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815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docx

芦下铁矿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段doc

第一章施工组织

第一节主要编制依据

第二节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编制:

1、《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

2、《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5、《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8、《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1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

11、《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规程》(YBJ225-91)

12、2011年2月10日在芦下铁矿会议室举行的技术交底文件

第三节工程概况

新余市谊达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吉水县芦下铁矿尾矿库位于江西省吉水县芦溪岭林场境内,距离县城2.5KM,交通便利。

该尾矿库于2008竣工验收。

工程等别为五等,主要构筑物为5级.主要构筑物为尾矿坝、排洪系统等。

现状坝体安全系数为1.08,经实施本工程后,安全系数将达到1.2.

1、尾矿库地貌及地质条件

尾矿库地处武功山到玉华山断裂隆起南端与吉安凹陷东北部,库区最低海拔69m,坝区最高海拔115m。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属于一般抗震地段。

库内露出地层为震旦系下坊组,青灰色,紫红色凝灰质千枚岩及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含粘土圆砾。

地质岩性较稳定。

2、原尾砂坝为碾压土石坝,土石坝主体为筑填土。

内坡坡比为1:

1.45.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

1、上游坡处理:

将库内水位采用人工抽排到92.2m高程以下,然后从坝体左侧开始向右岸实施抛石固脚,当达到设计的1:

2边坡后实施92.2m高程以上的人工干砌块石压坡。

2、坝体防渗:

整个坝体采用垂直防渗墙从正布置防渗隔离层,墙底深入强风化岩1.0m,桩直径0.7m,间距0.60m,成墙厚度不小于20cm。

3、坝体下游区及塌陷区的加固:

清除坝坡表面草皮护坡层,同时清除塌陷区的浮土,铺设10cm厚粗砂再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面再铺一层粗砂以保护土工布,然后碾压块石压坡,最后采用人工干砌片石整坡。

4、堆坝观测桩的制作和埋设。

第四节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规模、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特设一个项目部,对该工程进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本工程招标文件中各项条款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工作范围、权利、义务和职责,管理好本工程的施工工作,按照承诺实现本工程的工期目标和质量安全目标。

项目部组成一套高效、精干、强有力的施工队伍,配备完整的管理人员及有经验的、素质稳定的施工班组,按搅拌桩防渗墙、抛石压坝、人工砌片石护坡等不同分项,分别考虑和安排。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核算,各作业班组保持相对稳定,并由项目部统一安排、统筹调度。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资料员和安全员、机械设备、材料管理员及其它管理人员,下设以下专业施工作业班组。

本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如图:

 

技术负责人

 

 

各岗位人员配备详见后附表:

项目部管理成员表。

第五节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控制点复测

在一周内进行检查工程原测设的永久性标桩,

2、平面控制测量

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位置,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态、放样精度、放样方便等因素,在原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点加密,控制网形在满足精度和施工需要的基础上,应力求简单。

地面上控制点的埋设:

应埋设在坚实的土壤中。

若在松土地带,除挖深基坑外,要进行打桩以避免下沉。

标石用混凝土筑造。

控制点埋设后,立即在该点之平面垂直方向上打混凝土护桩四个,并测定点间的几何要素,以资保护。

平面控制网施测由平面测量组,严格按等级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严格规范记录,认真核查数据,进行计算机程序平差规范成果。

3、高程控制测量

选取平面控制网中的地面点或周围地面结构物基础上稳固位置,或进行埋设水准点,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联测成附合路线或闭合环,建立高程控制网。

4、施工控制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①施测前对全站仪、水准仪、棱镜、对中杆、三角架,黑红双面尺、尺垫、测伞、温度计、气压计等进行一次全面自检,以保证仪器工具的完好和正常运作。

②外业工作用的记录本、文具及其他配套的工具准备齐全。

③观测前必须实地踏勘调查各控制点间需观测的方向线是否受堆物、大树木或其他影响,以免临时处理,影响观测时间和观测精度。

④平面控制网的各观测站均要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象清晰的方向作为观测的起始零方向。

⑤水平角测量选择在通视良好、成象清晰、无风或微风的时候进行。

最好选择阴天全日进行。

若在晴天,则观测时间一般上午宜在日出后1小时至上午10点,下午从15点到日落前1小时为宜。

⑥当视线接近山坡、树林、或堆放物时,旁折光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选择在阴天或夜间观测。

⑦施测中注意正确的仪器操作步骤。

仪器不得受阳光直接照射,三脚架最好也不宜受阳光直接照射。

⑧水准仪在施测前进行i角检测。

严格按等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程序要求进行观测操作。

⑨水中施工水准点施测时间选在阴天进行,若在晴天,则观测时间定为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及中午前后各2小时之间进行。

5、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控制点的保护

⑴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测和修正。

⑵控制点的保护

①所有的控制点都进行明显的标记,涂上油漆,易于辨别。

②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要进行保护,做出明显标志。

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所有的标桩包括转角桩、中桩、起终中、控制点以及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等,都要进行加固保护,并对水准点、三角点树立易于标别的标志。

6、及时跟进碾压过程中高程与坡度的测量,便于把握压坡进度和调节材料、工期进度的调整。

二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本标段地层情况和防渗加固深度要求,拟选用lH-805F多功能多头深层搅拌桩系列深层搅拌钻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下见表。

深层搅拌桩钻机技术参数一览表

类型

项目

单位

lH-805F(三头)

加固深度

m

18

成桩直径

m

3×(0.5~0.7)

钻机转速

r/min

20,34,60,95

r/min

最大扭矩

kN.m

39×2

提升

速度

m/min

0.32,0.6,0.9,1.55

m/min

钻杆规格

mm

3×700×700

主电机功率

kW

55

油泵电机功率

kW

11

单步行程

m

纵向1.35,横向0.5

1、施工范围及工程量

本工程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范围为坝体中心防渗幕墙,防渗墙轴线长度约100m,防渗墙面积2000m2,墙深21.8m。

防渗墙设计技术指标:

1、1、墙体抗压强度:

R28>0.8MPa;

1、2、墙体渗透系数:

K<i×10-6cm/s(i=1-9);

1、3、墙体允许渗透比降:

J>200;

1、4、水泥掺入比:

8-12%;

1、5、墙体厚度:

>200mm。

2、施工工艺参数及浆液配比试验

由于深层搅拌工艺参数及地层岩性等因素对成墙质量影响较大,故要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浆液配比,如搅拌轴转速、提升及下沉速度、注浆量、水灰比、复搅速度等。

要在场地轴线外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成墙试验,并对试验墙体进行开挖、取芯检查及抗压、抗渗等试验。

检查内容包括桩间搭接是否牢固可靠,搅拌是否均匀,墙面是否平整等。

通过上述检测,确定合理可靠的工艺技术参数及浆液配比,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2、1、配制浆液的原则:

深层搅拌施工浆液的配比,直接关系到固结土层的强度和工程防渗效果,因此,浆液配比试验要遵循以下原则:

2、1、1、浆液在注浆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便于增大浆液在搅拌土层中的扩散范围,并在注浆管路中保持畅通,避免堵塞管路形成事故。

2、1、2、浆液在土层中凝结的初始期,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粘结力,可适当掺加减水剂和早强剂,以不易被地下水冲蚀。

2、1、3、浆液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免过早的产生沉淀,影响浆液的灌注。

2、2试验工艺技术参数

根据本工程地层条件及墙体设计技术指标,制定的试验工艺技术参数见表。

试验工艺技术参数一览表

水灰比

浆液比重

喷浆钻进

喷浆提升

复搅钻进

复搅提升

W:

c

m/min

m/min

m/min

m/min

0.8:

2

1.72

0.85

0.972

0.85

0.972

3、试验成墙参数

采用蓝海兴业机械lH-805F多功能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作成墙试验。

3、1、孔深:

22m;

3、2、钻进速度:

0.85m/min,提升速度:

0.972m/min;

3、3、浆液水灰比:

0.6:

1,0.8:

1,1:

1三种;

3、4、泵压:

0.5~0.8MPa;

3、5、注入水泥浆量:

20~32L/m;

3、6、三头桩机工法:

二次成墙,钻头直径700mm,轴距6700mm,桩间搭接100mm,理论成墙厚度360mm。

4、施工工艺流程

因本工程实际幕墙深度达到22.8米,超出一般钻机的深度,拟使用开槽挖桩的方法,使钻机深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开槽段使用250mm混凝土墙与下截连接。

 

4、1、深搅墙施工:

深层搅拌桩机在防渗墙轴线上就位,调平,通过主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主机上的钻杆转动,并以一定的推动力使钻头向土层推进,达到设计深度,然后提升搅拌至孔口,在上述下沉提升过程中,通过水泥浆泵将水泥浆由高压输送管输进钻杆,经钻头喷入土体内,在下沉和提升的同时,水泥浆和土体充分拌合,进行必要的复搅后桩机沿轴线纵移就位,调平、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将搅拌桩套接成一道防渗墙,在此过程中三头桩机一次成桩三根,称为一序,然后桩机沿轴线向前移动进行下一序墙体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4、2、施工作业

4、2、1、制浆:

采用42.5矿碴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按试验确定的最优水灰比拌制水泥浆。

用浆泵把配制好的水泥浆输送到储浆罐,记录浆面高度计算水泥浆量。

为提高成品墙砼的标号,可适当掺入减水剂。

4、2、2、桩机就位并调平,桩机就位包括轴线上、下游方向,对应误差控制在±10mm,在调平的过程中,使用水平尺检测机座的水平度,采用桩机机架正面和侧面的双向锤球(垂线长度不小于10m),校正桩机机架的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5‰,三头桩机还要观察三个连通液压管的液面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4、2、3、搅拌下沉的同时开启浆泵送浆至设计深度,喷浆记录仪自动打印记录,搅拌提升的同时输入浆液至孔口,以孔口微微翻浆使土层尽可能吃浆,作为供浆控制标准,单头桩机再带浆进行一次上下复搅(至墙底),三头桩机不带浆复搅3m,完成一序桩施工。

4、2、4、油压调距、沿轴线向前移动,三头桩机移动225mm,完成下一序桩的施工。

4、2、5、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一个单元墙的施工。

三头桩机沿墙轴线移动1350mm后,进行下个单元的施工,对准桩位,重复上述过程。

以此类推,连续成墙。

4、2、6、桩头浮浆处理,随钻进行,要在墙体初凝后按设计标高清除。

深搅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储浆筒(搅拌)

5、施工质量控制

5、1、对于深层搅拌工法,合理的确定水灰比对成桩质量尤为关键,通过试验和施工中的不断总结,根据机型和地层土体的不同可在0.6~1.0之间调整水灰比。

实践证明,在保证孔口少量翻浆和水泥掺入比的前提下,只有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保证水泥土搅拌的均匀性和成桩质量。

5、2、钻进、提升及复搅的速度均要控制在0.8~1.0m/min之间,施工实践证明,只有控制好钻进和提升速度,同时又根据机型、土体等情况,控制好输浆量、浆液比重、掺入比等关键环节,才能确保成桩质量。

5、3、施工中使用的水泥要经过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水泥浆液要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好的浆液不得离析。

浆液应经筛过滤后进入输浆泵,以免损坏泵体,泵送浆液必须连续,一旦因故停泵,立即通知操作工,做好记录,防止断桩。

5、4、为了保证墙体厚度,钻头直径要不小于设计桩径,桩间距应不大于理论计算值。

5、5、供电、供水必须连续。

一旦中断,应将钻头下沉至停供点以下0.5m,待恢复供应时再喷搅提升。

因故停机超过半小时时,应对泵体和输浆管路进行妥善清洗。

5、6、当浆液到达设计桩底后,应在桩底喷浆30-60秒,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

5、7、当喷浆口提升到设计桩顶时,应停止提升,搅拌30-60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5、8、搅拌喷浆提升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使喷浆量和提升速度相配,保证墙体的均匀性,根据先导孔提供的资料,对特殊地段和堤身质量较差地段适当加大喷浆量和放慢提升速度。

详细记录钻机每米下沉和提升时间。

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10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大于5s。

5、9、桩与桩的搭接间歇时间不大于24h,如特殊原因超过上述时间,则应和前一根桩进行对接,待水泥土墙具有一定强度后,在接头处采用套钻注浆。

5、10、灰浆泵送距离不宜少于50m,不得在于100m,集料斗上应装筛网进行过滤,以免进入水泥结块及杂物。

6、施工难点及解决办法

6、1、钻进困难

在钻入岩地层,钻进困难时,可采取改进钻头的形式,对于十字钻头,可在叶片上补焊锯齿钉,以增加对地层的切削能力;或者将十字钻头换成螺旋钻头。

6、2、输浆管堵塞事故

该事故的发生,一是因为发电机故障而产生较长时间的停电;二是因水泥浆使用不当而造成。

前者要求配备备用小型发电机组(20kw),避免注浆泵因停电而使输浆管堵塞。

后者则要求拌制好的水泥浆一定要经过筛后方可使用。

一旦堵管,要及时处理,不能影响继续施工。

6、3墙体接头处理措施

深层搅拌防渗墙工艺是由单桩套接成墙,故需连续施工,按设计要求,因故停工和二台桩机施工部位之间的搭接超过24h后,由于前桩已初凝,则无法连接。

需进行接头处理,确保墙体连续完整,形成一道防渗墙。

在施工中一般采钻孔注浆处理。

在接头处套打三个φ130mm的钻孔,孔深同该段墙深,在钻孔中灌入水泥砂浆密封(如下图)。

 

7、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按照设计图纸文件及监理单位要求,对施工作业全过程及搅拌桩质量进行检验。

7、1、施工过程的原始记录及原材料试验资料经监理单位认可鉴字验收,包括桩位、桩顶、桩底标高,桩身垂直度,桩身水泥掺入比,搅拌头上提喷浆速度,浆液水灰比等单桩施工作业全过程。

桩位的现场放样成果,中心偏差应小于4cm:

材料试验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钻孔偏斜率少于3%;

桩顶标高应为地面下50cm、桩底标高应深入相对不透水层100cm。

7、2、防渗墙体质量检测

7、2、1钻探取芯检查

墙体施工完28天后进行钻探取芯检查,沿轴线每50m抽检1孔,要求全孔取芯,并将岩芯装入岩芯箱内进行拍照或录像。

每孔取2组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测试墙体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允许渗透比降。

取样部位为钻孔的中部和底部。

取芯孔施工完毕并验收后,采用水泥砂浆封填密实。

7、2、2、开挖检查

沿防渗墙轴线开挖一处3~5m长,深2.5~4m的检查段,主要检查墙体外观质量,看是否有蜂窝、孔洞;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墙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防渗墙体的完整性、搅拌均匀性等。

开挖部位作围井注水试验,按监理单位要求检测渗透系数。

三抛石固脚施工方案

为保证防渗墙施工后不被碾压和挤压,抛石固脚必须在防渗墙施工前完成,施工完后要保证坝面平整。

工程内容及工艺流程

本工程抛石及压坡石方量为14000m3。

施工程序为:

划分小区、准确定位、掌握落距、合理挂档、定量抛投、多次抛匀。

整个抛石分为六段进行,抛石顺序按下图所示。

施工工艺流程图

Ⅰ区:

自然抛石→Ⅱ区:

用挖掘机抛石→Ⅲ、Ⅳ区:

人工搭设浮桥人工抛石→Ⅴ区:

挖掘机整坡填石→Ⅵ区:

人工干砌片石护坡。

(Ⅲ、Ⅳ区人工抛石的总方量为7710m3

1、坝内水位降到89.7m高程由甲方负责(施工前的现场测量当时水位为89.4m)。

2、抛前水下地形测量

在施工前进行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测量方式如图:

水面以上使用全站仪测量,水面以下使用3kg铅锤测量深度,按每5×10米一个测点网绘制出水下高程图。

3、施工小区(网格)划分

水下抛石施工的关键是合理划分施工小区(网格),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水下抛石施工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可将施工小区(网格)划分为10m(垂直坝体方向)×5m(平行方向)的标准网格,每个标准网格再分为上、下两个半区进行抛布,不足10m宽度的抛区可划分为定宽的小区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每个抛区的厚度以及抛前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计算出每个网格应抛石数量,编制施工档位图。

4、测量、放样

由于抛石施工位置是位于水中,无法在水中确立施工位置,因而需在与施工位置对应的岸上设立标志,以确定施工位置。

4、1测量放样方法

a.在抛区附近的岸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前方交会或后方交会的方法在岸上测设一点,由此点放出施工基线。

b.根据测设的已知点设立一条正基线(平行于抛区长度方向)或斜基线(不平行于抛区长度方向)。

c.在基线上根据各施工小区的长度划分放出各基线桩。

d.由基线桩上测设出各断面桩(方向桩),方向桩应垂直于抛区长度方向。

4、2测量放样技术要求

a.测量放样放出的基线桩与方向桩应与定位船通视良好。

b.测量采用全站仪。

c.利用测设点作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出基线桩和方向桩,桩位距离误差小于5mm。

5、浮船定位

5、1定位船选用

本工程拟投入3只3t钢质定位船,定位船设备状况良好,并配有专人检查吃水深度。

5、2定位船锚、缆的选用

使定位船定位准确、牢固,首先必须选用合适的锚具及锚缆。

6、石料船的石质检查、计量

抛石浮船的选用:

采用3t的自制浮船。

石料石质的控制和数量的确定:

a.石质的控制

水下抛石要把好石料质量关,块石供应先经试验,确定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监理或业主确认合格后,方可选用。

杜绝风化石、水解、碎石等不合格的石料。

b.数量的确定

通过三渡浮船搭设浮桥,在业主方在场的情况下,对检查合格的石料进行量方,量方时长度量2次,宽度量4次,高度量8次,取平均值计算方量。

c.抛投块石

6、人工抛投

人工抛投采用斗车装运在浮桥上依次抛投,做到各网格实际抛投量控制在设计量的95%~105%范围之内,单元工程实际抛投量控制在设计量的100%~103%范围之内。

一单元抛投结束后,应分析抛投结果,以便及时调整分条网格抛投计划和水上作业定位位置。

7、抛石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控制

抛石施工的施工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为块石,块石质量要求:

a.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比重不小于2.3t/m3。

b.不允许使用风化石、泥岩和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

c.块石的粒径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往往错误地认为抛投的块石越大越好,越稳定。

根据多年抛石施工经验总结,小粒径级配适宜的抛投块石可以增加覆盖层次,减少孔隙,防止坝床泥砂淘刷,增强对坝床的护岸效果,抛填块石粒径选择不小于0.25m。

抛石护岸施工进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度要求分段、分区实际控制,一单元抛填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同意后方可移动定位船进行下一单元施工。

四土工布铺置施工方案

土工布下的粗砂垫层必须均匀平整,无大块石或凸出的硬物,经业主代表或监理验收后方可开始铺贴。

1、储存、运输和处理土工布 

土工布卷在安装展开前要避免受到损坏。

土工布卷应该堆放于经平整不积水的地方,堆高不超过四卷的高度,并能看到卷的识别片。

土工布卷必须用不透明材料覆盖以防紫外线老化。

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标签的完整和资料的完整。

在运输过程中(包括现场从材料储存地到工作地的运输),土工布卷必须避免受到损坏。

受到物理损坏的土工布卷必须要修复。

受严重磨损的土工布不能使用。

任何接触到泄漏化学试剂的土工布,不允许使用在工程上。

 

2、土工布的铺设方法:

2.1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

 

2.2长丝或短丝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

缝合和焊接的宽度一般为0.1m以上,搭接宽度一般为0.2M以上。

可能长期外露的土工布,则应焊接或缝合。

2.3土工布的缝合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例如,点缝是不允许的)。

在重叠之前,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50mm。

最小缝针距离织边(材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

缝好的土工布接缝包括1行又线锁口链形缝法。

用于缝合的线应为最小张力超过60N的树脂材料,并有与土工布相当或超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

任何在缝好的土工布上的“漏针”必须在受到影响的地方重新缝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安装后,土壤、颗粒物质或外来物质进入土工布层。

布的搭接根据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为自然搭接、缝接或焊接。

2.4在施工中,土工膜上面的土工布采用自然搭接,土工膜上层土工布采用缝接或热风焊接。

热风焊接是首先的长丝土工布的连接方法,即用热风枪对两片布的连接瞬间高温加热,使其部分达到融熔状态,并立即使用一定的外力使其牢牢地粘合在一起。

在潮湿(雨雪天)天气不能进行热粘连接的情况下,土工布应采取另一方法一缝合连接法,即用专用缝纫机进行双线缝合连接,且采用防化学紫外线的缝合线。

缝合时最小宽度10cm,自然搭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热风焊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

 

2.5对于缝接,要采用质量与土工布相同的缝合线,缝合线要采用抗化学破坏和紫外光照射能力更强的材质。

2.6土工布铺设完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铺设粗砂。

3、土工布铺设的基本要求:

a、接缝须与坡面线相交;与坡脚平衡或可能存在应力的地方,水平接缝的距离须大于1.5m。

 

b、在坡面上,对土工布的一端进行锚固,然后将卷材须坡面放下以保证土工布保持拉紧的状态。

c、所有的土工布都须用砂袋压住,砂袋将在铺设期间使用并保留到铺设上面一层材料。

 

4、土工布铺设工艺流程

检测、清理平整下承层(粗砂)→人工铺设土工布→搭接、绑扎、固定→摊铺上层保护层(粗砂)→碾压→检测

5、土工布铺设工艺要求

5.1基层检查:

检查基层(粗砂垫层)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异物,应事无处理妥善。

5.2试铺: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土工布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尺寸应准确。

5.3检查撒拉宽度是否合适,搭接处应平整,松紧适度。

5.4定位:

用热风枪将两幅土工布的搭接部位粘接,粘接点的间距应适宜。

5.5对搭接部位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应平直,针脚应均匀。

5.6缝合后应检查土工布是否铺设平整,是否存在缺陷。

5.7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6、自检与修补

a、必须检查全部的土工布片和缝。

有缺陷的土工布片和缝合必须在土工布上清楚标出,并作出修补。

b、必须通过铺设和热连接土工布小片来修补磨损的土工布,土工布小片要比缺陷的边缘在各个方向最少长200mm。

热连接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土工布补片和土工布紧密结合,并对土工布没有损害。

c、每天铺设结束前,对当天所有铺设的土工布表面进行目测以确定所有损坏的地方都已作上标记并立即进行修补,确定铺设表面没有可能造成损坏的外来物质,如细针、小铁钉等。

 

d、土工布损坏修补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e、用来补洞或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