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6455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docx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复习题集》辅导材料版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2009年版)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网上增值服务

(1)

单选题的解题思路

单选题的特点是: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考生注意“最符合”三个字。

单选题的解题思路就围绕着这三个字转。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出题专家会围绕着这三个字转。

从已经过去的2004~2007年4次命题情况来看,出题专家们出单选题的思路就是:

选择适合做单选题的考试用书上的某一句话,挖去其中的关键词以括弧代替,这个关键词就是单选题的最符合题意的唯一答案;然后再配三个似是而非的备选项,来搅乱考生的思路,考验考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辨别考生对事物所形成概念的真伪。

从出题专家们出单选题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考生要迅速、准确地答出单选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理解考试用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在考场上就能一眼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如果考生在某些考点上记忆不牢固,在考场上就应该运用比较、排除、计算、推理等方法,从四个备选项中挑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来。

例一: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

A.水平力B.竖向力

C.冲击力D.摩擦力

如果你的记忆很清晰,你会直接选B。

如果你的记忆中概念模糊,你可以从题干中推断出答案。

从题干可以看出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只有面层是直接同车辆轮胎接触的,可能同时受到4种力的作用;基层位于面层下面,是不可能受到水平力和摩擦力的直接作用的,只能受到由面层下传的水平力和摩擦力所产生的应力。

这样,我们就排除了A和D。

冲击力是车辆自身跳动或受到外力打击对路面产生的力,具有瞬时性,因此不是路面结构主要承受的力。

这样就只剩下B了。

当然,你也可以从“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这句话中,直接推断出正确选项是B。

其思路是:

“承重”即承受重力的意思,重力是竖向力,所以选B。

例二: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

A.100mmB.125mm

C.150mmD.200mm

此类数字题是没有什么解题思路可言的,只能靠经验积累和熟记。

正确选项是C。

例三:

路基工程中,地下管线施工必须依照()的原则进行。

A.先地下,后地上,先浅后深B.先地上,后地下,先深后浅

C.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后深D.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有施工经验的人都会直接选D,只有刚入行不久的人,才会在文字游戏前迷惑不解。

其实题干已经告诉你是地下管线,其施工顺序只有先深后浅和先浅后深两种可能;路基工程施工能碰到的情况只有挖方、填方和不填不挖三种;对填方路基而言,地下管线施工顺序显然是先深后浅合理;对挖方和不填不挖路基而言,如果多种地下管线的轴线相距不远的话,先深后浅要比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合理;因为,按先浅后深顺序施工,开挖深埋管线的沟槽时,将会扰动相距不远的浅埋管线的基础,使其轴线和高程发生变化,有可能损坏已施工完毕的浅埋管线。

因此可以断言,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施工顺序先深后浅要比先浅后深合理。

这样我们就排除了A、C选项。

在剩下的B、D选项中,我们直接可以发现B选项是自相矛盾的,只有D选项才是合乎逻辑的。

例四:

关于级配碎石基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碎石颗粒级配组成曲线是顺滑曲线

B.应拌合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C.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D.应用15t以上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可超过200mm

解这类单选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题干中要你挑的是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千万不要去挑说法正确的选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例五:

盖梁施工脚手架与承重支架()设置。

A.可以分隔B.适宜分隔

C.应该分隔D.必须分隔

解这类单选题就要牢记最符合题意的要求。

从字面上看,四个选项中都有分隔两个字,剩下的就是选哪个修饰词的问题,从A到D修饰词所表达的要求越来越严,一般来说,应该选要求最严的修饰词,因此,我们选D。

从实际意义上看,这道单选题正好击中了施工中的常犯错误——在盖梁施工中,将脚手架和承重支架连在一起,导致承重支架失稳而殃及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的事故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选D。

本题正确选项是D。

例六: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承重部位的支架和模板,必要时,应在立模后预压,消除()和基础的沉陷。

A.非弹性变形B.弹性变形

C.塑性变形D.支架空隙

解这类单选题也要牢记最符合题意的要求。

预压是不可能消除弹性变形的,因此,B选项是不可能符合题意的。

剩下的三个选项都可能符合题意,谁是最符合题意的呢?

显然是A。

因为,非弹性变形包含了塑性变形和支架空隙。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例七:

某市政工程网络计划图如下(单位为月),该工程的总工期是:

()。

A.10B.9C.8D.6

某市政工程网络计划图如下(单位为月),该工程的关键路线是:

()。

A.1—2—5—6B.1—2—3—4—5—6

C.1—3—4—6D.1—3—4—5—6

从这两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同样一张网络图,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单选题的选项;而两道题都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计算的方法必须在平时复习时牢固掌握。

两题答案之间的必然联系是:

总工期最长的线路必然是关键路线。

因此,总工期是A,关键路线是B。

例八:

背景材料

某桥梁工程,采用沉桩基础,在基础平面内,顺桥向布置5行桩,横桥向布置29排桩,桩长为15m,为施工、运输方便,将桩分为两段预制,其下段长为8m、上段长为7m,桩采用法兰盘等强度连接。

根据上述背景作答下列选择题:

1.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规定:

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过桩基总数的1/4,但采用()可不受此限制。

A.法兰盘按等强度设计的接头B.硫磺胶泥接头

C.焊接接头D.环氧树脂粘接接头

2.根据规范要求和背景资料中提供的数据,本桥梁沉桩基础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最多不得超过()。

A.35B.36

C.37D.38

3.背景资料中预制桩的分段方法()规范要求。

A.不符合B.基本符合

C.完全符合D.不知能否满足

这是一种新的题型,有人将其称为客观题主观化,其用意在于更好地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这类单选题,既要审题干,又要审背景材料,将隐藏的已知条件都找出来,用上去,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本例题的第一小题有两个作用:

一是考察考生对规范的掌握程度,二是给出一个已知条件。

本例题的第二小题是个计算题,需要用到背景材料和第一小题给出的已知条件,其作用是考察考生运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例题的第三小题是个判断题,让考生应用第一小题给出的规范要求,判断背景资料中预制桩的分段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进一步考查考生对规范的理解程度。

第一小题的正解是A,同时提供了解第二小题的已知条件:

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过桩基总数的1/4;背景材料中提供了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基总数:

在基础平面内,顺桥向布置5行桩,横桥向布置29排桩;所以本桥梁沉桩基础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最多不得超过:

5×29÷4≈36;第二小题的正解是B。

第三小题若根据背景材料的数据判断,预制桩的分段方法将造成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超过桩基总数的1/4,达到100%,似乎不符合规范规定;但规范又规定:

采用法兰盘按等强度设计的接头可不受此限制,而背景材料中说桩采用法兰盘等强度连接,因此,本桥预制桩的分段方法并不违背规范规定,第三小题的正解是C。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2009年版)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网上增值服务

(2)

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多项选择题的特点是:

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这就是说:

每道多项选择题的备选项中,出题专家可安排2至4个符合题意的选项,相应地安排3至1个错误选项。

对于只有2个符合题意选项的多项选择题来说,选对1个,本题只得0.5分,再选对1个,本题得分则可增加到2分,对考生的诱惑很大;但是,考生应该清醒地看到:

在所选1个选项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在剩下4个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的概率只有1/4,而选上错误选项的概率则为3/4,选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对于有4个符合题意选项的多项选择题来说,在选对3个选项的前提下,再选对1个只增加0.5分,选错1个则失去1.5分,损失很大。

综上所述,考生面对多项选择题应选择的正确策略是:

只选自己吃得准的选项,不要存侥幸心理,以免前功尽弃。

考生要迅速、准确地答好多项选择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理解考试用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在考场上就能一眼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例解析,来熟悉一下多项选择题的常见题型,摸索一些解题思路,以期对考生有所启发和帮助。

例一:

面层应具有()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A.较高的结构强度B.刚度

C.耐磨D.不透水

E.整体性好

如果你对考试用书上的相关论述记得很牢固,你将很快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本题是知识型多项选择题。

从题干看,本题是考察考生对道路面层应有性能的掌握程度,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时,应从道路面层应有性能的角度去考虑。

题干已经给出了三个性能要求,从粗糙度要求可以判断面层要有合适的摩擦力,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满足路面的使用年限要求,面层必须耐磨;面层破坏的最常见原因是水渗入路基,引起路基失稳,导致面层破损,因此,面层应不透水;如果因为面层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不够,则面层很快就会破坏,就满足不了耐磨、不透水、平整度和粗糙度要求。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是ABCD。

根据多项选择题的特点,余下的一项应该是错误选项。

事实上,E选项是基层整体型材料的性能要求。

例二:

有关土质路基碾压的正确描述有()等内容。

A.最大碾压速度不宜超过6km/h

B.在小半径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碾压

C.横向接缝处,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

D.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

E.应确保碾压均匀

本题是实践型多项选择题,意在考察考生对路基正确压实方法的掌握程度,考生应该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作答;即使要记忆考试用书上的相关论述也应结合实践去记忆,因为考试用书上的相关论述是引用现行施工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而此种规定则是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

规程规定:

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最大不宜超过4km/h,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因此AB选项不符合规程要求,是错误选项。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DE。

例三:

水泥稳定土、石灰土、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中具有相同要求的有()等。

A.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如春末或夏季

B.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C.厚度≤20cm时,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

D.必须保湿养护,养护期严禁车辆通行

E.加水拌合及摊铺必须均匀

本题属于归纳型多项选择题,解这类多项选择题需要考生从各种基层施工技术中归纳出相同的技术要求,并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A.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如春末或夏季

书正文:

水泥稳定土:

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石灰土:

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间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工业废渣稳定土:

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B.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书正文:

水泥稳定土:

宜采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

石灰土:

先用8t压路机稳压,如发现摊铺和碾压的缺陷,加以改进后即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

工业废渣稳定土:

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C.厚度≤20cm时,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

书正文:

水泥稳定土:

压路机的吨位与每层的压实厚度要一致。

一般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层铺厚度不应超过0.15m;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层厚不应超过0.2m;

石灰土:

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00mm,先用8t压路机稳压,如发现摊铺和碾压的缺陷,加以改进后即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

工业废渣稳定土:

基层厚度≤150mm时,用12~15t三轮压路机;150mm<厚度≤20Omm时,可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D.必须保湿养护,养护期严禁车辆通行

书正文:

水泥稳定土:

必须保湿养护,防止忽干忽湿;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

石灰土:

成活后应立即洒水(覆盖)湿润养护,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

养护期内严禁车辆通行。

工业废渣稳定土:

必须保湿养护,不使二灰砂砾层表面干燥。

在铺封层或面层前,应封闭交通。

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E.加水拌合及摊铺必须均匀

书正文:

水泥稳定土:

配料应准确,洒水、拌合、摊铺应均匀。

石灰土:

拌合应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00mm,严格控制灰土的含水量。

工业废渣稳定土:

加水拌合及摊铺必须均匀。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

AB选项显然是正确选项;C选项不是正确选项,因为厚度≤20cm分两种情况,厚度≤150mm和150mm<厚度≤20Omm,对应这两种情况,水泥稳定土和工业废渣稳定土所配备的压路机是一样区分的,但石灰土却不同;D选项也不是正确选项,因为只有石灰土养护期内严禁车辆通行;E选项是正确选项。

本题正确答案是ABE。

例四:

柔性管道敷设完毕,土方回填作业时,()等做法是错误的。

A.管道两侧及管顶0.2m内,回填土不得含有坚硬的物体

B.分层对称回填、夯实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C.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用机械推土回填

D.设计管基支承角2α范围内应用中粗砂回填,不得用沟槽土回填

E.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

本题属于逆向思维型多项选择题,考生在解题时审题要仔细,题干的要求是让你找出错误做法而不是错误的选项。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CE,因为它们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违反了规范的规定。

正确的做法是:

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带有棱角的大块物体;.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例五:

背景材料:

A建筑公司的春展项目经理部负责某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该污水处理厂工程主要包括泵站、集水池等单位工程。

集水池为混凝土结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总长32m,总宽23m。

该集水池基础和墙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基础顶面标高28.5m,基础厚1200mm,墙厚为500mm,墙高6000mm,墙顶标高34.5m,设计运行水位33.0m。

春展项目经理部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在进行墙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为了增加混凝土和易性,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由计算用量340kg调至390kg。

墙体施工在6月份进行,整个墙体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入模温度29℃,在墙体施工完14d以后,发现有数条纵向宽0.2mm左右的裂缝。

集水池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满水试验。

根据上述背景作答下列选择题:

1.集水池基础厚达12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从工艺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浇筑层厚和进度、()。

A.在混凝土中投入毛石(不超过总体积的25%)

B.在基础内埋设冷却水管

C.在拌合水中加冰

D.在基础内设置测温装置并加强观测做好记录

E.覆盖保温

2.根据背景材料分析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可能有()。

A.增加了水泥用量,使水泥总量偏大

B.墙体设计厚度较厚

C.整个墙体一次浇筑完成,没设置后浇带

D.墙体设计长度较长

E.入模温度大于25℃。

3.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正确的注水方式是()。

A.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B.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3m/24h

C.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

D.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隔8h注水一次

E.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

A.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B.外观观察,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

C.每次注水后12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测定蒸发量应与测定水池中水位同时进行

5.集水池满水试验时,每次注水到达的水面标高分别为()。

A.28.5mB.30.0m

C.31.5mD.33.0m

E.34.5m

参考答案与解析:

本题属于一种新型的多选题。

出这种类型多选题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对书本知识的的理解程度和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这类题目时,应注意背景材料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正确理解考试用书中的相关论述,应用书本知识选择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1.本小题是考察考生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温度控制措施的目的的理解程度。

采用温度控制措施的目的是避免已浇混凝土构筑物内外温差过大,防止其产生裂缝。

从背景材料中可以推算出,集水池底板浇筑时的季节已是春末夏初,因此,ABCD选项都是可以采取的工艺措施;采用覆盖保温措施则没有必要,反而应当加强散热,防止水化热积聚。

2.本小题结合背景材料的已知条件和题干的要求,可能的原因只有ACE。

墙体过长、过厚都不是原因。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规定: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至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因此,本小题的正确选项是ACE。

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规定:

(1)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3)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在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因此,本小题的正确答案是BDE。

5.这是一道简单的规范应用计算题。

解这道计算题的关键是求出设计水深。

背景资料中给出了,基础顶面标高28.5m,墙顶标高34.5m,设计运行水位33.0m。

设计水深应是哪两者之差呢?

应是设计运行水位33.0m-基础顶面标高28.5m=4.5m。

再根据规范要求将其一分为三,则每次充水的高度为1.5m,很显然,本小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BCD。

解这类多选题尤其要当心的是:

有些选项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正确的,但在背景条件的限制下则是不正确的。

以第1小题为例,如果背景中出现寒冷季节的条件,则选项C为不正确,而选项E则是正确的。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2009年版)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网上增值服务(3)

案例题的解题方法

考卷中设置案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解决施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历年来二级建造师考卷中案例题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管理、技术和技术加管理三类,其中尤以技术加管理类为最常见;考核的重点内容大多数都在考试用书的第二章内。

案例题的解题方法是:

(1)认真通读背景资料和问题,精确理解题意;

(2)针对每个问题,在背景资料中寻找已知条件(包括隐含着的已知条件);(3)针对每个问题,在大脑中努力回忆考试用书中的相关知识点,与背景资料给出的已知条件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和推理;(4)针对问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写出答案,千万不要长篇大论,浪费时间。

例一:

背景:

某工程公司承建一座采用泥质防渗工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日消纳量800t。

(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图和技术文件,对工程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发现设计图上垃圾填埋场道路出口的位置与现有道路有偏差,必须扩建一座小桥和将桥头路改造与现有道路接顺,并将此发现以书面报告反馈给设计单位进行协商,接到了补充设计图和资料。

为了抢工期,项目经理下令立即动工改道和扩建小桥,以便填埋场开工后可先用作施工用道路。

(2)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计划对确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膨润土,采购部门审查了中标供应商的产品三证和产品试验报告,认为符合要求,决定立即从该供应商进货。

(3)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单位已圆满完成的多个大型填埋场的经验,认为无需再作施工技术交底,在收到膨润土材料后,立即令各施工队按图开展泥质防渗层施工作业,对本场地土与膨润土掺量的最佳配合比采用上一个同类工程的配合比。

(4)项目部在泥质防渗层施工过程中实行了分层压实。

因当时质检人员少,施工面大,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每两层检验一次压实度。

但填埋场投入使用后的渗漏检验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发生了渗滤液渗漏现象。

问题:

1)项目经理部在复测以及小桥与桥头路改造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

哪些不对?

2)项目经理部在膨润土采购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

哪些不对?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技术交底、配合比确定和压实度检验问题上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解析与参考答案: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有垃圾填埋场施工经验的人肯定没有。

因此,在考场上遇到此类案例题肯定心里发慌。

其实大可不必。

下面让我们结合考试用书的相关内容,逐个问题进行解析并给出参考答案。

(1)项目部对设计资料进行现场复测并将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告设计方并进行协商,做得对但还不够,至少还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

在接到补充设计图和资料后,项目部未向本公司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并获批准,也未得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即自行开工的做法是错误的。

(2)项目经理部按质量计划,对确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的做法对;但只审查了中标供应商的产品三证和产品试验报告是不够的,还应请监理工程师对膨润土取样、检验或见证取样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货。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以过去的经验为准,未对全体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又无书面交底材料,便组织泥质防渗层施工作业是错误的。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配合比确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膨润土的掺量以及“最佳配合比”是采用上个工程的数值,因此,该配合比就不是本工程的最佳配合比,可能会产生泥质防渗层成本增加和防渗性能不符合标准的问题。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压实度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项目技术负责人擅自同意隔一层测一层压实度,造成大批压实情况漏测,质量控制未做到“同步检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本题基本上是个质量管理类的案例题,只用到了最佳配合比和压实度两个常识性的专业概念,它的难度并不高。

例二

背景:

某项目部中标承建某项道路工程。

其中道路基层结构为150mm厚石灰土和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工期为2004年5月15日开工,2005年4月30日完工。

(1)在石灰土基层施工时,发现在消解后的石灰中仍含有较多未消解的生石灰块;便派人用25mm的方孔筛将其过筛。

(2)将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二层施工,每层200mm厚。

为保证压实度,施工员将现有的3台l2t压路机全部调换成l5t三轮压路机。

(3)配合完工日期的要求,项目部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