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1004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docx

宋福印吃药有讲究

吃药有讲究

同仁堂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宋福印

第一节煎药文化

熬药用芝麻秸杆最好,火容易控制,而且不用拉风箱(熬药时怕风)。

先用冷水泡,把药放入药吊子、或砂锅里,水没两指厚,泡0.5~1小时。

大火烧开,文火煮20~30分钟即可。

药渣子不能放在家里,应撒在马路上,希望人来车往把病气带走。

还药锅子时里边撒上盐,寓意“闲着”,撒盐也能杀菌防虫。

忌口:

每味药都有四气五味,熬好后,有一个总体的性味,据此判别忌口。

通常白天看病,晚上熬第一煎,次早熬第二煎,隔夜,应放冰箱里。

一般早饭前0.5~1小时,晚饭后0.5~1小时服药。

存放药忌三台:

忌放窗台:

落灰,爬虫进入。

忌放灶台、锅台:

容易被小孩、他人误食。

吃错药。

忌放香台:

对鬼神不敬。

第二节药引子:

现代人吃中成药(丸散膏剂),对药引子没有印象了。

过去自己熬药,就用到药引子。

方药中有君臣佐使(主辅佐使),

主药:

治疗主要病症的药。

辅药:

协助主药治疗主要病症的。

佐药:

治疗间夹病症或消除主药的副作用。

使药:

使者,药引子。

使药达到病的部位或经络。

常用药引子有几十种,比如葱、姜、醋、盐、蛐蛐、蚂蚱。

有些奇怪的药因子及用法,容易被骗子用迷信、祖传秘方的幌子行骗。

不懂时到医院问医生。

一、蛐蛐

蛐蛐本身可以利水消肿。

肝硬化、肝腹水、肿瘤等用来做药引子。

迷信说要找原配夫妻蛐蛐一对,其实找两只即可。

二、灶心土

现在临床还用。

烧柴火的灶,烧煤不行。

去掉黑灰,用焦黄的土熬水。

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疼痛、肠道出血。

胃癌晚期的病例:

喝灶心土的水,能喝下去,胃就开了。

三、童子尿

幼儿的尿。

养阴清热。

长期低烧不退,用养阴清热的药不起作用时,喝童子尿,有败火的作用、有退烧的作用。

四、姜

辛温。

主要作药引子。

1.解表散寒。

此时做药引子的情况比较多,如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时,特别冬天感冒,身上发冷又发烧,没有汗时,在服用解表散寒的药时喝一点姜汤,使体表微汗,这时,热退脉静升阳,感冒就可以好了。

最有效。

2.缓和药性。

如解半夏毒。

3.温胃止呕。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大便溏泄),温胃散寒,止泻。

当病人同时还有呕吐的症状时,建议用温温的姜汤送服附子理中丸。

立竿见影。

如果吐的厉害,无法服药,则先喝姜汤,8分钟后再服药。

若胃脘灼痛,发热,则不能用姜汤。

·藿香正气水里头含姜,不要再用姜汤了。

藿香正气水里还含有45%~50%的酒精,司机开车前不要服用,以免查出酒驾。

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片、胶囊等。

四正丸,与藿香正气水是一类的,芳香、解暑、化浊。

治疗暑湿造成的上吐下泻、胃脘不适,即中暑。

中暑时,可用温姜汤送服藿香正气丸、四正丸,效果更好。

暑湿会影响脾胃的运化,生姜会促进脾胃的运化。

三片姜煮水。

·肿瘤病人化疗期间,100%都有恶心、呕吐,吃不下,吃了就吐。

化疗前先喝50ml姜汤水,化疗后恶心症状减缓,吃饭也香。

若化疗前未服,可以在饭前10分钟先服用姜汤。

·积食,服用保和丸时,也可用姜汤。

4.止咳化痰。

5.外用。

·斑秃(鬼剃头),赶紧找姜擦涂,坚持十几天就可以长出头发了。

·狗皮膏药:

治疗风湿痛的(臂痛、肩、腿…);伤风着凉了,肌肉痛。

祛风散寒通络。

如果贴前先用姜片擦擦,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膏药的效果。

生姜本身就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十香暖脐膏:

治肚凉便稀;疝气;白带量多、发白、清稀(白带发黄者不适用)。

贴于肚脐。

如果要用姜擦,可贴于关元穴。

女孩来月经时,肚子发凉,有通经时也可以用。

男性肾阳虚(性功能减弱),腿冷,贴关元穴也有一定的效果。

6.禁忌。

咽喉肿痛、上火、大便干等不宜用姜作引。

五、枣

甘温,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主要作药引子(用于脾胃虚弱、气虚、血虚时)。

这种植物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用作药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女人不可百日无枣,男人不可百日无姜。

“一日三个枣,终身不显老。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三日无枣。

煮枣汤时,把枣撕成小块,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析出;姜煮的时间短(15分钟),枣煮的时间长(30分钟)。

大夫在方子中加大了枣的量(考虑不撕、煮的时间短)。

另外可与汤药一同煮。

1.提升作用(可自己用)

·参苓白术散(补气、健脾、化湿):

治疗脾虚泄泻,疲倦、气短、乏力,面黄肌瘦。

用枣汤送服,效果大增。

·人参健脾丸:

枣汤送服。

脾统血(造血、养血),枣也是养血健脾的。

枣汤送服,能增加造血功能。

·失眠,服用中成药(镇静安神、养血安神、清气安神),也可以枣汤送服。

2.制服作用(听大夫的)

能制服药性骏烈的药物。

·十枣汤:

治疗胸腔积液、腹腔积水。

用到甘遂、大戟、芫花等异常骏烈的利尿逐水的药。

大枣能缓和这些药的毒副作用,又不影响其迅速利水的效果。

3.姜、枣不分家

①姜辛温发散,伤阴,大枣是甘缓的,能缓解姜的发散作用,不至于发汗太过。

大枣是补养的药物,滋补的多了,会腻隔、阻滞,胃脘感觉痞满,不想吃东西了,姜的发散作用可以消除腻隔。

既不滋腻,又不至于发散多度。

②姜入气分,枣入血分。

一补一散,一散一收,阴阳平衡。

既可以驱邪,又可以扶正。

③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病,一般是感冒发烧、肠胃病。

而姜和枣正好是用于外感和脾胃的。

所以多用。

④文化内涵。

大夫开完方子后写“姜枣饮”。

预祝病邪将早日驱除,身体将早日康复。

·外感风寒、肠胃不适、虚弱(气虚、血虚)时用姜枣饮多。

姜和枣的比例要根据病症、病情、病人身体等综合决定。

找大夫咨询。

病症方面如:

虚弱时,可以枣多一些(10枚),姜少一些(3片)。

冬天感冒发烧无汗时,姜多一些(5片),枣少一些(3枚)。

·经常吃肥甘厚味,体胖的男性不要用。

经常吃会上火、长肉。

药用为干枣。

吃鲜枣会拉肚子,便中有枣皮。

六、醋

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药引子。

·四大名醋:

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福建

1.作用

活血、止血、解毒、驱虫、开胃、解酒。

能软化血管,改善代谢。

武则天腹痛,御医治不好,有一个被砍头,一和尚奉上一瓶醋,喝后立好,以后武皇吃饭时,必喝一小碗醋。

现在洛阳地区的人吃饭时,桌子上都有一碗醋。

平时养生,一天喝20~30ml,就可以了。

胃酸过多,有溃疡者不宜。

吃发汗的感冒药时不要吃醋。

痛风、糖尿病人不要吃醋。

2.引药

·古代用新鲜的草药、虫、海产品、矿物质入药,有很多副作用。

后来(两三千年前)发现用醋泡、蒸、炒后,药效增加,副作用减缓。

现在还有三十几种饮片需要用醋来炮制,有些直接用醋来熬药,有些膏、丸、散、丹用醋作辅料。

如香附子:

生用,会上行头目,治疗头疼;煮熟后会引气入丹田,治疗腰腿疼痛;用醋炒制后,就进入两胁,入肝经,疏肝理气止痛,治疗两肋痛。

生气憋痛时,建议用醋送服疏肝理气的药。

五味子益气养阴。

用醋拌后,能增强止泻、止汗、止遗的作用。

治疗自汗、早泄、老年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夜间尿频。

也可以用醋泡两三天,(喝醋。

五味子每天用量15g,喝醋50~100g。

)大夫一般会开复方。

3.养生

·良性乳腺增生:

醋拌鹿角霜(鹿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下的边角料,磨成粉)涂抹在病变部位,一段时间后,减缓疼胀感,增生的乳腺会减小(酸有软坚散结的作用,鹿角霜也有此效)。

女性经前乳房胀痛,则以后得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的概率大。

及时找大夫调,直到胀痛感消失,患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定坤丹:

清朝太医院发明,益气养血,调经止带。

与乌鸡白凤丸类似,用醋送服。

功能与作用:

滋补气血,调经疏郁,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一次半丸至一丸,一日2次,温水或温醋送服。

经量多,白带清稀时用醋送服,可以减少经量。

白带黄,有炎症时,月经量少的,不要用醋。

·麦麸、铁沙(吸附热,使热量持续),用老陈醋拌匀,装入纱布,加热后,敷于患处,可治疗老寒腿、关节炎、骨质增生。

新扭伤不可用。

应冷敷。

·止鼻血:

用棉签蘸上老陈醋,塞进去,即可。

七、酒

1.哪种酒能做药引子?

白酒:

药引子需大量服用,白酒度数高,一般人不能用。

古代没有高度酒。

泡酒药,能久存(防腐),但按照日常饮用量,药效小。

黄酒:

古代就有,酒精度适合多数人(15~20度),可以做药引子,多用来送服。

粮食酿制,本身有一定保健滋补作用。

只要是粮食(江米、大米、高粱、小米等)经过糖化、发酵,酿制的黄酒(不是勾兑的)都可以做药引子。

江浙一带盛行、时尚,山西代县也出黄酒。

不管何方人,喝黄酒的营养、保健作用肯定比白酒好。

啤酒:

不能析出药物,不用。

2.怎么做药引子?

《黄帝内经》中专门有一篇《汤液醪醴论》,论述汤药与米酒。

古代用鲜药,对胃有刺激,所以有用黄酒熬药的记载。

1)炮制

现在的药都是干品,易保存,而且是酒制、醋制过的。

·大黄:

清热、泻火、通便。

但是酒制后,通便的作用不明显,活血的作用更强。

·当归:

酒制后,不仅养血,活血的作用也很强,补而不腻。

2)送服

①用于风寒痹痛,即老寒腿。

有增强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

用40度的温黄酒。

·吃大活络丸、复方小活络丹时,用黄酒送服,就可以增强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效果。

②止血活血的作用。

·乌鸡白凤丸,治疗气血亏虚,月经不调。

一般温水送服。

但有痛经时,建议经前一周,吃此丸并用黄酒送服,有活血、止痛、缓急的作用。

3)外敷

治疗关节炎等风湿病。

这些陈旧病外敷比内服好。

酒、醋拌药外敷效果相近,但用药不同。

小活络丸碾碎酒拌,局部外敷。

3.养生

·男性“壮阳散”。

淫羊藿、菟丝子、山萸肉各100g,研成粉,每日早晚各用黄酒冲服5g,三天见效,一周后效果更明显。

增强体力,补充精力。

方便。

夏天喝后口干上火的话,减量。

临床用汤药。

白酒泡药,贵,鹿茸等药,泡一次2万元。

麻烦,喝一两个月,效果也不明显。

·肉苁蓉:

中年男女都可以用。

补肾精、养肝血、润肠通便。

研成面,日黄酒冲服10g,

·女士适合用黄酒冲服枸杞子、核桃、黑芝麻。

滋阴养血、补气、润肠通便、美容。

·三子补肾散。

菟丝子(补肾阳)、蛇床子(温阳)、五味子(补肾阴)等分,黄酒冲服。

男性用(性功能障碍、夜尿多)。

女性经量多时也可以用(慎用)。

·外敷治疗幼儿肠胃功能紊乱、食积。

肉桂1g、车前子1g、吴茱萸1g。

研面,黄酒调成粉,敷肚脐,用胶布固定,一天4~6小时,连用3天。

4.禁忌

痛风、糖尿病不宜喝。

感冒期间慎喝。

不宜与牛奶同喝。

睡前半小时内不宜喝。

1小时内不宜喝茶。

八、蜂蜜

1.性状及传说

久存不腐烂。

美国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下发现3千多年的一瓶蜂蜜,没有任何防腐措施,质地未变。

神农本草经里谈到蜂蜜。

孙思邈坚持喝蜂蜜酿制的酒,100岁时完成《千金翼方》。

苏步青100岁生日时,谈到,他每天早上喝两勺蜂蜜后,再去晨练。

2.用于中药的炮制

蜜制,蜜炼。

3.做药丸

古代用蜜及药粉做药丸,用手搓。

现在代替蜜的复合乳化赋形剂种类多了。

4.送服

能增加药物的效果;减少对人体的刺激;改善口味。

送服养阴润肺的中成药、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如麻仁丸、润肠丸、养阴清肺丸等。

·病例:

干咳嗽,无痰。

这是肺阴虚的咳嗽,应该用养阴清肺丸,一周后效果不明显,病人又不愿意喝汤药,改为两勺蜂蜜送服丸药后,三天见效,三周治愈。

病人瘦弱,是阴虚的体征,而蜂蜜适宜于干咳、阴虚。

注:

甘草片治疗有痰的咳嗽,痰比较多,浓,有热症。

不应用蜂蜜。

5.丸散膏丹

丸:

丸者缓也,谐音。

也就是药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作用缓慢,适合于慢性病。

如六味地黄丸服用3月~2年不等。

也有特例,如安宫牛黄丸,作用时间短。

散:

散的意思。

作用面积比较大,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发挥作用。

如云南白药,各受伤部位都可以用。

参苓白术散是口服药,它可以作用到胃、肠。

膏:

一种是口服的滋补药膏,江浙一带立冬以后,都熬制一锅滋补膏(桂圆膏、龟苓膏);另一种是外用的,如狗皮膏药。

丹:

从炼丹术而来,中医把疗效好的、含有名贵药的丸药都叫做丹。

2005年国家药监局规定,不允许用“丹”的称呼了,因其有“灵丹妙药”的意思,会误导老百姓。

如至宝丹、紫血丹、大活络丹、小活络丹、仁丹。

6.蜂蜜的用法及禁忌

夏天湿热,少用,实在要用,就弄稀一些。

秋天燥,是服用蜂蜜润肺的季节。

·牛奶加热兑蜂蜜,每天睡前1小时坚持喝,有调节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作用。

牛奶安神,蜂蜜养阴安神,能潜阳入阴。

·仙人掌捣碎加蜜,涂在蚊虫叮咬处。

牙膏清凉,也可以用。

·治疗痄腮:

仙人掌去皮、刺,捣成泥,加蜂蜜拌匀,敷患处,日一次,两三天治愈。

·轻度烫伤(灼热发红、起泡但未破),土豆捣成泥,加2匙蜂蜜调匀,敷于伤处,10分钟后,用冷水冲洗掉,擦干。

每日3次。

效果不错。

土豆有收涩、收敛作用,能减少肿胀、渗出,缓解疼痛。

糖尿病人、胰腺炎、痛风者不能用,肥胖者少用,瘦人多数阴虚,适合用。

九、糖

汤药中是否加糖,要咨询大夫,不可自行加糖。

如清热解毒的药是用其苦味、寒性起作用的,苦入心,苦能燥湿、泄火。

加糖特别是加红糖会减小药的作用。

实在想加,就加一点白糖或冰糖,起码不会影响其寒性。

药引子多用红糖,红糖性温,益气养血,健脾暖胃,活血化瘀。

在吃滋补药时,如补血、养血、补肾等,可少加一点红糖,不会影响药性。

但容易胖。

“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指红糖。

产后坐月子期间喝红糖水;来月经时,肚子有一点疼、凉时,喝姜糖水;感冒时用姜糖水。

送服滋补类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等,可以增加效果。

吃生化丸、失笑散,恶露不尽时,用红糖水,有去恶露的作用。

缓解腹痛效果很好。

古代只有红糖,糖一出现,就用来入药,古代就两类病:

风寒感冒初期喝姜糖水驱寒,不用吃药便可愈;暖胃驱寒。

早上吃比晚上吃好,不易肥胖。

·红糖水泡人参:

增加体力,补气养血;低血压的人可以升高血压。

·红糖水泡桂圆:

养血安神。

(红糖活血养血;桂圆益气养血、养心。

瘦弱的女子吃红糖食有好处的。

体瘦的老人喝红糖可以补充体能,延年益寿。

小孩慎吃。

·中年女性,若体力不支、经血亏虚、体质瘦弱、面色萎黄、月经量少、体虚不孕。

建议熬黑白粥喝。

中医讲,阴阳和固能有子。

黑白粥:

黑芝麻15g、核桃仁15g、淮山药15g、莲子15g、生薏米15g。

熬粥,早晚分服。

经前一周加红糖吃。

长期间断吃,益气、养血、补精。

·解酒方:

陈皮10g、生姜15g、红糖15g。

煮水喝,促进乙醇代谢,醒酒,和胃止呕。

十、米汤

1.米汤的熬法

有大米汤和小米汤。

比平时的稀粥还稀一点,米量相当于稀粥的2/3,大火烧开,小火煮30分钟,待温后,取上层的透明部分。

2.大米汤

性平偏温,有滋养作用。

益气,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滋补脾胃,补身子,恢复气力。

偏瘦、常拉肚子者用。

清代王世雄说,穷人患了虚症,就用米汤代替参汤,每获奇效。

※自注:

人在最虚弱的时候,喝大米或小米汤,能以最小的体力消耗,补充营养,有了体力后再补充肉汤、吃肉等。

虚者吃其他东西会出大汗、呕吐,不但不能补充,还有消耗。

·糖尿病者喝米汤后半小时血糖会高,一小时后又下来。

出现一个短高峰。

·高血脂、肥胖、痰湿比较重(嗓子有痰或常吃油腻者)慎吃大米汤!

可以喝一点小米汤。

·引药三点:

第一,吃益气养血,健脾止泻的中成药时,可用大米汤送服。

增加效果。

第二,三伏天易上火,常吃一些清热泻火的药,但夏天脾胃虚弱,这些苦寒药更会伤脾胃,甚至造成拉肚子,这时用米汤送服。

第三,夏天小孩常伤食,拉肚子,但又不是肠炎和痢疾,这时吃大米汤能起到止泻健脾的作用。

如十全大补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西黄丸、紫雪丹。

西黄丸:

治疗肿瘤或淋巴结肿大的非常重要的中成药。

化瘤、止痛、消炎。

但里头的药寒凉,刺激胃,会恶心反胃。

米汤送服好。

中药有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新雪丹。

与六神丸一样,都是清热解毒、开窍的,但寒凉伤脾,用米汤送服好。

3.小米汤

偏寒凉,

年轻力壮,体型偏胖、常上火者,用小米汤生津止渴,清火润燥。

十一、大葱

1.小葱

春天吃小葱,取生发之气。

葱补阳,能提升阳气,对一年的精气神都有好处。

小葱蘸酱,越吃越胖;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五辛菜。

小葱、子姜、蒜苗、韭菜、香菜(一说是芥菜)拌成小菜。

能驱鬼邪,祈福迎祥。

唐代流传下来,立春前后吃。

2.大葱

白露以后的好,吃葱白。

当佐料用,或吃烤鸭用。

山东习俗:

姑娘出嫁时带上一根双胞胎的大葱(谐音:

大冲)和桃枝,用红纸包起来,带到婆家,桃枝放于窗台上,葱种在院子,葱长的好,代表小日子兴旺。

·治风寒感冒三部曲:

①感觉受凉了,打喷嚏,及时喝姜糖水,发一点汗可好。

②若还感觉发冷,再往后就会发烧,熬姜糖水时加葱白(根),通阳发表、解表散寒、发汗的作用更强。

③若还不管用,就加热米汤,“啜米汤以助药令,”发出汗来了,怕冷、浑身酸痛的感觉就会消失。

姜糖葱白饮:

生姜片15g、葱三段、红糖120g。

葱姜加水煮开后加红糖,趁热喝,盖被发汗。

适用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

·葱白、生姜各半两,盐一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手心、脚心窝、肘窝)一遍。

解表散寒、发汗、退烧,祛风寒。

·打蛔虫:

一根大葱白捣碎,2两香油拌合,喝下。

·男人生吃大葱能壮阳。

·葱能养肺、通气。

·孙思邈用葱叶插入尿道,治疗癃闭(尿潴留),即尿频但尿不尽。

现在用导尿管。

这是肾虚的一个表现。

一根大葱的葱白捣碎,大颗粒的粗盐炒,敷肚脐,有温肾壮阳、利尿的作用。

·蚊虫叮咬:

用大葱汁涂擦。

止痛止痒消炎。

·葱白生艾叶方:

治疗老寒腿,风湿性关节炎。

葱白十根,生艾叶60g,生骨碎补15g,姜汁半杯。

捣碎,敷于患处,每次半小时~1小时,早晚各一次。

有发热的感觉,温经散寒,止痹痛。

3.禁忌

·葱热性,燥热。

吃多了伤眼(葱辣眼,蒜辣心),吃多了会肿嗓子。

体型偏胖、经常上火的人注意少吃。

·阳虚者宜多吃。

·喝牛奶可以消除吃葱的口气;嘴嚼茶叶也可。

嚼油炸花生、吃口香糖更臭。

·忌与蜜同服。

·有腋臭的人慎吃。

它解表散寒,发汗,更臭。

·胃肠道炎症者少食。

·表虚、多汗者少食。

·不宜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

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