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71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文档 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docx

精品文档145《哈姆莱特节选》课文解读

课文的第一部分,开头至“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

”这里写的是本场戏的第一个情节。

在剧本的第四幕里,哈姆莱特杀死了大臣波洛涅斯之后,奸王克劳狄斯感到“让这家伙任意胡闹,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但是也“不能把严刑峻法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他送往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把他杀死。

途中,哈姆莱特遇到海盗,混斗中上了海盗的船,受到海盗礼遇,于是又回到丹麦。

哈姆莱特在这里向他的好友霍拉旭叙述他逃回丹麦的经过,揭露了奸王克劳狄斯的凶恶阴险,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

 

哈姆莱特及霍拉旭上。

 

哈姆莱特 这事谈到这里为止,现在我可以让你知道另外一段事情。

你还记得当初的一切经过情形吗?

[这是一个过渡句,“这事”指的是上场戏里哈姆莱特在奥菲利亚墓地同意和雷欧提斯决斗。

“另外一段事情”指的是克劳狄斯把哈姆莱特送去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杀死哈姆莱特。

]

 

霍拉旭 记得,殿下!

 

哈姆莱特 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不能睡眠;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堪。

[这是哈姆莱特形容他前去英国途中的处境和心情。

当时克劳狄斯派了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同行,实际上是监视哈姆莱特。

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本来是哈姆莱特的儿时好友,后来被克劳狄斯收买用来监视哈姆莱特。

]我就鲁莽行事①。

──结果倒鲁莽对了,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②,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的深谋密虑所做不成功的事;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①鲁莽行事:

指下文所述哈姆莱特篡改国书一事。

②孟浪:

鲁莽草率。

)[在这里,哈姆莱特把他偶尔识破克劳狄斯的奸计,设计杀死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活着逃回丹麦,看作是天意,这反映了他的基督教义的宿命论思想。

这句话同时也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暗示。

“辛苦图谋”的克劳狄斯,结果被全无图谋的哈姆莱特所杀,这是为什么?

用莎士比娅的话来说,是“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

 

霍拉旭 这是无可置疑的。

 

哈姆莱特 我从舱里起来,把一件航海的宽衣罩在我的身上,在黑暗之中摸索着找寻那封公文,果然给我达到目的,摸到了他们的包裹;我拿着它回到我自己的地方,害怕使我忘记了礼节,我大胆地拆开了他们的公文,在那里面,霍拉旭──啊,堂皇的诡计!

──我发现一道严厉的命令,借了许多好听的理由为名,说是为了丹麦和英国双方的利益,决不能让我这个险恶的人物逃脱,接到公文之后,必须不等磨好利斧,立即枭下我的首级。

[哈姆莱特叙述克劳狄斯的奸计。

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时,曾经说尽甜言蜜语,说这样是为了“关心你的安全”,这里他又“借了许多好听的理由”,要英王“不等磨好利斧,立即枭下”哈姆莱特的首级”,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充分揭露了克劳狄斯这个笑面虎借刀杀人的阴险。

]

 

霍拉旭 有这等事?

[“霍拉旭──啊,堂皇的诡计!

”“有这等事?

”剧作先后通过哈姆莱特的惊惶和霍拉旭的惊异,从侧面衬托克劳狄斯的奸诈到了无以复加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

 

哈姆莱特 这一封就是原来的国书;你有空的时候可以仔细读一下。

可是你愿意听我告诉你后来我怎么办吗?

[哈姆莱特把铁证交给朋友,继续申述他设计杀死奸臣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的经过。

]

 

霍拉旭 请您告诉我。

 

哈姆莱特 我既然感觉到危急四伏,──我还没有向我的脑筋商量一段序幕,脑筋就把全戏安排好了。

我坐下来另外写了一通国书,字迹清清楚楚。

从前我曾经抱着跟我们那些政治家们同样的意见,认为字体端正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总是想竭力忘记这一种技能,可是现在它却对我有了大大的用处。

你知道我写些什么话吗?

 

霍拉旭 嗯,殿下。

 

哈姆莱特 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以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

[克劳狄斯用阴谋诡计企图杀害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也用同样的阴谋诡计杀害了克劳狄斯的帮凶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

这里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一个观点,即对待像克劳狄斯之类的恶人及其帮凶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霍拉旭 可是国书上没有盖印,那怎么办呢?

 

哈姆莱特 啊,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

我的衣袋里恰巧藏着我父亲的私印,它跟丹麦的国玺是一个式样的;我把伪造的国书照着原来的样子折好,签上名字,盖上印玺,把它小心封好,归还原处,一点没有露出破绽。

下一天就遇见了海盗,那以后的情形,你早已知道了。

[“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照应了前文宿命论的说法,为下文哈姆莱特在比剑中偶然刺杀克劳狄斯埋下伏笔。

“下一天就遇见海盗”,指的是哈姆莱特的船遇到海盗的船以后,哈姆莱特在打斗中上了海盗的船,而吉尔登斯吞们却抛下哈姆莱特扬帆而去。

海盗们知道哈姆莱特是王子后,对他很客气,放他回来了。

]

 

霍拉旭 这样说来,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是去送死的了。

 

哈姆莱特 哎,朋友,他们本来是自己钻求这件差使的;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

[哈姆莱特从“良心”上为自己的行为解脱。

]两个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这样的事情是最危险不过的。

[这里的“两个强者”指的是国王克劳狄斯和王子哈姆莱物,这句话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一个处世哲学,在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中,弱势者要学会回避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涡。

]

 

霍拉旭 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国王!

 

哈姆莱特 你想,我是不是应该──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

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①天性的蟊贼②,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①戕害:

qiānɡhài,残害。

②蟊贼:

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文中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蟊,máo。

)[阅读《哈姆莱特》必须懂得一点基督教义的常识,《哈姆莱特》全剧都贯串了宗教意识和绅士意识。

哈姆莱特在采取重大行动的时候,比如前述的设计除掉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这里的该不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杀死克劳狄斯,都要首先进行“良心”的拷问,通过“良心”这一关,这便是基督教义的反映。

中世纪教会倡导的标准是,完美的人应具备“七德”:

信仰、希望、神爱、正义(公正)、坚毅(勇敢)、节制(自制)、审慎。

按照神学教义,只有贞洁无罪的信徒,死后方可升天,而犯有这样那样罪孽的人死后将入地狱。

哈姆莱特要把复仇的思想变为行动,就必须杀人流血,而基督教义提倡爱人,爱一切的人,爱罪人,爱你的仇人,“耶穌代替罪人死在十字架上”。

所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与基督爱人如己的宽容精神背道而驰。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

为自己的良心寻找铁证,只有它能把报仇杀人的行动合法化,杀敌见血而不见责于良心,触犯教义而又能使灵魂升入天堂。

哈姆莱特复仇,原先只有鬼神的暗示,演戏的猜测,并无实证,现在哈姆莱特手中有了国书,也就有了铁证,他过了良心这一关,所以他认定复仇的时机来到了:

“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

其次,阅读《哈姆莱特》还必须懂得一点骑士文化的常识。

哈姆莱特生活在中世纪盛行骑士精神的时代,骑士精神主张复仇必须光明正大,与对手决斗要公平、公正。

因此,哈姆莱特复仇还必须选择一个光明正大的场合,这是当时风行的荣誉精神,也就是骑士精神或绅士精神的表现,哈姆莱特复仇必须通过这个荣誉关。

在当时的社会,荣誉观对一个骑士,亦即绅士来说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哈姆莱特如果在私下里结果克劳狄斯的性命,虽然无愧于教徒的良心,又完成了父王交给他的复仇大业,但在世人眼中,却会被看成一个叛逆者、弑君者,或是把恶人送上天堂的坏人,总要大损其荣誉。

如果他能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在把克劳狄斯全部罪恶公诸于众之后,当着众人光明正大地复仇,作为基督教徒的哈姆莱特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作为骑士英雄的王子可以芳名永存人间。

因此,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反复地进行“良心”的拷问,目的就在这里。

他复仇的行动迟迟不能见诸行动,原因也在这里。

]

 

霍拉旭 他不久就会从英国得到消息,知道这一回事情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哈姆莱特 时间虽然很局促,可是我已经抓住眼前这一刻工夫;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说一个“一”字的一刹那之间了结。

[哈姆莱特认为复仇的时机已经来到,应当立即动手。

]可是我很后悔,好霍拉旭,不该在雷欧提斯之前失去了自制;因为他所遭遇的惨痛,正是我自己的怨愤的影子。

我要取得他的好感。

可是他倘不是那样夸大他的悲哀,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

[哈姆莱特本认定他复仇的时机已经来到,应当立即行动;但是,就在此时,节外生枝,他同意了与雷欧提斯比剑,所以哈姆莱特后悔一时冲动,担心比剑会迟延他的复仇计划。

此时的哈姆莱特并不知道,比剑正是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密谋的结果,目的是借比剑的机会将他杀死。

剧本通过哈姆莱特的这句台词巧妙地引出比剑的情节。

]

 

课文第二部分,“霍拉旭 不要作声!

谁来了?

”至“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

这是比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情节。

奸王克劳狄斯在决斗之前假惺惺派大臣奥斯里克前来调停,实际上是用激将之法,挑逗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借此把他杀害,哈姆莱特不知有诈,把它当作一场公平的友谊比赛接受下来。

赏读比剑这一场戏还必须知道一点西方有关“决斗”的常识。

决斗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决斗这个词汇在英语里是“因关乎到荣誉而进行的预先妥当安排的在两人之间的正式格斗”。

首先他是有关荣誉的,然后双方是身份相等的,因此,决斗只可能发生在“绅士”之间。

通常一方提出来决斗正是由于对方损害了自己作为一个绅士所享有的荣誉。

尽管提出和接受决斗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它是一种勇气的象征,但是决斗中身着考究的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手提文明棍、一脸冷漠的西方绅士更多地是要体现一种遵守规则的克制风度。

决斗双方故意打击对方非致命部位,如果故意置对方于死地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名誉的做法。

说到底,决斗并非是杀人游戏,是一场尊严与荣誉的游戏,只是博取荣誉的台阶。

决斗盛行于中世纪,是绅士之间解决矛盾冲突常用的一种方式。

决斗有着严格的一整套程序与规范,比如决斗前有一位或两位公认客观的人物从中调停,调停失败后才会进行正式的决斗。

剧中奥斯里克就是国王派来的假惺惺的调停人。

决斗也必须是平等的和光明正大的,任何阴谋诡计都为社会所不齿。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年轻的哈姆莱特和他的好友霍拉旭根本想不到这场决斗中间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剧本通过这个情节为下面的比剑蓄势,暗示了哈姆莱特处境的危险。

 

霍拉旭 不要作声!

谁来了?

 

奥斯里克上。

 

奥斯里克 殿下,欢迎您回到丹麦来!

 

哈姆莱特 谢谢您,先生。

(向霍拉旭旁白)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

 

霍拉旭 (向哈姆莱特旁白)不,殿下。

 

哈姆莱特 (向霍拉旭旁白)那是你的运气,因为认识他是一件丢脸的事。

他有许多肥田美壤;一头畜生要是作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

他“咯咯”叫起来简直没个完,可是──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

[这里通过哈姆莱特与霍拉旭的旁白来介绍奥斯里克的为人,表现哈姆莱特内心深处对奥斯里克的厌恶。

这里的台词表现了莎士比亚善用比喻的语言风格。

将奥斯里克比喻为“水苍蝇”,暗示哪里有坏事,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他有许多肥田美壤;一头畜生要是作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这是说他是一个拥有很多奴隶的贵族,因而成为了王宫的大臣。

“他拥有粪土”,照应前文的“水苍蝇”,比喻他手下有一大批肮脏的坏蛋。

]

 

奥斯里克 殿下,您要是有空的话,我奉陛下之命,要来告诉您一件事情。

 

哈姆莱特 先生,我愿意恭聆大教。

您的帽子是应该戴在头上的,您还是戴上去吧。

 

奥斯里克 谢谢殿下,天气真热。

 

哈姆莱特 不,相信我,天冷得很,在刮北风哩。

 

奥斯里克 真的有点儿冷,殿下。

 

哈姆莱特 可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体质,我觉得这一种天气却是闷热得厉害。

 

奥斯里克 对了,殿下;真是说不出来的闷热。

可是,殿下,陛下叫我来通知您一声,他已经在您身上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

殿下,事情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 请您不要这样多礼。

(促奥斯里克戴上帽子。

)[“您的帽子是应该戴在头上的,您还是戴上去吧。

”至“(促奥斯里克戴上帽子。

)”这段幽默风趣的对话,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奥斯里克的性格。

一是脱帽的细节,见人把帽子脱掉是一种礼貌,奥斯里克和哈姆莱特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没必要脱帽,可奥斯里克坚持脱帽,显示了惯于阿谀媚上的性格;二是关于天气的议论,哈姆莱特说热,他跟着说热,哈姆莱特说冷,他马上转口说冷,充分表现了他惯于看风使舵、拍马奉迎的性格。

这个惯于吹牛拍马的人奉克劳狄斯之命前来当调停人,而且还是这场比剑的裁判,让读者悬心:

哈姆莱特一定凶多吉少。

]

 

奥斯里克 不,殿下,我还是这样舒服些,真的。

殿下,雷欧提斯新近到我们的宫廷里来;相信我,他是一位完善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说一句发自衷心的话,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

 

哈姆莱特 先生,他对于您这一番描写,的确可以当之无愧;虽然我知道,要是把他的好处一件一件列举出来,不但我们的记忆将要因此而淆乱,交不出一篇正确的账目来,而且他这一艘满帆的快船,也决不是我们失舵之舟所能追及;可是,凭着真诚的赞美而言,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德优异的人,他的高超的禀赋是那样稀有而罕见,说一句真心的话,除了在他的镜子里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跟他同样的人,纷纷追踪求迹之辈,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

 

奥斯里克 殿下把他说得一点不错。

 

哈姆莱特 您的用意呢?

为什么我们要用尘俗的呼吸,嘘在这位绅士的身上呢?

 

奥斯里克 殿下?

 

霍拉旭 自己所用的语言,到了别人嘴里,就听不懂了吗?

先生,你有话直说了吧。

 

哈姆莱特 您向我提起这位绅士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奥斯里克 雷欧提斯吗?

 

霍拉旭(向哈姆莱特旁白)他的钱袋已经空了,所有金子般的漂亮话都用尽了。

 

哈姆莱特 正是雷欧提斯。

[上面这几段台词耐人寻思,奥斯里克先是极力向哈姆莱特夸耀雷欧提斯,但是当哈姆莱特用几乎同样的语言夸赞雷欧提斯并且追问他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时,他却故意闪烁其辞,假装糊涂,这便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暗示这家伙心怀鬼胎。

]

 

奥斯里克 我知道您不是不明白──

 

哈姆莱特 您真能知道我这人不是不明白,那倒很好;可是,说老实话,即使你知道我是明白人,对我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好,您怎么说?

 

奥斯里克 我是说,您不是不明白雷欧提斯有些什么特长──

 

哈姆莱特 那我可不敢说,否则我要和他较量较量;可是要知道一个人的底细,应该先知道他自己。

 

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他的武艺;人家都称赞他的本领一时无两。

[直到哈姆莱特一再追问,奥斯里克才露出本意,吞吞吐吐说出“人家都称赞”雷欧提斯的武艺“一时无两”,言下之意是你哈姆莱特的剑术根本不是雷欧提斯的对手。

奥斯里克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和霍拉旭一样在劝说哈姆莱特放弃比剑吗?

不,原来这是克劳狄斯的阴谋所在。

剧本第三幕里,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

自从你出国后,就有许多人在哈姆莱特面前提起你的超众的武艺,“你的所有长处加起来,也没比那个使他(哈姆莱特)更嫉妒”,当哈姆莱特听到夸奖你的武艺时,“他就妒火攻心,恨不得你能马上归国,与他比个高下”。

可见克劳狄斯完全摸透了哈姆莱特的性格,奥斯里克则是秉承了主子的意图,故意采用激将之计。

年少气盛的哈姆莱特不知就里,果然上了他们的圈套。

]

 

哈姆莱特 他会使些什么武器?

 

奥斯里克 长剑和短刀。

 

哈姆莱特 他会使这两种武器吗?

很好。

 

奥斯里克 殿下,陛下已经用六匹巴巴里的骏马跟他打赌;在他的一方面,照我所知道的,押的是六柄法国的宝剑和好刀,连同一切鞘带钩子之类的附件,其中有三柄的悬链尤其珍奇可爱,跟剑柄配得非常合式,式样非常精致,花纹非常富丽。

 

哈姆莱特 您所说的悬链是什么东西?

 

霍拉旭(向哈姆莱特旁白)我知道您要听懂他的话,非得翻查一下注解不可。

 

奥斯里克 殿下,悬链就是挂带。

 

哈姆莱特 要是我们腰间挂着大炮,用这个名词倒还合适;在那一天没有来到以前,我看还是就叫它挂带吧。

好,说下去;六匹巴巴里骏马对六柄法国宝剑,附件在内,外加三个花纹富丽的悬链;法国产品对丹麦产品。

可是,为什么要有这一番你所谓的“打赌”呢?

 

奥斯里克 殿下,陛下跟他打赌,要是你们两人交起手来,在十二个回合之中,他至多不过多赢您三着;可是他却觉得他可以稳赢九个回合。

殿下要是答应的话,马上就可以试一试。

[奥斯里克说出奸王克劳狄斯下赌的方法,雷欧提斯必须在赢得九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赌注,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哈姆莱特,但这样就把哈姆莱特摆在了弱者的地位,这在盛行勇武的骑士精神的时代,实际上是对哈姆莱特荣誉的轻视和侮辱。

奸王和奥斯里克的目的是进一步用此激将之法,诱逼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

]

 

哈姆莱特 要是我答应个“不”字呢?

 

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假如您答应跟他当面比较高低。

[这句台词完全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

]

 

哈姆莱特 先生,我还要在这厅堂里散散步。

您去回陛下说,现在倒正是我一天之中休息的时间。

叫他们把比赛用的钝剑预备好了,要是这位绅士愿意,陛下也不改变他的意见的话,我愿意尽力为他博取一次胜利;如果失败,那我也不过丢了一次脸,受他几击罢了。

[哈姆莱特最终答应了比剑,但是他对其中的奸诈毫无察觉,他估计比剑最坏的后果也不过是“丢了一次脸,受他几击罢了”。

]

 

奥斯里克 我就照这样去回话吗?

 

哈姆莱特 您就照这个意思去说,随便您再加上一些什么新颖词藻都行。

 

奥斯里克 我保证为殿下效劳。

[哈姆莱特同意比剑,这是奸王和奥斯里克求之不得的答复,“保证”二字见出了奥斯里克内心难以掩饰的喜悦。

]

 

哈姆莱特 不敢,不敢。

(奥斯里克下)多亏他自己保证,别人谁也不会替他张口的。

 

霍拉旭 这一只小鸭子顶着壳儿逃走了。

[这是用比喻的方法讽刺奥里斯克自以为得计的丑态。

]

 

哈姆莱特 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

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

[这是哈姆莱特对当时的以奥斯里克为代表的吹牛拍马的世风的批判。

]

 

课文的第三部分,“一贵族上”至“随它去”。

写哈姆莱特在比剑前的不祥预感。

在这里,莎士比亚再次把哈姆莱特放在一个基督教环境里。

虽然哈姆莱特对于将要来临的与雷欧提斯的决斗怀有不祥的预感,霍拉旭也建议他相信这种感觉退出比剑,但他又一次搬出基督的宿命论的观点,回答说: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他相信生死祸福,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都是上帝的安排。

 

一贵族上。

 

贵   族 殿下,陛下刚才叫奥斯里克前来见您,据他回去报告,说您在这厅上相候;他叫我再来问您一声,您是不是仍旧愿意跟雷欧提斯比剑,还是慢慢再说。

[贵族的这段台词进一步表现了克劳狄斯的奸诈,明明他用尽心机已经诱使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武,却又故意询问他是否愿意比剑。

他这是巧用各种办法制造假象,好像他是尽到了父王的责任,婉劝哈姆莱特放弃比剑,比剑全出自哈姆莱特自己的本意,如果哈姆莱特比剑身亡与他全无干系。

]

 

哈姆莱特 我没有改变我的初心,一切服从陛下的旨意。

现在也好,无论什么时候都好,只要他方便,我总是随时准备着,除非我丧失了现在所有的力气。

 

贵   族 陛下、娘娘,跟其他的人都要到这儿来了。

 

哈姆莱特 他们来得正好。

 

贵   族 娘娘请您在开始比赛以前,对雷欧提斯客气几句。

[王后是真心为哈姆莱特着想,希望哈姆莱特用客气的言词化解他与雷欧提斯之间的怨仇,从而避免这场决斗的流血冲突。

]

 

哈姆莱特 我愿意服从她的教诲。

(贵族下。

 

霍拉旭 殿下,您在这一回打赌中间,多半要失败的。

 

哈姆莱特 我想我不会失败。

自从他到法国去以后,我练习得很勤;我一定可以把他打败。

[哈姆莱特对比剑充满信心,暗示哈姆莱特不会输在剑技上。

]可是你不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不舒服;那也不用说了。

 

霍拉旭 啊,我的好殿下──

 

哈姆莱特 那不过是一种傻气的心理;可是一个女人也许会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疑虑而惶惑。

[这里写哈姆莱特“因为一种莫名其妙的疑虑而惶惑”,这里也许是暗示了哈姆莱特对这场比剑中的阴谋有一丝的察觉,因而和霍拉旭一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许是暗示了哈姆莱特害怕比剑可能影响他复仇的计划,因而对比剑有些迟疑犹豫。

]

 

霍拉旭 要是您心里不愿意做一件事,那么就不要做吧。

我可以去通知他们不用到这儿来,说您现在不能比赛。

 

哈姆莱特 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

随它去。

[这段台词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性格,一是他的宿命论思想,哈姆莱特相信一切“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作者用这种思想来解释了故事的结局,因为哈姆莱特正是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杀死了对比剑进行了精心布局和策划的克劳狄斯,完成了复仇的任务,仿佛一切都是天意。

二是哈姆莱特坦然面对生死的英雄气概:

“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

”正因为哈姆莱特有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在决斗中他虽然知道已经中毒,马上就会身亡,但是仍然能鼓起勇气,把克劳狄斯刺杀,又逼着他喝下毒药,然后从容平静地离开人世。

]

 

课文第四部分,“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至结尾,这是写比剑的过程,是全剧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敌我双方汇聚一堂,进行一场生死的大搏斗。

这一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至“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写比剑交手前各方的对话和准备行动。

克劳狄斯假意要双方和解,哈姆莱特诚心表示和解,但是雷欧提斯为了“名誉”不愿放弃复仇的行动。

选剑时,雷欧提斯按照预先的计谋调换了毒剑;克劳狄斯提出在哈姆莱特击中对手时,要放炮、击鼓、奏乐,喝酒,表示庆贺,实际是要用毒酒害死哈姆莱特。

一切都在按克劳狄斯的预谋进行,而哈姆莱特全无察觉。

剧本通过这些情节,渲染了一种万分危急的氛围。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国   王  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

(牵雷欧提斯、哈姆莱特二人手使相握。

)[假意调停和解,一幅十足的笑面虎嘴脸。

]

 

哈姆莱特 原谅我,雷欧提斯;我对不起你,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

这儿在场的众人都知道,你也一定听见人家说起,我是怎样被疯狂害苦了。

凡是我的所作所为,足以伤害你的感情和荣誉、激起你的愤怒来的,我现在声明都是我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

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

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

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么就不能算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

那么是谁做的呢?

是他的疯狂。

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