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805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7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

 

A.AB.BC.CD.D

2.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

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X溶液的pH,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

②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一定不存在;

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④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5.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一定是二氧化碳

B.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C.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D.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Na2CO3、NH4NO3、Ca(OH)2

B.Fe2(SO4)3、Na2SO4、Mg(NO3)2

C.AlCl3、Ba(NO3)2、CaCl2

D.Na2CO3、AgNO3、BaCl2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

7

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8.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

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

9.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9aB.1﹣8aC.12aD.8a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

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

11.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①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②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③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D.④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Fe(NO3)3

C.Cu(NO3)2、Fe(NO3)2

D.AgNO3、Cu(NO3)2、Fe(NO3)2

13.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黑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

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渣中一定无CuO

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最多有四种物质

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

1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aOH和CaCO3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除去CaO中的CaCO3

方案1

加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点燃

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加适量稀盐酸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15.有一镁的合金2.4g,在合金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金属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镁铝合金,则m>0.2g

B.若是镁铁合金,m=0.16g,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50%

C.若是镁铜合金,则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若是镁锌合金,则m<0.2g

16.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CaCl2、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24g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10g沉淀和滤液。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且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CaCl2、NaOH和Na2CO3

B.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可能含K2CO3和NaCl

C.滤液中一定含NaCl和K2CO3,可能含NaOH

D.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NaCl、CaCl2、NaOH

17.某不纯的氯化钙样品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

取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得无色澄清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8.7克沉淀,则关于该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推断正确的是

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

C.只有氯化钠、没有氯化镁D.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钠

18.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原理,包含了氯碱工业,电解法制取金属钠,侯氏制碱,生产盐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部分生成物己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差

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

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HCO3

D.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

19.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NaCl

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D

KCl

MnO2

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A.AB.BC.CD.D

21.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t℃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2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3.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24.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25.用足量的CO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FeO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D.Fe3O4

二、实验题

26.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

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

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

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

 

证明猜想Ⅳ成立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

同?

(选填“是”或“否”).

27.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在A、B中各放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A中加入约1/3试管的80℃水,A、B中白磷均不燃烧;

②从a处通入O2使A中热水恰好完全进入B中,A中白磷燃烧,B中白磷不燃烧;

③,B中白磷燃烧。

(实验2)探究MnO2在H2O2分解中的作用

①A中加入约1/3试管的H2O2溶液,B中放入一面粘有MnO2的玻璃片,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从c处抽气,使A中液体进入B中,观察到玻璃片上粘有MnO2的一面产生大量气泡,另一面无明显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

步骤③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能否得出“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

你的判断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

28.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I:

全部是CH4;

猜想Ⅱ:

全部是CO;

猜想Ⅲ:

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

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_”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

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29.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

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

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对比标准比色卡:

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CaCl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要分离的盐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30.(8分)某兴趣小组对一包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钾的硫酸铵样品进行探究。

I.定性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

实验一:

探究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取一些样品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水使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

取滤渣b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样品中(含、不含)有碳酸钾。

实验二:

探究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设计与实验)小明取实验一得到的滤液a少许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小华认为小明得出了错误结论,她的理由是。

小华的实验设计和结论是

Ⅱ.定量探究

取15.0g样品完全溶解于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硫酸钡固体23.3g。

求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已知:

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能吸收CO,产生红色固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1)写出上图中仪器标号的名称:

①____,②____。

(2)A处MgCO3和Zn反应生成两种金属氧化物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前需通入适量氮气,目的是____,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

(4)反应后,B处现象是________,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若A处有mg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gCaCO3,装置中能证明25m>21n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C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c必须在E处进行尾气处理

d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目的;B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不能达到除杂目的;C、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钙一种溶质,能达到除杂目的;选D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所以固体X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所以固体X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所以X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一定不含硝酸钡;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所以X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一定不含碳酸钠;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X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由于氢氧化钠和硝酸镁不能共存,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一定不含硝酸镁。

综上所述,固体X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一定不含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镁。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

①、硝酸镁一定不存在。

①错误;

②、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一定不存在。

②正确;

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③正确;

④、氯化钠一定存在。

④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

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C。

5.D

解析:

D

【解析】

A是紫红色金属,那么A是铜;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那么C是盐酸;B常温下是气体,盐酸能与某物质反应得到B,根据盐酸的性质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不能转化为铜,故B是氢气;要得到金属铜,除了通过还原反应外,还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

盐酸能转化为D,D能转化为铜,故D可能氯化铜:

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盐酸还能转化为E和F,E和F能发生反应,根据盐酸的性质,那么酸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A、E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水,错误;B、B一定是氢气,错误;C、盐酸与碳酸盐反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属复分解反应,错误;D、氯化铜与铁反应转化为铜属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点睛:

做推断题时首先要找题眼,如物质的颜色,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或特殊的反应条件等,再根据转化关系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

6.C

解析:

C

【解析】

A、Ca(OH)2和Na2CO3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NH4NO3、Ca(OH)2会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2(SO4)3溶于水呈黄色;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D、AgNO3、BaCl2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Na2CO3、BaCl2能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共存。

故选C.

点睛:

熟记常见沉淀:

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常见溶液的颜色:

含亚铁离子时溶液为浅绿色;含铁离子时溶液为黄色;含铜离子时溶液为蓝色。

7.B

解析:

B

【解析】A.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

28=4:

7;C.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选B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详解】

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与硝酸锌完全反应,或镁过量,这时滤液中只含硝酸镁,故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