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6071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云南水富至绥江二级公路地处昭通市的北部,路线起于昭通市水富县云富镇高滩村,与国道主干道GZ40(水麻高速公路)的水富立交匝道顺接,沿金沙江南岸逆流而上,经水富县城、绥江县的会仪镇、新滩镇、绥江县城,止于绥江县南岸镇(拟与江对岸四川省屏山县新市镇处的国道213线连接),路线全长81.471公里。

水富-绥江公路连通了昭通市水富和绥江2个县城,贯穿5个乡镇,连接GZ40水麻高速公路和国道213线,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8619”网中的第一条联络线,也是昭通市公路交通发展规划“两纵三横五连接线”之第二条纵向线,是云南省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干线。

昭通水绥二级公路第三项目经理部合同范围起止桩号为K49+000~K81+471.76,合同范围内共有大小桥梁34座,其中四座控制性大桥;隧道6条。

二、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规定》

三、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目的和意义

水绥二级公路位于昭通市北部,施工路线全长81.47公里,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沟谷众多,雨季沟谷、溪流水系较多且水量充沛。

废水、废气、废油、固体废弃物(包括弃渣等)、噪音是施工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政策等规范化施工,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水源不被污染,无噪音扰民,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四、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管理目标:

抓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做到无扰民无浪费资源,减少噪声污染;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减少垃圾污染环境;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控制措施

(1)生活区生活废水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临设(包括板房、工棚等)的废水,通过砌化粪池、沉淀池等措施,使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后,才能排入附近山沟或山谷中。

(2)施工现场废水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的废水来源主要是地表水、清洗机械的废水及施工用水(养护、工艺用水等)。

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做好施工现场排水设施,通过修建临时排水渠道,使现场排水畅通,防止流水淤积,对边坡造成冲刷;废水直接排放在沉淀池后,经过净化后(采用化学物质净化),再排入外排水设施中。

2)施工现场的废水采用多处循环利用。

3)在施工进入口设置洗车池及沉淀池,冲洗车辆的废水经过沉淀后,采用二次利用。

4)砼养护产生的废水经过排水沟后,经过沉淀池净化后如达到养护水要求后继续利用,如达不到要求经过沉淀后再排放到附近排水设施中。

5)混凝土搅拌机旁设置污水沉淀池,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后方能排出。

2、施工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防止水土流失,及时对裸露的地基、边坡、开挖出来的土石方等予以保护,防止风刮扬尘,雨水冲刷,流入排水沟及金沙江。

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水土保护:

1)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森林树木的破坏和砍伐,严禁在业主征地范围外毁坏森林植被和花草树木。

2)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定期对施工周边的植被进行浇水养护。

3)尽量避免对农田、水源、果园等开挖。

防止造成周围区域河道、金沙江的污染。

4)在施工期间,保持足够的排水系统,修建足够的临时排水渠道,及时清理排水渠道,防止排水渠道淤泥堵塞。

5)对隧道洞口开挖的土石方采用锚杆灌浆等措施进行加固,防止土石方流失。

6)边坡开挖中,在四周修建排水沟,必要时,对边坡采用喷浆进行加固等。

7)临时便道采用路面硬化等措施防止土石方流失等。

8)工程开挖土石方量较大,弃土、弃渣场地事先构筑拦渣工程,并注意布置截、排水设施;可考虑利用低洼地进行弃土,弃渣,改造为今后建设用地。

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当地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9)对隧道施工截水沟采用硬化措施,并有条件将四周进行绿化。

10)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本地经济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进行绿化恢复。

3、生活垃圾控制措施

(1)生活区垃圾处理措施

1)在生活区、办公区每层办公室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回收利用。

2)每天安排清洁工及时将垃圾运出到上级指定的地方,并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联系。

3)对塑料类固体废弃物不得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不得在现场或其它地段未经过正确处理便填埋,必须送废品回收站等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化处理。

4)所有卫生筷、快餐盒应弃置到移动回收桶内。

(2)施工现场生活垃圾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可移动的垃圾固体废弃物回收桶,所有的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多余混合料和其他固体废弃物都必须入桶,并安排专人对回收桶内废弃物进行集中清运,集中无害化处理。

2)施工现场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如废水泥、混凝土、废钢筋等,可作为填充材料,充垫场地、临时便道等,进行利用,不得随意堆存或丢弃。

3)现场的废品采取集中地点堆放,不能利用的及时运出施工现场。

4)禁止在施工现场乱扔杂物,如水瓶、塑料袋等一些污染物质。

5)每天安排人员专门打扫现场道路、办公和施工地点,保持清洁卫生,沿线及时收集道路遗留,污水沟内的沉淀物以及其他施工废弃物,每天保持清洁卫生。

4、施工弃渣、废料的控制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原则规划弃渣用地。

(2)弃渣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地、水井、沟渠等地表水体。

弃渣必须集中,严禁漫坡乱弃。

若无可避免需设在山沟、山谷的弃渣场,应先取得相关单位的许可,弃渣前先在山沟、谷下方砌筑拦砂坝或其他防护工程,防止弃渣侵占南横线公路以及影响冲沟排水。

(3)弃渣场尽量不占用荒山、荒地,不占和少占耕地。

禁止超范围毁坏施工界线外的植被,确有必要时应取得所有者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

明确保护弃渣用地,最大程度的避免对周围植被和土地资源的破坏。

(4)弃渣应尽量综合利用,减少排放总量,其余无法利用的应全部运到设计好的弃渣场。

弃渣场应进行专业的防护,并采用植被进行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5)施工结束后将弃渣整理、恢复,表面用耕植土覆盖。

(6)河道内的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对挖出的泥浆进行清理,采用罐车进行外运,防止污染环境。

(7)对施工区域内的腐植进行清理、收集。

5、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1)施工前噪声控制措施

1)选用机械噪声小的生产设备及部件,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和投入前要认真执行设备的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机械噪声。

2)推广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积极采用噪声低的环保设备,减少噪声的污染。

(2)施工过程中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噪声产生的水源主要是机械噪声,人工作业时产生的噪声等。

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本工程主要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空压机、凿岩机、钢筋切断机、钻机等机械产生的。

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性能好、噪音少的机械设备。

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保证正常运转,降低噪声。

3)紧邻居民区的施工,对于空压机造成的噪音,通过修建空压机房与外界隔离,减少噪声影响。

4)靠近学校等公用场所区域的施工,尽量选用多台小功率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以保证不对学校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

6、施工粉尘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尽量采用(使用)环保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如钻孔作业时采用湿式钻孔法,控制粉尘的排放。

(2)在砼搅拌站、沥青拌和站实施封闭管理,防止扬尘挥发出来污染环境。

(3)施工现场临时便道、场地进行硬化、绿化,经常洒水,减少粉尘污染。

(4)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5)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必须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6)在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上部必须覆盖篷布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防止沿途洒漏,飞扬。

对洒落的建筑材料等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洒水防尘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6)在无法减少粉尘作业的工作环境,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

7、植被保护的控制措施

(1)在开工前对施工沿线的作业场地进行规划,尽量减少和避免对既有植被的破坏,优先选择在已使用中的道路、荒地进行作业,减少对土壤的影响和扰动。

(2)在施工现场周围出示警示牌,必要时设置栏杆或拦绳,提醒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时刻要注意保护植被,不要任意践踏和破坏。

(3)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在附近的既有植被处设置警戒线,尽量减少人的活动范围,开挖的土堆放在没有植被的地方,回填后的土堆在凹陷处并夯实。

严禁随意弃土,并不得将弃土堆于植被内。

(4)在植被附近堆放材料时,要使用编织袋或塑料布在地面衬垫,避免砂石散落在既有植被内。

(5)施工时应尽量保护好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化植被。

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现有的绿化植被,应在拆除临时工程完成后予以恢复。

(6)生活区和办公区要尽量远离植被带,并设立活动区域,施工生产和生产中的垃圾不能乱丢乱弃,要及时运走。

(7)工程完工后,把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施工现场临时设置的土坎、水沟等要按原地貌进行填埋、夯实,对废弃的编织袋、塑料制品、线绳等杂物,不许乱丢,要及时清理、回收,植被边坡不留积水水坑,恢复原地形斜坡。

8)对施工区域沿线的珍贵植物制定专项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此些珍贵植物受到施工的意外损坏,如对K59+800和K66+125便道附近的古树木,通过。

8、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1)汽车、设备、机械尾气控制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汽车、设备、机械的定期保养,对不符合的必须检修或停用。

(2)通过使用质量好的焊条来减少电焊作业产生的有毒气体。

(3)保证足够的通风条件来减少隧道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

(4)做好各种防尘措施,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5)控制搅拌混凝土的扬尘,以及沥青搅拌气体的挥发,并减少搅拌机噪声的影响。

9、水源保护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位于金沙江附近,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水源不被污染责任重大。

(1)对施工区域当地的供水、排水系统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不受施工影响,并定期进行维护。

(2)杜绝生活和施工废水直接排到山沟、山谷以及金沙江。

(3)做好施工和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经过净化达到排放要求后才能排放。

(4)机械设备的废油集中收集、处理。

禁止将废油等物质排放到附近的山沟、山谷和金沙江中。

(5)做好防洪防汛等各项工作。

10、其他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文物保护

开工前,对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进行地质和人文调查,确定文物保护的措施;同时项目部聘请了两名专职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安排专车对我项目部标段范围内的施工场所进行巡查,以保护施工区域内的文物不被施工破坏。

(2)沿线公用设施的保护

对施工区域沿线的电力、通讯、原有乡村道路进行保护,防止公用基础设施受到施工的意外破坏,如果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破坏的,将制定最优方案,对要动工的基础设施进行移位和安置。

六、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保、节能领导小组,各施工队对应成立环保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节能设施和专业人员,详见“环保组织机构框图”。

成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全环保部监督指导、各施工队实施的环保、节能保证体系,详见“环保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保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满足国家规定和当地环保标准,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项目经理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和节能法规的教育,分批组织人员学习。

分工区段、工点、生活区制定控制污染的具体的措施、要求和计划。

项目经理部将环保工作业绩与安全、质量、进度等同等对待,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所有环保工程与正式工程同时施工,同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