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26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docx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练含详解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夯实基础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

人地关系

产生根源

采集渔猎时代

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保持原始的关系

生产力水平

农业文明时期

和技术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等资源

明显增强

生产力水平有了,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工业革命”以来

提出“”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答案】采集渔猎平衡低下且发展缓慢

耕作灌溉土地水对抗性很大提高协调

征服自然不协调科学和技术

2.直视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现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中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向环境的速度超过了速度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

【答案】环境

索取资源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及主要表现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水、土地、矿产资源和等短缺

、土地荒漠化、减少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地区,发展中国家

地区,发达国家

【答案】能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

乡村城市

【注意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3)原则:

_______原则、_______原则、_______原则。

【答案】当代人后代人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严峻挑战;人均资源不足;严重。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白皮书》。

【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环境污染人口、环境与发展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①手段:

②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

③资源利用方式:

环境友好方式。

④目的:

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⑤意义:

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即从—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价。

(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答案】环境无害化技术

清洁生产原料开采消费使用

生态农业生态平衡

 

发散思维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4.下面两幅图反映出我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我国面对多方面的困境,其中与图中所遇到的国情相关的困境,在农业资源、粮食生产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5.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原因是什么?

6.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参考答案】

1.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

2.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市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公众参与。

4.

(1)突出特点是人口过多,资源相对不足。

(2)农业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粮食需求迅速增长,粮食增长举步艰难。

5.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受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典题探究练习

(2017·石家庄一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下图示意黄淮地区1971~2001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

据此完成1~2题。

1.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关系是(  )

A.20世纪80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

B.20世纪80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

C.20世纪80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D.20世纪80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

2.推测黄淮地区1971~2001年间(  )

A.冬季风势力减弱

B.降水量显著增大

C.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改变

D.森林、湖泊面积大量增加

【答案】1.A 2.C

(2017·北京朝阳区期末)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4.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  )

A.原料不足B.冬季寒冷漫长

C.日照不足D.科技水平较低

5.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

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答案】3.B 4.B 5.C

6.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中F表示产业活动,G表示产品消费,H表示废物排放,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下图所示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桂B.粤

C.苏D.新

8.图中a、b、c、d代表的工业,以下正确的一组是(  )

A.a-纺织工业b-印染工业

B.a-印染工业c-食品加工

C.c-饲料加工d-食品加工

D.b-纺织工业c-饲料加工

9.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 ②生物质发电可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③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 ④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10-11题。

10.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1.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第10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

第11题,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培育了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答案】10.D 11.D

12.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

北京市于2016年11月17日零时启动空气污染橙色预警。

根据预报,17日起连续3天,北京将陷入重度污染。

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增多造成的。

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固体颗粒物 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机动车增多,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等。

(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能源等。

13.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

(4分)

(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图中。

(12分)

(3)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出其中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

把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中。

(12分)

【答案】

(1)传统发展模式

(2)上:

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左:

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右:

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淤积加重

(3)画图略。

(上:

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进行科学规划 左: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右:

恢复改善生态系统)

14.(2016·海南四校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28分)

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内大部分为戈壁、沙漠。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青海省的发展绘就了蓝图。

青海省的盐化工产业较为发达,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并建立从盐水中提取锂,生产配备手机、电脑的锂电池厂。

材料二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青海省积极接收产业转入,并发展循环经济,评价青海省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条件,并说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条件:

原料(盐矿资源)丰富;能源(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土地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廉价;工业基础较好。

(答对四点即可)

意义:

①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②实现了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节约资源;③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④促进了产业升级与多样化,实现了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

(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