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施工方案.docx
《渡槽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槽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渡槽施工方案
渡槽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渡槽位于昌江干渠桩号0+083.80~0+687.71,全长633m,1#渡槽排架及墩共29个,最高排架21m;槽段1#-8#采用C25普通钢筋混凝土,槽身长15m,槽段9#-27#采用预应力C40钢筋混凝土,槽身长24m,断面形式为U型、壁厚及其他结构请参数见施工图。
2#渡槽位于昌江干渠桩号0+688~1+786,全长1098m,横跨昌化江。
2#渡槽排架及墩共46个,最高排架、墩33米;槽段1#-3#、46#采用C25普通钢筋混凝土,单跨长15m,槽段4#-45#采用预应力C40钢筋混凝土,槽身长24m,断面形式为U型、壁厚及其他结构请参数见施工图。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
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基础联合验收→基础混凝土浇筑→排架、墩身混凝土浇筑→墩帽、盖梁混凝土浇筑
1.施工准备:
组织设备、人员进场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工程所需各种原材料购配到位、运到指定的料场,并及时通知现场监理进行原材料的现场取样抽检。
2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给定的桩号位置进行定位。
放样时,做好中线控制桩和高程桩的永久保护工作,按照设计给定的边坡开挖放坡系数进行边坡开口线放样,洒上白灰。
施工过程中,高程的控制必须采用固定的永久保护桩,并不定期对高程桩进行校核。
3基坑开挖:
渡槽基础采用液压挖掘机开挖,并配合人工清基削坡,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基坑壁坡度,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应确保施工安全,参考坡比为:
无地下水的强风化花岗岩及砂性土层1:
1~1.5;有地下水的强风化花岗岩及砂性土:
1.5~1:
2;淤泥和丰富的地段若大开挖坡比不陡于1:
2,若施工用地不足,最好采取强支护措施进行开挖,支护可采取钢筋混凝土沉井护壁或钢板围堰,杜绝不放坡和掏挖施工。
4基坑验收:
基坑开挖完成,人工清基后,保持基底原样土状,由施工质检人员自检合格后及时以正工方涵方式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应通知建设各方联合验收,确认合格后填写地基检验表,渡槽地基承载力要符合设计要求,不能满足要求时,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处理。
未经验收或虽经检验但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垫层混凝土浇筑
5.1材料要求
垫层为现浇C10混凝土,8cm厚。
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石子采用5~40mm料径范围,所用材料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清理基底→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养生。
(1)基底表面清理:
基底表面的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应有防水和排水的措施。
如果是干燥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拌制混凝土:
后台操作人员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
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
按规定制作试块。
试块组数每仓号无论大小应不少于一组,拌和站第台班或开一次盘应做不少于一组试块,每根桩基不论长短均应做两组对比试块,连续施工的大方量混凝土,每100m3均应补做一组混凝土试块。
(3)浇筑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进行,并应连续浇筑;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
3)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桶、溜管,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
(4)混凝土振捣:
采用平板式振捣器。
(5)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6)混凝土的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终疑后及时补水、覆盖保湿、保温养护,洒水保湿养护不少于7天,覆盖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天。
(7).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垫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
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平仪检查
3
厚度
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尺量检查
(8)成品保护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人员和上面继续施工,并应注意防止对成品混凝土进行保护,不得对棱角碰撞。
6.渡槽排架、墩身混凝土基础
施工工艺框图
6.1施工准备:
①由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给定的桩号位置进行定位放线,精确的放出基础的纵横轴线,模板的边线、钢筋的位置。
②墩基础为现浇C30砼,排架基础为现浇C20钢筋混凝土,均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5~40mm石子,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材料满足强度要求。
6.2钢筋加工
①钢筋放样
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筋单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总工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②钢筋下料
钢筋加工棚内设操作工艺牌及钢筋下料指示牌,并设专职钢筋工长进行半成品钢筋的质量控制,对半成品钢筋的验收作到逐型号、逐规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下线。
加工成型且验收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以免混用。
现场组织专业钢筋加工班组进行钢筋下料制作,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加工尺寸不合格的钢筋不准使用。
成品钢筋及原材一定要分类堆码整齐,并且标识清楚。
③钢筋搭接
为了节约钢筋和充分利用短钢筋,本工程钢筋制安均采用单面焊接的形式连接,搭接长度≥10d。
④做配料单之前,要先充分读懂图纸的设计总说明和具体要求。
⑤钢筋加工机具设备
盘条钢筋先行用调直机调直后,用钢筋钳剪段;一般钢筋断料使用钢筋切断机GT6/8-40;钢筋成型使用钢筋弯曲机GT40;
4)钢筋的堆放
钢筋要堆放现场指定的场地内,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
钢筋标识牌尺寸要统一,书写应规范一致。
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如直条钢筋堆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
钢筋下面一定要垫木架空,防止钢筋浸在水中生锈。
生锈的钢筋一定要除锈后由现场钢筋责任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5)钢筋的绑扎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按照施工图纸指导工人进行钢筋绑扎。
底板钢筋:
钢筋绑扎前,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确定钢筋位置,依次绑扎下层钢筋网、上层钢筋网,上下钢筋网片通过架立筋支立、连接。
渡槽排架、墩身的钢筋必须按照规范要求的长度和同一截面搭接的百分率下料,按照测量队放出的位置固定在底板钢筋上。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采用预制的砂浆垫块,通过预埋的扎丝绑扎固定在钢筋上,加垫在模板和钢筋之间。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及各部分钢筋尺寸、大小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6.3模板:
本工程基础模板均采用木模板,侧模采用方木加固,施工时必须用拉条可靠链接,施工中可以反复使用。
模板支撑均采用方木或圆木加斜支撑进行加固,必要时可采用钢管加斜支撑进行加固。
所有模板间隙均应填塞双面胶或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浆液外流。
安装完后的模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内测浇注面浇注前涂刷脱模隔离剂,以保证混凝土外表面光滑平顺。
6.4混凝土浇筑:
排架、墩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一次浇筑成型。
浇筑时注意事项:
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浇筑仓号的垂直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应采用溜槽或串桶。
2)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每处均应达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为止,表面平坦、泛浆,每插孔振捣时间约10~25s范围。
3)浇筑时,必须派专人看模,注意观察渡槽排架、墩身的钢筋、模板、支架有无走动情况。
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4)混凝土养护:
模板拆除时,一定要小心操作,严禁对砼边角造成损坏。
同一仓号的模板,本着“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乱撬,模板应及时清除粘附的灰浆,堆放整齐。
根据气温情况,砼浇筑完毕,终凝后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洒水保湿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及洒水间隔时间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洒水保湿应不少于7天,覆盖保湿就不少于21天。
7.排架、槽墩施工
施工工艺框图
7.1排架、槽墩钢筋施工工艺:
1)钢筋到达现场后,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有关材质报告单或检查报告,并进行外观检查,按60t为验收批进行力学性能抽验(监理工程师见证)。
2)排架、墩身钢筋的加工参照基础钢筋的加工要求进行施工。
3)钢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焊的形式,焊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d(d为钢筋直径),钢筋焊接不得存在咬边,焊渣必须清除干净;试验室负责对钢筋焊接接头进行抽样做拉拔试验,对焊接接头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进行重焊补焊。
4)钢筋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指两钢筋接头在500mm以内,绑扎钢筋在搭接长度之内)的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允许百分率不超过50%。
5)柱、墩钢筋绑扎必须保证结构截面的几何尺寸,每一浇筑仓面上部露出钢筋必须使用三道以上的箍筋进行定位或在仓号的上面把钢筋固定在双排脚手架上,防止出现钢筋移位。
关模前,绑扎完毕的钢筋笼必须使用事先预制好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牢靠,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足够。
7.2脚手架搭设:
渡槽的支撑系统中,有高度在5~11.5m的钢筋砼单排架,还有高度在19~21m的A型钢筋砼槽墩。
高度在21~25m的B型钢筋砼槽墩,高度在25~33m的C型钢筋砼槽墩,本工程的承重架及主要施工架采用钢管脚手架,安全防护架可用竹架代替钢管架;其中双排施工脚手架和安全防护脚手架都要与槽墩或排架建立可靠的连接,有关搭设要求按照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严格执行。
7.3模板:
7.3.1本工程排架柱所有模板均采用木模板,模板采用方木贴背间距10cm,然后用钢管井子型加固40cm一道,施工时必需用拉条可靠链接,施工中可以反复使用。
模板,必须采用钢管加斜支撑。
所有模板间隙填塞双面胶或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浆液外流。
安装完后的模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内测浇注面浇注前涂刷脱模隔离剂,以保证混凝土外表面光滑平顺。
7.3.2本工程总共48个槽墩,所有槽墩模板均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定型钢模板,墩身模板钢板厚度选用δ=5mm、有变截面圆弧和通用模板两种形式,单块高度有L=2.0m、1.0m和0.5m三种,每仓号钢模板拼装高度视墩身高度而定,高度3.0~4.0m左右;墩帽模板钢板选用δ=5mm、高度与墩帽设计高度一致。
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施工时必须用拉丝穿PVC管可靠链接,并用钢管井子型加固40cm一道,然后用钢管连接在。
所有模板间隙填塞双面胶或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浆液外流。
安装完后的模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内测浇注面浇注前涂刷脱模隔离剂,以保证混凝土外表面光滑平顺。
7.4测量及验收
排架、槽墩每仓模板支立安装加固完毕后,班组,施工技术员必须对模板的强度、垂直度及墩柱轴线等指标进行检验,然后施工技术员通知测量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校核,各项检查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后,由质检人员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7.5混凝土:
本工程所有砼取至项目部集中拌和站,采用3~8m3砼罐车运输到渡槽施工现场,构筑物高度低于9m以下的浇筑仓号,直接用电动葫芦配0.2m3砼吊罐入仓,构筑物高度大于9的浇筑仓号,改用25t汽车吊作为垂直吊运工具完成砼吊运入仓,汽车吊不能满足要求时,配以混凝土泵进行浇筑;当仓号内放料高度超过2m时,要加设溜筒辅助入仓,防止砼骨料分离;排架施工每次立模浇筑高度控制在3m左右,墩身施工每次立模高度3.0m-4.0m左右;砼的振捣选用经验丰富的砼工专门操着,防止漏振避免过振。
3)浇筑时,必须派专人看模,注意观察渡槽排架、墩身的钢筋、模板、支架有无走动情况。
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7.6混凝土养护:
模板拆除时,一定要小心操作,严禁对砼边角造成损坏。
同一仓号的模板,本着“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乱撬,模板应及时清除粘附的灰浆,堆放整齐。
根据气温情况,排架柱砼浇筑完毕后20~24h,排架横梁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不小50%左右,约2-3天方可拆除。
槽墩钢模板筑完毕后24h左右,在拆模时保证混凝土面层不被沾掉的情况下方可拆除。
排架柱、槽墩拆模必须用塑料布进行缠绕或覆盖,缝隙处及时用胶带沾牢,人工不定期洒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一般连续洒水不少于7天,覆盖保湿养护不少于21天。
三、质量与安全控制、环境保护措施
(一)质量控制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主管部门领导组成。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队、班设专职质量检查员,各级质量管理干部和质检人员坚持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虚心倾听建设、设计、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并及时改正,进一步推动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2、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包括工程使用的产品质量、工序和施工质量,三者密切联系。
工程质量是施工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取决于工序质量,而工作质量则是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基础,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领导是关键,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队伍进场后,将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和目标。
实施领导把关,尤其是在路基“三背”填土即路肩挡墙后、桥台后、涵洞两侧施工中,主管领导及技术主管要跟班作业,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压实质量,文明施工。
建立健全质量奖惩等规章制度,在人员和机械等技术装备和物资保障上满足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图附后)
3、狠抓工序质量,确保整体质量
确立以群众自检为基础,自检、互检与交接检等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验的试验工作制度。
程序是由班组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队质量检查工程师,队检查合格后,报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经检查合格后,请项目总工程师检查验收签证,再请工地监理工程师检验,确保各工序质量优良。
该制度在我单位的有效执行,使我单位的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在隧道施工中,尤其是对炮孔布置的严格控制和调整,衬砌背后的同标号混凝土的有效回填,模板支立的准确和外观处理等工序过程中质量得到真正的保障。
坚持“三服从、五不施工、一票否决”的制度,即进度、工作量、计量服从工程质量,质量问题一票否决。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
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施工,必需的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未确定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批复的不施工,没有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
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
4.在每项工程施工前,技术部门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向作业队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作业队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图纸、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准备施工机具、设备、模板、施工环境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和施工质量,准备不到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质量管理部门拒签合格证。
5.严格执行“三检制”:
即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项目部质量管理部终检。
每道工序经三检合格申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申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必须具有相应的检验和试验资料,并在规定时间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每项工序完工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自检报告的有关资料,得到其认可签认。
6.配备符合质检要求的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和测试器具,并按规定要求按期进行校验,不能满足质检计量精度要求的设备应停止使用。
7.所有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材料都必须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场所,确保材料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物资部门按有关规定及时退货,不能退货时也应及时把不合格材料清出现场。
8.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工艺要求施工,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改变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施工作业层无权私自改变施工技术措施,如需改变必须经总工或技术部门负责人同意并经技术部门的书面通知方可实施,质检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9.质检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图纸、技术措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检验,首先是做好各道工序的预检工作,对于出现的违规作业现象及时给予制止纠正,确保施工方法的正确,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
10.施工质量采取全过程控制,按照施工顺序、要求标准做好施工监控记录,施工部位采用挂牌、记录的方法,详细记录施工部位、时间、施工方法、责任人,为实行质量追究制度提供完备清晰的依据
11.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提出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12.开展技术培训及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要求全体职工通过学习施工工艺技术,质量意识有较大的提高,做到人人明白各自的质量职责、施工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3.制定质检员定期培训计划,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检员业务水平,培养一流合格的质检员队伍。
14.对隐蔽工程必须按规范要求作好施工记录,隐蔽前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隐蔽部位的施工。
15.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重要施工项目要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措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及工程的安全。
16.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对工程施工质量实行优质优价,对达到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队的承包价进行奖励,对低于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队给予相应的降低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对于关键部位的重点单元工程必须达到优良等级,否则本单元工程不予结算。
17.每月安排生产计划时,应考虑每一个工作面施工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各种资源,明确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做到任务明确、施工有标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质量追究制度。
(二)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温度裂缝出现,结合进度计划安排,高温季节(室外气温高于30℃)原则上不安排混凝土施工。
由于仓号混凝土量较小,根据我部资源配置情况,一般仓号2~3小时即可浇注完毕,所以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施工,以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白天高温时,将采取如下措施施工:
1、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1)加高料仓骨料的堆高,并搭盖凉棚,骨料洒水降温,对上料皮带也采用遮阳措施;
(2)控制进入拌和站的水泥温度,禁止使用水泥厂刚出炉的水泥直接拌制混凝土;
(3)必要时采取冰水拌和混凝土;
(4)加强管理,运输混凝土工具设隔热遮阳蓬,尽量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等车卸料现象,缩短运输时间并减少混凝土倒运次数。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以减少混凝土暴晒时间,减少温升,同时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
必要时,混凝土运输车辆用水冲洗降温
(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速度和仓面处理速度,并将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施工;
(6)仓面喷雾降温:
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外界气温较高,为防止混凝土初凝及气温倒灌,采用喷雾机喷雾降低仓面环境温度;
(7)将浇筑块尺寸较大、温控较严的部位尽量安排在高温季节的低温时段施工。
2、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1)选用中热或低热水泥品种;
(2)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3)高温季节,对浇筑完毕后的混凝土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护。
(三)雨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进入雨季,工程部每天及时查询天气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调整施工安排,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开下雨时段。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不能避开时,将采取如下措施:
1、开始混凝土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情况,做好仓号外围防护工作,防止地面雨水直接进入仓号;
2、在施工现场备存数量充足的防雨彩条布,如果突发降雨,组织施工人员迅速遮盖工作面,及时对已入仓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
3、遭遇雨水淋、冲、泡过的混凝土,待降雨停止后及时处理。
对于尚未初凝的混凝土,视情况全部清理出仓号或加浆振捣后继续正常施工;对于已初凝的混凝土,按施工缝处理。
(四)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过程中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一切行为必须以安全为重,坚决杜绝盲目蛮干的做法;
2、专职安全员随时随地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坚决制止,并备案。
定期组织项目部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个人台帐;
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各工种都要穿好各自的生产防护用品;
4、特种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操作,严格遵守各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5、严格按步骤施工,不允许随意更改施工顺序,施工各环节必须衔接紧密;
6、由于施工行驶的车辆多,施工的人员多,机械设备多,施工时要注意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的安全;定期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车辆进行检查;
7、吊车要求专人指挥,严禁违章操作和乱指挥,并安排定期进行保养和安全检查。
8、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禁止任意拉线接电。
施工现场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配电系统设置两级触电保护。
(五)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水保措施
场地布置科学合理,场地平整尽量作到挖填平衡,少量弃渣运至就近指定渣场;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避免周边来水冲刷;工程结束后废弃部分,其地表建筑物及硬化地面将全部拆除,废弃物及时运至集中堆放地点。
2.做好工程用地恢复工作,包括工程废渣、弃渣的处理,场地的平整和地貌恢复,土壤、植被的恢复工作等;用地恢复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做好与地方政府的协商,使工程用地恢复的结果符合业主和当地政府的要求。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预防措施
①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施工责任范围及周边200m范围的生态环境管理,严禁伤害和捕杀工区内蛙类、蛇类、鸟类等现象的发生。
②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充分利用场内和场外现有交通公路,尽量减少新建施工公路,减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
③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建设时,应考虑与保护区建设相协调。
施工结束时,对废弃的设施应予以撤除,恢复地貌。
2)减免、恢复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对工程及其邻近河段造成人为污染,减免对水生生物及景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