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713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 11页.docx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word版本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

篇一:

价格战

价格战的原因和根治对策

张楠林福永

曾几何时,在我国计划经济体系中,价格如一潭死水,沉寂不惊,以其不变的面孔长期傲视华夏大地。

也许多数人未曾想到,时隔20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原有的价格体系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轮接一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价格战。

一时间,价格战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消费者对其称快,企业却叫苦连天,政府主管部门忧心忡忡、不断疾呼叫停。

不过有专家曾指出,价格战没有最后的赢家。

恶性价格战好比一柄双刃剑,不仅会重创竞争对手,而且也会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并最终拖累整个行业,乃至引起国家宏观经济的失控,阻碍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所以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热闹过后都有必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导致价格战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治的对策,使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发挥出其有效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价格的恶性竞争引发损害各方利益的价格战的发生。

一、价格战的原因

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随物。

市场经济要求破除垄断、引入竞争。

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多种要素的竞争,体现在市场上,是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是多种竞争手段的综合运用。

但品种、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企业长期的努力,而通过降价来竞争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以价格战就成为企业用以取得竞争优势而经常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在当今市场经济供求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成了名副其实的上帝,低廉的价格可以最大限度的取悦消费者,这是众多企业应用价格战来达到自身竞争目的,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本能反映。

㈠价格战的发动者挑起价格战的原因强势企业自主领导产业重组。

作为产业的领先者,一些强势企业在产品成本、质量、信誉、资金、技术等方面拥有相对优势。

通过价格战,可以淘汰一些相对落后的企业,挤占其市场份额,巩固和扩大其领先地位,甚至达到行业垄断的目的。

例如,格兰仕于1997、1998年连续两次采取降价的手段,有力地抑制了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挤垮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终于坐上了行业第一的″老大″交椅。

先入企业设置行业准入壁垒。

行业的先入者也可能在行业的潜入者尚未进入行业前正处于观望的时候,率先挑起价格战,用牺牲初期市场产品利润为代价,依靠成本优势筑起″行业门槛″,降低潜入者的进入动机,打消行业外潜入者的进入企图,用来提前清理业内门户。

另外,根据″量本利″的理论,生产量每增加一倍则成本下降20%。

因此先入企业由于提前开发了市场,势必在产销量上占据优势,例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晶管制造厂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就是在五十

年代美国国内半导体芯片市场初步形成时,采用了极其攻击性的价格战,主动降低产品价格,设置行业的准入壁垒,而逐步占据和保持了行业霸主地位的。

僧多米少、鹬蚌相争的两难选择。

产业的集中程度低,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没有领导性企业,形不成主导的良性产业竞争习惯,也是价格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彩电行业为例,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没有明显差异,采用大规模组装模式,单项投资要求相对较低,新企业进入门槛低,导致重复建设,大企业少,小企业多,甚至还有一些″冬眠″企业,季节性生产销售。

此时,众多企业都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就不得不在价格上自相残杀,极力保护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在有限的利润空间薄利经营,甚至是在成本线以下苦力支撑,以求能在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律选择下,能够成为最后″偷生″的幸运儿。

产业成熟导致企业缺乏其他的有效竞争手段。

价格战是一种底端竞争行为,是市场进入成熟期的表现之一。

在进入了成熟期阶段的市场上,出现了产品花色品种齐全、质量稳定,市场销售增长率放慢甚至倒退的特点。

此时,企业的竞争手段十分有限,消费者十分成熟,差别化定位和产品创新虽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手段,但运用价格竞争,实现薄利多销,更简便易行,要求不高,从而成为众多厂家的主要选择。

进入成熟期后的市场更是如此。

可以认为,缺乏技术创新、技术领先,产业技术趋同,是产生价格战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㈡价格战的响应者参与价格战的原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竞争对手的提前降价,意味着原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将被别人夺走,如果自己还一味的若无所视,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跟上甚至超过竞争对手的降价幅度,那等待的是死路一条。

按(来自:

WWw.:

价格战广告语大全)照博弈论的解释,市场上的降价行为是最容易被挑起也是最容易被对手模仿的。

为了避免在博弈中遭受损失,只要有一个企业降价,另一个企业必定马上跟进。

于是乎,在双方你来我往的降价过程中,最终导致恶性的价格之争。

㈢价格战在我国当前时期出现的原因

首先,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告别“短缺”走向“过剩”,进入买方市场阶段,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外商的大举“登陆抢滩”,我国市场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而我国企业尚未积累足够的市场创新能力,只能以最原始的价格竞争手段占领和维持原有的市场。

其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生产规模扩大,使成本下降,生产能力过剩,一些商品的利润空间增大,为企业进行价格战提供了原动力。

再次,我国人民的生活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说还属于低收入、低购买力。

低廉的市场价格依然是最有利的竞争武器,企业的生存还是要依靠低端市场,而低端市场的主宰表

现就是价格越低,消费者的认同度越高。

而且当前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不够强烈,导致企业的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库存积压严重,只有降价促销,才能不断的薄利运营。

最后,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0,国外大量的商品倾销国内,由于受到国外商品价格的竞争,国内商品的市场价格必然要调低,国内外企业之间以及国内的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大战。

二、价格战的危害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透过价格的指示器来发挥作用的。

适度的价格竞争是市场的活跃剂,而非理性的价格竞争则是抑制剂。

一般来说,价格竞争行为包括合理降价和价格战两种形式,合理降价是企业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后,借以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性价格竞争:

而价格战是指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与竞争对手进行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借以扩大市场份额,甚至将对手挤出市场的行为。

良性的价格竞争有利于以较稳健的方式实现市场中的优胜劣汰和市场结构的优化,而价格战的结果只能发展成为两败俱伤的恶性价格竞争。

根据价格理论我们知道,要弥补因降价造成的利润亏空,价格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必须有4个百分点的销售增长。

而实际上一般企业的价格弹性系数很少有超过2比1的,因而根本经受不了价格战的冲击。

价格战过后,市场格局还会逐步回到原来的状况,只不过价格线整体下移了而已,参与价格战的企业谁也不可能从中得到好处。

价格大战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元气大伤。

而且,以史为鉴,纵览古今,降价几乎无一例外会被竞争对手效仿,而一旦发动价格战就难以停下来,恶性循环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

此外,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争用户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人认为是企业缺乏其他有效竞争优势的表现,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价格竞争只能属于低水平的竞争,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这样便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自身形象。

而且价格竞争永远无法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不可能维持客户和企业的长期关系。

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关心的不是业务和服务,选择你的唯一理由就是价格。

这样的客户极易“游离”,一旦出现更低的价格就会“跳槽”。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获得新客户与保持现有用户相比,前者的成本是后者的数倍,不能维持现有客户将导致企业成本猛增。

在持续价格战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极易产生扭曲。

频繁的降价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敢轻举妄动,消费者对价格越加敏感,生怕自己过早购买以后价格会继续下降,助长消费者“等价格降到谷底再买进”的待购心理。

这样一来,原有的现实购买力都变成了潜在的购买力,企业的降价等于自己绐自己“下套”,只会使企业的经营环境、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化。

恶性价格战对企业的损害还表现在,价格战不但很难增加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相反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价格战必然伴随着宣传战,双方大量的广告投入使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

三、价格战的根治对策

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需系铃人”。

价格战的根治还需相关各方的通力合作。

第一、企业要正视行业竞争的取向,以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取代低端的价格战。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价格作为调节市场需求的经济杠杆,通过价格竞争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是企业在市场由垄断走向开放后的必然选择。

但价格竞争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途径和最佳选择。

企业要重新树立正确的竞争方向,把竞争重点引向如何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来,包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本着为消费者着想、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不断地加强、完善和巩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自身真正的实力来占领市场,而不是期望运用短期的降价来追求意外的市场份额扩充。

第二、价格战的发动者要尽力与竞争对手互通有无,坦诚相待,以便求得对手的理解。

企业只有本着竞争合作的思想,才能做大市场蛋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主动降价的企业要向各方提供合理的降价原因,有效地警告他们进行价格跟进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确保同行企业清醒的自我检验,审视是否有能力采取价格跟进的策略。

第三、价格战的响应者要争取另辟它径,出奇制胜,避免盲目的采取价格的跟近策略。

这就要求作为价格战的被动接受者,要认真的分析竞争对手降价的真正用意,做到知己知彼,冷静应对,不见得非要紧随其后,一味效仿,可以考虑用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来刺激消费者的目光。

如国际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都曾有过类似的遭遇,但他们都没有采取简单的望风而动,反而继续保持自己特有的风格,在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坚决不参与价格战,与众多参与低俗价格战的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果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政府主管部门要在宏观上引导和监督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避免价格战的发生。

在市场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政府主管部门应在不断完善市场法制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保证政策的严肃性,避免市场的混乱局面发生。

同时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企业进行引导,保证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的发生,人为地导致生产的过剩,为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提供原动力。

必要的时候可以仿照″反垄断法″,制定″反价格战条约″,运用立法的手段避免大规模恶性价格战的发生。

总之,政府要在宏观上加强措施,避免和控制价格战的危害。

(作者单位:

广州暨南大学)

篇二:

广告语000

广告语:

(1)买一间送一间,独惠全城!

(2)一份钱两套铺,送给我和我的TA!

(3)买铺就送赠铺,财富翻倍增!

(4)买套滨江商铺,送一套精装产权旺铺。

(5)住宅价格买商铺,买一套还送一套,赚惨了!

(6)买商铺送商铺赢钻石!

(7)到访送商铺,买一套赠一套!

(8)10万秒杀,买一送一,特惠出售!

(9)新铺不限购,买套送一套,超值!

(10)商铺也能买一送一?

不看都后悔!

(11)首付10万,商铺买一套,送一套!

(12)0元一间铺?

买一铺送一铺!

(13)人家买铺送老婆,我们买铺送金铺!

(14)商铺也兴买一送一?

是真的!

(15)买一套,送一套,到访就可送一套!

(16)鼎级呈现,买一送一绝对实惠!

(17)买一间送一间,首付9万就可以!

(18)买商铺送商铺,“引爆价格战”

(19)滨江风情底商,买一送一,再掀抢购热潮!

篇三:

解析中国十大经典广告营销案例

解析中国十大经典广告营销案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这十几年是中国营销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也诞生了很多伟大的营销传播概念,它们或一举成就了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或一举转变了市场运行规则,经整理得出十大营销传播概念,这些看似简单而且“过时”却创造奇迹的营销概念,在大家都在“拼体力”(如渠道争夺战、价格战、促销战等)的现下,这些本不该被大家忽视却正在被大家忽视的经典案例综合在一起应该会对中国的营销人一些深刻启发的,值得新世纪的营销者们再度深思。

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

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层出不穷,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作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居上,关键在于其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

“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的传达产品概念。

二、舒肤佳——后来居上称雄香皂市场

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而早在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士”已经牢牢占住香皂市场,后生“舒肤佳”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硬生生地把“力士”从香皂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根据201X年的数据,舒肤佳市场占有率达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个百分点。

舒肤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新颖而准确的“除菌”概念。

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钓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

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等场景告诉大家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然后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

然后,舒肤佳再通过“内含抗菌成分‘迪保肤’”之理性诉求和实验来证明舒肤佳可以让你把手洗“干净”,另外,还通过“中华医学会验证”增强了品牌信任度。

三、脑白金——吆喝起中国礼品市场

在中国,如果谁提到“今年过节不收礼”,随便一个人都能跟你过不去地说“收礼只收脑白金”。

脑白金已经成为中国礼品市场的第一代表。

睡眠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难题,因失眠而睡眠不足的人比比皆是。

有资料统计,国内至少有70%妇女存在睡眠不足现象,90%的老年人经常睡不好觉,“睡眠”市场如此之大。

脑白金功能定位准确。

然而,在红桃K携“补血”、三株口服液携“调理肠胃”概念创造中国保健品市场高峰之后,在保健品行业信誉跌入谷底之时,脑白金单*一个“睡眠”概念不可能迅速崛起。

然而,作为单一品种的保健品,脑白金以极短的时间迅速启动市场,并登上中国保健品行业“盟主”的宝座,引领我国保健品行业长达五年之久。

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找到了“送礼”的轴心概念。

中国,礼仪之邦。

有年节送礼,看望亲友、病人送礼,公关送礼,结婚送礼,下级对上级送礼,年轻人对长辈送礼等等几十种送礼行为,礼品市场何其浩大。

脑白金的成功,关键在于定位于庞大的礼品市场,而且先入为主地得益于“定位第一”法则,第一个把自己明确的定位为“礼品”——以礼品定位引领消费潮流。

四、乐百氏,27层净化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水战”,饮用水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就连实力强大的康师傅也曾一度被挤出了饮用水市场。

纵观各水成败,乐百氏纯净水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27层净化”的营销传播概念。

乐百氏纯净水上市之初,就认识到以理性诉求打头阵来建立深厚的品牌认同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27层净化”这一理性诉求经典广告的诞生。

当年纯净水刚开始盛行时,所有纯净水品牌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纯净水纯净,消费者不知道哪个品牌的水是真的纯净,或者更纯净的时候,乐百氏纯净水在各种媒介推出卖点统一的广告,突出乐百氏纯净水经过27层净化,对其纯净水的纯净提出了一个有力的支持点。

这个系列广告在众多同类产品的广告中迅速脱颖而出,乐百氏纯净水的纯净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乐百氏纯净水经过27层净化”很快家喻户晓。

“27层净化”给消费者一种“很纯净可以信赖”的印象。

27层净化是什么?

是其它纯净水厂家达不到的工艺吗?

非也。

U·S·P,一说而已,营销传播概念而已。

五、农夫山泉,甜并快乐着

1998年,娃哈哈、乐百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饮用水品牌大战已是硝烟四起,而且在娃哈哈和乐百氏面前,刚刚问世的农夫山泉显得势单力薄,另外,农夫山泉只从千岛湖取水,运输成本高昂。

农夫山泉在这个时候切入市场,并在短短几年内抵抗住了众多国外归内品牌冲击,稳居行业三甲,成功要素之一在于其差异化营销之路,而差异化的直接表现来自于“有点甜”的概念创意——“农夫山泉有点甜”。

“农夫山泉”真的有点甜吗?

非也。

U·S·P,一说而已,营销传播概念而已。

农夫山泉的水来自千岛湖,是从很多大山中汇总的泉水,经过千岛湖的自净、净化,完全可以说是甜美的泉水。

但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直观形象地认识到农夫山泉的“出身”,怎样形成美好的“甘泉”印象?

这就需要一个简单而形象的营销传播概念。

“农夫山泉有点甜”并不要求水一定得有点甜,甜水是好水的代名词,正如咖啡味道本来很苦,但雀巢咖啡却说味道好极了说明是好咖啡一样。

中文有“甘泉”一词,解释就是甜美的水。

“甜”不仅传递了良好的产品品质信息,还直接让人联想到了甘甜爽口的泉水,喝起来自然感觉“有点甜”。

六、农夫果园,一“摇”三“鸟”

两个身着沙滩装的胖父子在一家饮料店前购买饮料;

看见农夫果园的宣传画上写着一句“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

于是父子举起双手滑稽地扭动着身体,美丽的售货小姐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俩;

(镜头一转)口播:

农夫果园由三种水果调制而成,喝前摇一摇;

(远景)两个继续扭动屁股的父子远走。

第一次看到这支广告时,先是一乐,接着是很兴奋——中国营销界又多了一个伟大的经典概念!

又是养生堂,又是在一个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行业,又是一个经典营销传播概念,将创造又一个营销奇迹!

我们不能不对养生堂的同志们心生敬佩!

统一主打女性消费市场,喊出“多喝多漂亮”的口号,康师傅、健力宝、汇源等也纷纷采用美女路线。

康师傅签约梁咏琪为“每日C果汁”摇旗呐喊,健力宝聘请亚洲流行天后滨崎步作为“第五季”的形象代言人,汇源在宣传了一阵子冷灌装以后,邀请时下最红的韩国

影星全智贤出任“真鲜橙”的代言人。

PET包装的果汁市场,一下子美女如云。

而后来的农夫果园不为女色所惑,出手不凡,又一次运用了差异化策略,以一个动作作为其独特的品牌识别——“摇一摇”。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意。

“摇一摇”是一个绝妙的潜台词。

“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农夫果园由三种水果调制而成,喝前摇一摇”。

“摇一摇”最形象直观地暗示消费者它是由三种水果调制而成,摇一摇可以使口味统一;另外,更绝妙的是无声盛有声地传达了果汁含量高——因为我的果汁含量高,摇一摇可以将较浓稠的物质摇匀这样一个概念。

“摇一摇”的背后就是“我有货”的潜台词。

在农夫果园打出这句广告词之前,许多果汁饮料甚至口服液的产品包装上均会有这样一排小字——“如有沉淀,为果肉(有效成分)沉淀,摇匀后请放心饮用”。

这排小字看似是要消除一种误会——就是有了沉淀并不是我的产品坏了,摇匀后喝就行了。

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它证明产品的果汁含量高,但这样的语言在各种包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从来没有人关注过角落里的“丑小鸭”,农夫果园发现了这只白天鹅,并把她打扮一新包装成了明星——一句绝妙的广告语“喝前摇一摇”,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卖点。

同时,在感性认同上,“摇一摇”使得宣传诉求与同类果汁产品迥然不同,以其独有的趣味性、娱乐性增添消费者的记忆度。

七、1:

1:

1,金龙鱼比出新天地

在中国,嘉里粮油(隶属马来西亚华裔创办的郭兄弟集团香港分公司)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地位。

调和油这种产品是“金龙鱼”创造出来的。

当初,金龙鱼在引进国外已经很普及的色拉油时,发现虽然有市场,但不完全被国人接受。

原因是色拉油虽然精练程度很高,但没有太多的油香,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后来,金龙鱼研制出将花生油、菜籽油与色拉油混合的产品,使色拉油的纯净卫生与中国人的需求相结合,使得产品创新终于赢得中国市场。

为了将“金龙鱼”打造成为强势品牌,“金龙鱼”字品牌方面不断创新,由最初的“温暖亲情?

?

金龙鱼大家庭”提升为“健康生活金龙鱼”,然而,在多年的营销传播中,这些“模糊”的品牌概念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金龙鱼”这个品牌名称外,并没有引发更多联想,而且,大家似乎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调和油导师是什么有什么好。

201X年,“金龙鱼”又一次跳跃龙门,获得了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其新的营销传播概念“1:

1:

1”。

看似简单的“1:

1:

1”概念,配合“1:

1:

1最佳营养配方”的理性诉求,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由三种油调和而成的特点,又让消费者“误以为”只有“1:

1:

1”的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

十年磨一剑,金龙鱼在201X年才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认识了调和油,关键在于找到了一

个简单的营销传播概念。

八、采乐去屑,挖掘药品新卖点

在漫漫十年的时间里,以营养、柔顺、去屑为代表的宝洁三剑客潘婷、飘柔、海飞丝几乎垄断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绝对份额。

想在洗发水领域有所发展的企业无不被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无不生存在宝洁的阴影里难以重见天日。

后来的“舒蕾”、“风影”、“夏士莲”、“力士”、“花香”等等更让诸多的洗发水品牌难以突破。

采乐“出山”之际,国内去屑洗发水市场已相当成熟,从产品的诉求点看,似乎已无缝隙可钻。

而西安杨森生产的“采乐”去头屑特效药,上市之初便顺利切入市场,销售量阶阶上升,一枝独秀。

“采乐”的突破口便是治病。

它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产品创意,把洗发水当药来卖,同时,基于此的别出心裁的营销渠道“各大药店有售”也是功不可没。

去头屑特效药,在药品行业里找不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洗发水的领域里更如入无人之境!

采乐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市场空白地带,并以独特产品品质,成功地占领了市场。

“头屑是由头皮上的真菌过度繁殖引起,清除头屑应杀灭真菌;普通洗发只能洗掉头发上头屑,我们的方法,杀灭头发上的真菌,使用8次,真对根本。

以上独特的产品功能性诉求,有力地抓住了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使消费者要解决头屑根本时,忘记了去屑洗发水,想起了“采乐”。

九、海尔氧吧空调,有氧运动有活力

提起空调行业,大家想到的往往是“价格战”,正当大家在猜测201X年谁将是第一个打响价格战枪声的企业,并比去年提前多长时间开枪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令消费者的眼睛为之闪亮,并为之惊叹的产品:

氧吧空调。

在遭受“非典”、“凉夏”、原材料涨价等多重“压迫”的201X年,海尔空调仍有不俗表现,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产品(概念)创新——氧吧空调。

与其说是产品设计的成功,不如说是概念创新的成功,是对消费者生活密切关注而诞生的满足需求方式的成功。

氧吧空调的创意很简单——根据室内因封闭而导致氧气不足(虽然这种相对的氧气不足对人并没有多大影响),通过空调增加氧气含量;而且原理也很简单——据设计这种空调的海尔空调专家介绍,这种空调的原理非常简单,只是在空调上加上一种特殊的富氧膜,使通过这从膜的氧气浓度提高到30%,然后用气泵将含有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