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489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语上复习教案.docx

四语上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二、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课文后指定的精彩片段或全文。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引号的用法、比喻句的用法、拟人句的用法、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等。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突破口,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四、复习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表,练习的形式为:

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如:

抛弃、智慧。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

如“幻”和“幼”的区别(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一课生词。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的四字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4)默写综合学习中的“读读背背”。

(二)阅读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

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内容:

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以及印发的阅读练习题。

(3)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

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习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五、复习措施:

1.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3.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4.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5.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7.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六、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突出重点。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

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

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

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

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

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七、课时安排:

18

八、复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

(第一单元主题:

“自然奇观”)

  展现大自然的神奇,边读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第1课《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薄,号,度、称

  了解课文大意:

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讲透教材》P2

  “奇观”指的是什么?

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

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

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造句:

依旧、犹如、好象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茫,规律”的写法。

多音字:

乐、干、数、泊、应、盛。

区分“陆续、继续”

  感知全文大意:

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

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

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

(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语文园地一》

  1.听写: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2.口语交际与写作中,要写出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

  我的发现:

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

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要求背诵的

  趣味语文:

认识对联用字的精妙与回文。

了解“好”在对联中的读音和意思。

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1.浏览课文,记生字。

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堪称是什么意思。

多音字:

藏、长

  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

  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第4*课《火烧云》

  1.浏览课文,记生字。

  课文写了什么?

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中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出文中写颜色的词语)。

  

 

第三、四课时

(第二单元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第5课《古诗两首》

  1.读古诗,说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道理。

“缘”是什么意思。

句意也可以说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

如《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使用这两句。

“疑”是什么意思,这两句的意思。

“题、识、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

第6课《爬山虎的脚》

  1.读课文,要求背诵全文,记生字。

注意“虎、叠”。

多音字:

铺、角、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参》P34.35

  课文中把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比作是“脚”。

把细丝比做“蜗牛的触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脚很细,不容易被发现,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

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随着长出嫩叶,再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

  3.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和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

第7课《蟋蟀的住宅》

  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蔽、搜、抛”。

多音字“差、曲、弹、扒”。

  课文大意:

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到内写出了住宅的特点,接着写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介绍住宅的外部:

蟋蟀的住宅在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丛草,门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台。

  住宅内部的特点是简洁、清洁、干燥、卫生。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教参》P43

  3.为什么说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因为蟋蟀靠着简单、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点一点挖掘出这样整洁、卫生、干燥的巢穴。

《教参》P43

  盖房子经过:

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扑开。

  4.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从中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赏。

《语文园地二》

  1.听写词语盘点

  2.口语交际与作文:

观察要仔细,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3.我的发现:

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准确。

  4.日积月累:

以儿歌的形式告诉我们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与可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课文中哪句可以解释文章的题目?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记生字。

  课文讲的是年轻的魏格纳在住院期间,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起因),通过将地图上的陆地进行比较,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经过不断考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他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3.“静谧”(宁静)“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说明他经历的艰辛和挫折)

第五、六课时

(第三单元主题“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学写一篇童话故事。

第9课《巨人的花园》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明的道理。

  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来花园玩耍,花园也因此充满生机。

但赶走孩子们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后,春天又回到了花园,巨人感到无比幸福。

  2.以前的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任性、冷酷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所以才唤来了寒冬。

任性表现在一次次赶走了孩子们,巨人的冷酷表现在一次次训斥孩子们。

他想独享花园的一切,结果却是得到寒冷和荒凉。

那么唤来春天的只有怎样的心?

后来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请你课文中找出没有孩子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有孩子的花园又是怎样的?

  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体会到机遇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春天又会来到巨人的花园吗?

为什么?

因为巨人懂得了……

  4.“提醒”什么意思,文中的“提醒”是指什么?

  5.记生字。

注意“添、拆”。

多音字“禁、发”。

第11课《去年的树》

  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懂得的道理。

  通过写鸟儿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到处寻找好朋友树的踪迹的故事,赞美了高尚、令人感动的友情,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无私奉献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