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6045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89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docx

路劲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614修改

地下室高大模板支撑搭设专项方案

一、工程结构概况:

路劲城市印象三期11-16#楼及地下车库位于钟楼区龙江路东侧、紫荆西路北侧,总建筑面积113423.7㎡,其中地下车库部分为南北1-A~2-F、为地下二层,32031㎡。

地下车库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平时功能为小型汽车库、自行车库。

地下二层板面标高为-5.3m,地下一层顶板梁面标高为-1.8m,地下一层、二层层高均为3.5m,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250m。

工程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使用年限50年。

依据《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2号)及建设部2009-87号文相关内容,地下室顶板、梁部分属高大模板工程要求,特编制此方案。

本方案已经专家论证,并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

本工程高大模板部分:

地下室负一层(板面标高为-1.8m)层高3.5m,板厚250mm、280mm、320mm、350mm、400mm;

框架柱:

450×450、500×500等,最大柱网6.6m×7.8m;

地下室负一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KL等550×900(跨度7.8m)、550×800、550×700;KL等500×600(跨度4.8m);KL等450×900(跨度7.8m)、450×600、450×700;KL等400×1200(跨度6.6m,H顶=-1.100m)、400×900(跨度7.8m)、400×600、400×700、400×800;KL等350×900(跨度6.6m)、350×600;KL等300×900(跨度6.6m)、300×800、300×700、300×600、300×500;

其余部位:

KZL5

(2)400×2000(跨度8.8m,H顶=-0.100);坡道周边:

KL等550×1500(跨度9.0m,H顶=-1.10m)、550×1200(跨度7.0m,H顶=-1.100m);500×1300(H顶=-0.800m)、500×1200(H顶=-1.300m)、500×1200(H顶=-1.100m)、500×1000(H顶=-1.300m)、450×1000(H顶=-1.300m)。

地下室负二层(板面标高为-5.3m)层高3.5m,板厚110mm、120mm、200mm、250mm、300mm、400mm;

框架柱:

450×450、500×500等,最大柱网6.6m×7.8m;

地下室负二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KL等600×700、550×700;KL等500×900、500×600(跨度4.8m);KL等450×1000、450×900、450×700;KL等400×900(跨度7.8m)、400×800、400×700、400×600;KL等300×900(跨度6.6m)、300×800、300×700、300×600、300×500;KL等250×600(跨度4.86m)、250×500、250×400;

其余部位:

人防门KL44

(1)500×1200(跨度6.6m)、500×1100;

本工程地下室高支架模板施工支模架负二层支撑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上,在筏板基础浇筑完成养护,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操作搭设模板支架。

负一层高支架模板支撑于负二层顶板上,负二层顶板板下所有支撑在上部高支模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且结构强度达到100%满足要求后再拆模。

二、模板支撑立杆布置原则:

安全可靠便于施工

本模板搭设方案选取高支模典型区域为单元编制,其余区域均按此构造参数搭设。

在确保立杆、水平杆满足施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双向水平杆相互贯通,梁下、板下立杆按结构截面尺寸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间距。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布料,框架柱必须先行施工浇筑至相应结平板梁下口。

高支模区主、次梁砼浇筑采取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推进进行,每层砼厚度不得大于400mm,先浇筑低标高部位砼。

三、编制依据:

1.路劲城市印象《龙江路东侧、紫荆西路北侧地块地下车库》2015-103及设计变更

2.《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第四分册)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9.《施工手册》(第五版)

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及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四、高支架搭设技术参数描述:

(一)、材料要求:

材料

规格

性能指标及其他

钢管

Q235钢Ø48×2.7

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N/mm2

截面积:

A=3.84cm2

惯性矩:

I=9.89cm4

截面模量:

W=4.25cm3

回转半径:

i=1.60cm

弹性模量:

E=2.06×105N/mm2

模板材

(松木)

35×85方

自重30N/m

截面惯性距Ix=1791200mm4

截面最大抵抗距Wx=42150mm3

顺纹抗剪:

fv=1.782N/mm2

顺纹抗压:

fc=10N/mm2

顺纹抗拉:

ft=8.0N/mm2

抗弯:

fm=15.444N/mm2

弹性模量:

E=9350N/mm2

多层板

15厚

根据《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

工程》(DGJ32/J30-2006)表4.1.3-2中的数据:

弹性模量:

E=4500N/mm2

惯性矩:

I=144000mm4

顺纹抗压:

fc=10.32N/mm2

抗剪:

τ=1.2N/mm2

松木的重力密度5kN/m3

对拉螺栓

M14

【N】=17.8KN

U型支顶托

螺杆直径36mm,长400mm,托板为6#槽钢

扣件

单扣件承载力

8KN

双扣件承载力

12KN

垫板

底面积(A)

0.15m2

(二)、地下室梁板杆件布置

1.梁下立杆间距:

(1)纵横向KL550×900(跨度7.8m)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三根立杆(见附图),横向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支顶托。

梁纵向最大间距850mm。

梁底设置6道35×85立置方木,侧模设置4道35×85方木。

其余地下室负一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550×800、550×700;KL等500×600(跨度4.8m);KL等450×900(跨度7.8m)、450×600、450×700;地下室负二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KL等600×700、550×700;KL等500×900、500×600(跨度4.8m);KL等450×1000、450×900、450×700等梁支撑杆件间距要求按上述布置。

(2)纵横向KL400×900(跨度7.8m)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三根立杆(见附图),横向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支顶托。

梁纵向最大间距850mm。

梁底设置4道35×85立置方木,侧模设置4道35×85方木。

其余其余地下室负一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400×900(跨度7.8m)、400×600、400×700、400×800;KL等350×900(跨度6.6m)、350×600;KL等300×900(跨度6.6m)、300×800、300×700、300×600、300×500;地下室负二层车库纵横向主梁:

KL等400×900(跨度7.8m)、400×800、400×700、400×600;KL等300×900(跨度6.6m)、300×800、300×700、300×600、300×500;KL等250×600(跨度4.86m)、250×500、250×400等梁支撑杆件间距要求按上述布置。

(3)人防门位置KL44

(1)500×1200(跨度6.6m)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三根立杆(见附图),横向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支顶托。

主梁纵向最大间距425mm。

主梁高1200mm,腰部设置一道M14对拉螺栓水平@500,由梁底起350mm。

梁底设置5道35×85立置方木,侧模设置6道35×85方木。

(4)负一层KZL5

(2)400×2000反梁(跨度8.8m,H顶=-0.100)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三根立杆(见附图),横向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支顶托。

主梁纵向最大间距425mm。

主梁高2000mm,腰部设置四道M14对拉螺栓水平@500,由板面起50mm、350mm、850mm、1350mm。

梁底设置4道35×85立置方木,侧模设置9道35×85方木。

(5)坡道边KL550×1500(跨度9.0m,H顶=-1.100)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三根立杆(见附图),横向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支顶托。

主梁纵向最大间距425mm。

主梁高1500mm,上翻部分梁底设置一道M14对拉螺栓水平@500,由板面起50mm。

梁底设置6道35×85立置方木,侧模下挂、上翻部分各设置4道35×85方木。

其余坡道周边:

550×1200(跨度7.0m,H顶=-1.100m);500×1300(H顶=-0.800m)、500×1200(H顶=-1.300m)、500×1200(H顶=-1.100m)、500×1000(H顶=-1.300m)、450×1000(H顶=-1.300m)等梁支撑杆件间距要求按上述布置。

2.水平杆步距:

双向水平杆步距:

≤1500mm。

施工荷载验算按泵送混凝土。

3.板下立杆支撑间距:

立杆支撑间距:

400厚板下控制在最大横向间距或排距(m):

0.80m,纵距(m):

0.80m范围;350厚(320mm、280mm)厚板下控制在最大横向间距或排距(m):

0.85m,纵距(m):

0.85m范围;板下木楞架于短跨钢管上。

板下立杆顶部全部采用U型支顶托。

4.梁下立杆布置:

按主次梁之间实际间距调整均匀布置,轴线梁考虑立杆贯通,采用三立杆布置,具体布置详见平、剖面图(以典型区域车库一部分布置)。

五、高支架模板支撑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严格遵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相关要求。

1.本工程地下室高支架模板施工支模架负二层支撑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上,在筏板基础浇筑完成养护,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操作搭设模板支架。

负一层高支架模板支撑于负二层顶板上,负二层顶板板下所有支撑在上部高支模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且结构强度达到100%满足要求后再拆模。

钢管立杆设底座或铺50mm厚木板。

2.高支架模板区域的满堂脚手架立杆接头,竖向须控制在一条垂直线内,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3.高支架模板区域的框架柱、结构梁先行浇筑,成型、拆模后,高支架模板区域的满堂脚手架横向、纵向每一步水平杆,与已浇筑的框架柱、梁相邻部位,必须用钢管扣件与框架柱、梁扣箍牢固,并用木楔顶紧。

主梁立杆在框柱边的必须与框柱拉结固定牢固。

顶板浇筑时,下部柱强度不小于75%设计强度。

4.严格控制横、纵向水平杆竖向间距(步距),不大于1500mm。

横、纵向水平杆步距最大1500mm。

板底立杆横纵向间距与主次梁立杆间距相应贯通设置成一个整体,主梁底立杆纵向最大间距425mm(850mm),板底立杆纵横向最大间距800mm(400厚板)、850mm(350厚以下板)。

立杆搭设按梁间距离设置后均匀布置。

5.立杆底脚须双向设置扫地杆,距离楼地面200mm。

6.地下室沿外墙边两跨主梁沿纵横向轴线由下至上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剪刀撑连接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1.0m,设置3个扣件。

7.预先对梁板底设置起拱,设计无要求时按0.1%~0.3%起拱。

8.后浇带位置在后浇带两侧各两跨支撑架拉结成一个整体形成单独体系,顺后浇带方向架体两侧设置连续垂直剪刀撑,垂直后浇带位置(按图)隔跨两设置垂直剪刀撑。

后浇带支模架与周边架体每一步、每一跨设临时水平杆拉结,在后浇带未封闭前,不得拆除架体。

9.考虑后续施工,在车库顶板施工完成后,地下一层顶板面将设临时施工道路,结合小区规划要求,临时施工道路与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场地位置相结合,同时在结构施工支设模板支撑时参照后浇带支模要求,临时施工道路板下支撑采取独立支撑体系,结构浇筑完成后此处支撑不拆除。

同时梁板下立杆进行加密设置,道路设置限载(10t)标志。

具体临时道路位置:

1-S轴~1-T轴,东西向贯通至场区东、西侧临时道路;1-B轴~1-C轴,由西向东至车库

轴位置转向南侧场区临时道路。

顶板面临时道路宽4.0m,沿临时道路两侧设置警示桩。

10.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卸料厚度及浇筑方向,均匀布料。

主、次梁砼浇筑采取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推进进行,每层砼厚度不得大于400mm,先浇筑低标高部位砼。

结平板位置砼堆高不超过板面设计标高100mm。

11.安排专人在操作区域外巡查模板受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处理。

避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如发生安全事故及时参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应急救援。

12.架体搭设须安排专业架子工按图示要求进行施工,并配合木工处理梁板底杆件的衔接。

六、高支架模板支撑搭设质量要求:

1.高支模施工前,明确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专项方案由施工企业组织不少于5人专家组进行论证,并根据论证报告完善,最后由施工单位总工、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未经过原审批人及专家组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方案,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完善后的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钢管扣件进场后进行材料验收,提供钢管、扣件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3.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

支架立杆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立杆垂直度全高不大于30mm。

4.在搭设钢管支撑架过程中和搭设完成后,使用扭力扳手测定扣件螺栓拧紧扭力距,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5.垂直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在45º~60º范围内。

6.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模板起拱、平整度等验收内容由项目部质检员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15)会同监理人员共同验收。

8.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业技术人员观察,必要时应测试杆件受力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整改后确保安全方可继续施工。

七、混凝土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筑顺序:

1、高大支模区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布料,框架柱必须先行施工浇筑至相应结平板梁下口。

基本原则:

高大支模区主、次梁砼浇筑采取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推进进行,先浇筑低标高部位砼。

2、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卸料厚度及浇筑方向,均匀布料。

3、主、次梁砼浇筑采取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推进进行,每层砼厚度不得大于400mm,先浇筑低标高部位砼。

4、结平板位置砼堆高不超过板面设计标高100mm。

八、搭设及浇筑砼过程中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高大模板施工前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大模板混凝土施工的各项要求及出现险情的处理措施。

建立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现场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具体工程项目施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等组成,并针对性进行应急救援教育。

2.现场常备应急救援材料、设备等,如应急医药箱、车辆等。

3.搭设及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结构施工图》和《模板搭设方案》技术要求,向架子工和木工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双方在交底书上签字。

临边无防护设施情况下支模应系好安全带。

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

安装和拆模时,作业工人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4.高大模板施工是重大危险源内容之一,支模系统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开始至混凝土终凝后12小时内设置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高支模区域,项目部专设专职安全员一名,班组兼职安全员两名,进行安全监控。

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作业。

5.严格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的有关规定,模板安装拆除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

6.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进行施工,严禁私拉乱接用电。

7.每搭设完成一步都要及时校正立柱的垂直度和大小横杆的标高和水平度,使脚手架的步距、横距、纵距上下始终保持一致。

8.钢管模架搭拆时,当杆件处于松动状态下,不能中途停止作业。

安全带须高挂低用,操作人员不得过分集中,六级以上大风、大雾、雷雨天气及晚间不得搭设。

10.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1.与建设、监理及安全主管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对所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到位,并形成书面整改内容备案。

经现场总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批准后方可浇筑砼。

九、支模架(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事件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1.1.1危险性分析

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模板支撑体系未按规程和设计计算书搭设,未按规定设置纵横向剪刀撑,模板或支撑构件的强度、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失稳;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提前拆模等发生整体倒塌。

1.1.2事件类型

支模架坍塌等。

1.2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事件发生的地点:

结构施工现场。

事件发生的装置: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系统。

1.3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影响工期和工程质量,危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4事件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脚手架模板支架有松动、折裂或倾斜等情况,立杆沉陷或悬空、联接松动、架子歪斜变形等现象。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材质、尺寸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2.应急处置

2.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2.1.1报警。

发生脚手架垮塌事故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危急情况下,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施工队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汇报。

在项目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之前,事发单位应按着救人优先的原则,积极组织抢救被困人员,同时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抢救贵重要材料物资、减少财产损失,在此基础上,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2.1.2接警。

项目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在最短时间内核实报告的真实性,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项目部能否控制事件等因素,决定是否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则组织各工作组按本处置方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

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迅速向公司领导报告以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2.1.3各应急工作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2.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2.1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征调必要的起重机械,及专用工器具,并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2.2.2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2.2.3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施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2.2.4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严禁非救援人员进入。

现场抢救中,安排专人对坍塌物等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2.2.5发生坍塌事故,迅速核实作业人数,当有人员被坍塌的混凝土拌合料或构件掩埋,应尽快利用机械及工器具先解救被埋压人员,解救时防止被埋人员二次伤害,当被埋人成功解救出来后,要迅速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如有人员被坍塌的架体、模板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加固,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物件,将伤员移出。

如坍塌物太重可用吊车、千斤顶等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解救伤者。

2.2.6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

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吊运抢救,现场要设有专人指挥和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2.2.7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①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②清除伤员鼻孔、口腔、咽喉处沙浆骨料、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③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④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⑤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⑥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⑦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⑧对未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锁周围危险区域,防止进一步坍塌。

2.2.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坍塌设施进行加固或拆除,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施工秩序。

2.2.9当施工现场的监护人员发现建(构)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2.10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2.2.11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3事故报告流程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按“人身伤亡事故报告流程”进行事故报告。

3.注意事项

3.1在进行现场救护前,应对现场进行评估,如若有再次发生坍塌危险时,应先进行支护或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3.2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冒险蛮干,不进入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构)筑物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构件、平台、楼板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构)筑废墟下面。

3.3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携带必备的通信器材、救援绳索、照明灯具和小型破拆器材。

十、模板拆除:

模板支撑架必须在混凝土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才能拆除。

根据支撑架的特点,还应注意:

1.支撑架拆除前,应由项目负责人对支撑架作全面检查,并经监理验收批准。

2.拆除支撑架前应松动U型支顶托,拆下模板后、才可拆除支撑架。

3.支撑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