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431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x

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秦汉史》中说:

“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

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

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

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粗定规模。

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其所由与秦政绝异其趣者正在此。

”钱穆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  )

A.秦朝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B.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D.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

【解析】A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可知,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不了解朝廷政治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道家无为而治导致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汉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解析】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

,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C

3.“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海域发现,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出水时间是2007年12月21日。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沉船的出发地有可能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港的泉州

B.沉船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瓷器

C.沉船地点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

D.沉船上有大量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

【解析】泉州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在元代,与题干宋代不符,故A项错误;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于17世纪荷兰对外殖民扩张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船只在广东海域发现,广东地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途径地区,故C项正确;景德镇盛产青花瓷主要在元代以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4.《包拯·致君》: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韩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没有法律就没有纪律B.必须用法律教化民众

C.严格执法是治国之本D.必须用严刑酷法治国

【解析】题中引文意为:

法令执行了,纪律自然就严明,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没有教化不好的百姓,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法律的贯彻执行效果,而不是利用法律教化民众,故B项错误;从引文的含义可知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使纪律清正,国家大治,民众得以教化,故C项正确;题中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

《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

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

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解析】从材料中“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

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可知体现的是佛教因果报应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

【解析】中国古代“天下观”是以华夏为中心,体现出中国天朝上国的“天下观”的价值倾向,认为四周的其他民族和国家都是地位低于华夏的蛮夷,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

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B.《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D.军阀混战和国民大革命

【解析】《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分别出现于1895年和1898年,与题中20世纪不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符合“奋起救亡”,但没有提出变革社会,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外国侵华的工具,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统治,符合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变革了社会制度,故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主要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与“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8.“不论他们停留在某一占领地区的时间多么长,那里的景况总是和平的满足的;只有在那些他们停留时间很短就马上撤走的地区,由于清军或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与成群结队的土匪强盗接踵而至,才遭到破坏毁灭。

以上就是我的亲身体验。

”下列选项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B.提出过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主张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D.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

【解析】“不论他们停留在某一占领地区的时间多么长,那里的景况总是和平的满足的”

可知得到民众的认可,结合“由于清军…接踵而至,才遭到破坏毁灭”,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的程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项“反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资政新篇》,故B项正确;C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D项错误。

【答案】B

9.右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著名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从油画的名称可知反映的是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只能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与题中新旧人物共聚一堂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没有体现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与油画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活动基地,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新旧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10.“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

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D.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A项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故B项错误;中共二大确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体现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11.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认为(  )

A.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B.美国对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C.俄国支持我国抗战非常重要D.没有中国,战争就不会胜利

【解析】材料假设中国在抗战中屈服将导致的情景,可知中国的坚持抗战影响重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和俄国对中国的支持援助情况,故B、C项错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但D项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A

12.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中国诞生并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结束,这是因为(  )

①祖国大陆没有完全解放②抗美援朝尚未结束

③土地改革尚未完成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尚未制定

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还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了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故①正确;抗美援朝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与题干不符,故②错误;土地改革目的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封建任务,故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与题意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3.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

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解析】从图表可知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很少,说明新中国外交没有取得重大

突破,故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10国建交,可知美国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没有实现,故B项错误;从图表可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很少,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提出,与题中1949—1953年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14.1999年10月1日,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下列对新中国50年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B.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60年代初的“八字方针”,彻底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D.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没有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60年代初的“八字方针”只是在农村工作中纠正了“左倾”错误,没有彻底纠正,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B

15.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解析】我国高考录取率到2011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从1977年的录取率到2011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B项正确;图表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曲折”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图表中1984年和1988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B

16.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因为有了古希腊文明,才产生了璀璨的欧洲文明,从而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意大利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上拥有悠久的传统,拥有47项世界遗产并位居世界第一。

与希腊人相比,使意大利人更感到骄傲的是(  )

A.完美的政治制度B.繁荣的经济文化

C.领先的科学技术D.庞大的帝国版图

【解析】古希腊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因而古希腊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方面都是领先于意大利的,故A、B、C项错误;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而意大利在近代完成了统一,疆域辽阔,与问题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17.布鲁诺因坚持宣传和发展日心说,于1592年他被宗教裁判逮捕入狱,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通过法案禁止享受公费的教师讲授“否定《圣经》中所教导的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的任何理论”。

这说明(  )

A.科学思想传播的环境有了改善B.科学思想传播的阻力越来越大

C.反科学思想在美国居主导地位D.科学思想在西方缺乏传播环境

【解析】从布鲁诺为坚持科学而被烧死,到1925年用法律限制进化论,可知对于科学传

播的限制不断减弱,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相反,故B项错误;材料仅对“否定《圣经》中所教导的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的”进化论加以禁止,不能说明反科学思想居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18.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描写自己因为名声好而且“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而信心十足地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的报纸揭露了他一系列罪行:

伪证罪(有34人作证)、盗窃、毁谤、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拐尸犯,而且都有人证!

在一次民众大会上,有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叫爸爸。

马克·吐温的描述主要是为了(  )

A.发泄个人对选举的不满B.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C.批评美国民主制的弊端D.批评美国社会缺乏诚信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一书是通过“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暴露西方资产阶级“自由竞选”的黑幕,而不是发泄对选举的不满,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竞选人物自身品行和报纸报道的鲜明对比可知,民主选举的党派攻击诬陷对手,体现出民主选举结果的虚假不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主制度实行过程中竞选的党派为了获得政治权利不择手段,而不是对民主制度的本身弊端的批评,故C项错误;文章批判的是美国政治制度实行中的缺陷,而不是对社会问题的批评,故D项错误。

【答案】B

19.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诞生于20世纪,德国统一是在1871年,故①错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于18世纪,故②正确;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创作于1798—1824年,故③正确;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0.“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000台,几乎有14000人要靠慈善机关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000人……全城景况凄惨万分。

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

”(《泰晤士报》1826年4月4口)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的城市陷入经济萧条的情况,结合时间1826年,可知是1825年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的。

英法战争发生于18世纪英国确立海上霸主时期,

故A项错误;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中只有宪章运动发生在英国,时间是1836—1848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现象是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导致的,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故C项正确;自然灾害主要影响农业,故D项错误。

【答案】C

2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解析】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措施是:

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可知没有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故A项错误;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工业措施:

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C项是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措施的作用,故C项错误;从新经济政策的工业措施可知其目的是利用私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D项正确。

【答案】D

2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

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  )

A.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

B.新政后美国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

C.新政初期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仍居高不下

D.“二战”后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

【解析】从材料中1929年开始失业率上升,可知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1933年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C项表述与材料中1933年后失业率的发展趋势相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39年失业率大幅下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3.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去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今年又是二战胜利70周年。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B.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C.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D.西欧在美国扶植下恢复经济

【解析】一战后英法实力下降,美日崛起,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一战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建立了多个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后法国割占了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二战后德国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在二次大战后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援助西欧国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4.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5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19.6%,到1970年,美国比重为37.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B.欧、美、日工业生产二战后持续发展

C.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解析】材料比较的是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所占比重,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与问题中“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欧、美、日工业生产二战后持续发展是英、法、日、联邦德国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原因,没有说明美国

比重下降的原因,故B项错误;1948年,美国工业总值领先,“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从1948年美国工业产值比重和1970年美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可知英、法、日、联邦德国四国经济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25.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解析】A项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特征是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与题中“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现实主义代表作《拾穗者》,其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与材料中“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印象画派作品《向日葵》,其特征是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追求光与色彩的瞬间变化,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线条粗犷,色彩鲜明,与材料中“不主张用画笔吃力的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现代主义作品《格尔尼卡》,其特征是具有反传统,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强调个性、自我,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此资料来源于: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0分,共35分。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大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

法令森严,百职厘举。

……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

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

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

……同时规定:

“凡监临官吏挟势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取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

……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

……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

——《明清帝王与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4分)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

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

(5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总结措施是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和把法律知识列入教育和科举的内容;从材料二中总结措施是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从材料三中“凡守令(大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总结措施是允许民众赴京上告;将贪官严惩示众。

(2)从材料一中制定《大浩》可知特点是高度重视;从材料二中允许百姓上诉,可知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