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866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docx

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生申论复习必读

 

申论阅卷者亲身经历

大家一想到申论,就想到了千字文,辅导班主要也讲千字文,但是通过我老师和师兄弟多次申论阅卷的经验,以及我参与阅卷的亲身体会,申论拉开档次,最重要的是在前两道题,而不是最后一篇文章(当然了,你要是最后那个实在写得太砸,那也肯定over)。

申论都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分成几个组,每组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如果你写到格子外头去了,阅卷老师就看不到了。

80%以上的老师根本都没有看过申论试题和给出的材料,只需要记住答案要点就可以上阵了。

每组都有组长。

大家首先进行试评。

一人20份卷子,评过之后统计时间和分数分布区间,每道题根据分值的不同划定出一个误差区间。

正常情况下,一道题会有两个老师阅卷,他们给出的分数可能有高有低,如果分数差在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为该题的分数;如果分数差超过了误差区间,那就要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

电脑会自动统计出该组的三评率,如果三评率超出了规定范围,则证明这个阅卷组对于阅卷没有达成共识,对不起,前面所有的工作白费,重新停下来,大家统一规则,然后重新试评20份,误差率合格了,再重新阅卷。

想想吧,如果因为你个人的原因,分数误差大了导致全组停工试评从头再来,那是多大的罪过啊!

所以,阅卷老师们都会心照不宣的在中间分和安全分上徘徊,以免出现招人白眼的状况。

枪打出头鸟,每个老师所有给出的分数都是在电脑终端有统计的,如果给出的分数太高,或者高分太多,或者中间分数太少,那巡视员就会把这个老师叫到电脑终端屏幕前,让他看分数曲线,然后温和的说一句,要不然,你们组再试评一下?

为了集体荣誉,绝对不能重来啊!

所以,大家都会努力的向中间分靠拢。

那什么是中间分和安全分,举个例子,一道20分的题目,可能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也能打个14分吧,哈哈,错啦!

一道20分的题目,中间分是10分,标准误差是3分,也就是说,万一一个老师给该题打了10分,那你作为另一个阅卷老师,最高打到13分,最低打到7分。

但是,万一你觉得挺好的文章,另一个老师只给八九9分,你打13分就超了啊!

所以,保险一点,打个11分总不会错,就算另一个老师觉得该题答得不好,也不至于给到7分以下或者14分以上了吧。

这就是一个阅卷博弈,经过这样一番博弈,大家的默契就是:

一般的,给8-9分;还不错的,9-10分;不怎样的,7-8分;非常差的,6-7分;非常好的,10-11分。

打到6分以下的低分或者13分以上的高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很难很难。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是100分的申论才只得了四五十分的原因啦。

那我为什么说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呢。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太没谱了,老师就是觉得文章写得好,也不敢给高分。

所以,临考不到一个月,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那什么是采分点呢?

说起来也挺荒唐的。

阅卷组拿到申论答案以后,会根据题目分值将答案进行分配。

比如说09年国考申论第一道题吧,具体的细节有点记不太清楚了,20分由结构分2分,采分点16分(八个点),主观分2分构成,大概是只要能答出“文段说了两件事情”,有个“两件、二层”之类的字样,就能得到结构分2分,用了分号但是没写“两”,就没这2分;然后“粮食安全”“民生”还有什么的,各两分;再有什么就已经记不得了。

反正,其实批卷子到后来,已经麻木到连自己都记不得答案和完整的采分点是什么了。

就是给个中间分安全分,字好一点的看着顺眼一点,有几个点的,就给个9分,字差一点或者采分点少一点的,就7、8分,保证不会出错,误差率也在可控范围,全组的阅卷率很容易通过。

要是后面的大题就更虚了,不可能将好几十分都拆成一个个采分点,所以都是划档给分的,这就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50分的题目,给个23分-27分之间就可以了。

阅卷时间的话,都是在电脑屏幕上阅卷,想象一下,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盯着屏幕一字一字的看枯燥的重复内容,一直到晚上六点。

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基本没什么休息,脖子会酸屁股会麻胃里恶心眼睛会瞎掉,很辛苦的!

所以大家都想快点结束战斗,第一是不要取消成绩重新试评,第二是不要单位时间尽量多批一点。

而且组员之间和各个组之间也都有无声的较量,每个人的业绩量都是清晰可见的,你批得少,那就是赤裸裸的偷懒了,会遭人鄙视的。

相对来说,新手阅卷时间都比较长,反复看反复找,还要斟酌给多少分,一道200字的题目可能要阅15-30秒,这样单位时间内阅卷量就会非常少,电脑终端那里显示你的工作量和单位效率都很可怜,经过一会儿的磨练,新手就会逐渐赶超老手,争取每道题五六秒的速度,甚至更快。

400字的题目,阅卷大概是8到10秒。

最可怕的是800到1000字的大文章,阅卷时间老手差不多12秒,新手也会在16秒左右结束战斗。

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花两个小时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统共用不上30秒,已经决定了你的生死,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秒杀!

 

申论阅卷考官谈如何写好申论

申论是公务员笔试的主要科目之一,申论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考试的成败。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省公务员申论科目的改卷工作,现总结出一些考试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对技巧,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

快速抓出重点

申论考试的第一问,是要求你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这主要考你的理解水平和对事物重点的提取能力。

作为一名公务员,一个可能的未来领导,如果在一大堆材料中找不出重点,这人显然不适合做行政工作。

只有能于万千材料中快速抓出重点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头人物,给大家带好路。

仔细阅读材料中的第一、二段,那往往是中心所在,所以就概括主要问题而言,第一、二段是重点。

而接下来的段落往往是主题的展开,材料最后几段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或最新动态。

申论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论题。

金融问题、银行改革问题、三农问题、加强执政能力问题、公务员效率改革问题、绿色GDP、环境污染问题和耕田减少等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考点。

多看时政类报纸对考好申论很有帮助。

第二步:

对策宁多勿少

申论的第二问,是要求你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般情况下,申论对策的标准答案往往有5到8条,假如一个考生只写出了3条对策,那么,即使这3条对策写得非常到位,也得不了高分,甚至只能得个及格分。

我曾经改过一个有关中国能源现状方面的申论题目,问如何解决中国的能源不足问题。

参考答案列出了8条对策,总分为24分,每答对1条算4分,答对6条算满分。

当然,答出8条也不会给你加分。

里面的计算有点复杂,但无论怎样,只写了一两条对策肯定只能得几分。

所以,保险起见,对策应该尽量多写。

虽然有些人的对策写得比较荒唐,但目前的改卷老师不会说你这条对策错得离谱,因此我要倒扣你的分数。

所以,对策写得多的人显然大大占了便宜。

大作文:

别打官腔

申论的第三部分是要求联系材料,确定主题,写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有时也只要求800字以上)。

虽然从小学起我们就开始写作文了,但阅卷时我们发现,能把一篇文章写得非常漂亮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申论的大文章考你逻辑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在短期内提高的。

但如按照下列的要求去做,对迅速提高申论大作文得分,却很有帮助。

首先,要字迹端正。

字不求漂亮,但求清晰端庄易辨别。

此一点虽是老生常谈,却实在是与考生休戚相关。

其次,要主题鲜明。

反对什么、赞成什么,要有主见。

改卷老师最不喜欢还未当上公务员就打起官腔的考生,文章虽长,但模棱两可,空洞无物,不知所云。

有些考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论点入手。

其实论点往往就在你的对策中,你只要在多条对策中选择一条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注意论点要深刻,论证过程要追求深入,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

[]

申论阅卷中常见错误

每次申论考试,多数考生都觉得感觉不错,但其实得高分者廖廖无几,50多分是常见成绩,在地市级公招考试中,申论能得70多分就算很不错了。

据资料分析,申论考试成绩上80分的考生多数是学法律、政治类的。

这事实上是对我们前边讲到的申论的政治精神的一个最好验证。

学法律、政治的考生,其长期的专业濡染,使其心目中自有公正、公平、公开的处世思想,在申论中自然有上佳表现。

而学中文的,其优势却不一定明显。

虽然学中文出身的考生其写作能力较强,但其对申论的政治精神的把握却稍逊一筹,有时其文学思维、文学语言甚至有害于申论。

这也可以说明我为什么要将申论列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不是把它归人写作学科里面的一个客观原因。

申论中的常见错误,我把它归结为类:

一、违背客观公正原则。

申论材料来自于客观实践,又是检测考生行政能力的,因而它要求客观公正。

因而,申论拒绝虚构和夸张,拒绝个性化与情绪化。

但申论并不排除建基于事实和理论基础上的合理推理和想象,也不必掩饰对好人好事的认同和赞许,也不必隐藏对对坏人坏事的否定和批判。

二、违背电论思路顺序。

申论是通过对特定事实进行展开论述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

它要求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微观而宏观,具有较强的内在规定性。

在应答申论各试题过程中,都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思路。

但当前普遍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经验和视野所限,经常囿于就事论事,没有对给定材料进行必要的概括、提炼、引申、深化,所以文章上不了档次,特别是作文,以三档文章居多,经常得分在25分上下。

所以总分在50多分是屡见不鲜。

三、违背申论表达要求。

申论是一种虚拟行政行为,其行为应当具有行政机关行文的一般特征:

准确、简明、平实、通俗、生动。

但申论表达过程中用词不当、语句冗长、文学化、专业化、抽象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技术性错误。

如没写标题、字数太多、字数太少、书面潦草、段落失衡、标点不清等,这类错误多是由习惯造成的。

如果你曾经做过申论试题,请你与此对照,看看你能避免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努力。

下边我们就以一些具体答案中常见的错误来进行具体分析。

特别说明,这些答案是同学们写的,公开征得他们的同意,录入本书中做点评材料。

字数统计是我加上的。

 

申论阅卷标准

申论考试的概括内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部分属于相对客观的题目,一般采取采分制,根据阅卷老师商讨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

评分公式是:

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而写作部分则是根据参考答案酌情给分,评分公式是:

内容+形式+奖励-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其具体要求详见某市2006年5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如下表)。

第一题评分公式:

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项目采分点分值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述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

(25分)1.2.3.4.5.6.7.每点5分,答对5条即为最高分25分。

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第二题评分公式:

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项目采分点分值分析划线现象的原因,不超过150字。

(15分)1.2.3.4.每点5分,答对3条即为最高分15分。

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第三题评分公式:

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项目采分点分值给定资料探讨了关于A问题的几对矛盾问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归纳出这些矛盾。

(20分)1.2.3.4.5.6.共6对矛盾,每条4分,答对5条即为最高分20分。

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第四题评分公式:

内容+形式+奖励-字数-错别字=实得分要求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论述翔实,对策合理,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内容形式奖励扣分一档:

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4~28分)二档:

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

(18~24分)三档:

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

(12~18分)四档:

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

(3~12分)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

(2分)观点和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

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

字数1000字以内,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少于8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

 

申论阅卷组老师的阅卷感受

一、了解申论,掌握基本方法《孙子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付申论考试也应遵循此道,即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首先明了申论到底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通过对申论考试变化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申论是针对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所采取的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

所谓“申论”,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也就是对给定的事件、材料、问题、现象、事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申论主要是对应试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前面已经提到,申论考试不是写作考试,与一般的作文考试有相当大的区别。

申论是体现公务员岗位的需求,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性质的能力测验。

国家公务员招考的针对性极强,一般是先有相关职位及职责要求,然后才进行公开招考。

因此,它要求应试者必须具备处理所报考职位日常工作的能力。

例如,国家保密局的一个职位要求是:

“拟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收集信息,工作调研等”;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是: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熟悉党的基本理论,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能力”;由此可见,公务员录用的倾向性和申论考试的着力点之所在。

申论考试实际上是某一部门和职位的公务员日常工作流程的一次演习,所不同的只是这次演习被高度浓缩在了一次考试中。

通过对历年申论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申论考试的基本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概括主要内容,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证方案,四是分析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在前面有具体的阐释,不再赘述。

二、掌握热点理论,关注社会热点前面已经反复强调,申论是针对特定事实,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文体。

对特定事实和实际对策的熟悉程度决定着申论文章的成功与否。

其中的“特定事实”无非就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现象和问题,其应对方案无非就是各类媒体在现实生活所竞相报道的内容。

因此,如果我们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积累,准确地理解和领会热点理论,并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对于准备申论考试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培养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热点问题的现状、根源和应对措施保持足够的敏感。

那么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哪些才是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四回进行详细地介绍。

三、必备的参考资料要准备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就必须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

下面向各位推荐几种:

1.《半月谈》是参加申论考试的必备资料。

《半月谈》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理论刊物,紧贴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便于携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备考申论。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每期《半月谈》开篇文章“半月评论”大都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模仿价值。

我们建议各位到《半月谈》编辑部购买今年来所有杂志,或登陆新华网的半月谈频道进行浏览。

2.《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也是非常好的备考资料,每年九、十月份出版发行。

《理论热点面对面》在内容上,不仅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还直面房价、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且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该书是精心选题、精心撰写、精心设计、精心编排的高质量理论读物,说理透彻,可读性强,是准备申论考试的重要辅助材料。

3.中国政务信息网()、新华网、人民网为我们了解和分析热点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其中,中国政务信息网关于热点问题在党报党刊上出现频率的统计,对于我们判断哪些是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各位在感兴趣的情况浏览该网站。

4.近几年来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

[现在可以看看十二五规划关于民生的部分,感觉比较重要]十六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成为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因此,建议各位对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要决定》、十七大报告等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知。

2008年国考申论考查的主题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

5.报纸资料: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

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在考前每天要坚持观看《新闻联播》【国禧和胜波大四就几乎每天看】,收听“中国之声”(FM106.1)。

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广泛涉猎更多的热点问题。

四、培养语感申论文章作为官样文章,有其特定的文体特征、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把握申论文章的结构比较容易,但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申论的写作规范则有一定难度,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上。

因此,我们建议要像学习英语一样学习申论语言,通过熟读、甚至背诵“半月评论”等申论写作范文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五、勤于动手【考前一个月一定要至少每周练习一篇申论】正如我们在序言故事中所讲的,勤奋是突破申论考试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备考中,一定要注意多加练习。

对于近五年来的真题要结合我们在后面讲到的技巧进行精读、精做。

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的呕心之作,设计严密,命题规范,材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尽管不可能再次遇到,但是真题对于归纳和总结解题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真题一定要精做,所谓的精做就是要按照考试的要求把题目的答案写出来,而不是只动脑不动手,那样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对于各类辅导资料提供的模拟题,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每套都要进行精做,因为模拟题最大的功能就是熟悉热点问题。

另外,每周要模仿“半月评论”坚持写1~2篇关于热点问题的小评论,这是积累热点问题、锻炼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

练笔时,一定要注意把问题的表现、根源和对策清晰的梳理出来,否则,练笔就没有意义了。

 

如何取得申论高分

近来北京社招考试落幕,本人不幸“押中”申论命题:

在考前一周的点对点公考精品班和模考班上,我让学生一上午模拟真实考场做的第一套题就是醉酒驾车问题,做完后发给他们答案,并对学生的答卷挨个一对一当场做了点评,又统一对醉酒驾车原因、对策、酒文化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社招考试当晚,有同学在线留言,表达谢意,并询问今年国考会考哪个问题。

我是不愿意押题的,也不相信能压住。

但凭借多年的改卷经验,像地方考试尤其社招这块,在出题层次上,考得问题比较具体,角度就比较单一,还是很好预测的;但像国考这样的考试,综合性强,角度多样,即使能预测到事实材料,角度没找好,意义并不大。

所以,广大考生在最后备考阶段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押题,重要的还是总结规律和方法,在解题能力方面进行提升。

也就是说,国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为方便考生冲刺,这里着重介绍两点,考生若能领悟到这两点,凭借经验,你的分数会提升十分以上。

第一,思维方式:

从模糊性到精确性的转变备考到了最后,考生应当对整个申论考试有一个整体性的思考,有更深层面的认识,这就是申论测试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我们传统的或日常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模糊性的思维,这可以体现在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充斥整个社会的宏大叙事的话语系统,导致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脑子总是习惯从“大”处着想,思考问题仍然停留在差不多就行的阶段,很少去做精细的刨根问底的工作。

这在考生的做题中,很自然就表现为喜欢把几个材料连起来进行模糊化的概括,并且纠集一点,不及其余,还生怕别人看不懂,解释来解释去,最后大多数考生只能得一个半要点的分数。

事实上,不仅行测的出题是模仿西方国家的测试题目,申论的出题也有明显模仿的痕迹。

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一套精确化的思维,量化、科学化是其重要特征。

我认为,不仅在公考的出题上,就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做好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联结问题,我们的出题人在模仿人家的同时,没有充分估量中西方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最后拿出来的题目很可能是不适应中国人的头脑的,这就是我们在做很多题(如言语理解)觉得答案有些选项都有道理、不确定的原因,也是申论近三年出题争议很大的原因。

但不幸的是,我们必须适应出题人的思路,而不是让他们适应我们。

所以,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学会这种精确化的思维,这也是现代社会必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在答题中一定要把问题带入原材料进行一一的解读和抽取,与原材料相关内容一一对应起来,用简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简要概括。

尤其在概括题部分,我课堂上所讲的逻辑要素列举法其实就是两个原则,一是严格与原文对应,确保要点的全面;二是尽量运用材料中的关键词,确保准确。

考生千万要杜绝过去那样仅凭读完材料的模糊印象进行答题的做法。

第二,申论写作:

从基础到高分现在所形成的申论文章,其实已经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大纲也只能做些描述,最后没法可叫,那就叫申论吧。

有人又细分为议论文和策论文什么的,纯粹是无中生有,改卷人根本就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什么是策论文。

他们认可的就是一种文章,就是叫申论。

申论难写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确定性,设想如果官方公布几篇范文的话,学生模仿着写,这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问题是,现在没有官方的范文公布,改卷时也只有评分标准没有范文,这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个阅卷人的裁量,这些人在一般意义上能够普遍认可的文章就是所谓的申论标准。

这样看来,考生一定要明白一点,你复习所依据的大纲的表达,与你最后得分的实际,中间要经过出题人、阅卷人这些环节,表达和实际之间的距离还是很长的,即官方的表达是一回事,真正给你判分可能是另一回事,很可能不是一个标准。

(点对点公考阅卷组宋复法)依据以前的经验,还有与其他很多阅卷人的交流,在这里可以把申论文章的写作进行简单的确定。

考生如果要想迅速学会写作这种文章并得到一个基本的及格的分数,很简单,一两天运用我的量化八步的写法就能达到,包括依据观点指向的立意、三段式结构、题目、开头三句话、三点原因分析、五点对策、两句结尾和两次过渡,各段要写的内容都安排好了。

在这里要强调整体的结构安排尽量不要“创新”,尽管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结构在有些人看来比较老套,但这也是保证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基本框架,若想在这方面进行创新,危险性很大,当然,对考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这是基本的分数。

考生要得到高分,甚至在现在的竞争形势下必须得到高分,这就需要考生在应该创新的地方要创新,比如原因分析的部分,这是能够充分发挥考生理论分析水平的地方,考察考生看问题的能力的地方,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创新;再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方就是作为文章主体的对策部分,如何把对策的宏观政策导向与微观具体执行结合起来,这是选拔高分的标准,这个做好了,分数就上去了。

这个问题,考生复习到了这个阶段,多看看官方文件或国发文件,体会一番,应该一点就透,不必多言。

考试冲刺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期,不仅是因为要考试,还因为我们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处于一个大众愉悦的时代。

如果没有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思考,你的“腿”很快就会被忽悠瘸了!

在我的课堂上,往往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考生容易与我进行互动和产生共鸣,而应届生思考的方面要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