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658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docx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导读】文化本初的意义是什么?

《周易》上所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想这才是文化真正的本意。

关于文化的讨论,这些年来可以说热度越来越高,外延越来越大,但是内涵相对有时候越来越模糊。

那么文化对我们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周易·易传》中最早提出来的文化的概念。

我想这里面提出两个坐标,一是自然的坐标,二是社会的坐标,我们的观察无非在这两个维度上。

我们总讲“天人合一”,其实所谓天人合一,我想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视点,一种观察的角度,一种思考的方式,就是任何事情天和人是不剥离的。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观察四时往来,整个这个世界很多很多内在的变化,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季节,春节以前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二九”将要过去,“三九”将要开始,但是中国是在至寒的时候过春节,因为阳气已经在回来。

为什么叫“冬至大过年”,因为至寒之时就是阳气开始复苏的开始,随着天亮得越来越早一点、黑得越来越晚一点,感觉到阳气是微微升腾而上的。

这就是春,这个最早的甲骨文的“春”:

,为什么太阳是画在下面的?

包括现在我们写春字,“日”还是在下面的。

这是因为它的阳气是从大地一点一点升腾回来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察,怎么能了解这样的变化呢?

所谓观察,观而后察,我们今天可观的途径比过去要丰富得多,在互联网上每天的新闻一瞬间可以观遍。

但是一定察醒了吗?

观而后察就是能够用心去看明白什么,这个察其实是找到一种观点。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说文解字》上“文”是一个通假字,也通假“纹”。

所谓人文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世间百态是一样的。

大家注意这几年有一个现象,每年都在评选年度热词,这种心态的凝结就是人间百态、精神凝聚。

它有好有坏,但是它是一种现状。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是用一种理念、精神、价值去化育人心,流化风气,也就是说文化文化,文而化之,这是一个动词,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过去一直在一个误区里面,我们总是骄傲有卷帙浩繁的经典,有璀璨辉煌的文明,但是文明不等于文化,它并不一定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所以有很多遗产,怎么样能够把它们化生,我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命题。

我们谈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个人的心灵角度,我想文化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找到一个生命的坐标系,也就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坐标上来看这个社会的转型时期。

也许从去年的“三中全会”之后到今后的十年,正常社会里面最大的主题词大概就是“城镇化”,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会越来越消解了,我们会看见有更多的新的乡镇以城市的规模迅速崛起。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农耕文明,那有我们几千年形成的伦理信仰。

中国人其实是不习惯于一种外在的宗教,比如说我们没有从小注重上教堂的习惯。

那么中国人最大的文化信仰是什么呢?

是在农耕文明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伦理价值的默契。

随着农耕的这种劳作方式逐渐转化,这种伦理默契还在吗?

大家关注现在人的一个数字:

2.6亿的农民工,这是现在的数字。

但这个数字还在增长,2.6亿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庞大的,全国人口甚至是几国人口总和的数字,但是对中国来讲只是一个称呼——农民工。

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心态又是什么?

他们作为农民,但是很多人已经没有土地了;他们作为工人,但是很多人都市的福利制度、生活的保障还没有健全。

那么这一批农民工带来的更大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他们那些在家乡的留守儿女。

我在每年的岁末都在看这个数字,2011年岁末的时候中国的留守儿童是5400万;2012年是5800万;2013年达到了6100万,这个数字也还会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长。

这些孩子的精神留守其实是比他们在衣食上的困惑更大的问题,从小的这种精神剥离,安全感的匮乏,他们内心的不安宁还能够接续上农耕文明的伦理吗?

所以我想,中国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主要是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怎样把中国原来的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下去的问题。

我们要传承的又是什么文明?

我想首先是每一个人在我们的传统中找到什么样的人格坐标。

坐标是一种生命的可能性,就是我们给自己多大的格局,我们以后就有多大的维度。

有时候我们经常说一个词:

某某人有局限性,局限就是自我的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怎么样能够突破局限性把局做得更大一点,还是《周易》上讲到的这四句话。

如果我们想要成长起一个圣贤人格的话,并不是现在动不动就冲突、纠结、摩擦,而是有一种“合”的思想在里面。

与什么“合”呢?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这个坐标在今天,它几乎把一个人“天人合一”基本上要找到的生命架构都描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生活里特别容易忽略的。

“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当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典雅的、四季恒温的、永远有人造光的环境里,我们还能意识到吗?

无论自己的家,还是自己的办公室还是酒店,都是这样的环境,那么这个比我们现在生存环境更大的坐标系还有意义吗?

第一个,与天地合其德。

其实我们的今天特别容易忽略天地,过去中国的老百姓农村人要是说谁太狂妄了,经常看到长辈训斥晚辈说:

看你狂到什么份上,天老大,地老二,你老三。

过去敢狂到这样就已经算是最狂的人了。

但是现在的人,为什么这几年人与人之间摩擦、火气越来越大?

为什么一吵架都能动手摔死别人的孩子?

个人的这种无限扩张,无边界的扩张才会带来现在都市里面这股戾气,我们还能够意识到天和地的存在吗?

按照《三五历记》上讲的“开天辟地”这个故事可能同学们也都听说过,都知道是盘古。

但是盘古是怎么开辟的天地?

他并不是像西方的那些大神一板斧把天地劈开的。

盘古和天地是一种共生关系,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

他本来就是一团气,然后他们共同生长,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盘古和天地保持着同步生长,并不因为天地的这种压迫而感到人的局促渺小,因为他和天地本来是融合的。

一日九变,每天都有无数的变化,与天地合其德,就要与天地合上这种变化之德。

在变化之中完成生命的成长,这就是不变之中应对万变的成长过程。

长了多少年呢?

万八千岁,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想一想,天高、地厚,人在其中,顶天而立地。

如果我们了解了中国人的天地神话最早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就知道了天和人为什么是合一的。

中国人不是带着原罪而来的人,他们一开始与天并不是一种对立与隔膜,谁能与天地相合,就看你自己内心有没有这种认同感。

那么合什么德呢?

清华的同学都熟悉这两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们合的是乾德与坤德,每一个个体怎么样与天地合?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先来看自强不息,这是一个被人熟知的、很久远的,但是又常念常新的一句话,都知道应该自强不息,但是在今天我想还有格外的意义,就因为社会的变化太快,所以每一个个体的经验体系包括社会位置都是在被不断地扩展。

大家想一想,区区三四十年前是什么样的生活,“文革”时候人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是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所有这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见证历史,我们是走在历史的一段大流程中。

这一段因为变化太急剧会产生很多断层,我们能不能应对这个断层其实要看一看你自己的成长性够不够。

什么是成长性?

成长就是不断地要被打破,如果你不断地被外在打破,今天你的知识体系跟不上了,明天你的职业技能落伍了,不断地被下岗被辞退,甚至跟孩子沟通理念不行了,从而产生代沟了。

无论在你的私人生活里,还是在你的公共空间里,或者是在你的职业岗位上,不断被外界打破,会给你带来迷茫、沮丧、否定、自我怀疑。

但是既然必须被打破,有没有种可能就是以自我的方式从内在打破,或者你自己不断地在完成一种更新,完成自己的一种突围。

从外在打破带来的是怀疑,从内在打破可能带来就是价值肯定。

这就像是一枚山鸡蛋,从外在打破它就是炒一盘菜而已,从内在打破突围的就是生命。

所以所谓自强不息,这个“强”也像老子所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自强是在一个变化的大时代里,对于自我有一种把握的能力。

这个“强”,第一是一种态度,对我有自知的能力;第二是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把握和提升自己。

这还不算一种天德么?

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态度,像苍天、日月、星辰周而复始运行不殆那样,那就做到了一个与天相合的德。

厚德载物是什么?

从小我们的课本上就说中国地大物博,光是地大不算本事,中国的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盐碱地,甚至沙漠上都能长东西,这才是中国这个大地的本事,就是任何土质都能养活生命。

我们大家作为精英的企业家回到企业都是要带领团队的,你的团队不可能指望都是君子,那么中国的土地也不可能都是油汪汪的黑土地,那么别的土地就不长庄稼了吗?

厚德载物,一个人如果能有这样一种包容的情感,忠恕之道,怎么样推己及人。

孔子曾经说:

“君子可大授而不可小智,小人可小智而不可大授。

”用人用其所长,包容最积极的境界是把人都给用起来。

举直错诸枉,可使枉者直,只要你能够把正直的人,把应该有的道德规范放在那些小人上面,让小人的伎俩在君子面前使不出来,这就可以了。

不是说每个君子都有义务、有必要去改造小人的人格,但是你能做到的是在君子的原则下让小人的伎俩用不出来。

这样的一种共生的局面也是一种高级的、动态的包容。

有的时候人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越想会越窄,有天地的好处是什么?

当你走出去看看,天高地阔,你会觉得往来的这种空间中带着清晰的时光,中国人的宇宙观:

宇为空间,宙为时光。

我们从来都是在辽阔的空间中一眼望断古今,为什么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候可以看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就是因为在沧海横流中他望见的是千古光阴里面的荣辱浮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那是千古风流人物。

所以人真是要有天地的空间,才能够看得见一种辽阔气概。

中国人有很多登临的诗篇,大家注意到,中国人一登楼头的时候往往都是很悲叹,但是一登山川的时候往往都是很雄奇开朗。

登楼和登山同样是往高处走,但是心情却不一样,登山是向外舒张,而登楼是向内心完成一种悲怆确认。

多少人在楼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仍然是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那样的武将在楼头尚有此悲态,有多少人在登楼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画像永远地固定在登楼这个形象上。

我想起杜甫,就会想起他晚年在《白帝城最高楼》寥寥几笔刻画的自画像,“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那样一个拄着拐杖垂垂老矣,还在为这世道衷肠情热的老者,呼啸的风掠过他萧疏的白发,他心中血泪合流,这个人就是杜甫。

这是楼头的画像。

有多少人在楼头往下看,看到的是孤绝。

还有多少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为什么是爱上层楼,那么多的少年愁滋味都是在楼上酝酿出来的。

像秦少游写的“韶华不为少年留”,他那个时候在落花飞絮时候一登楼,登楼一眼望见了什么?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中国的楼头在秦朝叫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登楼会有很多的迷失。

再来看登山,真正登上山峦的人,杜甫在泰山的名句大家都很熟悉。

李白在庐山看见了什么,“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那个时代没有飞机,为什么能看得见这样的景色,因为人在山川之中的那种飞扬。

我们现在登泰山都会看到那副楹联: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一个人登山川是为了和山川的融合。

楼是人造之物,而山是自然之根,山川是从大地长出来的,谁站在山川之上,山登绝顶我为峰,你是被高山托举起来真正的山峰。

所以中国人的天地之心是融合在整个生命里的,因此要与天地合德。

如果说一个人长得很庄严,会形容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就是说一个从额头到下巴,天地已经在你的面相上。

我们很多喜爱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肚脐边两寸有个大穴叫“天枢”。

所以人要启动你的元气,一定都是通着天地的。

今天的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健康,就是因为住的楼层越来越高,楼顶上的装修越来越厚,既不接天又不接地。

我们越来越忽略了自己生命体系中的天人合一,我们也越来越懒得往山上走,李白一生中五六次到庐山,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交通条件?

为什么他会一次次上去,是因为他只有在山川上可以看得见。

所以我说跟天地合这个德,不是我们坐在书斋里空想出来的,它还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给自己一种行走,给自己一种感受。

所谓万卷书和万里路的道理大概就是如此。

第二个,与日月合其明,做有光明的人。

什么是光的人格?

王阳明先生一生文治武功,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明朝的一位兵部尚书,一个武将,能够完成他的心学的一个体系,不仅致良知而且知行合一去做,这一辈子受了这么多的冤枉,他从龙场悟道到平了“宸濠之乱”之后,他自己内心会有多少慨叹。

但是他临终的时候在江西南庵的那条小船上,学生问他留下什么遗言,大家都熟悉明阳先生这八个字: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当一颗心是光明的时候,还用得着在咽气前喋喋不休地解释什么、证明什么吗?

一个人此心光明,这就是修炼的最大的境界。

所以在平了宁王的“宸濠之乱”之后,受了那么多的冤枉,他自己跟学生又说了什么呢?

“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他说这些区区鼠辈何足挂齿,这点人和事不在话下,但是如果能够抵挡心中的私欲,真正能够把人心廓清,这是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所以破心中贼,达到此心光明,这是中国圣贤所讲的。

可能现在有很多企业家说我们不想做圣贤,圣贤是什么?

圣贤不是一个职业,他就活在各个行业里。

圣贤就是王阳明先生自己在十岁时候立志要做的那个理想目标,十岁的王守仁没有想过以后是要当官还是要经商还是要做学问,设定的都不是那么明确的目标,他设定的无非就是做圣贤。

尽管当时他父亲王华是当科状元,他有明确的目标是可以去考科举得状元的,但是他认为第一件事就是做圣贤,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所以做圣贤起于少年立志,然后才能用一生修炼到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会有什么好处呢?

人在这辈子要受很多委屈,一个光明的心可以让自己有一种不灭的光明去支撑他走过很多的逆境。

光明不是用来锦上添花的,很多时候它是你生命中的雪中送炭。

王守仁说亦复何也,你会发现很多圣贤其实说话都很少,孔子说:

“天何言哉?

”苍天也不说什么,但是大地的生长,四时风调雨顺,老天不用说话。

到王守仁的时候还是一样,尽管他说自己的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他一辈子经历的不公平有那么多,但是他已经无需证明了。

而我们今天是一个喋喋不休急于证明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不是活在心灵的坐标中。

为什么人要活在这样一个坐标中呢?

从《周易》给出这个坐标,谁能够把自己安顿在这个格局里,我们那种惶惑不安,让别人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心就会淡一点。

我们今天的人为什么这么急于向别人证明呢?

因为我们的内心对自己也不确认,所以我们才会特别看重别人是怎么评价自我的。

做一个生命有光的人,你会知道日月是一个多么大的天地平衡。

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叫道商,我们都是来悟道的。

道是什么?

中国字中这个“道”字非常有意思,里面是个“首”,外面是个“走”,说白了就是脑袋决定走的一条路,这条路就叫道路。

现在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多了,但是脑袋思考的定力越来越少了;跟着别人走的道多了,但是心中的平衡能力减退了。

今天的时代不再是一个信息匮乏封闭的时代,信息的过剩有时候过犹不及。

什么才是内心的平衡?

一阴一阳。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阳是太阳,最大的阴是太阴,所以日月之象是整个世间亘古不变最大的平衡。

那么,我们个人生命的这点光明能和日月合得上吗?

那要看一看我们体会到日月的光明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先来看太阳,每一天只要看得到太阳,它一定是圆的、热的,是满的,这就是一种恒常不变的进取心。

再看月亮,望朔之间、盈亏不定,盈极而亏,亏极而盈。

这就是阴晴圆缺的平常心。

一个人如果能够和太阳去学习进取和坚持,和月亮学习懂得悲欢离合,以平常态度去包容和放下,那么我们自己就能平衡很多。

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今天的时代有时候是阳火过剩的时代?

阳气太燥,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有时候理想与妄想只有一层纸,很多的妄念压不住了,这也是人体里的阴阳的失衡。

合其明并不是说这一个人要求你光芒四射,我很喜欢老子关于光明的一个说法:

“光而不耀”。

就是有内在的光明,但是没有外在的光芒,守住自己一种可以有光的生命特质,但是从来不咄咄逼人。

所以中国人所说的这种君子的要素,他的光是像美玉一样的,不是像钻石一样的光。

《诗经·秦风·小戎》里有一句话: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我想念的那个人如美玉一样温润,他有玉的清洁、坚硬,有玉的那种温润的光芒。

那是一种典雅,一种清高之气,但是从不凌厉。

这是我们要守住的生命的光。

生命里的光不能一阵一阵的,好比说不能靠那种外在的电池发电。

其实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一生的修行,这种精神成长就是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让你拥有一种恒常的光芒。

南宋有一位将领,也是一位词人,他的情况和辛弃疾差不多,过去的文人武将有很多立功和立言集于一身,这个人就是张孝祥。

张孝祥曾经有一次贬官赶上了中秋节,一个人漂泊过洞庭湖。

中秋过洞庭,内心是何其的凄凉,他写道: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但是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觉得孤单,因为他说: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因为月亮、银河把它皎洁的光芒披洒到我的身上,照得我由表及里都是澄澈的,所以我这一刻内心的欢喜,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所以他说自己短发萧骚襟袖冷,却还做到稳泛沧浪空阔。

在词下阕,他描述自己的人格用了一个说法,他说即使这个世界都没光的时候,自己也能够做到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这是一种境界,我们所修的与日月合其明,当日月有时候不明的时候,还能够存一份孤光自照。

一个孤光自照的人是没有恐惧的,因为他在这个天地中永远都有他生命的光。

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人写诗词好,并不完全因为他们的文采,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境界。

现在的人要是与古人相比的话,我总感觉没有那么勇敢而纯粹,我们失去了杜甫那样一种纯粹的文人悲慨的担当,也失去了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天真。

论坚强我们不如古人的意志坚强,论柔软我们不如古人的心灵慈悲。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如此不纯粹呢?

我们回到自己的格局上,庄子说得好: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一个小水坑,把它当成海,放一粒芥菜籽就像个船,能在里面漂浮。

放个杯子就沉底了。

为什么呢?

水浅而舟大也。

所以多大的水承载多大的船。

我们如果想把自己的生命做成大船,先要给自己寻找大水。

大家都知道鲲鹏的故事,神人都想做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长空,那么超绝云气,背负青天的大鹏鸟。

但是大鹏飞起之前是在养鲲,大水养大鱼。

鱼大了,遇到时代的机遇才能够变成大鸟。

我们都想要飞翔,关键是有多大的水把自己养大,先有多大的坐标能够让自己酝酿格局,我想这是中国文化给我最大的启发。

我们一开场讲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至极重要的中国公民的终身命题。

不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太玄,中国的君子之道从来都是温暖的,它允许人犯错,可以以日月来参考。

孔子说: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太阳那么灿烂,月亮那么皎洁,也有日食月食的时候。

君子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君子之过的特征是什么呢?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正因为日月在天空之上,所以犯错误也是在明处。

君子犯错误不推卸责任,坦坦荡荡。

所以与日月合其明并不一定是终身正确的,也不见得是光芒万丈,就是有朴素坦荡的君子人格,能够有孤光自照的能力,温润地从内在发光,终身光而不耀,这就是一个光明的人格。

第三个,与四时合其序,这个“序”字很有意思,中国人的节序某种意义上等于秩序,中国一年四季农耕民族的秩序感就来自于春夏秋冬的节序。

我们都了解二十四节气,节气一定是如期而至的,现在刚刚过了小寒,马上就到大寒,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最冷的时节到来了。

中国调整出来这么多庄稼都是跟着节气走的,而人也是跟着节气走的。

简单地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四个词既是大地上的节奏,也是人养生的节奏。

春天是一定生发的,甲骨文的春字上面是小草,左下方是个屯,右下方是个圆圆的太阳。

“屯”是什么?

就是种子破土发芽,小草参差不齐,大地的阳气从下面生发,这个甲骨文的“春”字,就像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大地回春图。

过去古人造的很多字来自于农耕文明,因为它一定跟我们的生活经验有关。

中国人爱说“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人的思绪在四季是不同的。

春天的时候,“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这是何等的情怀,原来的阴沉沉的冬天要下雪的层云,突然有一天发现云朵如簇,一蓬一蓬地爆开了。

今天我们缺少的,既不是学问,也不是各种技巧,而是情怀。

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心情,舍不得时光去观察这些小事,所以我们离春天的喜悦越来越远了。

“沐春风而思飞扬”,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够如同孔子当年在诗作篇里面问曾子的那个情形?

谁还上山顶上唱歌去呢?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里面说,美国人有三大恶习,第一是过于守时,第二是过分追求效率,第三是凡事都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他说美国是世界著名的忙碌的民族,而中国是一个世界著名的伟大的悠闲的民族。

这话说了还不到一个世纪就转回来了,中国现在是举世闻名最伟大最劳碌的民族。

现在我们老羡慕美国人怎么总去度假呢?

其实人能不能放假都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生命节奏。

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太多的时光用在“有用”的事上,而没了“无用”的闲情。

“春风飞扬”看着是一件貌似无用的事,但是这种“无用”会让你合上这个节序,能够为小花小草、枝枝叶叶去欣喜。

春天什么最养生?

拌香椿芽、柳叶尖儿,喝刚刚采下来的嫩茶,这都是一种春生的态度。

到了夏天,中国这个“夏”字写出来有意思,是一个露手露脚的人形。

“夏者,大也。

”所以“夏”字加“厂”字头,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厦”。

大房子叫厦,大季节叫夏。

夏这个季节阳气最盛,太阳最毒。

“夏”中间这一块就像一个人睡觉在肚子上搭了一块毛巾被,手脚都露在外面。

所以夏天一到,什么事都容易过头。

阳气太燥的时候得喝点绿豆汤败败火;夏天长大叶子,这就是一个疯长的季节。

到了秋天,秋收冬藏。

秋天是一个万物都垂下头来向大地回归的季节。

春天是向上的,秋天是向下的,谷穗、果实,都压弯着头,重新向大地致敬、回归。

“禾”旁一个“火”,说白了就是火烧秸秆的季节。

尽管电视上老说火烧秸秆产生雾霾,但是从古代开始,到这个季节收完了庄稼的秸秆都是用来烧的,烧成草木灰当作肥料。

这就是一个节奏啊,这是一个大地给的节奏啊!

冬至其实也是这样,过去结绳记事,结到顶了,就是终年。

“冬”旁边加上一个偏旁,就成“终”了。

就是结绳记事到年尾,到终了。

底下的两点是什么呢?

是冰纹碎裂的声音。

北方有个说法形容冷,叫嘎嘎地冷,其实就是冰纹碎裂的声音。

所以到了这个时节你还不藏吗?

这时人就要睡得早点,起得晚点,要炖点补的东西。

在过去中国人养生,是春天吃芽、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冬天吃根。

什么叫“冬吃萝卜夏吃姜”?

因为这个时候根茎类的植物白薯最甜,土豆最面,萝卜最脆。

我在做“汉字英雄”的评委时,有一道题是问小朋友,什么东西是地里长出来的?

我们希望他们写出来的是稻子、黍子、麦子等。

有个小男孩直接写道:

大饼。

我真的挺心疼这些孩子的,因为他们看到的饺子、面条、馄饨、包子、大饼、馒头全是从超市买的,更别说这个加工的过程了,家里都不怎么做,这就是我们的都市生活。

去年大家曾讨论过烟台大学的大学生剩菜,一桌子一桌子地剩,七个保安联合起来每天就吃剩饭,最后这件事上了新闻联播了。

我虽然是长在城市里,但我们小时候,70年代的时候学工学农,我们还真是住在农村,还知道怎么用镰刀,我们小的时候起码还真知道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到了我的学生,我的孩子真的就没有这些课了。

所以我在想农耕文化我们守住了什么?

我们还真的知道“风雨四时”是什么吗?

西方的记者曾经问过我:

“我们也过年节,你们也过节,能不能说一下东西方这个‘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说:

“简单说,你们的‘节’都是从天堂下来的,我们的‘节’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这就是它们的不同点。

”西方人过的是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都跟神有关。

一个个体向天空、向神灵的致敬与膜拜就是他们的节。

而中国人的节是什么?

我们过的好多节其实都是节气。

比如说清明是什么?

一方面它肯定是一个节气,种瓜种豆不能误农时;另一方面它肯定是一个节日,所以风清景明之时,节气和节日是融而为一的,只有中国才有这种现象。

当一个人的心真正认同四时之序,其实就有一种情怀孕育而成。

我们今天缺少一种神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