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439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docx

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生物复习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应激性: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和繁殖

3新陈代谢: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进行呼吸。

4.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

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

2.生物圈:

(1)范围:

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6、生物因素:

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

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

捕食(最普遍)、合作、寄生、竞争。

7、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8、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如:

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9、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1)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沃森和克里克;

10、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1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举例: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

对照实验。

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一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第二单元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

见书34---35页。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4观察5收放

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光线过强时:

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过弱时:

大光圈,凹面镜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和多细胞生物

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三个基本结构:

(见课本42---43页)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4.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

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叶绿体: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5.细胞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6、细胞分裂过程:

(见书本53页图)

动物细胞:

细胞核分裂→细胞膜凹陷→2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

7、细胞分裂特点:

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8、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与繁殖新个体有关,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0、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主要分布位置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骨、韧带、脂肪、血液等

肌肉组织

附着在骨骼上,

心脏及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脑、脊髓以及

神经中

接受剌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脊髓

1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器官系统人体或动物体

细胞组织

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产物:

淀粉和氧气;条件:

光;场所叶绿体。

3、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4、光合作用中的两种变化:

(1)物质转变:

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淀粉);

(2)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光合作用的意义:

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

合理密植,立体高效种植。

7、叶的结构:

(1)表皮:

保护组织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外壁还有角质层(透光不透水)

气孔:

由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叶肉:

营养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和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3)叶脉:

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属于输导组织,有输导、支持作用

8、所有的活的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9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线粒体

10、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

(1)各种生命活动;

(2)转化为热量散失。

11、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

12、吸收作用: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3、根吸水的原理:

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14、蒸腾作用的定义:

在温暖有阳光的环境下,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15、蒸腾作用的意义:

降低叶面温度,促进水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对环境的意义:

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16、植物气孔的分布:

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

17、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由下往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由上往下)。

18、生活史:

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种皮:

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

发育成茎和叶

19、双子叶植物:

胚胚轴:

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大豆、花生)胚根:

发育成根

子叶:

2片,储存营养物质

种皮:

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

发育成茎和叶

20、单子叶植物:

胚胚轴:

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玉米、小麦)胚根:

发育成根

子叶:

1片,输送营养物质

胚乳:

储存营养物质

 

2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

有生命力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物

质;非休眠期

(2)外部条件:

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2、根系:

直根系:

主根侧根组成(双子叶植物)

须根系:

由不定根组成(单子叶植物)

23、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细胞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作用

24、芽的结构:

(1)芽轴:

发育为茎

(2)叶原基:

发育为幼叶,幼叶发

育为成叶;(3)芽原基:

发育为侧芽,侧芽发育为侧枝;

25、花的结构:

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主要结构)组成。

26、雄蕊:

包括花丝和花药;雌蕊:

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27传粉:

花药里的花粉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28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9受精过程:

花粉落在柱头上,形成花粉管,伸长达到子房,子房内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30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子房壁发育为果皮,整个

胚珠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3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3)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2、植被:

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33、我国植被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34、我国的珍稀植物:

银杉(植物“大熊猫”)、水杉、珙桐(鸽子树,活化石)、桫椤。

35、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2)地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严重;(4)人为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

36、我国的重大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绿色长城”

37、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

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

2.其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贮备能源的是脂肪;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3.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4.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蛋和奶、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肥肉、花生、芝麻类和植物油。

植物性食物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VA。

5.夜盲症—--缺VA;坏血病—--缺VC;脚气病—--缺VB1;口角炎、皮炎—--缺VB2;佝偻病—--缺VD和钙

6.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

消化管的功能是:

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

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

淀粉遇碘会变蓝。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水、无机盐、维生素。

9.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内通过胆汁的乳化,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11.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12.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

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小肠:

吸收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3.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4.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