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7042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全集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1课时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过程与方法:

经历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测试,跌入陷阱。

(5分钟)

六年的数学学习即将结束,同学们学习得怎么样?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请同学们在2分的时间内完成,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完成。

(师提醒学生,等试卷全部分发完后,大家同时看试卷,然后答卷)

1、请你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请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成为了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3、5千克煤发电12度,每度电需要()千克煤,每千克煤能发电()度。

4、按要求,填一填。

5、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时,30分钟可以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详细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以上5道题目,只完成第1题。

完成的同学请不要出声,静静地等待2分钟的到来,好吗?

教师提醒学生,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快点儿,快点儿!

时间到!

现在我了解一下,谁按要求完成的请举手!

(没人举手)啊?

不会吧,怎么一个同学也没有做完?

谁能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从“小测试”活动中我们再次感受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希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大家能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

刚才我们进行了一个测试,看来审清题目的确很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比一比看谁最细心?

这个图片熟悉吗?

这个图片是我们五年级数学课本上的一幅图,请你认真再观察这幅图,图中有哪些数?

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除了黑板上的这些数,你还能再写几个吗?

三、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指导:

1.回顾一下这些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自己独立想一想,你会如何整理?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给4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整理出一份你们满意的“知识树”。

(二)自学(5分钟)。

(三)检测自学效果,实施“后教”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精讲

(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2)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4分钟)

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数起源于数(shǔ)。

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数的概念开始萌生。

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已经能用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等记数,下面是甲骨文中的一些数:

我国最早使用的算筹。

下面是算筹记数的两种形式: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以上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整数的发展,课下请同学们也搜集一下关于分数、小数、负数发展的资料,进行交流,行吗?

请你认真阅读课本41的数学万花筒内容,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2分钟)

通过刚才的展示,我发现我们班的确是很棒的!

现在请大家完成下面各题题,时间为2分钟。

你认为哪个题目需要老师帮助?

(一)填空。

1、桌子上有一堆糖,小红数了数,共22颗,可以用()数表示糖数。

2、十五万九千零四十写作(),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3、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小数点左边第五位是()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

5、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3.235.880.580.589

()<()<()<()<()

(二)判断。

1、负数都是整数。

()

2、奇数+奇数+偶数=质数。

()

3、负6摄氏度写作-6摄氏度。

()

4、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

()

六、看书质疑,小结新知。

(2分钟)

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在课本的40页、41页的内容,认真看一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2课时整数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是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

教具准备:

幻灯片、挂图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一)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数学万花筒”上的内容。

(小组合作)

1.信息1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

2.信息2中的1234这个数你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

3.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信息

4.0有什么妙用?

5.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6.谈谈自己对1万,1亿有多大的认识?

(二)自学(小组合作5分钟)。

(三)检测自学效果,实施“后教”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1.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

2.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3.“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表示起点”、“0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分界”

二、巩固练习。

三、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3课时整数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情境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练习。

二、关于各个习题的说明

第1题:

体验表示数的多种方法,进一步理解十进制。

第2题:

对于比较大小,学生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直接比较大小,改写以后在比较等。

第3题:

借助“小红家5月份收支情况”这一具体情境复习正负数的意义。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借助经验尝试解决。

第4题:

在3和5的公倍数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设定范围,(体会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5题:

一般的,可以将要估计的东西分成基本相等的几份,通过数一份的数量从而对总数进行估计。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三、数学万花筒。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四、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配练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4课时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过程与方法:

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化。

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2.知道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化。

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生成知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一)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巩固与应用上的内容。

1.通过自制测量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测量时,如果1个单位量不尽,怎么办?

2.谈谈分数的产生信息1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

3.你能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3/4的含义吗?

4.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5.把填一填的表格补充完整

(二)自学(小组合作5分钟)。

(三)检测自学效果,实施“后教”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精讲

(1)我喝了一杯饮料的十分之五。

(2)我喝了一杯饮料的。

(3)我却喝了一杯饮料的50%。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有了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就清楚了,他们所叙述的规律是一致的。

整数与小数的计数方法是一致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十”,小数的计数方法是整数的扩

二、巩固练习。

配练相关练习

三、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分数、小数的产生及意义。

多种方式解释

小数、分数、百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十进制计数法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5课时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各种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概括、归纳和反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各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解思路和过程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题:

先让学生先读一读教材中给出的资料,解释其中各个数据的具体意义,在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第2题:

课前布置好,课中找学生汇报,课后展示优秀作品。

第3题:

抢答完成

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第5题

分组完成,组内交流

第6题

自主完成,集体交流,并切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比的意义。

第7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是如何进行化简。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6课时运算的意义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

自己看图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解释选择的运算方法,总结和体会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解决问题:

⑴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⑶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

①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求和:

39+26=65(只)120-39-26=55(只)120-(39+26)=55(只)

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第二幅图:

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幅图:

①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

②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

18×1/3=6(米)18×1/2=9(米)

③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

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

18×(1/3+1/2)=15(米)18-18×(1/3+1/2)=3(米)或者18×(1-1/3-1/2)=3(米)

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幅图:

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48÷4=12(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

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时怎么分最公平?

还是平均分最公平。

3、小结: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二、回顾、总结学过的运算。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乘法呢?

(集体完成)

学生举例后总结:

例子省略

1、乘法:

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长方形面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

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加法:

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4、减法:

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三、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2-12=20,32-20=12。

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

例如:

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

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

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

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互为逆运算。

2、那么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用什么方法呢?

(用乘法)

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

四、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巩固与练习,配练相关练习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运算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

乘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

加法各部分关系减法各部分关系

乘法各部分关系除法各部分关系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7课时运算的意义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进行爱国主义、节约意识教育与培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

第1题

2014年第17届亚运会奖牌榜

单位:

排名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51

108

83

2

韩国

79

84

234

3

日本

47

76

200

(1)请将上表补充完整。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尝试解答。

第2题

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3题

为支援灾区的学生学习,实验小学开展了捐书活动。

四年级捐12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60本,六年级捐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

(1)五、六年级各捐多少本?

(2)五年级捐书的本数是四年级的几倍?

(3)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正好是二年级的5倍,二年级捐书多少本?

第4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然后再交流流

二、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三、布置作业:

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8课时计算与应用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预算及混合运算。

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斯则混合运算。

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重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预算及混合运算。

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斯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在交流和反思中改掉计算毛病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2题

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怎样算的,交流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运算的顺序。

这部分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第3题

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回顾,说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前整理,课上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错误,并整理出错误类型,最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4题,第5题

鼓励学生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回顾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对于可以直接利用运算意义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前面预算的意义中已复习过,这里主要选取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包括有关分数的应用题,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和比的应用题。

可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以及画图对于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作用。

第6题

鼓励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和比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比的应用。

教材只回顾了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不需要背诵所谓的解题过程。

 

二、“回顾与交流”的教学

在回顾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或提出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势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它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算式;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自己总结一些解决问题的例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你有何收获?

四、巩固练习

第1题:

让学生抢答完成

第2题:

学生板演完成,在集体订正

第3题:

首先鼓励学生看懂这张电表读数记录,然后再回答下面的3个问题,其中第

(2)题计算用电量是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把第

(1)题答案中的5个月的用电度数相加,也可以用电表读数记录中的第6个月和第1个月的度数相减。

第4题:

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路程长所用时间必然也要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9课时计算与应用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加强计算基本功,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与同学交流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加强计算基本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表格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5题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为买7本《儿童歌谣》还剩下钱,但买8本不够,所以只能买7本。

第6题

这是关于大数的估计,教师应鼓励学生回顾估计的策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是:

将整体分成基本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每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整体的数量。

第7题:

要求学生利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第8题

如果有的学生直接想到的只要付2千克茶叶的钱,0.2千克茶叶是赠送的,直接用9×84=392(元),也是可以的。

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应鼓励。

第9题

(1)要考虑到每个年级的师生人数,平均每批去229人。

(2)关于每批人数怎样安排的问题,鼓励学生设计安排的策略,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的策略:

将各年级的师生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最多人数的年纪与最少人数的年级安排在一起,即五年级与一年级一起去;把次多的与次少的安排在一起,即六年级与二年级一起去;最后三、四年级安排在一起,可以一次搭配成功。

(3)五年级与一年级:

(130+88)×2.5+(4+6)×5=595(元)

六年级与二年级:

(124+95)×2.5+(4+6)×5=597.5(元)

三年级与四年级:

(106+114)×2.5+(4+6)×5=600(元)

(4)设计派车方案时,可以按照第

(2)题的安排,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都应鼓励。

第10题:

首先让学生回顾八折的意义,再独立完成。

第11题:

注意计算车费要考虑双程,26.8×2+26.8÷2=67(元),67×2=134(元);

480÷3×2=320(元)

第12题:

计算增长率时应引导学生用“增长部分÷2002年的产量”,粮食增长率为5%,油料增长率约为16.67%,水果增长率为3%。

第13题:

关于国债利息的计算不计利息税,3000×3.14%×3+3000=3282.6(元)

第14题:

6+7=13,小

(1)班得到195×

=90(个),大

(1)班得到195×

=105(个)

第15题:

(60-50)÷50=

第16题:

(1)2400米长的马路在图上应画40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m

(2)计算实际面积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面积,结果为1800平方米。

布置作业:

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10课时估算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结识估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结识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