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癌住院病历.docx
《中医肝癌住院病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肝癌住院病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肝癌住院病历
入院记录
姓 名:
高登祥 职 业:
退休
性 别:
男工作单位:
--
年 龄:
61岁住 址:
淮安市清江浦区武墩王桥村九组婚姻:
已婚供史者:
患者本人(可靠)
出生地:
江苏淮安入院日期:
2017年04月19日08时39分
民 族:
汉族记录日期:
2017年04月19日09时00分
发病节气:
谷雨前一天。
主 诉:
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现病史:
患者于2014年10月份因原发性肝癌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恢复良好后出院。
2015年5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复查后考虑肝癌复发,再次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顺利,经保肝、抗肿瘤治疗,症状好转后,予以出院。
2015年9月及2016年2月又在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各一次,手术过程顺利。
2016-10-22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
门静脉主干右侧壁栓子可能,脾大,胃底食管及脾门静脉曲张,肝脏及右肾囊肿,肝脏钙化灶。
诊断为脾亢、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予以行脾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予以出院。
患者于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01月05日住我院中医科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患者半月前出现身黄、目黄、小便化,乏力,纳差。
患者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08491)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
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变。
患者拒绝西医治疗,来我院门诊,主动要求再次住院,接受中医系统治疗。
门诊行相关检查并参阅2016年10月28日市一院出院小结、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片后,拟“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再次收住入院。
病程中,患者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
患者目前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欠佳,小便色黄,量少,大便如正常。
既往史:
患者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自行口服药物,控制良好。
患者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外伤、输血”史。
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有()过敏史。
个人史:
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血吸虫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
适龄结婚,配偶子女体健。
家族史:
否认家族成员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望闻切诊:
神志清楚,面色暗黄,正常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体格检查
T:
36.2℃ P:
77次/分 R:
19次/分 BP:
130/80mmHg
神志清楚,面色黧黑,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巩膜黄染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7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平软,左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无水肿,双下肢疼痛,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08491)检查见: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
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右叶闪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
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区见多发迂曲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
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
黄疸
证候诊断:
阴黄
西医诊断:
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
门脉高压
脾大
住院医师:
陈建蔚
病程记录
2017年04月19日09时00分
患者高登祥,男性,61岁,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于今日由门诊拟“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于2014年10月份因原发性肝癌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恢复良好后出院。
2015年5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复查后考虑肝癌复发,再次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顺利,经保肝、抗肿瘤治疗,症状好转后,予以出院。
2015年9月及2016年2月又在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各一次,手术过程顺利。
2016-10-22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
门静脉主干右侧壁栓子可能,脾大,胃底食管及脾门静脉曲张,肝脏及右肾囊肿,肝脏钙化灶。
诊断为脾亢、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予以行脾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予以出院。
患者于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01月05日住我院中医科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患者半月前,出现身黄、目黄、小便化,乏力,纳差。
患者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08491)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
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变。
患者拒绝西医治疗,来我院门诊,主动要求再次住院,接受中医系统治疗。
门诊行相关检查并参阅2016年10月28日市一院出院小结、于2017年4月7日到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查CT片后,拟“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再次收住入院。
病程中,患者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
患者目前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身黄、目黄、小便黄,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
患者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自行口服药物,控制良好。
患者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外伤、输血”史。
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有()过敏史。
2.体检:
T:
36.2℃P:
77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
神志清楚,面色黧黑,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巩膜黄染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7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平软,左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无水肿,双下肢疼痛,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辅助检查:
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08491)检查见: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
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右叶闪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
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区见多发迂曲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
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变。
拟诊讨论:
中医辨证辨病依据:
患者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胁痛”范畴,患者久病耗伤气血,无以滋养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而致筋脉失养发为本病。
本案的鉴别诊断主要有:
1、黄疸与萎黄:
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
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
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患者高登祥,男性,61岁,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求中医治疗。
”入院。
2.专科检查: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辅助检查:
2017年4月7日,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CT(08491)检查见: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
肝脏形态不规则,肝脏右叶部分缺如,肝右叶闪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37*30mm,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内另见一小点状钙化影,肝脏左叶内见一小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2*20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肝右叶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主干右侧壁局限性充盈缺损,胆囊体积不大。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
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左肾稍受压变扁,脾脏内见契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食管下段、胃底及脾门区见多发迂曲扩张血管影,右肾内见一小囊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液性密度影,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提示:
肝癌介入、消融术后改变,伴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瘤栓:
肝脏左叶、右肾囊肿;肝脏小钙化灶。
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改变。
4.鉴别诊断:
需要和假性黄疸鉴别。
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等食物。
胡萝卜素只引起皮肤黄染,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堆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眦较明显,皮肤无黄染。
假性黄疸时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
黄疸
证候诊断:
阴黄
西医诊断:
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
门脉高压
脾大
诊疗计划:
1.入院后予以中医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
2.予以雷火灸等以温阳扶正,通络祛寒治疗。
3.予以中药口服扶正温阳固本剂,具体方药和煎服方法为:
当归30g白芍15g山茱萸30g桂枝10g
川椒6g党参10g生黄芪30g龟板15g
蜈蚣3条虎杖30g天龙30g龙葵15g
炒白术15g鸡内金20g八月扎15g干姜10g
共10剂,每日一剂,加水1000毫升煎药汁取300毫升,倒出;再加水6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再倒出。
将二次取汁混合后,分三次温服,每服200毫升。
4.给予中药解毒散结,抑癌消瘤剂灌肠,具体方药和灌肠方法为:
半枝莲15g金钱白花蛇15g猫爪草15g狼毒10g
蜈蚣30g山慈菇20g穿山甲15g蕲蛇15g
共10剂,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弃渣,浓缩汁150毫升,每日一次,灌肠。
具体操作方法为:
选用5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器顶端链接16号细导尿管。
患者排空大便后,采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防水床单,将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5-20毫米,选用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导尿管后,缓慢(约5-10分钟)推入药液150毫升,静卧半小时以上,使药液得以充分吸收。
5.给予多灸重灸法,具体选穴为:
中脘、关元、神阙、双侧足三里、涌泉等;
6.明日请上级医师查房,指导治疗。
7.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入院后治疗期间,容易汗出,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着凉。
②嘱患者饮食忌冰、冷、寒、凉,及各种动物的头、内脏、血,海鲜、腥、辣食物。
市面上及餐馆酒店的所有冷菜、熟菜、卤菜(含化学添加剂)绝对禁止食用。
六个月内绝对禁止性生活。
陈建蔚
2017年04月20日09时00分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
今日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身黄、目黄、小便黄,乏力,纳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脾肋下可触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超声检查见:
肝脏:
体积略大,包膜欠光整,肝区回声光点增粗,肝右后叶近门静脉处见大小约4.66*3.2cm强回声光团,边界规则,清晰,周边见声晕,CDFI示:
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右前叶见低回声欠均质区大小约3.2*2.5cm,边界欠规则,境界尚清晰,CDFI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肝右叶肝管扩张约0.57cm,余肝内血管走行欠显示清晰,门静脉内径约1.4cm,内见少许絮状样稍回声反射。
胆囊:
大小正常,壁欠光整,内透声尚好,胆总管不扩张张脾脏:
肋间厚径约6.7cm,包膜尚光整,脾下极见有2.7*1.7cm稍低回声区,肿块边界规则清晰,CDFI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脾静脉内径约1.1cm。
胰腺:
大小在正常范围,内部回声光点尚均匀,主胰管不扩张。
双肾:
大小在正常范围,包膜光整,实质与集合系统比例正常,集合系统无光带分离腹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大血管周围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
超声提示:
肝占位性病变(肝Ca);胆囊壁毛糙;脾大、脾下极稍低回声区,请结合临床,建议定期复查,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尿常规:
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示:
白血病数目2.7↓、淋巴细胞数目0.5↓、淋巴细胞百分比18.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3、血小板数目37↓;生化检查示:
GGT:
78U/L,GLO:
31.4g/L,UA:
417umol/L,CPR:
6.54mg/L。
HBsAg(+)。
肿瘤筛查:
见CA19948.43Ku/l;胸片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
喻建军主治医师查房后指示,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实验室检查,患者西医诊断为:
肝癌术后门静脉癌栓、门脉高压、脾大。
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患者久病耗伤气血,无以滋养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而致筋脉失养发为本病。
本案的鉴别诊断主要有:
1、黄疸与萎黄:
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
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诊断: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以皮肤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
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阴黄面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伴纳少、乏力、舌淡、脉迟或细缓。
目前诊断明确,治疗得当,继续原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7年04月21日21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24日09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27日08时47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原治疗方案不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4月30日09时11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略好转,仍诉全身乏力,纳差,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继续予以中药口服扶正温阳固本剂,具体方药和煎服方法为:
当归30g白芍15g山茱萸30g桂枝10g
川椒6g党参10g生黄芪30g龟板15g
蜈蚣3条虎杖30g天龙30g龙葵15g
炒白术15g鸡内金20g八月扎15g干姜10g
共10剂,每日一剂,加水1000毫升煎药汁取300毫升,倒出;再加水6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再倒出。
将二次取汁混合后,分三次温服,每服200毫升。
同时继续给予中药解毒散结,抑癌消瘤剂灌肠,具体方药和灌肠方法为:
半枝莲15g金钱白花蛇15g猫爪草15g狼毒10g
蜈蚣30g山慈菇20g穿山甲15g蕲蛇15g
共10剂,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300毫升,弃渣,浓缩汁150毫升,每日一次,灌肠。
具体操作方法为:
选用5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器顶端链接16号细导尿管。
患者排空大便后,采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防水床单,将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5-20毫米,选用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导尿管后,缓慢(约5-10分钟)推入药液150毫升,静卧半小时以上,使药液得以充分吸收。
/陈建蔚
2016年05月03日09时21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2016年05月06日08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5月09日08时54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睡眠好转,仍诉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乏力,大小便未见异常,身目尿黄未见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科情况:
腹平软,右肋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上4寸中脘穴和脐上3寸关元穴处各见一约直径约1.5厘米的灸疤,色暗红,略高出皮肤1~2毫米。
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原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陈建蔚
2016年07月12日08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好转,颈肩部酸疼稍好转、头痛缓解,骨科情况: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AS)5分,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改善:
前屈25°、后伸20°、左右旋:
25°、颈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可诱发前额部疼痛。
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目前继续原方案治疗。
/金浩
2016年07月15日09时00分
今日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好转,颈肩部酸疼稍好转,头部疼痛明显缓解。
骨科情况: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AS),4分,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进一步改善:
前屈30°、后伸25°、左右旋:
30°、颈4~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可诱发前额部疼痛。
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治疗暂不改变。
/金浩
2016年07月17日08时30分仝会峰副主任医师查房
今日仝会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颈、肩、头部疼痛进一步好转,骨科情况: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AS),3分,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活动受限明显改善:
前屈35°、后伸30°、左右旋:
35°、颈4~7棘突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扣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阴性,枕颈部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可诱发前额部疼痛。
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今日拟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再行一次神经阻滞治疗和小针刀治疗,具体药物为利多卡因0.05g,曲安奈德10mg,0.9%氯化钠25ml,以消除无菌性炎症,松解粘连,缓解疼痛。
经患者同意并签字后给予治疗,嘱患者治疗后注意休息,口服罗红霉素预防术后感染。
/金浩
2016年07月20日14时30分
今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颈部、肩部、头部疼痛显著好转,骨科情况: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A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