阶段的划分:
为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该法兰盘的加工可分为如下三个加工阶段:
a.粗加工阶段:
车外圆,端面,内孔;
b.半精加工阶段:
以精车后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面;
c.精加工阶段:
以端面和
孔定位,加工另外三个孔。
对于精度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求很小(
及
以上,
)的零件,还需要专门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为主,一般不用纠正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加工工序的安排:
a.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根据机械加工顺序安排时应遵循的原则,考虑到该工件的具体特点,先安排外圆,端面,内孔的加工。
由于螺纹内孔是主要精基准,又由于车螺纹后作为定位基准,会破坏螺纹,须以精加工后的未车螺纹之前的内孔作为主要精基准,精车外圆,端面,然后加工出一个孔,最后加工出四个孔。
b.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由于毛坯为模锻件,在机械加工之前,首先安排正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应力,改善切削性能。
在粗加工后,安排第二次热处理——调质处理,以获得均匀细致的回火索氏体,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c.辅助工序安排:
检验工序:
在热处理工序后安排中间检验工序,最后安排终结检验工序。
在终检前应安排清洗工序,最后将零件油封,入库。
3)工序的组合:
在确定加工顺序后,根据该工件的生产规模以及工件的结构特点与技术条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多个表面,以便于保证高的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考虑使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来组合工序。
工序集中和分散各有特点,应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技术要求,现场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适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而大批量生产则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
由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的发展,今后发展趋向于采用工序集中且柔性较高的原则来组织生产。
零件法兰由于是中批生产,又考虑到该零件结构特点,选用通用机床配以夹具,这样得到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
(1)下料;
(2)锻造毛坯;
(3)正火;
(4)粗车小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
(5)粗车大端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
(6)调质处理;
(7)检验;
(8)精车各档外圆,端面,倒角,攻螺纹;
(9)钻
孔,锪
孔直到
;
(10)清洗;
(11)检验;
(12)油封,入库。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片。
(四)确定加工余量:
合理选择加工余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
余量过大,则浪费材料及工时,增加机床和刀具的消耗;余量过小,则不能去掉加工前存在的误差和缺陷层,影响加工质量,造成废品。
所以合理确定加工余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故应在保证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余量。
确定工序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分析计算法;
2)查表修正法;
3)经验估算法。
工艺路线确定后,就要计算各个工序加工时所应能达到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工序余量的大小,工序尺寸的标注方法,基准选择中间工序安排等密切相关,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就其性质和特点而言,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a.在工艺基准不变的情况下,某表面本身各次加工工序尺寸的计算。
对于这类简单的工序尺寸,当决定了各工序间余量和工序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后,就可计算各工序的尺寸和公差。
计算顺序是从最后一道工序开绐,由后向前推。
b.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的计算。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工和检验方便可靠或由于零件表面的多次加工等原因,往往不能直接采用设计
毛坯图1-2
基准作定位基准,出现基准不重合的情况。
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定位基准,这时工艺尺寸的计算就比较复杂,应利用尺寸链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工序间余量进行必要的验算,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机械加工余量对工艺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余量不够,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余量过大,增加机械加工劳动量,而且增加了材料。
刀具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成本,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加工余量。
根据零件毛坯条件:
材料为45钢,硬度为HRC30-45,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在锻模毛坯。
1、本设计采用查表修正法和经验估计法相结合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1)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小端外圆长度7.5mm,加工表面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Ra1.6,故锻造时外径加工余量按
外圆查表得:
精车
,2Z=1.2;精车可以达到该公差等级,按照“入体原则”,粗车
,2Z=5.8;毛坯
,2Z=
。
(2)轴向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左、右端面及中间台阶面的加工。
余量查表得Z=
,故毛坯总长为26±2mm,小端台阶长为13.5±2mm。
(3)内孔表面加工余量。
工件内孔为螺纹孔和光孔。
由于
和
相差较小,故锻造时取统一内径,加工余量按
内孔查表得:
车螺纹M90×1.5,2Z=0.2;精镗内孔
88.376,2Z=0.8;精镗内孔
86,2Z=8;毛坯
81.2±2,2Z=9±2,毛坯图见1-2,其余各表面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详见工序卡片。
2、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及工艺装备:
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使用的机床所决定的。
在设计工艺规程时,主要是选择机床的种类和型号。
选择时参考有关手册,产品样本。
选择工艺装备即选择夹具、刀具、量具等,在选择时应考虑产品的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生产组织结构;产品的通用化程度及产品的寿命周期;现由设备、工艺规程的特点等情况。
由于该工件生产规模为中批生产,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通用机床余专用夹具较为合适。
具体的选择如下:
(1)粗车各档外圆、端面,镗孔及倒角。
选用CA6140普通车床。
夹具:
三爪卡盘。
(2)精车
134mm右端面。
选用CA6140普通车床。
夹具:
专用心轴。
(3)精车左端面及
mm。
选用CA6140普通车床。
夹具:
心轴。
(4)钻铰
5.5mm孔。
选用Z525。
夹具:
专用夹具。
(5)锪
9mm孔。
选用Z525。
夹具:
专用夹具。
另外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加工精度、所用机床性能,生产率及经济性等。
量具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
其选择的型号详见工序卡片。
3、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切削用量应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以后,综合考虑工序的具体内容、加工精度、生产率、刀具寿命等因素正确选择。
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
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即切削深度)
,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规定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用公式计算确定最佳切削速度v。
a.估算工时定额:
=
+
+
=
+
+
+
——单件时间;
——作业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辅助时间;
——基本时间。
b.准备与终结时间
。
c.单件计算时间
=
+
+
+
+
。
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加工条件:
此处省去NNNNN需要更多更完整的图纸和说明书请联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