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463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docx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      浅谈中考化学总复习  化学复习是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总复习阶段正是站在新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认识、综合运用,并在复习中形成技能,掌握策略的阶段。

因此,总复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初中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吃透《说明》,把握方向  1、认真研读2014年《中考说明》。

指导思想:

重点考查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积极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朝着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整体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绝偏题、怪题。

命题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生活,促进发展”。

  2、比对今年《中考说明》与以往的不同,哪些地方提升了要求,哪些地方降低了门槛,认真钻研教材,掌握《中考说明》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以及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最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值分布状况及试卷的难易程度等。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自己可以支配的教学时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于中考复习十分重要。

我校的化学四轮复习安排是:

4月1日至4月30日进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根据导学章节按课本结构进行,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

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苛求速度。

5月1日至5月25日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分类划片复习,以综合提高为目的,通常是按照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科学探究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专题进行。

复习时要着重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注意总结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以及对错题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总结题型和解题规律,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规范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月26日至6月10日进行第三轮复习,主要以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为目的,进行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6月10至6月14日进行第四轮复习,回归课本,以看为主,看课本及平时自己做错的习题,查漏补缺,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

  三、创新模式,重视过程  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以便使学生复习得更好,仍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我校采用了教学案一体化,化学复习教学案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①复习指导②复习检测③例题精讲④练习巩固⑤课堂小结⑥课外检测  1、复习指导  教师明确学生复习内容、目标及重难点;教师可采用图形、表格、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构建出复习内容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使复习内容条理清晰,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能较为全面准确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复习检测  复习检测内容教师要根据复习指导精选几题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习题,以容易题、基础题为主,来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复习检测全收全改,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习情况。

课堂教学中,根据复习检测的批改情况,对学生出错的地方上课时进行重点强调。

同时,学生上课时对复习检测没有掌握的内容,也会格外的注意,就会认真去听、认真领会、认真去探究,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攻破难题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学生就会全神贯注投身于复习教学中。

  3、例题精讲  注重精选题目。

例题要精心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侧重对重点、难点知识及学生易错题型的训练。

所选例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要能覆盖本节课复习的内容,突出双基,难易程度适中,有较强的综合性。

要重视一题多  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思维的能力。

讲解时不是要让学生会做这道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解题方法。

  4、课堂练习与小结  课堂练习一方面要避免“题海战术”,杜绝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反馈工作,及时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要能把握全局,讲清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知识与上下知识的联系,这样,既可以对已复习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又可以为下一节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5、课外检测  课外检测是对复习内容进行知识巩固。

在训练的过程中,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可集中性的进行评价讲解;也可采用面批面改,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讲解,加强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缺漏的知识,并组织学生及时补充复习加强训练。

  四、重视基础,关注细节1、关注双基  再新颖、鲜活的题型,运用的还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把知识点讲透彻,让学生去分析、比较、归纳、发现知识,理解性地记忆。

让学生感受到再难的题目还是用最基本的概念进行解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既要狠抓“双基”,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例如,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注重理解,避免死记硬背,理能够运用所学概念和原理分析、解释、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是量多面广,复习时要把分散繁杂的知识点分类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关于化学实验复习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仪器的操作、装置原理、实验原理;重点放在过程及现象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关于一些化学基本计算的复习,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基本类型的计算,还要适当注意与实验的结合,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等。

  2、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考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学生,我们教师,实际上是特殊  的“服务员”,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

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时,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中考复习的主人,其次还要从学生所需、所求为出发点,从而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关注学生的补缺工作  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讲练结合,要发挥试卷的最大化作用,还要关注学生试卷的订正、补缺工作,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建立一本错题集,把做错的题目抄下来,通过讨论交流、老师的讲解,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用红笔把分析过程写下来,再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教师再将学生普遍做错的题目整理起来,再找同类型的题目做针对性的训练。

这个过程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4、关注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他们也是提高平均分的关键。

我们每次的平均分上不去,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低分人数太多。

对于他们,要了解其问题在哪里,知识缺陷在哪里,让他们明白先复习哪些内容,再复习哪些内容。

在课外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进行一些点对点的辅导,为他们制定易达到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学会最基本的内容,然后根据达成情况逐步增加一些难度。

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该理解的理解,该记忆的记,然后检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的情况,并给出一些专门的练习,让他们操练,促进其提高。

  5、关注热点话题  有效复习,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还要关注社会中化学热点话题。

纵观几年中考试卷,所谓的热点话题也成为了中考的热点,如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等,尤其是与化学概念有关的题材要特别关注。

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并能运用掌握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总之,化学总复习十分重要,需要采取适当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地规划,突出各阶段的复习重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复习效率,我们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策略,也是我们化学教师应始终要把握好的一个方向。

可行的计划,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拙见,并且努力实践。

我们相信通过在座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真正适合自己的还是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切实今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