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7915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中考题.docx

桃花源记中考题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肇庆)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07重庆市,15分)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2分)

四.(2008甘肃省金昌市)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答:

第一问:

渔人的行踪。

第二问:

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3.用原文语句作答:

(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3分)

答:

不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中生活安宁

(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答:

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五.(2008吉林省)(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2分)

答: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2分)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七.(08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欧阳修《醉翁亭记》三段)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与民同乐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

答:

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八.(08长春)(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10分)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2分)

答:

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示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分)

答:

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

示例:

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

“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十.(08苏州)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2分)

答: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2分)

答: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十一.(08温州非课改)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4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十三.(09湖南娄底市)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2分)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十四.(09广东省)(8分)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

(2);(3)。

(3分) 

提示:

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答三点即可。

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

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