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498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襄阳四中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四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

命题人:

宜昌一中唐志海审题人:

龙泉中学周燚

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28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

“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2.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

“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已经取得了。

”马克思在信中说巴黎公社“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并肩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全球通史》指出: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进行武装起义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

“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

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

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

晾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

”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诞生

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6.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7.历史上,日本占据中国台湾的时间是

A.1895—1945B.1895—1949

C.1937—1945D.1937—1949

8.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

“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

我们不这样做。

”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反对霸权主义”

9.西方曾有报刊称: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0.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①阿尔巴尼亚②阿尔及利亚③巴基斯坦④日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2.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

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

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

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15.《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划分田地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D.优选种子

1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

17.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

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8.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19.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确立土地私有制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20.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21.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荷兰B.西班牙C.英国D.法国

22.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

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

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引发英国价格革命

B.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C.英国棉织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棉布产量大增

D.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23.社会变革学派认为:

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4.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

这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

A.人口快速增长B.电力工业发展最迅速

C.电力工业是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D.工业发展催生了人口调查

25.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

……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

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

……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5分)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7分)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三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请回答:

(1)“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

材料一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

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

(5分)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最有力的证据。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原因。

(7分)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

……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

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8分)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4分)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B

D

A

B

A

A

B

C

B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C

B

B

A

C

D

C

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

(1)(5分)特征:

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

(2’)

原因:

①日本战败;②美国遏制苏联、中国;③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④冷战。

(任答3点即可)(3’)

(2)(7分)变化:

①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②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

原因:

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②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

(3)(4分)原因:

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2’)②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2’)

27.(16分)

(1)(4分)形态:

家庭手工业。

(2’)形式: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

(2)(5分)性质:

官营手工业。

(2’)特点:

①做工人数多(规模大);②耗费大;③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④政府设工官管理。

(任答3点即可)(3’)

(3)(7分)现象:

资本主义萌芽。

(2’)证据: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2’)原因:

①小农经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地主、商人将资金用来购买土地,不利于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②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征收重税;③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市场的开拓;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任答3点即可)(3’)

28.(18分)

(1)(6分)影响:

①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②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③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④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任答3点即可,每小点2’)

(2)(8分)主要内容:

①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2’)②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

(2’)直接影响:

①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2’)②引发了英荷战争。

(2’)

(3)(4分)材料三:

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

(2’)材料四:

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