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61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docx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吴玉红3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

吴玉红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

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

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

难度较大。

  3.分析题:

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

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

如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

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

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

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

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

一是材料;二是设问。

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

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

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选例并图解如下: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

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

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

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于题意。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

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

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

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

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

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

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

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

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

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

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

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

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3.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

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

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

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

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

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

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

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

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

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

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

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

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

“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

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

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

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

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

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

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

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

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

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

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

这都是不可取的。

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

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

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例1: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

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

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

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

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

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

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

(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例2:

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

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多种观点。

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

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

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

第二问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

  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2)影响:

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②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

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清末新政对中国的近代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貌。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挥出自己的答题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技巧的运用要靠平时去练、去实践。

笔者浅谈旨在说明考生如何把掌握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取得好的成绩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余宏伟    

 

一、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二、审题一定要做到

1.题干要抓三词:

一时间、空间词,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词,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程度词,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

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

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直接的逻辑联系。

▲注意:

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余宏伟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

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材料题的出现有助于发挥其他题型难以具备的功能,这种题型它能有力引导考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小天地,能提高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种题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目前历史高考中的第二大主力题型。

  在教学实践中,发觉相当多的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没有全面掌握,答题时不够完整、准确,影响了成绩的提高,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1)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典型。

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件、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等都可以成为试题的来源。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远远地超脱了教材。

在引用的大量材料中,为了达到对考生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因而材料是粗精并存,真伪难辩。

所以,材料解析过程,也就是考生对材料进行甄另,提取信息的处理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及论点。

 

(2)材料解析题突出特点是:

“新”。

每一道材料解析题,都具有引用新材料,创置新情景,设计新问题的特点。

突出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

 (3)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层次化。

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文献之间,联系密切,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说明一个历史问题。

因而在题的设问方面,环环紧扣,奇巧百出。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文字表达准确、言简意赅。

  材料解析题按其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型、数字材料型、图形材料型、混合材料型(即前面三种材料的结合型)。

这里,我们根据命题者给予材料提示的显著程度,将材料解析题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

  这类材料解析题,命题者不给考生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依赖于考生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属于哪部分历史范畴,这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出的有关问题。

  第二类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

  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

这种题型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为主。

  例:

阅读以下材料:

  上海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名义资本为15万两,分为1500股。

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并缴足了。

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1人,中国职工约100人。

此厂每月能产纸60吨,实际上1891年全年产纸共600吨。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过股息。

因为这个原故,同时又由于原材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优待的章程

                                     ——摘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回答:

根据材料,把伦章造纸厂的基本情况概括为若干要点列出来;并指出这个厂的命运说明了一个什么重要的道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材料后边的时间(1882-1891年)信息可判断该题谈的是19世纪80、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工业的发展状况。

本题的答案如下:

  基本情况:

(1)是一家股份制的私人企业;

(2)经济效益差;(3)受到日本纸的竞争;(4)得不到政府的支持;(5)经营困难,濒于停业。

  道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非常困难。

伦章造纸厂的遭遇是一个缩影。

  本题第一部分答案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二部分体现了命题中的高层意图。

 

(二)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有人认为材料解析题变化多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因而也就不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认为只要认真去观察、总结、实践,就会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1.阅读、理解材料。

通过阅读来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

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

第二遍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

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

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

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

  根据你所感觉的难易,可以灵活掌握,最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设问全部读完,第二遍就带问题去阅读、理解,将问题逐个解决。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阅读、理解过程中应该注意:

 

(1)第一遍阅读全部文字,再决定取舍,如题号后是“阅读下列材料”,则一眼掠过,第二遍就不必去管了。

如果是提示性的,就必须重视。

 

(2)注意每段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包括时间、国别和作者)。

如果不属于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称都很生疏,第二遍阅读时即可舍去不理,对解题毫无影响。

有时命题会把材料出处放在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

如“古巴导弹危机”材料题,该题在材料前特别提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使人会想到它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关系的冲突:

“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

1962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此题实质上就是想通过新材料考查教材中的以上认识,因此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未必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取舍。

 (3)第一遍阅读时要分出扣本内容和超本内容,以便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材料解析题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课本内容,又高于课本内容,第一遍阅读时就应将材料中反映课本的内容与课本对号入座,确定材料反映的是课本哪一章节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超本内容。

理解扣本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如“关于东京商业繁华重要表现”的材料题,读后,可以看出关于反映东京商业繁华的有两点:

一是瓦肆,二是夜市。

经过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又可找到两点:

一是东京是商品中转点,二是商品贸易交易规模大,答案到此才基本完整。

此题充分说明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领会命题意图。

命题者在设计材料题时,根据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进行设计,那么考生要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领会命题是想通过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等。

3.组织答案。

对材料已阅读、理解了,对命题者的意图也揣摸了八九分,那么下边就该动笔组织答案了,应注意以下“规则”:

 

(1)按问按分列点。

依据设问的分数分布和评卷的可操作性原则,按分列点,分多则多写,分少则简写。

另外可以评分的操作可能性推断答案的条目数量。

比如设问的分值是2分,则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为1点或2点;分值是3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分值是6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

 

(2)语言要方简意赅。

材料题不是问答题。

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分值一般不大,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

即论从史(材料)出,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由此依据而得出。

 (3)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

对有些认识、评论之类的答案,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切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

如1992年普通高考第47题,要求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法国1791年宪法。

做为考虑答案来讲,首先要肯定它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制度的进步性,又要从材料中看到限制公民选举的虚伪性。

 (4)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观点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认识,不要以朴素的阶级感情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为“农民阶级一切都好,地主阶级一切都坏”,一看见“资产阶级”就痛加批判,一看见材料出自中共某一文件就认为完全正确。

实际上这还是“左”倾思想的影响。

因为任何一个阶级在上升时期都起过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曾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中共的文件中也有反映“左”倾或“右”倾思想。

4.认真检查。

  题目答完后,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严格认真地检查,检查一下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史实是否准确,力求答案准确无误。

5.重视平时训练,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对平时解答材料解析题出现的失误,一定要找出原因,不一定要去记住这一问怎样答才正确,应当考虑“我为什么没有答对”,只有平时注意总结失误,才能避免考场上的失误

 

选择题技巧略谈

王勋菊 

选择题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等特点,是当前高考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

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

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来看,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了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体时间分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历史考试的成败,所以我们经常和学生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可见,提高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对提高整个试卷的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高考历史来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除了平时多练以外,还必须分析、把握其题型的特点,研究其内在规律,做到胸有成竹。

一、指导学生领会《2011年高考大纲》能力要求——明白高考“考什么?

”和“怎样考?

1.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在内涵上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渗透和材料的延伸。

2.注意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

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和认识。

3.材料成为命题载体,命题从现实材料入手,创设新情境,能力立意成为首选,学以致用。

二、分析历史选择题的失分原因——对症下药

1.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2.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欠缺

3.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

4.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5.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

6.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查能力不够

8.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混淆三、归纳选择题的几种常见题型——让学生胸有成竹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选择题一直是命题专家着力探讨的一种题型。

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选择题已实现了命题专家期盼的“考查除文字表述之外所有学科能力要求的考查目标”。

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得以全面发掘,从而确立了其在历史学科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

因此高度重视历史选择题主体题型地位,切实加强历史选择题的训练与指导,已经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指导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选择题的题型结构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

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选项和干扰项。

2.选择题的类型

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因果性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结论分析型选择题;识记型选择题

四、“授之以渔”——给学生科学的答题方法指导,决胜高考

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与正确选项之间有直接的联系的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是完成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步。

现代考试的一个重点就是分析、归纳解读和组织信息。

实际上,有些题目基本上就是只要对题目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因此,对试题信息处理能力的加强日显重要。

例1:

宋人刑昺(炳)上疏称:

“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

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词“今(雕)板……之幸也”,说明,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故C正确。

2.利用定位法解题

通常,所学知识与选择题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

所以,欲将所学知识与选择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起正确的联系,考生必先从题干中获取时间、空间、内容、性质等关键词,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定位。

例2: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解析】注意时间是1925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

共产国际对中国支持始于1921年,A说法错误。

1925年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尚未进行,故B、C错误。

1925年1月还只有党员994人,同年10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达到一万人。

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所产生的作用,故D为正确答案。

3.注重知识迁移利用变式和类化解题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学习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近几高考年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