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8241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docx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8课《心术》同步练习

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

心  术

苏 洵

九日和韩魏公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译文:

我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才成为您的座上客,最为不才,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

韩丞相好贤,可自己官卑位低不配这种礼遇,多年来清闲无事陪伴诸位儒生老于太常寺。

从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多次科考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每次佳节均在愁里度过。

曾有的雄心壮志也只有在醉时才略有显露。

冒雨晚归而感寒意,难以入睡。

我独自把您的诗翻了一遍又一遍。

赏析:

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

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的虚度光阴,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

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

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

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

“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

“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韩琦诗中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

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

“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杨震论“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杨雪)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

“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呢?

”王密说:

“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

“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

“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麋鹿(mǐ)     斥堠(hòu)

丰犒(ɡào)尺棰(chuí)

B.缒兵(zhuì)烽燧(suí)

狎(xiá)蜥蜴(xīyì)

C.袒裼(xī)冠胄(zhòu)

寝(qǐn)所恃(shì)

D.校正(jiào)刘禅(chán)

固有所侮(wǔ)抗而暴之(bào)

解析:

A项中“麋”应读“mí”,“犒”应读“kào”;B项中“燧”应读“suì”;D项中“禅”应读“shàn”,“暴”应读“pù”。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凡兵上义      上:

崇尚

 ②麋鹿兴于左而且不瞬兴:

突然出现

B.①以兵尝敌尝:

曾经

 ②小挫益厉厉:

厉害

C.①七十战而兵不殆也殆:

懈怠

 ②士以义怒怒:

激起愤怒

D.①故去就可以决去就:

离开与靠近

 ②支大利大患支:

对付

解析:

B项,尝:

试探(虚实);厉:

发奋自厉。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凡兵上义

B.冠胄衣甲,据兵而寝

C.小挫益厉

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解析:

A项,“上”通“尚”,崇尚;C项,“厉”通“励”,勉励,激励;D项,“殆”通“怠”,松懈,懈怠。

答案:

B

4.下列各项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B.邓艾缒兵于穴中

C.奉宣室以何年

D.复游于赤壁之下

解析:

A项为省略句,“而后”前省略主语“将帅”;B、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12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

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

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

“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曰:

“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一)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

眨眼

B.小胜益急,小挫益厉益:

增加

C.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并:

吞并

D.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委:

交付

解析:

B项,益:

更加。

答案:

B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士以义怒,可与百战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①非一动之为害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①丰犒而优游之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凡兵之动,知敌之主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解析:

D项,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以”,①介词,因;②介词,把。

B项,“为”,①动词,造成;②介词,替。

C项,“而”,①连词,顺承;②连词,转折。

答案:

D

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是“调动士兵积极性”的做法的一项是(  )

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②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

③小胜益急,小挫益厉④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

⑤怀其欲而不尽⑥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A.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④D.①③⑤

解析:

①是为将应有的心态。

④是为将应具备的两种素质。

答案:

A

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将领,应该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良好素质。

惟其如此,才可以统率军队,谋求胜利。

B.调动士兵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正义,用正义激发他们,士兵就会一往直前,无畏无惧。

C.对待战争,战前要积蓄财力;战时要鼓励士气;战后要修养心性。

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

D.摸清敌情才能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唯此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

解析:

C项,“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错,应为“要让士兵怀有没有实现的愿望”。

答案:

C

 

(二)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节:

节制

B.知节则不穷穷:

贫穷

C.彼将不与吾校校:

通“较”,较量

D.使之疑而却却:

退却

解析:

B项,穷:

困窘。

答案:

B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均为“介词,用”。

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语气词,表疑问语气;C项,副词,表示承接,就/副词,表判断,就是;D项,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

答案:

A

11.下列各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主张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B.①③⑥

C.②④⑤D.②④⑥

解析:

①为将须“知己”的好处,③敌我互有优势劣势,⑥无所恃的害处。

答案:

C

12.对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解析:

B项,暴:

暴露,显示给人看。

不是尽量掩盖。

答案:

B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

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

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

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谓之曰:

“丈夫相知,岂在新旧?

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

一以相属。

”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

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机密。

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

言论之际,邵遂毁暹。

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武定初,迁御史中尉。

暹前后表弹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极笔,并免官。

其余死黜者甚众。

高祖书与邺下诸贵曰:

“崔暹始居宪台,乃尔纠劾。

咸阳王、司马令并是吾对门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

”高祖入京师,群官迎于紫陌。

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

“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

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

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

”赐暹良马,使骑之以从,且行且语。

暹下拜,马惊走,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高祖崩,未发丧,世宗以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之寄。

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

世宗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厉色极言,世宗亦为之止。

有囚数百,世宗尽欲诛之,每催文帐。

暹故缓之,不以时进,世宗意释,竟以获免。

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挟旧怨,言暹罪重,谓宜罚之。

显祖从之。

及践祚,谮毁之者犹不息。

帝乃令都督陈山提等搜暹家,甚贫匮,唯得高祖、世宗与暹书千余纸,多论军国大事。

帝嗟赏之。

寻迁太常卿。

帝谓群臣曰:

“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卿等不及。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有删节)

 

注:

文中的“高祖”指东魏权臣高欢,他的次子(即文中的“显祖”,世宗之弟)篡位建立北齐后,追尊他为高祖神武皇帝。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与语说之     说:

交谈

B.家弟年少,未闲事宜闲:

熟习

C.崔暹始居宪台,乃尔纠劾纠:

纠缠

D.司马子如等挟旧怨挟:

挟持

解析:

A项,说:

通“悦”,对……感到高兴。

C项,纠:

检举,纠察。

D项,挟:

怀着,藏着。

答案:

B

 

14.下列各组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百后事,一以相属  以天下为己任

B.辟为开府谘议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C.诸君其慎之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D.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

解析:

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表对象,“把”。

B项,动词,担任/介词,给,替。

C项,副词,表祈使,一定要/代词,这样。

D项,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

答案:

A

 

1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B.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C.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D.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答案:

C

16.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赐暹良马,使骑之以从,且行且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暹故缓之,不以时进,世宗意释,竟以获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高祖)赐给崔暹好马,让(他)骑上马来跟从,边走边交谈。

②崔暹故意拖延这件事,不按时进呈,世宗心情宽解,(囚徒)终于因此获得赦免。

 

(2)皇帝评价崔暹“清正,天下无双”,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清正”?

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清廉:

崔暹在遭到诬陷后,皇帝派人搜查他的家,发现他家里很贫穷,只有跟高祖、世宗议论军国大事的许多书信。

②正直:

崔暹推荐邢邵,邢邵却在世宗面前说他坏话,崔暹得知后并不嫌怨;崔暹执法严明,敢于检举弹劾犯法的权贵,连君主犯错也敢于极力指斥;高祖父子都对崔暹非常信任,对他的正直为官、严明执法多次称赞,高度评价。

(照抄原文,回答全面亦可)

参考译文:

崔暹,字季伦,是博陵安平人。

崔暹年少时为读书人,避地到渤海,赵郡公高琛镇守定州,征召他做开府谘议。

他跟随高琛前往晋阳,高祖(高欢)和他谈话,对此感到很高兴,任命他兼任丞相长史。

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事务,对他说:

“大丈夫相知,难道在于新旧?

军队的事情重大,留守的责任也紧迫,我弟弟年轻,不熟悉事宜,后方的所有工作,我就把它们一概都托付给你了。

”和崔暹恳切地握手,直到握了三四次。

崔暹受到信任厚待一天比一天深厚,他喜欢推荐人才。

他说邢邵适合担任府僚,还可以兼管机密之事。

世宗因而征用了邢邵,很受亲信器重。

可言谈之际,邢邵却说崔暹的不是。

世宗不高兴,对崔暹说:

“你说子才的长处,子才却专讲你的短处,这真是个平庸之人啊。

”崔暹说:

“子才说我崔暹的短处,我崔暹说子才的长处,(说的)都是事实,我也不会因此产生嫌怨。

武定初年,升任御史中尉。

崔暹先后上表弹劾尚书令司马子如以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劾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写得极为详尽,他们都被免去官职。

此外被处死贬黜的还有很多。

高祖给邺下诸位权贵写信说:

“崔暹刚刚任职御史台,就能如此检举弹劾。

咸阳王、司马令都是我做平民时门对门的老朋友,如果讲尊贵亲近,谁也不会超过这二人,可他们却同时获罪,我也不能相救,你们诸位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高祖到京城去,群官到紫陌去迎接。

高祖握着崔暹的手慰劳说:

“以前朝廷难道无法官,而天下人都贪婪,没有人肯去检举弹劾。

中尉您尽心为国,不怕豪强,于是使远近肃清,诸位王公守法。

冲锋陷阵,大有这样的人,做官的本色,今天我才见到。

”高祖赏赐崔暹好马,让他骑上来跟着走,边走边交谈。

崔暹下马拜谢,马受惊要跑,高祖为他拦住马并亲自把缰绳递给他。

高祖驾崩,还没有发丧,世宗(高欢长子高澄)就任命崔暹为度支尚书,兼任尚书仆射,把心腹重任寄托在他身上。

崔暹操心国事犹如家事,以天下为己任。

世宗车服超过规定的制度,诛杀无常,言谈举止,也时有过失,崔暹常常神色严厉地直言规劝,世宗也因此而改正。

有囚徒几百名,世宗想把他们全部处死,常常催促公文案卷。

崔暹故意拖延这件事,不按时进呈,世宗心情宽解后,囚徒们终于因此获得赦免。

显祖(高欢次子高洋)开始继承霸业,司马子如等人心怀旧怨,说崔暹犯罪严重,应该惩罚他。

显祖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到登基时,中伤诋毁的人还不停止。

皇帝就命令都督陈山提等人搜查崔暹家,发现他家非常贫乏,只找到高祖、世宗给崔暹的书信千余件,大多谈论军旅和国家的大事。

皇帝感叹赞赏他。

不久转任太常卿。

皇帝对群臣说:

“崔太常清廉正直,天下无双,你们都比不上他。

四、能力迁移

17.(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疑惑)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

C.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可能,会)

解析:

D项,几乎,差不多。

答案:

D

18.(兴)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权学》)(降落、降下)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兴盛、兴旺)

C.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发动)

D.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庐山谣寄户侍御虚舟》)(兴致)

解析:

A项,兴起、产生。

答案:

A

19.(阴)下列各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光)

B.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心术》)(暗中,秘密地)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阴冷)

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新唐书李林甫传》)(阴险)

E.指通豫难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山北水南)

F.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阴险地)

解析:

F项,暗中,秘密地。

答案:

F

20.(句式类型)在下列各项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两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父母宗教,皆为戮没

C.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D.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E.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

B项有被动词“为”,D项有被动词“见”,E项有表被动的介词“于”。

答案:

A

21.(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

姜 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22.(语言运用)读下面的一则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苏洵年轻时,有一天晚上,正在读书,一窃贼伏于窗外,准备等其熄灯入睡后,好入室行窃,左等右等,苏洵还在诵读同一篇文章,一遍一遍始终不能完全顺畅地背下来。

窃贼伏于窗外,冷得厉害。

见苏洵毫无睡意,大有不背下来誓不罢休的架势,不由怒火中烧,击窗厉呵:

“你个笨蛋,如此愚钝,哪里还配读书?

”说完琅琅然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将文章背了一遍,扬长而去。

这件事对苏洵震动很大,意识到自己确实很愚笨,于是加倍努力。

然而那贼,在读书方面天赋固然很高,终其一生,也只能是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聪明者固然可以嘲笑愚钝者,然而结果呢,嘲笑者自己却受到了嘲笑。

如此说来,那些自以为有很高天赋的人,却在自鸣得意中一生碌碌无为。

 

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原文: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尤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虚即是恶根。

(《菜根谭》)

译文:

一个人做了坏事而怕别人知道,这种人还保留了一些羞耻之心,也就是在恶性之中还保留一点改过向善的良知;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就急着让人知道,证明他行善只是为了贪图虚名和赞誉,这种有目的才做善事的人,在他做善事时已经种下了恶根。

评析:

道德修养是心灵的磨炼,而沽名钓誉之辈常以善举来装点自己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良知,作恶而知可耻,惟恐被人知道,还有羞耻之心,就证明他还不为大恶,因为无耻之耻才是真正耻辱,即所谓恬不知耻。

孟子说: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有这种羞恶之心乃是维持人性不堕落的基石。

但是世俗的急功近得,往往为伪君子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人际的尔虞我诈则为作恶者铺平了繁衍的温床。

一个正直的人在生活中必须以自己的正气来识别和战胜这些丑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