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67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呼伦贝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呼伦贝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呼伦贝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呼伦贝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docx

《呼伦贝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伦贝尔.docx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族..

(2009-10-1517:

06:

28)

标签:

巴尔虎蒙古民族

杂谈

    蒙古族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那时蒙古先祖部落和突厥先祖部落发生了战争,蒙古先祖部落只剩下由两男两女组成的两家。

他们逃到一处四面环山、森林茂密的地方。

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向山外。

这地方叫"额尔古涅--昆","额尔古涅"是险峻的意思,"昆"是山坡,就是说这地方是险要的峻岭。

额尔古涅--昆,就是今天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峡谷山地。

那两个男人的名字一个叫捏古思,一个叫乞颜。

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捏古思、乞颜实际是指两个氏族,他们在这一片险要峡谷的森林中繁衍壮大,被称为"蒙兀室韦"。

"蒙兀"即蒙古,含有长生的或永恒的氏族的之意。

室韦是地域名称,那时,有许多被统称为"室韦"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一个"蒙兀室韦"部落。

"蒙兀"就是"蒙古"的唐代音译。

蒙古部落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

《旧唐书o北狄o室韦传》记载:

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

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落俎室韦之南。

"大山"指大兴安岭,"望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

根据这段史料,蒙兀室韦部的居地应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的大兴安岭北端地区。

   过了很多年,蒙兀室韦部落人口大增,这片峡谷越来越显得狭窄,大家商量走出峡谷的办法,以谋求一个能叫自己的部落更兴旺发达的广阔天地。

他们找到了一座能够炼出铁水的大山。

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这座大山旁堆积了许多木柴和木炭,宰杀了70头牛马,用牛马皮做了70个风箱,将木柴和木炭点燃,一起拉动起风箱。

山壁熔化了,铁水奔流冲出一条通向山外的大道。

这时,他们在部落首领的指挥下,扶老携幼,艰难地走出了额尔古涅--昆。

经过几个世纪的战争和迁徙,大约在唐代后期(九世纪下半叶),蒙古先祖部落从兴安岭山地向西面的草原地带迁移,被认为是蒙古族先祖的蒙兀室韦渐渐迁徙到了鄂嫩河上游和肯特山一带,成为蒙古部。

随部落的分衍,所占地盘逐渐扩大,有一部分迁到了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部地区。

成吉思汗的先祖就属于这部分蒙古部落。

《元朝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的根源是一奉天命降生的孛尔帖赤那(意为苍色的狼),与美丽的豁埃马阑勒(意为惨白色的鹿),结为配偶,一同渡过腾汲思海子,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立下营盘,生下一个漂亮的男孩,取名为巴塔赤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距成吉思汗整整22代。

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为蒙古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地区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进入大草原的蒙古部落,不断与周围各部以及中原地区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往,促进了自身的迅速发展。

辽时,蒙古部已经成长起来,分衍出乞颜部、扎答兰、泰赤乌部。

在蒙古部之外,草原上还有在锡林郭勒北部的塔塔儿部,在呼伦湖东南,贝尔湖至哈拉哈一带的翁吉剌部;色楞格河下游的蔑尔乞部,叶尼塞河下游的斡亦剌惕部;处于杭爱山和肯特山之间的克烈部;靠近阿尔泰山的乃蛮部。

 古老的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之一。

公元206年,蒙古部落被匈奴打败后,到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把自己叫“柔然”的蒙古部落。

从此,归属于“柔然”的巴尔虎部落游牧于呼伦贝尔至布尔罕山的辽阔地区。

到公元4世纪时,主要居住于斡难河、土拉河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地区。

当时,巴尔虎已形成了富裕、强盛的部族,其首领称之为“巴尔虎”(古代一种毛长、动作快捷的野狗的名称而来,意思是杰出、英勇)。

“巴尔虎”这个名称从此开始闻名,后成了部族名称。

大约5世纪时,归属于柔然汗国。

6世纪,归属于突厥汗国。

7世纪,归属于薛延陀汗国(628—648年),于兴安岭西侧、斡尔浑河、土拉河、贝加尔湖一带游牧。

薛延陀汗国灭亡后,多数的巴尔虎人游牧于克鲁伦河下游,呼伦湖、贝尔湖一带。

当时巴尔虎有6万户、一万军队。

8世纪初,巴尔虎迁徙到贝加尔湖原地,与其他部落触合形成了“巴尔虎联盟”。

“巴尔虎联盟”内有巴尔虎、布里亚特、豁里、秃麻惕、脱斡列思、古儿列兀惕、塔儿忽惕、布剌合臣、贺日木沁等部落。

10世纪时,巴尔虎的首领叫做“巴儿忽台蔑儿干”,传说巴儿忽巴特尔与斡亦剌惕部的巫女阿绍亦干生有布里亚台和豁里台两个儿子。

布里亚台的后裔组成了布里亚特氏族,他们分布贝加尔湖的北部黑鲁古河、朱勒格河流域,靠渔猎为生。

豁里台有十一个儿子,其后裔组成了十一个豁里氏族,他们与秃麻惕部落联合,居住于昂可拉河、贝加尔湖、巴尔忽真·脱合木等地区。

巴尔虎的一部分与豁儿剌思部融合,迁居于布儿罕哈剌敦山,组成了豁里剌儿氏族。

豁里剌儿氏族的首领叫做“豁里剌儿台篾儿干”。

豁里剌儿台篾儿干取了巴尔忽台篾儿干的女儿巴儿忽真卦为妻,巴儿忽真卦生了女儿,取名为“阿兰卦”。

阿兰卦嫁于朵奔篾儿干后养育了五个儿子,于是流传了“阿兰卦折箭教子”的故事。

巴尔虎的阿兰卦是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母。

1207年,巴尔虎归附蒙古帝国,游牧于贝加尔湖至黑龙江沿岸的广阔草原上。

巴尔虎英雄们为成吉思汗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

巴尔虎的俺木海创造了“投石机”,他的儿子忒木台儿征伐有功,所以,他们都被封为虎符元帅。

万户长豁儿赤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到秃马惕部落挑选30名美女,引起了“秃马惕叛乱”。

1217年,成吉思汗征服秃马惕部落之后,一部分秃马惕(现在呼和浩特一带的土默特蒙古部的前身)人分给了博尔忽家做奴隶来抵人命;一部分秃马惕人归随忽都合别乞,斡亦剌惕部融合。

公元13世纪60年的阿日格布哈与忽必烈争斗中,巴尔虎支持了阿日格布哈。

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后,多数巴尔虎、布里亚特人在贝加尔湖一带看管汗国军用马群。

1368年,妥欢帖木尔退居蒙古草原后,蒙古封建主之间争权夺位而引起的内部矛盾和明朝的屡次进攻,削弱了蒙古封建主的力量和大汗对当时蒙古各部的控制。

趁此机会,14世纪,昔日的元朝“强臣”——斡亦剌特部的猛哥帖木尔联合巴尔忽惕、布里亚惕、巴图特、绰罗斯等部落后,不但统治了斡亦剌特部,还统治了大部分蒙古地区。

这个基础上儿子额色顾汗(1415—1425年)几乎统治了整个蒙古。

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时,巴尔虎人主要从属于永谢布万户及土默特万户。

此外还有一部分巴尔虎人,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

16世纪时,由于蒙古封建政权胁迫之下,巴尔虎人放弃了萨满教,信仰了喇嘛教。

1666—1689年贝加尔湖至呼伦贝尔一带游牧的巴尔虎人,一部分归附清朝;另一部分归入沙皇俄国;还有一部分投奔了喀尔喀。

1732年,归附清朝的部分巴尔虎人,编入“索伦八旗”,并同鄂温克、达斡尔等进驻呼伦贝尔。

1919年,这部分巴尔虎人单独建了一个旗——陈巴尔虎旗。

  巴尔虎,历史上专指大兴安岭以西广阔的草原地区,也称呼伦贝尔。

巴尔虎地区,有陈巴尔虎草原、新巴尔虎草原等,都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巴尔虎部历史,比蒙古早。

元入蒙古,称巴儿忽。

清朝时列属八旗建制,现共分三旗(县级):

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巴尔虎语,受现代文明冲击严重---蒙古语同内蒙标准蒙古语发音,有些区别。

老牧民保持传统古老草原文化,80年后的教育发音汉化,两种文明融合交错。

  巴尔虎,是蒙古族一部族的名称。

其部族,原驻牧地在内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多桑蒙古史》言:

“在拜哈勒湖(贝加尔湖)之东,因有巴尔忽真水注入此湖,故以名其地。

”)。

大约在270年前,从贝加尔湖,迁至呼伦贝尔草原。

一部继续南迁,满清安边;一部分戎军,吉普塞式迁徙。

又拉施特《史集》:

“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的营地和住所位于薛灵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称为巴儿忽真脱窟木地区的极边。

”。

《元史》称“脱古木”为“脱古门”(蒙语-窄,也作巴儿忽真隘。

巴儿忽真水,名以其地。

巴尔虎部族,在于其驻牧於“巴儿忽真隘地区所”也。

   巴尔虎人夏季穿吊里长袍或衬衫,春秋穿一种叫做“哈林达格”的夹袍子,冬天则穿用黑锦缎镶边的鞣皮长袍子,外出或露宿时还要加之羊皮“达忽”。

    每逢遇到庆典和过节时,巴尔虎人都穿传统的团花缎、锦缎为面儿的羊皮、羔皮长袍。

男子喜欢穿带补子的靛篮、宝蓝、深绿、黄褐、古铜色袍子,配以颜色对比强烈的腰带。

妇女喜欢蔚蓝、青绿、黄绿、深绿、粉红、紫红、钱褐色绸缎,团花缎、锦缎、花缎和深蓝、浅蓝、深绿、钱褐色毛料、丝绒以及花纹素雅的各种布为面料的衣服,边饰多用火红、金黄、黄绿、深蓝色库锦。

    巴尔虎妇女一般穿着凸肩齐膝的长袖袍子,男子则注重大马蹄袖的宽松袍子。

巴尔虎服饰早先缝制数条扣绊,近代以后得到规范,形成三三为一和二二为一的组合扣绊儿。

缝制扣绊时,普通袍子配以“算盘”扣,礼仪袍子配以一或双环金、银、铜扣,并用库锦、缎、绸制作绊子。

依据袍子的镶边儿条数缝制数目相等的扣绊。

例如,单边儿袍子在领口、大襟、腋下处钉制单扣绊,双边儿袍子钉制双道扣绊,夹棉镶边儿袍子钉制三道扣绊儿等,以此类推。

其中单边儿袍子钉制数道扣绊的情况也有,而多边儿袍子和其扣绊的数目一般都是相等的。

巴尔虎妇女穿自己部落特色的长袍、长褂以外,还穿灯笼袖无腰带长袍和有四个摆衩的对襟长坎肩儿。

这是流传至今的蒙古族古老服饰之一。

巴尔虎男士,腰带上挂烟荷包或火镰袋的习俗与其他地方相似。

逢到节庆吉日时,巴尔虎男式在蒙古袍子上加穿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坎肩儿或褂子,其镶边儿精美,坎肩儿的色彩丰富多样,褂子一般为黑色为主。

冬季穿皮裤,春、秋穿棉裤,夏季穿吊里裤或单裤,外加套裤。

     巴尔虎人的帽子是多种多样的。

有“套尔其格”、“马胡子”、“韩达”以外还有很有特色的圆顶帽子、薄毡帽子等。

其中“套尔其格”的制作与别的地方有所不同,有六面三拤,用库锦贴以花边儿,红色算盘结做顶。

盛夏季节有不分男女裹头巾的习俗。

巴尔虎人的靴子分“马海”、鹅顶、“宝力嘎尔”、“苏黑”、“沙金”、“少格苏尔”、“宝易图格“等很多种。

学者认为苏黑靴子是保留了蒙古古代制作靴子工艺的装束。

其款式是用整块材料制作靴底和靴邦,也就是说,靴底和靴帮是连在一起的,无需缝接。

     巴尔虎姑娘在古代梳数条细辫子,近代以后则梳封发独辫子,垂于脑后。

姑娘们的腰带特别鲜艳,其束腰位置靠上,突出女性的胸部和曲线美。

巴尔虎少女到了十一、二岁之后,穿耳打孔,为将来的穿着打扮做准备。

姑娘出嫁时,父母根据婆家送来的礼物(一般为牲畜),为女儿购置头饰、坠饰、手镯、戒指等,并置办好四季服饰。

在巴尔虎地区,娶亲的前一天,父母为新娘梳妆打扮,并做好一切出嫁前的准备。

到了约定的娶亲时辰,新郎在缎面儿长袍之外,还要穿黑色锦褂,头戴配有貂尾皮和红色算盘结的圆顶帽子,腰带上挂带烟荷包、火镰袋,背挎五箭弓,骑骏马,与数人一同前往新娘的浩特。

这种打扮和行程,保留了古代蒙古人抢婚习俗的某些内容,具有一定的风俗文化价值。

巴尔虎人,嫁姑娘时,新娘服装之外加一身“楚巴”(外套),用红布遮盖新娘的脸,跟随新郎到蒙古包的西南方向下马,并完成一系列程序复杂的仪式。

据说,给新娘穿外套是为了防止别人认出是新娘,而遮住脸部是不让新娘记住回家的路。

届时男方的娶亲“嫂子”,牵着新娘的手,走进新包,由生肖相济的指定人员为新娘梳头结发,佩戴专门头饰。

巴尔虎新娘的配饰独特而美观。

包括,“哈卜其格”(发卡类)、“塔图尔”(额箍类)、胸“稿”(前坠子)、背“稿”(后坠子)、肩“稿”(肩坠子)等。

巴尔虎女人的“哈卜其格”和“塔图尔”都用白银镶制,上面嵌有珊瑚玛瑙等奇宝异石。

给新娘佩戴头饰的同时,还要赠与“夫人袍子”、对襟“奥吉”(坎肩类)、红色算盘结带穗儿貂皮帽、“薄勒”、套裤、手镯、戒指等。

新娘穿了“夫人袍子”之时起不系腰带。

    巴尔虎妇女头饰的基本款式类似于羊角形。

这反映了巴尔虎服饰的古老性,在古代蒙古人的生活中,绵羊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动物,代表着生育和繁殖力量,所以模仿绵羊角的形状来制作妇女头饰表达了相同的愿望和信念。

    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的妇女装束有所不同。

新巴尔虎的妇女袍子相似与喀尔喀妇女袍子,有立式衬肩和分接式袖子,前襟有皱褶,后襟平整。

这一风格也接近布里亚特服饰。

陈巴尔虎服饰淡化了这些特征,但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主要的。

巴尔虎女装的腰部和肘部都用二尺宽的库锦制作装饰花纹并镶以细边儿。

袍子的前襟边儿和领边儿也缝制同样的修饰条儿。

在奥吉的胸部贴以“不可处”花(兜盖装饰),缝制金、银扣子和与镶边儿颜色相同的扣绊。

陈巴尔虎的姑娘在结婚时,把封发分成两股辫儿,佩戴对称装饰的圆顶帽子。

   巴尔虎部的历史要远比蒙古汗国为早,传说其祖先是天鹅的化身,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早在蒙古各部统一之前,“巴尔虎”就已屡见史传。

在史籍《隋书》中称之为“拨野固”;在史籍《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称之为“拨野古”、“拨也古”等;在史籍《元史》中称之为“八儿浑”,在史籍《蒙古秘史》中称之为“八儿忽”,在史籍《史集》中称之为“巴儿古惕”。

而在清朝时期的各种史料中,皆称之为“巴尔虎”,并相沿至今。

  “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历史上曾泛指两个地区:

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现在则主要指巴尔虎三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

   从蒙古拔野古部落联盟算起,巴尔虎部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巴尔虎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拥有自己古老的“哈拉”(是指姓氏),那种认为巴尔虎族人只有名而没有姓的看法是错误的。

在波斯学者拉施特所著的《史集·中国史》中记载:

“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的营地和住所位于薛灵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称为巴儿忽真脱窟木地区的极边。

”在史籍《元史》中,称脱窟木为“脱古木”,或“脱古门”,汉义“窄”,也作“巴儿忽真隘”。

“巴儿忽真水,名以其地。

巴儿忽,在于其驻牧于巴儿忽真隘地区所也。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当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时,立即与布里亚特族人发生了激烈冲突。

经过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布里亚特族人被沙俄军队征服,臣服于沙皇俄国。

但其中仍有一部分布里亚特族人坚持反抗,曾多次起义反抗,均遭到沙俄政府的残酷镇压。

最终他们脱离布里亚特部落,继续向南迁入喀尔喀蒙古地区(公元1927年起称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起改称蒙古国)。

公元十七世纪末期的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当大清帝国的强悍军队在黑龙江以西两次痛击沙皇俄国的军队时,一部分布里亚特族人投向满清王朝,被康熙大帝赐族名为“巴尔虎”,之后,巴尔虎族人被满清政府安置在海拉尔地区(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后分衍有许多姓氏,主支仍以部族称谓称作布里牙特氏,亦多有按康熙大帝的赐名称为巴尔虎氏者,称巴尔虎旗,编入满州蒙古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郭)诸部的属部。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三千七百九十六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御防沙俄的侵扰。

其中二百七十五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两千四百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周边,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

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清雍正十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清雍正十二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

这样,巴尔虎旗共分为三旗,即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陈巴尔虎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部,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为界,东部和东北部与额尔古纳市和牙克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毗邻,南与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与新左旗连接。

其地势宽阔,有些起伏,但却很平坦,无须择路,汽车可在草原上开足马力任意奔驰。

出海拉尔四十五公里便到了陈巴尔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库仁镇,巴彦库仁,在蒙语里是“富饶的院落”的意思。

  新巴尔虎左旗因比陈巴虎旗族人进驻呼伦贝尔的时间迟两年,故名新巴尔虎。

在蒙古语中,称东为左。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新巴尔虎左翼四旗。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为新巴尔虎左翼旗。

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大兴安岭北麓,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接壤,西与新巴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国界,西南与蒙古国交界。

  新巴尔虎右旗与新巴尔虎左旗一样,因比陈巴虎旗族人进驻呼伦贝尔的时间迟两年,故名新巴尔虎。

在蒙古语中,称西为右。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新巴尔虎右翼四旗。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为新巴尔虎右翼旗。

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儿市西部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国境线有五百十五公里之长,旗人民政府驻在阿拉坦额莫勒镇

在新巴尔虎右旗这片绿毯的深出,有一块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圣洁之地,那就是宝格德乌拉大山。

    

  宝格德乌拉山位于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正南45公里处,海拔922.3米。

“宝格德乌拉”是蒙古语,译为“神山”或“圣山”。

关于宝格德乌拉圣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日被敌军袭击,

躲进了宝格德乌拉山,霎时,云雾缭绕,山上山下一片云海。

敌军怕有埋伏不敢进兵,等了三天三夜没有发现成吉思汗的踪影,只好退兵撤走。

成吉思汗下山后抚胸告天“我得以免灾,我之区区性命,被宝格德乌拉山所搭救,日后我必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般祭祀,说完,他向着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挂在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洒马奶酒以祭。

从此以后,每当绿草如茵,鸿雁北归时,草原上的牧民就进行祭山敖包活动。

    

   宝格德乌拉山的敖包祭祀形成于元代,是图腾崇拜和祭拜天地的祭礼。

自1738年始,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在宝格德乌拉山举办隆重的民间祭山盛会。

数百年来,方圆几百里,千万牧民如期而至,有高僧主祭,为凡黎祈福。

原呼伦贝尔书记连辑2001年夏视察工作经过宝格德乌拉山,正直盛况空前的祭祀盛会,欣然挥毫写下了“草原六月绿如初,帐下枯灯照老僧,但为牛羊人祈雨,跪听坐诵平安经”的诗句。

达西朋斯格庙又称西庙,位于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东10公里,是一座黄教喇嘛寺,是清光绪年间,为巩固对满蒙地方的统治,推行喇嘛教,遍筑寺庙时修筑的。

庙宇在十年动乱期间部分被拆毁,于1985年修葺一新,现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每年农历四月初六和六月初六在这里都举办为期一周的隆重庙会。

 成吉思汗拴马桩位于呼伦湖西岸,距阿镇所在地东北38公里,离满洲里市88公里,是一处三面环水的峭壁,高大宏伟,南临一湖碧水,石壁嶙峋峭拔,光滑如刀削;北、东面呈陡坡,下临湖湾,只有西部为缓坡与湖岸相连,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凉亭,山崖东方10余米的湖水里,有一座高10米左右,周长20余米左右的柱石突兀而立,柱石呈不规则形,上细下粗,石纹条条,纵横交错,石缝间筑有鸟巢,时有水鸟飞出,盘旋湖上。

传说,成吉思汗曾在这里训练兵马,把他心爱的八匹骏马拴在这个柱石上,所以,称此柱石为“成吉思汗拴马桩”,那柱石上的道道条纹,又给草原上的人们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

   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长年征战中,亲手调教驯服了八匹草原上的骏马。

战马在草原征战中如同战士的弓矢、刀枪一样重要,这八匹骏马不但能日行千里,而且多次在战斗的危急时刻救过成吉思汗的命。

当成吉思汗大战仇敌泰赤乌部落时,两军相遇,便展开了一场拼命厮杀。

泰赤乌人不顾伤亡拼命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十分艰难。

成吉思汗的部队向前去又被击退,退了回来又冲击过去,多次反复厮杀。

一直战斗到夜幕降临也未能击溃泰赤乌人的抵抗。

这时,敌人的援兵就要赶到,形势十分危急。

成吉思汗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拔出战刀,骑着心爱的红鬃战马,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刀劈马踏,直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突然一支冷箭向成吉思汗射来,与敌将正杀得难解难分的成吉思汗毫无防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久经战阵的红鬃马凌空立起,用躯体挡住了冷箭,顿时,鲜血从红鬃马的脖子处流出。

成吉思汗见战马为救自己负伤,不禁怒从心生,大吼一声,把敌将杀落马下。

   成吉思汗的势力日益壮大,引起了克烈部的不满,并联合其他部落对成吉思汗进行突袭包抄。

猝不及防的成吉思汗率部匆忙应战,刚刚摆好阵势,敌人就冲了上来。

双方恶战半日,都伤亡惨重。

敌兵越来越多,尽管成吉思汗的部队奋力冲杀,仍然不能取胜。

成吉思汗只好下令撤退,来到牧草丰美的捕鱼海子(今达赉湖)附近安营扎寨,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并在此召集旧部和扩充军队,每天用湖水为战马洗涮。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成吉思汗的大队人马又充满了生机。

每当清晨,成吉思汗都站在山头上眺望北方草原,谋划着统一草原的计划。

每当这时,久经沙场的八匹骏马耐不住悠闲的寂寞,都扬鬃奋蹄,嘶鸣不止,渴望着随同主人征战沙场。

天长日久,巨大的拴马桩被马缰勒出一道又一道纵横交错的纹路,连燕子和飞鸟都可以在里面筑巢。

   秋高气爽,战马都养得膘肥体壮,将士们也摩拳擦掌,征战心切。

成吉思汗率部从达赉湖杀出,东征西战,很快完成了统一草原的宏伟大业。

达赉湖畔的柱石,也因成吉思汗在此拴过战马,而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旅游景点,关于拴马桩和八骏马的故事也在草原上流传下来。

   景区总面积包括水域面积为17.5平方公里。

成吉思汗拴马桩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此驻扎、拴马的神奇传说和它特有的草地、岩石、湖水景色以及当地居民浓厚的民族气息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巴尔虎民俗风情,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专程前来观光游览.“敖包”,蒙古语,汉译其意就是“堆”。

蒙古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即祭敖包在蒙古民族形成和元朝时期,是图腾崇拜和祭拜天地的祭礼。

为了祭天,找一些高而平坦的山地,用石头或土堆成敖包,将柳条之类捆成大捆竖在中间,上面挂上红黄白色布条。

   喇嘛教传人和取代萨满教后,作为萨满教的主要仪式祭敖包被纳入到喇嘛教中,同时增加了宗教色彩,并在有名气的“敖包”附近建起了喇嘛庙。

祭祀之前,先要对敖包维修和装饰一番,插上白布旗帜,上书经文,然后在正南方向置一木桌,将烹熟的牛羊肉或果品供于其上。

当民众聚齐后,喇嘛以地位的高低排座念经,群众围坐在喇嘛的两边。

念完经后,由首席喇嘛领头,群众跟在喇嘛之后,从右向左绕敖包走:

圈,而后将祭品散放在敖包上,群众争先恐后分享“敖包贺希格”。

此后,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沙特日等比赛。

   大型敖包有中心敖包和两面各三个或四面各三小敖包的7个、13个敖包之分。

有的还以敖包作为一地的界标或标志,或作为道路的标志,后附以宗教内容,成为祭山神、路神的活动场所。

 

   

   祭敖包活动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水草丰美的时节,也有在春秋之时择吉日而进行。

早期祭敖包分大祭、小祭和部落或官祭,后者主要是利用这一机会将本部落的事件、案情分清是非。

家族祭敖包,则先说明草场的长势和利用布局,最后各户如有需说明的事则如实说明。

之后,分享肉食,称为“敖包贺希格”(敖包的福禄),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口福,最后进行赛马、摔跤活动。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之一,湖总面积3.15万平方公里,东西宽30—90公里,长636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1637米,共有368条大大小小的河注入到贝加尔湖,而只有一条安加拉河从贝加尔湖流出,注入到北冰洋。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湖,世界上其他湖泊每年都在逐年减少水量,而贝加尔湖的水量且逐年增加,面积也缓慢而持续的扩大,如果有一天368条注入的大小河全部干涸,贝加尔湖也能保持安加拉河流淌400年。

贝加尔湖呈长椭圆形,似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景色宜人的地方。

有关贝加尔湖的传说:

   传说在贝加尔湖畔住着一位倔强的老人叫贝加尔,他共有368个女儿,其中最大的女儿叫安加拉,是非常聪明美丽女子,有许多年轻的男子爱慕而来,想与安加拉姑娘结识,并与她喜结良缘。

但是安加拉姑娘不为所动,暗地里与叶尼塞小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