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9423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docx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文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论文

 

姓名:

王喜元

准考证号:

242115691053

工作单位: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

时间:

2015年6月5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摘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它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知力、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而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策略途径

 

目录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基本原则及目标………………………………………5

1.1含义……………………………………………………………………………………5

1.2基本原则………………………………………………………………………………5

1.3目标……………………………………………………………………………………6

1.3.1总目标………………………………………………………………………………6

1.3.2具体目标……………………………………………………………………………6

1.4现实意义………………………………………………………………………………6

1.4.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6

1.4.2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7

1.4.3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7

1.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7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心理特征………………………………………………8

2.1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8

2.2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与统一…………………………………………………………8

2.3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8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9

3.1“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9

3.2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10

3.2.1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焦虑……………………………………10

3.2.2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10

3.2.3在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挫折与焦虑………………………………………10

3.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10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2

4.1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运作机制……………………………12

4.2加强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育心”专项培训……………………………12

4.3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心育”常规活动……………………………12

4.4开辟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关心”教育网络……………………………12

4.5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12

4.6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心境………………………………………12

4.7创造环境,多样教育,因材施教……………………………………………………13

4.8树立榜样效应,陶冶高尚情操………………………………………………………13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3

5.1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4

5.2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5

5.3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15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18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基本原则、目标及现实意义

1.1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知力、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1.2基本原则

(1)教育性的原则:

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全体性原则:

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3)差异性原则:

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主体性原则:

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5)整体性原则:

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6)发展性原则:

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7)活动性原则:

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8)保密性原则:

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1.3目标

1.3.1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3.2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4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1.4.1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

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特点。

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

具了解,目前全国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已高达32%,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问题必须抓起。

如果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引导任其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地发展.

1.4.2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科学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

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

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1.4.3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年轻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1.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心理特征

2.1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

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

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具体实施方案:

可以讲一个名人或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2.2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

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

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

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同时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并试图改正其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不统一这种现象。

2.3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

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僵持,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从而导致其自制力、控制力不强。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

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

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

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偏僻农村,实在是太匮乏了,根本无法跟上当今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心理需求,当今的社会化心理问题诸多,学生家庭问题、学校的教育等各种新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都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在的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列入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学校教育范畴中,有些只是在对学生的专题教育中适当设计了相应的内容,这与老师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办法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讲解和疏导。

下面就如今学生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3.1“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在平时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之一:

家长对老师说:

“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

没问题!

”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

老师对学生说:

今晚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就别进教室!

”第二天早晨,果真有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逃学了。

现象之三:

老师对考糟了的学生说:

“你怎么这么笨!

真是没救了!

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

”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四:

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

“你这是什么态度?

竟敢和老师顶嘴?

你想不想念书了?

”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

老师规定:

“作业错一次,罚做20遍,再错罚做50遍,依次翻番”。

结果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从下午放学一直做到凌晨都没有做完,他还敢上学吗?

现象之六:

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书本打在脸上,导致颧骨肿得像小馒头,家长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

3.2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上述这些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如以下几点:

3.2.1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焦虑

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他们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例如矛盾不能及时处理解决,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封闭孤独等不良的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使学生产生羞愧、自卑、失落、逆反等心理现象,学生会产生焦虑,甚至封闭自己,性格变得孤僻。

3.2.2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家庭纠纷、父母离异造成孩子抑郁和焦虑。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实在是太普遍了,这将是一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

教师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如厌学、自卑、压抑、胆怯等心理问题。

3.2.3在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挫折与焦虑

由于应试教育流毒极广极深,从小学到高中,分数一直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家长或者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

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长期被我们广大教育者所忽视的问题。

3.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尽管当前教育杂志和报刊上有许多文章呼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先进的学校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但从总体上讲,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普遍,在一些学校中冷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存在着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的误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行动动力。

这里,首先必须区分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某些区别。

尽管“学校心理咨询”也在不断扩展,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存在着该概念典型的范式,即它与心理疾病有关,以心理专家对个别来访者的咨询为主。

这在学校中也是必要的,但是有“病”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它不能代替学校中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2)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师范院校重点培养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而不重视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即使是各学科各专业都开设有心理学这门课程,但学生也不重视研究心理学理论,致使中小学校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由班主任组织实施,由于班主任水平不同,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3)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信托。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学科课程,不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容,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

因此,师生也无法操作,心理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

为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施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涉及各科教学等诸方面的改革,而且必然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立,并以此为中介和桥梁,有力地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4.1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运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的考试评价系统及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导向、微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机制。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在校时间、考试规模及次数,严禁考试按学校、班级、个人排名次,杜绝以单纯的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师实绩的现象。

4.2加强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育心”专项培训

学生心理要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是前提。

针对教师现状,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当其冲。

其次要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4.3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心育”常规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应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校教育工作的始终,倡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多种方式,寓心理教育于无痕中。

学校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各种“健康讲座”,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设性意见。

4.4开辟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关心”教育网络

努力推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致的健康心理。

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5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

4.6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尚且常常有过不去的坎,郁结在胸,更何况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子们,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

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

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

常常用心去听他们诉说,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做他们的大哥哥。

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让他们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

的好心态。

4.7创造环境,多样教育,因材施教

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让不少的学生感觉很机械,无乐趣可言,为了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教学变得更灵活、生动、富有色彩、制造动态效果,加点创意,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

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

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4.8树立榜样效应,陶冶高尚情操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完成自我认知,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参照点,在小学语文和品德教材中和课上,选入了大量优秀篇章。

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

5.1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学校应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