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docx
《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
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
赖一诚
——2016年5月8日在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的演讲
编者按:
本文为赖一诚先生在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闭门研讨活动的演讲稿,赖一诚先生长期深入地研究中华传统,是一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目前,赖一诚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探索,试图重新解构中华文化,并使之系统化。
全文讲稿内容过长,问答环节有所删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原文。
赖一诚,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台湾音声律历研究中心主任,黄帝内经研究学苑创办人。
(文末附详细介绍)
主持人:
各位,今天是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2016年第九期的闭门研讨活动,这期活动是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先感谢张主任的大力支持。
本期的主讲嘉宾是来自台湾的赖一诚先生。
赖一诚先生长期深入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易、道、医都有很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尤其精通《黄帝内经》、音声律历、古天文学等等,可以说是一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目前,赖一诚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探索,试图重新解构中华文化,并使之系统化。
我觉得,这是一个意义非常深远、任务也很艰巨的工作,往小了说,有利于个人的修身、齐家,往大了说,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
赖一诚先生今天的主讲题目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有请赖一诚老师。
今天谢谢各位莅临,我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先吹一曲给各位欣赏。
(尺八箫演奏)
我刚吹的这根管子啊,牵系着中华文明的过去和未来,不要小看这根管子,在古代我们对声音的传递,发出声音是从这一根管子开始的。
这根竹管要能发出声音,必须要有气在里面流动,所以中国对气的概念,间接地可以想象成音的流转,音的变化,与阴阳很像。
音振动之后的频率,其进行方式是慢慢地衰减,音会有一点慢慢往下走;而如果气渐强的时候,音的频率就往上走,音就扬起,这个音扬,就是古人最初的阴阳原型。
所以,在我的研究,中国的文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学问,就是音律学。
我一开始吹的曲子是陶渊明的《停云诗》,台湾艺术家郭淑玲女士所作曲,我吹的这根管子是木头做的,这个是斜吹口的,真正名称叫"古钥",它配上洞箫的身体,我称之为"尺八箫"。
它是中国很早的吹管乐器,只不过后来消失了,我用尺八原始的吹口,配上中国萧的身体,这样会更好表现中国古代的曲子,它的情感会比较澎湃和豪放,和我们平时听到的笛声和洞箫声不太一样。
中华文化之果--经、史、子、集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
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
这个问题,我花了十几年的思考,几年前,我有个好朋友去联合国参加活动,就有外国人问他,中华文化是什么?
在平时,我们做一些事,都感觉是在推动中华文化,可是遇到这问题,我们反而词穷了,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似乎没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精准地描述。
你看,我吹尺八箫算中华文化吗?
琴棋书画也算吗?
我们做很多事情,感觉都像。
可是,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
我就想了一下,就归纳出四个字:
经、史、子、集。
何谓经?
不读经,不足以知仁义,经就是四书五经,就是因为我们要学习"仁义"的知识,仁是"仁义礼智信",义是"礼义廉耻",就像现在的道德观一样。
而史是古代留下来的通史或者断代史,不读史,不足以学古今。
有人说,我们学习古代的五千年,是为了今后的一百年,我看可能不需要到一百年,五十年就好。
你越研究古代的东西,你会觉得你对未来越有想法,越不会恐惧。
在台湾,我们除了有一些中国传统的教育以外,我们绝大部分还是西洋的教育,看西方哲学和科学。
我本身是数学系出身,后来才辗转绕到中华文化这一部分,当我越探求的时候,越发现研究古代的这些看似很古老的东西,反而更能面对我们的未来。
我自己内心有种感受,觉得我们可能都误解了古人,而且可能都小看了古人,古人有一套很庞大的智能系统,我现在才有一点点摸到而已。
什么是子学?
医学、佛学、道家之学,与其他诸子百家之学都是子学。
"不读子,不足以知天地",子学就是天地之学,非常重要,可是,在整个中的国文化传承中,太偏重于经史学,子学则流落到民间去发展,而平民老百姓为了吃、填饱肚子,又偏重于生活的运用,而子学里面的哲学思考就被遗漏了,子学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思维。
我个人认为,子学是在教你天地之学,如果你想要知道生命的科学,就要念子学。
而集学呢?
个人认为是"人文之学",它可以归纳成八个字,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以人为本所发展出来的学问。
我认为,中华文化可以归纳成这四个字"经、史、子、集",不管是学医、弹琴、插花、教历史,都是属于这四个部分中一环,这也说明中国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
圣人南面之道
中国文化的经典、古书,都会面临着传承问题,古人出一本书,非常难,所以,一般而言,书的重要思想就遗留在"书名"、"第一章"及"第一句"了。
通常,这三者就已经把一本书很重要的思维传承了下来。
比如说:
《庄子》称《南华经》。
为什么叫《南华经》?
《易传》讲"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圣人做事情要面南,为什么面南?
你看,南字上头是一个十字,十字观天,下面就是黄庭,就是《黄帝内经》所言:
"前有广明,后有太冲"。
画一个圆,前面是南方,后面是北方,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左为阳,右为阴,人身和宇宙就有一个调频的方式。
当你面南之后,就把很多的学问记下来了,古人言:
南方之数为七,于是,很多经典都是7篇,比如大家熟悉的《易经》与《易传》。
《易经》是周文王做卦辞,周公作爻辞的,而《易传》,是孔子做的。
《易传》有几篇呢?
有人说十篇,它就叫做《十翼》嘛,其实,孔子一开始作《易传》是七篇,因为南面之数为七的概念,但古文的"七"和"十"很像,后代编的时候,都以为是十篇,于是,就把其中3篇,拆成上下两篇,就变成"十翼"了。
而庄子作《南华经》,既然取名《南华经》,就是应圣人南面之道,《庄子》分《内篇》《外篇》与《杂篇》,《内篇》有几篇?
就是7篇,称之为庄子内七篇。
而《内篇》第一句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古之圣贤书的第一句第一个字,要么是南,不然就是北。
然后化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就是调整天人相应的坐标,坐北朝南之法,定一个地理坐标。
然后南方为鹏鸟,这就是古人所讲的:
"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讲来讲去,都是给你做一个时空坐标,讲一些表示东南西北,如要么讲南方,要么讲"七",要么就讲"鸟",或者是"火",这些都是指南方。
你看到这些文字,自己必须要有一套思维去判别。
这跟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关系。
各位都知道,纸的发明要到东汉末蔡伦的时候才有。
在春秋战国打仗,两军交战的奏折用什么写呢?
竹简,如在竹简上表达方位,是非常难的,你在竹简上画一个大圆圈,如果竹简少了一两片,圆就会不成为圆了。
所以,中国的图书《河图洛书》这两张图,一直要到五代末宋代才出来,距今不到1000年。
再比如,古代如何表达我刚刚吹的曲子呢?
要是像现代用五线谱,往上往下标示,都可以表达的。
可是,偏偏我们记录文化的载体,是很难表现出这个线条的模式,而当我们在文化传承接棒时,在采用线条这种模式的文化文明,就遗失掉了很多东西。
文化传承--声音与文字
文化的传承不外于"声音"和"文字"。
文字的改变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有很大的变动。
你看,唐宋以前,文字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换一遍。
在商代转到周代时,商代的甲骨文就彻底遗失了,一直到清末才被发现。
清末,王懿荣得了疟疾,去药店抓药,因其中一味药"龙骨"没有磨好,他才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
可是,清代之前的训诂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皆不知道有此甲骨文,因为这样,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古文就是有缺憾的,文字训诂学第一的《说文解字》,编撰时也不知道有甲骨文。
其实,商代不仅是甲骨文不见了,还有很多其他系统也不见了,商转到周,周灭商而变商,商朝叫"殷"人,表示他们是最懂"音"律的人,所以,商代首都叫做"朝歌"。
中国古代有五音:
宫商角征羽,其中有一个音就是"商",能把朝代名称变成五音之一,多么伟大阿!
甲骨文,我们从周代开始就完全不知道。
训诂学的书《说文解字》都用小篆来让你查,之后宋代《玉篇》用楷书来查,基本上是都没有甲骨文的。
声音的传承,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先发声记起来,比如说:
我给你讲一篇文章,你一定要先背诵起来,然后再去刻再竹简,因为竹简刻一个字可能要刻很久,所以说,所有东西都是先记在脑子里面,用发音慢慢地开始记录,但是,也是会产生一些发音上的不同变化。
上古生命音韵的失传
人的生长和植物一样,是随着生长环境变化的,因改朝换代,或我们居住都城不一样,人的口音就会不一样,人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就会有一些发音不容易被发出来,就像日本人、吉普塞人那样,环境造成的身体共振不一样,就会有一些共振音出不来,如上古音和现在的音就有很多的变革。
我举个例子,我们看汉代以前的书,伏羲都不叫伏羲,叫"庖牺",懂的人都叫这个"庖牺""包牺",而今,我们都称之"伏羲",这里头,上古音有一个音不见了,"庖牺"之"庖"是双唇音bāo,后来变成了轻唇音或单唇音fú"伏羲"的"伏",其中,就是双唇音不见了。
一个发音的发展,和人体的演化共振是紧密相关,我们发出唇音,常常会共振两肾,发双唇音或者做"吹"这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共振到人体下丹田,就在人在日常口耳相传讲"庖牺"的时候,实际上就在按摩丹田,这可以关联到一个让人很纳闷的现象,"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说明上古的人,至少都超过100多岁,据我推演,姜太公在牧野伐纣的时候大约是116岁,天啊,116岁还可以号召大家去伐纣,太神奇了,当时,伐纣要先卜个卦,卜卦一看,大凶,不适合伐纣,那到底要不要伐纣?
之后太公推着蹈龟而曰:
"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之后,就发纣去了,从这里告诉我们,不要太相信卜卦,各位想想,一个音的改变,是会影响整个民族的语言,甚至是这个民族百姓的平均寿命的。
古代的双唇音"庖",因口耳相传到后来,变成了"伏"的单唇音了,《论语》有一ˊ句话:
"子贡方人",其实是"子贡谤人",,你要是懂得音律的话,方就是谤的意思,就是子贡诽谤人家,双唇音"谤"几经口传记录,后来写成文字的时候,双唇音的"谤"就记录单唇音的"方"了。
音很多的变革都是这样子,所以,语音的发展和字形的发展会有两条不一样的路线。
中国数字下隐藏密码
古代出书不易,一本书,皆是每个出书者一辈子的心血,它一定要符合中国的一个规矩,要么取七,要么取九。
七是应南面之道,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书是圣贤之书,一定要定七篇或者是定九篇,多篇就必须是九九八十一篇,九为天地之至数,九之后不是到十的循环,是又回归到一。
对于这一点,我花了很多的心思,找了一些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去问,发现宇宙中也没有十的循环,物质中,我们再极微细电子、原子中,或者已知任何一个地方,皆找不到是十进制的证据,可是人类偏偏发明了十进制,那人类是怎样创造出十进制的呢?
我在《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发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我们宇宙观有五的循环,就是没有十的循环,我们常称"阴阳五行",五的循环分阴阳,就形成了十的循环,所以,十的循环是等于两个不一样的五的循环。
我们一般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通常不会看整体结构的问题,上部叫做《素问》,谈心法,下部叫做《灵枢》,谈针法,上下部各九九八十一篇,以《素问》而言,81篇内容都是某某什么"论",但是,其中有九篇叫做"大论",不是10篇大论,而是9篇,因为九为天地之至数,《黄帝内经》言:
"天地之至数,起于一,终于九",一到九再回到一,就是万物的法则。
如果你没有时间念全部81篇,就念这九篇,这九篇最为重要。
那九篇大论出现在哪里呢?
首先,也适应南面之道,南方之数二七,一定会拆成二和七,有七篇大论落在运气学,剩下的两篇则落在第二篇和第五篇。
二代表阴阳,第二篇叫"四时调神大论",五代表五行,第五篇叫"阴阳应象大论"。
所以,九篇大论就等于跟你讲,《黄帝内经》是"时空"为基础,然后用"阴阳和五行"演化去构筑这一套系统的书。
易经阴阳的失落
阴阳是什么?
首先,先不管各位认定的阴阳是什么,因为提到阴阳,还是让人很纳闷。
其实,先秦学术辉煌的时候,诸子百家有著名的九流十家,每一家都有论阴阳,十家中还有一家就叫做阴阳家。
然而,但文王原始的《易经》中,卦辞、爻辞里一个阳字都没有,在整本《易经》中只有一个阴字,在中孚卦的六二"鹤鸣在阴",谈的也不是阴阳的阴。
可是,诸子百家中,没有一家不提到阴阳的。
《黄帝内经》就有3500多字是阴阳,如果不知道阴阳,《黄帝内经》可以说就看不了,阴阳架构了中华民族中医的基础,生命的科学与诸子百家,要了解中华文化,你得懂阴阳,那么《易经》为什么没有阴阳?
因为商朝图腾的思维经过周朝人为变革发生了变化,《易经》经过人为的变动,这跟商朝甲骨文系统的命运雷同,易有阴阳,是600年后,孔子作《易传》而补上了阴阳。
曾侯乙编钟的惊奇
中华文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县出现了曾候乙编钟,曾宋宋朝是商朝的后裔,商被周灭掉了以后,周封商之后裔微子于"商丘之地",命名为宋,像送人一样把他送走。
宋地原在山东出海口,河流把很多的垃圾送在那个地方去,实际上有贬低的意思,就是把某个东西"送"走,因为周人很讨厌商人,后来秦朝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的时候,曾宋之度量衡没有被统一,所以表留了商朝的音律系统,曾候乙编钟有挖出65件钟,最大的那个不见了,只有半个钟架,其音可五个八度,每度十二个半音,跟现在我们钢琴键类似。
2012年,我在苏州参加国际音乐考古会议,与会一半以上都是国外研究音乐考古的专家,甚至包刮米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会议上,一些外国专家发表外国音乐考古的乐器,其拿出来的器物,到都很像我们小孩童玩家家酒时的玩具。
反观,中国展示的曾侯乙编钟,全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考古专家,都非常惊叹,觉得很不可思议。
有人说,曾侯乙编钟是第七大文明,胜过于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
你看做一个杯子,尽管不是那么圆,重量线条改变时,仍旧可以用,可以喝茶。
可是,一件钟如多一克、少一克,其冶金密度改变,其音高就会跟着变,可是2500年前的这个曾侯乙钟,就跟我们现在的钢琴键这么接近,这是怎么做到的?
以前又没有现代调音器,那一套工法和逻辑是怎么样创立的?
这个东西一出来就证明了中国以前有12个半音的,而且,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为什么中国人这几千年来都不知道?
看到中国的音乐就说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这是不对的,只要听到了角音木,就想到木头敲出来的声音和你的肝气相应,如只能这样想,那真看低了古人这一套文明,可是曾经辉煌,为什么现在失落与失传?
文明的起源--律度量衡
回溯到我刚刚讲的,音律的改变、发声的改变。
12个音变成了5音,后来周公为了表现他的德政,史书记载中国有五音,可是周文王周公补上文武二音,从此才有了七音,好像我们把这个砍掉了之后,我再给你两个音,叫做七音。
到汉初的时候,还有一些边疆群落保留了原始的文物典籍,没有改变音律,这些音律也在历法中保存下来。
比如说《汉书历律志》开章就给你讲黄钟,每个朝代《历律志》开篇都要讲音乐,历法不是只谈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谈音律?
因为音律是它的母,是它的根本,没有音就没有度量衡。
换句话说,我们所做之器,都要有一个量物之标准,我们量一个物体需要什么?
需要"度量衡",度,长度怎么来?
量,容量怎么来?
体积怎么来?
衡,重要怎么来?
古书明白跟你讲,这是因为"律",《尚书》《虞书》: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因为有律,才会有度量衡。
律,就是一个本,"律本"就是一种标准音高的"量音器"。
这个量音器怎么来?
从大自然而来,比如说,现在夏天快到了,你在路上这样行走,你就会听到什么声音呢?
首先,是蝉音、蝉鸣,第二个是鸟叫,虫鸣鸟叫,虫以蝉为主,蝉很奥妙,它在地下躺七年,然后出土之后到树上叫七天,它就了无遗憾的"知了",天地道理全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人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无法"知了"。
神医扁鹊的化身
这个"知"非常重要,它其实已经隐藏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很多的误解。
我们现在的注音里面有罗马拼音,我们目前用的的标点符号,是民国白话学运动时章太炎、黄季刚他们编的,我们现在的念法是这样来的,但古代没有这些。
古代注音都是用两个字,叫做"反切音",用两个字,第一字发声母,第二个字取韵母,等于说取这两个字音的头和尾,然后组成下一个字。
这叫做反切。
全部的中国古文都是用反切的,那两个字就是让你发一个单音的字。
"知了",就是zh和iao就会形成diao(蜩),就是蝉。
中国第一大神医扁鹊,"鹊"是一只鸟,左边为"昔",其上是"共",下是"日",在甲骨文中,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是"昔"。
"昔"字,表示一个时间点,日在水中,水淹没日,表示地球古代有一个大洪水时期,那时就是伏羲时期,大水来临时,伏羲晚上被托梦,他就逃到了昆仑山,昆仑山相传是西王母的地方,这样一个故事口耳相传,慢慢地被记录下来,变成了我们的图腾或者是神明,所以,鹊就是古代大洪水发生的一只鸟。
扁鹊则下凡来把人带走治病,给人带来好运,所以,鹊就变成了喜事的象征,表示把苦难带走,把喜事带给你。
古时候,看到喜鹊就代表你怀孕了、或者你家里有其他的喜事。
在汉代,扁鹊的画像全部都是鸟首鸟身,或者是鸟首人身,没有人的形象,表示贬鹊可能真是一只鸟。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位扁鹊,叫做秦越人,作了一本医书,叫做《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大部分的的医书讲的扁鹊都是指他,他姓秦名越人。
有人就提出反驳说,他不是姓秦名越人,而是往来秦越之地的人。
可是这些都有问题。
秦越其实就是"鹊"(què)的反切音,取秦之声母与鹊之韵母,念起来就是"鹊",也可秦越念快一点,中间不念,也就是"鹊"(què)。
西汉时期,又有人一位号称扁鹊的人,可是没有人能证明他是,他医术也很厉害,叫做淳于意。
淳于意,不也是"鹊"的反切音吗?
当我看书的时候,很多的文字之所以留下来,并非只有文字,而是其发音,凡走过必留痕迹,文字记录一开始一定是为了口耳相传的,所以,文字一定会留下语音的痕迹,这种现象非常多,几乎充斥着中国的古文字。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判别它的时空,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点。
扁鹊的"鹊",可以化成"秦越人",可以化成"淳于意",讲的都是同样的事。
大学之道--日月合明天地合德
接下来,我们回到"本末"。
《大学》就讲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们做事要求本,但求本很容易落入个人的感受,即便我们去找专家来寻求,专家也有他的特性和惯性。
常落入个人的感受就没法接到天,今天我们谈"天人之道",实际上都在谈人的情感之道,按照人的情感、理智和逻辑去运化,基本上是没有"天"的。
天地实际上有自己的运行之道,现在的建筑物太大,我们被挡住了。
如果像古人那样在山林里面走动,很多的思维就会出来。
我们实际上可以由天象、月象去解析中国文化系统全部的逻辑,中国的圣人之道是坐北朝南,然后左为东右为西,全部都是圆。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句话怎么解?
文里头所有的字都必须要查字典,因为古文每一个字要都磕得很深,你必须要找字典才能进入。
读古文,我通常会讲要查三部字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和《康熙字典》,但这三部字典也只能解决60%,它们都是以字形为主体的。
文明的传承不光是字形而已,还有一个是音韵的。
所以,你得去找韵书,唐朝有《唐韵》,宋朝有《广韵》,读佛经要看《一切经音义》。
所以要看懂一段古文,一定要有字典、韵书与之对应。
天的喜怒哀乐--24节中之气
佛教的翻译,每个时代都有参考字典,包括唐朝,就要看经音义,当你从这些韵书去看,可能就会看到很多的东西。
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什么?
明白"明"和"德",日月合明,天地合德,明就是日月,德就是万物,人为万物之灵,所以我们叫做大德。
如果你看经音义的韵书翻译的话,就会讲"日月曰常",《黄帝内经》里头或者其他医书也讲"常"都是在讲日月。
"起居有常,食饮有节。
"人的起居有常,不是简单地讲起居要有正常,而是要按照日月去起居,春夏秋冬日月不一样,太阳升起的时间不一样,你的起居也要不一样。
食饮有节,食就是吃,饮就是欠食,不吃的意思,食饮有节就是讲也就是吃与不吃要有"节",节是什么?
节制吗?
不是,"节"要讲天,不是讲人的情感,"节制"是人的情感。
"节"真正是指的是24节气。
24节气在月初叫做节气,在月中叫做中气。
全名叫做24节中气,《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里也是指24节气,天有喜怒哀乐如同人一样,就是24节中气。
其实日月,在经典中名称皆不同,儒家讲"日月合明""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28星宿北方星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道家则讲"日月含虚",因为他就要守住他自己的丹田之气,丹田之气在人体位于北方。
北方的天看什么?
看28星宿。
北方总有7个星座,斗、牛、女、虚、危、室、壁。
中国文字,只要讲"斗",都与天有关系,而牛就与物有关系,你看"万物"的"物"。
《说文解字》说"牛为大物",一般的解释,都是人为当时中国人环境中,最大的动物就是牛。
可是后来中国考古发现也有象,而象比牛大,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成立。
其实,牛不是看你眼前看到的牛本身,牛是指那一个时空,天文的东西,牛是指天牛星系,北方的一个重要星宿,北方是生命的起源。
北方第三个星宿"女",这跟人的组成和有关,感觉有一点像讲人体的能量。
一般,"女"字不能用在动物上,只能用在人身上,人专有用词,动物中"女"也叫"雌",都跟发音有关。
宫生征,天生地,就是声律的隔八相生的变化。
放在不同的地方,字形变了,但声音差异不大。
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字里面存在着一个系统,可归纳为"以形藏理,以音藏意。
"形音表示所以文字的思维,当然会有人立马会反驳说,我们不是"六书造字"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各位,这是中国人还没有发现甲骨文的时候,所有的书会讲六书造字,可是,在我们是在发现甲骨文之后,考古学家就讲了,中国几乎只有形声字。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相对论"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看世界"。
我这里也要呼吁一下,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伟大,更具智慧性,只是得在一定时空里才被发现出来。
《易传》: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日月合明,全部都在讲日月。
佛经里讲日月就是讲"空"。
我们可以从人体的感受来理解,我们想要放空,就看日月;我们要悟空,就是要悟到天地日月的运行道理。
所以,我们谈这个方面的所有事情,全部都在天地间打转。
道家讲虚,"虚"是北方七星宿的的中心,所以道家守住那个虚或者虚危,就是指人体下丹田,如同北方28星宿里,虚宿与下一个危宿,这些都在讲天地运行与人之运行的对应。
黄钟律本为万事之本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叫做黄钟。
刚才我提到音律与度量衡的关系,其实,如果没有度量衡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中国文明,因为所有的事情根本都没有办法做,没有一个依循的标准。
古书有记载,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律",这个律就是要定一个标准音高。
长度没有办法去衡量,但是我们的耳朵可以听,从大自然界蝉声到鸟叫声。
为什么我们对鸟这么崇拜呢?
因为鸟是所有生物中最接近人的发声体,鸟可以发出复合音,动物里面只有鸟可以发不同音高的音,如果是一只猪或者牛,无论在什么地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