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858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docx

炉内水处理工艺规程

 

热电分厂化学车间炉内水处理工段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说明

2.原材料及化学规程

3.生产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4.工艺流程叙述及主要设备开停车要点

5.本装置与全厂的配合

6.正常工艺技术条件一览表

7.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生产控制一览表

9.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

10.安全技准

11.安全设施说明

12.主设备结构

13.设备一览表

14.应遵守的主要技术规程及制度

 

1.产品说明

本岗位生产操作属辅助生产系统,是热电分厂新建130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水监测、控制工段,向给水中加入N2H4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向锅炉炉水中加入Na3Po4和Na2HPo4进行协调磷酸盐处理,以提高蒸汽品质,防止热力系统结垢、积盐和腐蚀并使水汽质量达到如下标准:

1.1.炉水

PO43—:

8—12mg/lNa/PO4:

2.85—2.2Sio2≤2mg/l

PH≤8.3外状清DD≤60us/㎝

1.2.过热、饱和蒸汽

Na+≤10ug/lSio2≤20ug/lDD≤10us/㎝

1.3.除氧水

化学O2≤7ug/l热力O2≤15ug/l

1.4.给水

Sio2≤20ug/lYD≤2umol/lPH:

8.5—9.2

NH3:

0.8—1.2mg/lN2H4:

20—50ug/lDD≤10ug/㎝

2.原材料及化学品规格

2.1.磷酸三钠(Na3PO4·12H2o):

纯度98%

2.2.磷酸氢二钠(Na2Hpo4):

纯度95%

2.3给水YD≤2umol/l

2.4.给水PH8.5—9.2

2.5.给水氨含量0.8—1.2mg/l

2.6.给水Co2含量≤50ug/l

2.7.联氨(N2H4):

纯度40%

3.生产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3.1.生产基本原理

3.1.1.N2H4除氧的基本原理

在给水中加入N2H4,用以出去热力除氧后水中残余的溶解氧防止热力设备发生腐蚀和结铁垢、铜垢。

3.1.2.协调磷酸盐防垢的基本原理

协调磷酸盐是一种既严格又合理的锅内水质调节方法,它不仅能防止钙垢的产生,而且能防止锅炉管的腐蚀,就是除向汽包内添加Na3PO4外,还添加其他适当的药品,使锅炉水既有足够高的PH值和维持一定的PO4³-浓度,又不含有游离NaOH。

3.2.化学反应方程式

3.2.1.N2H4+H2O+O2=3H2O+N2

3.2.2.10Ca²++6PO4³-+OH-=Ca10(OH)2(PO4)6(水化磷灰石)

3Mg²++2SiO3²-+2OH-=3Mgo·2H2O(蛇纹石)

4.工艺流程叙述及主要设备开停车要点

4.1.工艺流程叙述

4.1.1.补给水进入除氧器经过热力除氧后,水中仍然存在残余的溶解氧为了彻底除尽,加入N2H4,先将N2H4(40%)溶解在N2H4溶药计量箱中,启动搅拌器搅拌均匀,由N2H4加药泵注入除氧器出口管中,由给水泵打入汽包中。

4.1.2.协调磷酸盐系统工艺流程为:

将Na3PO4和Na2HPO4分别溶解在各自的溶药计量箱中,启动搅拌器搅拌均匀,由Na2HPO4加药泵和Na3PO4加药泵按Na/PO4摩尔比注入到汽包中。

4.2.主要设备开停车要点

4.2.1.N2H4加药系统开停车要点

4.2.1.1.检查试验N2H4泵及其系统是否合乎启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1.2.除氧器投运后开加药门,除氧器停运时关加药门,全停时停N2H4泵关出入口门。

4.2.2.协调磷酸盐开停车要点

4.2.2.1.Na3PO4、Na2HPO4药液的配置有溶药工负责,其配置浓度应保持在1.5%—2.5%的范围内;Na2HPO4浓度在1-2%范围内。

4.2.2.2.开启Na3PO4和Na2HPO4加药泵出、入口门后启动各自加药泵。

4.2.2.3.因直接在溶药计量箱中溶药,故加药泵运行一定时间应定期检查加药泵入口Y型过滤器,清除脏物,防止污堵。

4.2.2.4.加药方式应连续均匀加入;应根据Na/PO4摩尔比调整加药泵的量程。

5.本装置与全厂的配合

5.1.向除氧器出口水中加入N2H4,用以出去热力除氧后的残余溶解氧,以防止热力系统发生氧腐蚀和结铁垢、铜垢。

5.2.向炉水中加入Na3PO4和Na2HPO4溶液,用以出去炉水中的钙、镁离子及硅酸根离子,并通过排污排除,以防止主设备的积盐、结垢和腐蚀,使水汽系统循环正常,蒸汽品质稳定,配合炉外净水处理共同完成锅炉供水的处理净化,使整个水汽系统中水质蒸汽品质稳定,以确保锅炉、汽轮机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6.正常工艺技术条件一览表

设备名称压力流量水质标准

N2H4加药泵16MPa50l/h20--50ug/l

Na3PO4加药泵16MPa50l/hNa/PO4=2.85—2.2

Na2HPO4加药泵16MPa50l/hNa/PO4=2.85—2.2

7.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7.1.总则

7.1.1.在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应精通各项操作技能及时地处理事故;

7.1.2.当发现汽水质量劣化时,应加强连续不断的化学分析,在处理过程中应以分析结果来判断,其分析间隔时间至少不超过以下规定:

7.1.2.1.炉水、蒸汽15min;

7.1.2.2.给水硬度、除氧器溶解氧、凝结水硬度为1h;

7.1.2.3.凝结水溶解氧为半小时;

若经检验结果证明系漏泄造成,除应对劣化水质进行分析外,尚应加强对所影响到的水系统进行分析。

7.1.3.在分析汽、水质量劣化原因之前,必须确认取样、分析方法、试剂仪器等完全处于正常状态;

7.1.4.当汽、水质量劣化时汽水化验员绝对不可脱离工作岗位,并保持主要的运行指标的化验工作;

7.1.5.对于一切异常、故障,事故必须首先了解它的性质,并沉着迅速处理;

7.1.6.由于汽、水质量劣化需要停炉或限制负荷时,值班长应首先报告值长,并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

7.1.7.汽、水质量劣化时,对所采取的水、汽样品除进行试验外,尚须留样,并妥善保存以备进一步分析原因;

7.1.8.处理过程中,班长应与值长保持密切联系处理妥善后,班长应领导本班人员认真讨论,找出原因和防止对策,将发生的一切现象原因,各阶段处理经过,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记录本内;

7.2.除氧水溶解氧超标

7.2.1.原因

7.2.1.1.温度、压力不稳定,参数偏低;

7.2.1.2.排气门开度过小;

7.2.1.3.负荷过大;

7.2.1.4.进入除氧器的水温过低;

7.2.1.5.栅盘倾斜,损坏或赌塞;

7.2.1.6.短时间内补大量疏水;

7.2.1.7.取样器漏气;

7.2.1.8.联氨浓度过低;

7.2.2.处理

7.2.2.1.通知除氧器值班员加强运行参数调整;

7.2.2.2.将各台除氧器均匀配水;

7.2.2.3.调大排氧气门开度;

7.2.2.4.报告值长,联系汽轮机进行检修;

7.3.除氧水硬度及硅酸根超标

7.3.1.原因

7.3.1.1.除盐水硬度、硅酸根不合格;

7.3.1.2.凝结水水质不合格;

7.3.1.3.疏水箱水质不合格;

7.3.2.处理

7.3.2.1.通知净水室进行处理;

7.3.2.2.联系汽轮机检查凝汽器;

7.3.2.3.将疏水箱水排尽;

7.4.N2H4浓度过低或过高

7.4.1.原因

7.4.1.1.N2H4加药泵故障或药液浓度过高;

7.4.1.2.计量箱内药浓度过低或加药泵行程过大;

7.4.2.处理

7.4.2.1.检修加药泵;

7.4.2.2.调整计量箱内药液浓度;

7.4.2.3.调整计量泵行程;

7.5.给水PH值低于标准

7.5.1.原因

7.5.1.1.净水室加氨泵出力不足故障;

7.5.1.2.氨液浓度过低或氨水质量不合格;

7.5.1.3.热力系统CO2含量高;

7.5.1.4.少量酸性水误入系统;

7.5.2.处理

7.5.2.1.通知净水室提高除盐水中氨含量;

7.5.2.2.通知值长联系汽轮机调整除氧器,凝汽器运行工况;

7.5.2.3.普查水质,检查系统内水质污染情况,通知净水室增大除盐水中氨含量;

7.6.给水、炉水均成强酸性水

7.6.1.原因

酸性水误入系统

7.6.2.处理

7.6.2.1.立即报告班长、值长并全面普查给水、炉水系统水质;

7.6.2.2.加强炉内协调磷酸盐处理;

7.6.2.3.通知锅炉值班员降低汽包水位;

7.6.2.4.加强锅炉排污大量进行换水;

7.6.2.5.解列严重污染的除氧器;

7.6.2.6.酌情对其它除氧器换水;

7.6.2.7.适当调大氨剂量;

7.7.给水、炉水均成弱酸性水

7.7.1.原因

净水室加氨量不足,系统CO2含量高;

7.7.2.处理

加强炉内磷酸盐处理,调大氨剂量,调整除氧器运行工况;

7.8.给水、炉水碱度过高或成强碱性水

7.8.1.原因

碱性水误入系统;连续排污扩容器过水;

7.8.2.处理

7.8.2.1.立即报告班长、值长,并全面普查给水炉水系统水质;

7.8.2.2.炉内应维持低磷酸根标准;

7.8.2.3.通知锅炉值班降低汽包水位;

7.8.2.4.加大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7.8.2.5.解列严重污染的除氧器,酌情对其它除氧器换水;

7.9.炉水外观混浊

7.9.1.原因

7.9.1.1.给水质量劣化;

7.9.1.2.检修后的锅炉启动投入运行;

7.9.1.3.长期未进行定期排污;

7.9.2.处理

7.9.2.1.对水质不合格的水,禁止送入给水系统;

7.9.2.2.对锅炉进行换水;

7.9.2.3.加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7.10.炉水硅酸根超标

7.10.1.原因

7.10.1.1.给水中硅酸根超标;

7.10.1.2.锅炉负荷增加过快;

7.10.1.3.锅炉排污门堵塞或未开;

7.10.1.4.燃烧工况不佳,火焰中心偏斜;

7.10.1.5.Na3PO4和Na2HPO4药品不纯,含硅量高;

7.10.1.6.连排扩容器人口门未开或开度太小;

7.10.2.处理

7.10.2.1.对不合格水不准进入给水系统;

7.10.2.2.加强连续和定期排污;

7.10.2.3.通知锅炉值班员调整运行工况,并使之稳定;

7.10.2.4.开大连排扩容器人口门;

7.10.2.5.联系车间更换Na3PO4和Na2HPO4药品;

7.11.炉水PO43-低于标准

7.11.1.原因

7.11.1.1.给水YD突然增加;

7.11.1.2.锅炉负荷突然增加;

7.11.1.3.药液浓度不足;

7.11.1.4.加药泵出力不足;

7.11.1.5.加药管路泄露;

7.11.1.6.连排污门开度过大;

7.11.2.处理

7.11.2.1.加强炉内协调磷酸盐处理,提高炉水PO43-浓度;

7.11.2.2.提高药液浓度;

7.11.2.3.通知检修处理加药泵及管路;

7.11.2.4.减少连续排污门开度;

7.12.协调磷酸根Na/PO4摩尔比超出范围

7.12.1.原因

7.12.1.1.Na3PO4加入量过高;

7.12.1.2.Na2HPO4加入量过高;

7.12.1.3.锅炉负荷变化;

7.12.2.处理

7.12.2.1.减少Na3PO4加入量,适当加大Na2HPO4加入量

7.12.2.2.减少Na2HPO4加入量,适当增加Na3PO4加入量

7.12.2.3.加强化验分析次数,了解锅炉负荷变化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7.13.蒸汽中硅酸根超标

7.13.1.原因

7.13.1.1.炉水硅酸根超标;

7.13.1.2.锅炉负荷波动太大;

7.13.1.3.炉水PH值偏低;

7.13.1.4.汽包水位过高;

7.13.1.5.水位波动太大;

7.13.1.6.减温水硅酸根超过标准;

7.13.1.7.汽水分离器故障;

7.13.1.8.用于洗汽的给水品质不佳;

7.13.1.9.水、汽共腾;

7.13.2.处理

7.13.2.1.加强锅炉排污,分析炉水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7.13.2.2.通知锅炉值班员稳定负荷和汽包水位,无效时应降低负荷运行;

7.13.2.3.加强炉内协调磷酸盐处理;

7.13.2.4.加强蒸汽质量监督;

7.13.2.5.水质不合格不准作为给水水源;

7.13.2.6.联系维修检修汽水分离器;

7.14.凝结水硅酸根,硬度超标

7.14.1.原因

7.14.1.1.凝汽器铜管泄漏;

7.14.1.2.循环水泵空气管漏入生水;

7.14.1.3.除盐水不合格;

7.14.1.4.低加加热器轴封冷却器疏水不合格;

7.14.2.处理

7.14.2.1.联系值长检查凝汽器;

7.14.2.2.通知净水室及时处理;

7.14.2.3.根据水质情况加强炉内处理;

7.15.疏水箱中水质YD超标

7.15.1.原因

7.15.1.1.生水加热器泄漏;

7.15.1.2.检修后机、炉新启动时疏水质量不合格;

7.15.1.3.其它不合格疏水漏入;

7.15.2.处理

7.15.2.1.联系值长,协调有关单位查明不合格水来源;

7.15.2.2.将不合格水排至地沟;

8.生产控制一览表

8.1.N2H4系统

名称规格压力(MPa)备注

溶药箱入口门DN25PN1.01.0

溶药箱出口门DN15PN1.61.6

加药泵入口门DN15PN1.61.6

加药泵出口门DN15PN1.61.6

加药入口门DN15PN1.61.6

8.2.Na3PO4系统

溶药箱入口门DN25PN1.0

溶药箱出口门DN15PN1.6

加药泵入口门DN15PN1.6

加药泵出口门DN15PN16

锅炉加药入口门DN15PN16

8.3.Na2HPO4系统

溶药箱入口门DN25PN1.0

溶药箱出口门DN15PN1.6

加药泵入口门DN15PN1.6

加药泵出口门DN15PN16

锅炉加药入口门DN15PN16

9.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

每吨蒸汽耗N2H4

每吨蒸汽耗Na3PO4此几项不知

每吨蒸汽耗Na2HPO4

10.安全技准

10.1.对于Na3PO4、N2HPO4、N2H4加药泵应运行稳定无异音,并且减速箱温升不超过80℃,电动机温升不超过60℃,减速箱油质良好,油位正常,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吸入侧液位,以防止吸入空气造成气蚀;

10.2.N2H4应严格按标准加入,控制在20—50ug/l,Na3PO4和Na2HPO4按Na/PO4摩尔比2.85—2.2;

10.3.加药方式均为连续均匀加入;

11.安全设施说明

11.1.压力表

监督控制加药泵运行压力,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压力范围内运行,并通过压力变化掌握加药泵运行状况;

11.2.电机防护罩

防止电动机运行中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11.3.逆止阀

防止加药泵停运过程中炉水倒流回加药或剂量箱;

11.4.安全帽

保护化验员在各取样点取样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11.5.防护耳塞

在锅炉定排过程中保护化验人员耳膜;

11.6.超压保护

当加药泵出口门没开造成加药泵出口超压时,其自动开启,将药液回流至溶药箱,保护加药泵不受损坏;

12.主要设备结构

12.1.N2H4溶药计量箱

溶药箱为直径1000㎜,高1400㎜的圆柱型罐体,内有搅拌器;

12.2.加药泵

N2H4加药泵为柱塞式加药泵,通过电机带动柱塞往复运动达到加药的目的;

12.3.Na3PO4溶药计量箱

溶药箱为直径1000㎜,高1400㎜的圆柱型罐体,内有搅拌器;

12.4.Na2HPO4溶药计量箱

溶药箱为直径1000㎜,高1400㎜的圆柱型罐体,内有搅拌器;

12.5.Na3PO4加药泵、Na2HPO4加药泵

二者均为柱塞式加药泵,通过电机带动柱塞式往复运动达到加药的目的;

13.设备一览表

13.1.

设备名称规格体积数量

N2H4溶药箱Φ1000×14001.1m31

Na3PO4溶药箱Φ1000×14001.1m32

Na2HPO4溶药箱Φ1000×14001.1m31

13.2

名称型号流量扬程电机型号功率电流台数

N2H4加药泵J-M50/1.6IV50l/h160YSJ71340.55KW1.6A2

Na3PO4加药泵J-50/16IV50l/h160YSJ90L41.5KW3.65A2

Na2HPO4加药泵J-50/16IV50l/h160YSJ90L41.5KW3.65A2

14.应遵守的主要技术规程及制度

14.1.N2H4加药泵(2台)

型号:

J-M50/1.6IV

流量:

50l/h

转速:

80r/min

14.2.Na3PO4加药泵(2台)

型号:

J-50/16IV

流量:

50L/h

转速:

99r/min

配用电机:

1.5KW

14.3.Na2HPO4加药泵(2台)

型号:

J-50/16IV

流量:

50L/h

转速:

99r/min

配用电机:

1.5KW

14.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安全卫生制度法规》第一册《安全卫生制度法规》第二册

《管理标准选编》

 

本规程由哈尔滨气化厂标准化办公室提出

本规程由热电分厂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人:

孟宪鑫李广佳王业清

本规程批准人:

本规程首次发布日期:

本规程校稿人:

 

化学二期炉外水处理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说明

2.原材料及化学品规格

3.生产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4.工艺流程叙述及主要设备开停车要点

5.本装置与全厂的配合

6.正常工艺技术条件一览表

7.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生产控制一览表

9.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

10.三废及处理

11.安全技准

12.安全设施说明

13.主要设备结构

14.设备一览表

15.应遵守的主要技术规程及制度

附一:

仪表测量及控制一览表(包括调节阀的作用形式)

附二: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

 

1.产品说明

为满足哈尔滨气化厂热电分厂新建130m3/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设备的生产用水水质要求,对生水进行预处理、预除盐、一级除盐、二级除盐,使出水达到如下标准:

含盐量≤0.2mg/l

Sio2≤20ug/l

DD≤0.2us/cm

PH7—8

YD0umol/l

2.原材料及化学品规格

生产水浊度≤5mg/l

杀菌剂(clo2)浓度

还原剂(NaHSO3)浊度≥95%

阻垢剂(MAS208)浓度

电规格380V

盐酸浓度28—31%

液碱浓度30±2%

液氨浓度97%

氮气浓度98%

3.生产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3.1.基本原理

3.1.1.投加杀菌剂原理

系统原水为松花江地表水,水中含有细菌、病毒、胶体和有机物,在水中投杀菌剂CLO2,用以破坏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的活性蛋白,从而杀死水中活性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物质,防止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被污染,保证UF和RO系统的运行安全;

3.1.2.水在高效纤维过滤器中的生产原理

地表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微生物、有机物通过过滤器时,在水的压力下,纤维素被压密、压实,通过纤维素的截留作用,以机械方式使水中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含量降低,浊度≤2mg/l;

3.1.3.水在20u盘片过滤器中的生产原理

盘片式过滤器过滤机理,在于通过压紧的塑料盘片实现表面过滤器与深层过滤器的组合,过滤过程中,过滤盘片在弹簧力和水力作用下被紧密地压在一起,当含有杂质的水通过时,大的颗粒和粗纤维直接被拦截,而比较小的颗粒与纤维窜进沟纹孔后进入到盘片内部,由于沿程孔隙逐渐减小,从而使细小的颗粒与纤维被分别拦截在通道的途中。

3.1.4.水在超滤中的生产原理

超滤可以看作是一种筛分过程,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UF膜表面时,UF膜起筛分的作用,只允许水、溶解盐类、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于UF膜孔往的大分子物质如胶体、机械杂质、细菌等被截留,从而达到水质净化过滤得目的;

3.1.5.水中还原剂的生产原理

预处理系统中为了除去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加入了强氧化性的杀菌剂CLO2,而氧化性物质会引起RO膜氧化降解,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为了彻底除去水中的氧化性物质,加入还原剂NaHSO3与水中的强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氧化性物质,保证反渗透元件运行安全;

3.1.6.水在活性炭过滤器中的生产原理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铁、锰及植物分解、有机物,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时,以机械过滤得方式,去除水中有机物和病毒,以满足RO系统对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要求;

3.1.7.水中阻垢剂的基本原理

为防止因盐类浓缩,使微溶盐在浓水中超过其溶度积而沉淀,造成反渗透膜结垢,采用加入阻垢剂的方法,阻止晶体的成长达到阻垢的目的,另外阻垢剂还有分散剂的作用,在反渗透浓水中难溶盐还来不及沉淀在膜表面,已随浓水排放,达到防垢的目的;

3.1.8.水在反渗透系统中的生产原理

当在浓溶液上外加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就会通过半渗透膜流向稀溶液的一侧,从而达到分离、提取、纯化的目的;

3.1.9.水在强酸阳离子交换器中的生产原理

当水通过阳离子交换器时,水中的各种阳离子被树脂吸附,同时树脂上的H+被置换到水中,相应的盐转变成等当量的酸,其出水呈酸性;

3.1.10.水在除碳器中的工作原理

阳离子交换器出水中的碳酸,实际上是以游离CO2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当阳离子交换器除水通过除碳器时,水被均匀的淋在除碳器的填料层上由于填料的阻挡作用,从上流下的水流被分散成许多小股水或水滴,大量的空气从除碳器底部进入,当水与空气接触时,水中的CO2遍析出,并被空气流带走排入大气;

3.1.11.水在强碱离子交换器中的交换原理

经过除碳器除去CO2的酸性水进入强碱阴离子交换器时,水中的各种阴离子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上的OH-被置换到水中的H+结合成水,从而的到一级出盐水;

3.1.12.水在混合离子交换器中交换原理

当一级出盐水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器时,水中残余的微量各种阴离子和阴离子几乎同时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同时树脂上的H+和OH-被置换出来,结合成H2O,从而得到二级除盐水;

3.1.13.除盐水中的加氨原理

在二级除盐水中加入NH4OH,用以中和残余的CO2,提高除盐水的PH值,避免除盐水和给水系统发生酸性腐蚀;

3.2.化学反应方程式

3.2.1.水中加入还原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HSO3+CL02→Na2SO4+HCL

3.2.2.水在阳离子交换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运行:

Ca(HCO3)2CaH2CO3

MgCl2Mg2HCl

2RH+Na2SO4→R2Na2+H2SO4

K2(HSi03)2K2H2SiO3

再生:

CaCaCl2

MgMg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