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140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docx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

3G4G5G背后的科学意义

智能手机的问世除了带动移动世代的崛起,更加速通信技术的革新,在几年间,数据传输率的增加让用户享受高速移动网络新体验,3G、4G、5G的议题热度也始终居高不下。

但是一般人对4G乃至于5G的认知,就是手机上网的速度更快,并不了解背后的科学含意,本文将从不同通信时代的角度切入,一步步带领读者认识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到底什么是电磁波?

什么是带宽?

不同世代的差别又在哪里?

移动电话的世代

  

我们常常听到广告说:

4GLTE,其中G代表「代(Generation)」,4G代表第四代,是为了与之前的第二代(2G)、第三代(3G)移动电话做出区隔,我们以目前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欧洲系统来说明:

  

第二代移动电话(2G):

GSM系统只支持线路交换(注)的语音信道,主要通过语音信道打电话与传送短信,GPRS系统支持分组交换因此可以上网,但是由于利用语音信道传送数据封包,因此上网的速度很慢。

  

第三代移动电话(3G):

UMTS系统支持分组交换(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网,由于3G的手机同时支持2G,因此当我们使用3G的手机讲电话或发短信时,其实是使用GSM系统的语音信道来完成。

第四代移动电话(4G):

LTE/LTE-A系统支持分组交换,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网,由于4G的手机大多同时支持3G与2G,因此在手机找不到LTE基站时仍然会以UMTS基站上网,讲电话或发短信时仍然是使用GSM系统的语音信道来完成。

  

其实4G使用的LTE系统由于数据传输率很高,可以直接将语音数据切割成封包来传送,原理就和Skype网络电话一样,可以让音质更好,但是分组交换通常费用是以数据传输率来计算,等于使用者讲再久费用都一样,对电信公司来说如何收到更多钱是个问题;反观线路交换是计时收费,电信公司能够赚到更多钱,因此目前大部份电信公司的4GLTE提供讲电话或发短信时,仍然是使用GSM系统的语音信道来完成。

  

带宽的科学含意

  

一般人对通信世代的认知就是越后面的世代表示带宽(Bandwidth)越宽,带宽就好像高速公路,带宽越宽就好像高速公路越宽(车道越多),代表行车速度越快,也就是通信时数据传输率越高;再讲简单一点,就是手机上网的速度更快,这样的观念是对的,但是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要解释带宽,我们需要从电磁波说起。

  

无线通信传递媒介:

电磁波

  

电磁波(Electromagneticwave)是由互相垂直的「电场(Electricfield)」与「磁场(Magneticfield)」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Energy)」,这种能量在前进的时候就像水波一样会依照一定的频率不停地振动,如图1(a)所示。

电磁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频率(Frequency)」,单位为「赫兹(Hz)」,假设某一个电磁波一秒钟振动2次,则频率为2Hz,如图1(b)所示;一秒钟振动4次,则频率为4Hz,如图1(c)所示,例如:

无线局域网络(Wi-Fi)与蓝牙(Bluetooth)的通讯频率为2.4GHz,意思就是它使用的电磁波每秒钟振动24亿次(在这里G的意思是Giga,也就是Billion,代表10亿,不是前面3G、4G、5G的那个G)。

图1:

电磁波的定义

  

(a)电磁波是由彼此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b)每秒钟振动2次则频率为2Hz;

  

(c)每秒钟振动4次则频率为4Hz。

宇宙里自然存在的所有电磁波如图2(a)所示,我们称为「电磁波频谱(Spectrum)」,由图中可以看出中间的部分是光(Light),包括:

红外光(Infrared,IR)、可见光(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光)、紫外光(Ultraviolet,UV),因此光是一种电磁波;右边为频率更高(能量更高)的电磁波;左边为频率更低(能量更低)的电磁波,由于频率较低的电磁波比较安全,而且具有良好的绕射特性,因此适合用来做为无线通信使用。

图2:

电磁波频谱与应用。

  

(a)电磁波频谱;

  

(b)通信电磁波频谱。

  

目前用来做为无线通信的电磁波如图2(b)所示,包括:

  

1)频率大约100G~1GHz的电磁波:

通常应用在卫星通信、卫星定位、雷达与微波通信等,而频率30GHz以上(相当于波长10毫米以下)的电磁波称为「毫米波(MillimeterWave)」,目前有公司计划应用在5G的通信系统中。

  

2)频率大约100M~1MHz的电磁波:

通常应用在无线电视、移动通信(GSM/GPRS)、调幅广播(AM)、业余无线电、调频广播(FM)等。

  

3)频率大约100K~1KHz的电磁波:

通常应用在航空无线电、海底电缆、电话与电报等。

  

无线通信传递通道:

带宽

  

带宽(Bandwidth)是用来传递信号的「频率范围」,单位与频率相同为「赫兹(Hz)」,而且每一对通信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频率范围」来通话,假设:

  

甲和乙使用频率900~900.2MHz的电磁波通话(带宽900.2-900=0.2MHz);

  

丙和丁使用频率900.2~900.4MHz的电磁波通话(带宽900.4-900.2=0.2MHz);

  

此时我们说这个通信系统的语音信道带宽为0.2MHz。

  

手机并不会分辨到底是谁和谁在通话,而是接收某一个「频率范围(带宽)」的电磁波信号,因此甲与乙通话时手机都接收频率900~900.2MHz的电磁波,丙与丁通话时手机都接收频率900.2~900.4MHz的电磁波,换句话说,所有的通讯组件都是「只认频率不认人」,而且相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否则会互相干扰。

  

带宽与数据传输率的差异

  

「带宽(Bandwidth)」与「数据传输率(Datarate)」的意义很类似,常常让我们混淆,这里简单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

  

1)带宽(Bandwidth)是模拟通讯使用的名词:

由图一可以看出,电磁波是一种连续的波动能量,既然是连续的当然一定是模拟信号,因此「带宽(Bandwidth)」和它的单位「赫兹(Hz)」指的都是电磁波的物理特性。

  

2)数据传输率(Datarate)是数字通讯使用的名词:

手机会先将我们讲话的声音(连续的模拟信号)先转换成不连续的0与1两种数字信号,再经由天线传送出去。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每秒位数(bps:

bitpersecond)」,代表每秒可以传送几个位,也就是每秒可以传送几个0或1,例如:

1Gbps(1G=10亿)代表每秒可以传送10亿个位(10亿个0或1)。

  

数据传输率是数字通讯时实际传送每个位数据的速率,重点是数字信号让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调变与多任务技术,使相同带宽的介质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这就是目前许多新的通信技术,例如:

3G使用的WCDMA、4G使用的OFDM等被发明出来的原因,后面会再详细说明。

  

在前文中,我们了解到无线通信的频谱有限,分配非常严格,相同带宽的电磁波只能使用一次,例如2G的GSM900系统使用频率范围890~960MHz,则其他的无线通信就不能再使用这个频率范围,否则会互相干扰。

为了解决僧多粥少的难题,工程师研发出许多技术,来扩增频谱的使用率,例如TDMA、FDAM、CDMA、OFDM,而在这些复杂技术的背后,只要能掌握两个基本概念,就能了解整个通讯技术的发展关键。

  

这两个基本概念为「调制技术」(Modulation)与「多任务技术」(Multiplex)。

其中调制技术是将模拟电磁波调变成不同的波形,来代表0与1两种不同的数字信号,这样才能利用天线传送到很远的地方(这里只谈数字调制技术,不讨论早期的AM、FM这种模拟调制技术)。

多任务技术则是将电磁波区分给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由于手机必须设计给所有的人使用,当每支手机都把电磁波丢到空中,该如何区分那个电磁波是谁的呢?

  

数字调制技术(Digitalmodulation)

  

现在的手机是属于「数字通讯」,也就是我们讲话的声音(连续的模拟信号),先由手机转换成不连续的0与1两种数字信号,再经由数字调变转换成电磁波(模拟信号载着数字信号),最后从天线传送出去,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通讯示意图

电磁波是连续的能量,如何利用电磁波替我们传送这些0与1的数字信号呢?

因此科学家发明了下列4种数字调制技术:

  

1.振幅位移键送(ASK):

利用电磁波的「振幅大小」载着数字信号(0与1)传送出去,振幅小代表0,振幅大代表1,图4(a)所示。

  

2.频率位移键送(FSK):

利用电磁波的「频率高低」载着数字信号(0与1)传送出去,频率低代表0,频率高代表1,图4(b)所示。

  

3.相位位移键送(PSK):

利用电磁波的「相位不同(波形不同)」载着数字信号(0与1)传送出去,相位0°代表0,相位180°代表1,图4(c)所示。

  

4.正交振幅调制(QAM):

同时利用电磁波的「振幅大小」与「相位不同(波形不同)」载着数字信号(0与1)传送出去,这个图形比较复杂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这里。

图4:

数字信号调制技术

  

(a)ASK:

振幅小代表0,振幅大代表1;

  

(b)FSK:

频率低代表0,频率高代表1;

  

(c)PSK:

相位0°代表0,相位180°代表1。

  

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包括可以侦错与除错、可以压缩与解压缩、可以加密与解密、更好的抗噪声能力等,我们所使用手机2G的GSM/GPRS、3G的UMTS、4G的LTE/LTE-A、无线局域网络(Wi-Fi)、蓝牙(Bluetooth)等都是使用数字调制,显然数字通讯是发展的趋势。

  

传送端将数字信号(0与1)转变成不同的电磁波波形称为「调制(Modulation)」;同理,接收端将不同的电磁波波形还原成数字信号(0与1)称为「解调(Demodulation)」,所有的通讯装置一般都必须同时支持传送(调制)与接收(解调),因此科学家把负责调制与解调的组件称为「调制解调器」,英文就把「Modulation」与「Demodulation」的字头组合成一个新单字「Modem」,下回只要听到Modem就知道它是在做通讯用的组件啰!

  

复用技术(Multiplex)

  

多人共同使用一条信息信道的方法称为「复用技术」(Multiplex),简单的说,天空只有一个,你的手机要丢电磁波出去,我的手机也要丢电磁波出去,两种电磁波在天空中混在一起,接收端该如何区分那些是你的(和你通话的),那些是我的(和我通话的)呢?

  

复用技术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使用,而且彼此不能互相干扰,为了增加数据传输率,可能必须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复用技术,才能满足每个人都要使用的需求。

无线通信常见的复用技术包括下列4种:

  

1.时分多址(TDMA):

使用者依照「时间先后」轮流使用一条信息信道,如图5(a)所示,目前2G的GSM/GPRS系统有使用TDMA。

  

2.频分多址(FDMA):

用户依照「频率不同」同时使用一条信息信道,如图5(b)所示,前面介绍每一对使用者必须使用「不同的频率范围」来通话,其实就是FDMA,目前2G的GSM/GPRS、3G的UMTS有使用FDMA。

  

3.码分多址(CDMA):

将不同用户的数据分别与特定的「密码(Code)」运算以后,再传送到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