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
用一根50×5角铁做一个450来回弯支架
求:
下料总长及下料尺寸
1、总长度=1000+300×1.414+1000=2424.2mm
2、450角下料=45×0.4142=18.64mm
3)900∏形支架下料
角铁为45×5mm
求:
下料总长(注意架子长和宽要减去角铁的皮厚)
5、槽板下料
900弯头下料法
槽板下料因考虑到制作槽板的铁板较薄,所以尽量不用气焊切割,以免变形。
一般槽板900弯头由两个450组合而成,下料时按槽板的使用方式有底平面下料与立面下料两种方法。
1)立面弯头下料
直角边计算不得小于槽板帮高,保持转弯处电缆平滑状态。
制作完成后切口要刷漆防腐。
下料时总长减去两个直边加上斜长。
例:
制作一弯头已知高1000mm、长1000mm、帮高100mm、直角边150mm、求下料总长、及角度下料计算。
下料总长=(1000-150)+(1000-150)+150×1.414
=1912.1mm
角度下料=(100-2)×0.4142
=41mm
展开下料
2)平面弯头下料
平面弯头下料基本和立面一样、计算斜长时、直边不得小于槽板的宽度。
例:
已知一平面弯头宽200mm、直角边230mm、a长1000mm、b长1100mm,求总长、斜长、和角度计算。
下料计算:
总长=(1000-230)+(1100-230)+230×1.414
=1965mm
角度下料=(200-2)×0.4142
=82mm
3)槽板450来回弯下料
有时直设槽板需让开障碍物,以450来回弯用的较多。
从图看出所让开的尺寸是一个直角边,为了保证斜长、下料时注意;因槽板的两个帮底弯曲方向相反、所以划线时从第一个角的顶点到第二个角的边点量斜长,从第二个角的顶点到第一个角的边点量斜长。
450来回弯下料时一定要保证斜长的尺寸,如果按两个中心线下料、必然有一个直角边被减去、保证不了斜长的值。
例:
已知有一槽板需让开障碍物300mm,求下料总长、斜长、角度计算。
展开图
6、配管下料
1)900下料计算法
一个半径R=100的900弯、就是一个圆半径为100,在圆弧角900时的形状。
我们看出、由直管段垂直引线相交、正好与半径成正方形,在中间做平分线形成两个450的直角,可知450直角边相等,所以管子计算时总长应减去2个R的直边、再加上900弧长即为管子的长度。
计算:
(a-直边)+(b-直边)+π/2×R
=(1000-100)+(1000-100)+1.57×100
=1957mm
2)900套弯下料法
当第一根管子的确定后、第二根管的R加1个间距、依次类推,如果是管子套管子、那么第二根管的R应加1个管径。
计算:
管长度=(a+b-2R)+π/2×R
A管长=(900+900-200)+1.57×100
=1757mm
B管长=(950+950-300)+1.57×150
=1840mm
C管长=(100+100-400)+1.57×200
=1914mm
下料:
3)∪形弯下料
∪形弯现场用的比较多如保温箱变送器配管等,我们从图中看出在圆的平分线即平角1800中有2个900弧长组成,那么用R×1800的弧度值=∪形弧长。
计算:
(a+b-2R)+R×π
=200+200-100+157
=457mm
4)450弯下料法
450下料与900共同点在于同样需要减去直边加弧长,不同点因450函数值与900不同,我们知道450圆弧角的弧度值是π/4、所以450弧长=R×π/4。
因450角由两个22030〞的直角组成,所以还要减去22030〞的直角边,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正切值是0.4142那么用R×0.4142就是应去掉的直角边。
计算管长:
(a-R×0.4142)+(b-R×0.4142)+R×π/4
(a+b-2R×0.4142)+R×π/4
=200-83+78.5
=1995.5
展开下料:
5)450来回弯下料法
计算管长:
1、求斜长:
500×1.414=707mm
2、求R=100、<22.50的直角边:
100×0.4142=41mm
3、求R=100、角450圆弧长:
100×π/4=78.5
(1000-41)+(707-82)+(1000-41)+(2×78.5)
=2700mm
展开下料:
三、导压管安装的国家技术规程《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
导压管路敷设
7.1一般规定
7.1.1仪表导压管路(简称导压管)包括用于压力、流量、液位的检测导压管,用于分析仪表的取样管、隔离和吹洗管路,同时包括导压管路系统中使用的阀门、配件和
容器等附件。
7.1.2剧毒和可燃介质的导压管路应按《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规定分级。
7.1.3导压管路所用的管材和部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7.1.4导压管路敷设前,管子及其部件内外表面应清洁干净,需脱脂的管路应经脱脂合格后再进行敷设。
脱脂应按《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的规定进行。
7.1.5导压管路敷设前应将管材进行防腐处理,可预制的管路应集中加工。
7.1.6预制好的管段内部必须清理干净,并采取措施防止杂物进入。
7.1.7导压管路不得用电、气焊切割。
7.1.8从事导压管路焊接作业的焊工须持有效的焊工合格证书。
7.1.9耐热合金钢管路焊接作业前,应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施工。
7.1.10导压管路敷设除设计另有规定外。
宜按《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95的要求进行。
7.1.11导压管路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作射线检测。
7.1.12导压管路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如设计未作规定,管路敷设位置应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不宜强求集中,但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且不得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部位。
7.1.13导压管路应敷设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不宜敷设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振动及影响测量之处。
7.1.14用于检测的导压管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短(过热蒸汽等高温介质除外),且不宜大于15m。
7.1.15导压管路在穿墙或过楼板时,应安装保护管(罩)。
管子接头不得放在保护管(罩)内。
管线由防爆厂房或有毒厂房进入非防爆或无毒厂房时,在穿墙或过楼板处应进行密封。
7.1.16导压管路与高温工艺设备、管路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7.1.17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导压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宜大于50mm。
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路与热表面的距离宜大于150mm,且不宜平行敷设在其上方。
当管路需要隔热时,应适当增加距离。
7.1.18不锈钢管不得与其它钢材混合堆放。
7.1.19导压管焊接前,应将仪表设备与管路脱离。
7.1.20对特殊材质的管子、管件、加工件入库后应及时标识。
’
7.2中、低压导压管路敷设
7.2.1管路敷设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工艺设备、管道上一次取源部件的安装经检查验收合格,满足测量导压管安装要求:
2管子、管件、阀门按设计图纸核对无误:
3管子外观检查无裂纹、伤痕和严重锈蚀等缺陷,
管件、阀门无机械损伤和铸造缺陷,螺纹连接部分无过松过紧现象:
4阀门压力试验合格;
5设计图纸选用的导压管路敷设方式合理。
7.2.2无腐蚀性和粘度较小介质的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测量导压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测量宜选用直接取压方式,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宜高于变送器,测量气体时则相反;
2水平管线的压力测量导压管.敷设取压管引出位置宜采用如图7.2.2一l所示方式;
3测量蒸汽或液体流量时,宜选用节流装置高于差压仪表的方案,测量气体流量时则相反;
4测量蒸汽流量安装的两只平衡容器,必须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平衡容器入口管水平位置允许偏差为2mm。
5垂直工艺管道流量导压管取压引出方式见图(P27)
当介质为液体时,负压管应向下倾斜,见图
介质为蒸汽时,正压管应向上倾斜,见图
6常压工艺设备液位测量导压管路接至变送器正压室、带压工艺设备液位测量时,宜选用工艺设备下部取压管接至变送器正压室,上部与变送器负压室连接;
7差压液位取压管一端如接工艺设备底部,则其插入深度应大于50mm。
7.2.3导压管应根据不同介质测量要求分别按l:
10~1:
100的坡度敷设,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路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7.2.4测量差压用的正压管及负压管应敷设在环境温度相同的地方。
7.2.5弯制导压管宜采用冷弯法,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外径的三倍。
弯曲后,管壁上应无裂纹、凹坑、皱褶、椭圆等现象。
7.2.6导压管路应装一、二次阀门(变送器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除外)。
一次阀门装于取源部件之后,尽可能靠近取源部件。
二次阀门装于测量仪表之前便于操作的位置。
7.2.7不锈钢管路安装时,不得用铁质工具敲击,并应用绝缘材料与支架隔离。
7.2.8壁厚小于lmm的不锈钢管宜采用卡套式连接。
7.2.9导压管路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14×2以下碳素钢管一般采用对接焊,焊接时宜使用对口工具防止错边,并检查直线度。
不同直径导压管对接焊时,其内径相差应小于2mm,否则应采用异径接头连接;
2∮18×3以上碳素钢管宜采用承插焊接方式,其插入方向应顺介质流向;
3不锈钢管或质量要求严格的导压管焊接宜采用氩弧焊或承插焊;
4导压管路焊接时,不应承受机械外力;
5阀门焊接时,应使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7.2.10检修时需拆卸的部位可采用卡套、活接头、法兰、螺纹等连接。
7.2.11导压管的连接部分应轴线一致,保证其严密性,不得有泄漏和节流现象。
7.2.12安装阀门前.应核对阀门规格、型号(包括垫片),并符合设计要求,试压合格。
安装时应将阀门关闭,以防进入杂物。
截止阀和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带手轮的阀门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7.3高压导压管路敷设
7.3.1高压管路敷设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
7.3.2高压管、管件、阀门的规格、型号、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必须有合格证。
7.3.3高压管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锈蚀等缺陷。
7.3.4高压管端需加工螺纹时,应以内圆定心进行加工,并应使用螺纹规、标准螺纹管件等检查螺纹质量。
用标准螺纹管件检查时,以徒手拧入为限,且不应过分松动。
7.3.5高压管的弯制必须一次冷弯成型。
7.3.6焊接高压管时,管口应加工坡口,坡口角度为40o~50o,钝边为O.5~1.Omm,对口间隙为1.5~2.Omm。
7.3.7高压导管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管路同材质三通,不得在管路上直接开孔焊接。
.
7.3.8安装高压螺纹法兰时,应露出管端螺纹的倒角,安装透镜垫前应在管口及垫片上涂抹防锈脂(脱脂管道除外),透镜垫应准确地放置在管端密封面上。
7.3.9设计规定有力矩要求的高压法兰螺栓,安装前应抽查5%作强度及光谱试验。
发现质量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监理、业主代表或总承包单位共同确认,并作退货处理。
7.3.10高压法兰螺栓拧紧后,螺栓、螺母宜齐平。
7.3.11敷设高压管路时,不允许强制组对或用修改透镜垫厚度的办法补偿安装偏差。
7.3.12采用卡套连接件时,高压管外径允许偏差为±0.3mm,卡套与钢管的咬合深度应大于O.2mm。
7.3.13高压管、管件、阀门、紧固件的螺纹部分,应抹二硫化钼等防咬合剂,但脱脂管路除外。
7.3.14高压管路安装应有详细的记录,并在导压管路上作明显的标识。
7.4剧毒、可燃介质导压管路敷设
7.4.1管子、管件、阀门在使用前应按《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管道级别分类保管,作好标识,不得混淆和损坏。
7.4.2管路敷设前,应对管子、管件、阀门进行外观检查,
其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裂纹、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
2螺纹、密封面加工良好,精度、粗糙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7.4.3SHA级管道上的导压管路用的管子应逐根进行外径及壁厚测量,其尺寸应符合制造标准;SHB级管道上的导压管路用的管子应抽查5%,且不少于一根。
7.4.4SIIA级管道上的导压管路的管件应抽10%测量外径和壁厚;SHB级管路的管件应抽5%,且不少于一件。
7.4.5管路阀门安装前,应逐个对阀体进行液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1.5倍,5min无泄漏为合格。
7.4.6管路阀门阀座密封面应作气密试验,并作记录。
7.4.7SHA级管道上的导压管弯制时,宜选用壁厚有正偏差的管子。
7.4.8管路安装前,应逐根清理擦净,不得有砂土、浮锈,铁屑、焊渣、水、油及其它杂物。
7.4.9管路应尽量短,连接宜选用焊接方式。
7.4.10螺纹接头如采用密封焊时,不得使用密封带,其露出螺纹不应过长,并全部由密封焊缝覆盖。
7.4.11管子对接焊时,应清理管子内外表面,在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及对焊接有害的物质。
7.4.12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5mm的高压管可不进行喷砂和表面无损检测,承插焊接部位宜做着色检查。
7.4.13管路焊接应有焊接工作记录。
7.4.14管路连接件安装前,应检查其密封面,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
7.4.15连接件选用的垫片、密封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非金属垫片应平整光滑,边缘应切割整齐。
7.4.16剧毒、可燃介质的导压管路敷设。
应作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并在导压管上作明显标识。
7.5分析取样管路敷设
7.5.1分析取样管路系统敷设包括取样管、取样预处理系统组件、阀门、管件。
分析取样管路敷设应按设计文件、分析仪器说明书及本节有关规定执行。
7.5.2取样系统管路应整齐布置,并应使气体或液体能排放到安全地点。
有毒气体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排放。
7.5.3管路敷设前应测绘系统各组件尺寸,保证系统容量最小。
取样系统安装位置应安排合理,使其不受机械损伤,并且操作维修方便。
7.5.4分析取样管路长度不宜超过40m,烟气分析器管路长度不宜超过10m。
取样系统部件应尽量减少,以保证试样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7.5.5分析取样系统管路的材质宜采用不锈钢,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与试样有化学反应作用:
2不得从试样中吸取组分;
3不得将杂质渗透和扩散进入试样:
4不得有着火或其它不安全因素。
7.5.6管路敷设前应先将管子、阀门、配件、各设备组件清洗干净,保证无油、无锈、无有机物、无杂质。
7.5.7管路系统连接宜采用承插焊或对接焊。
焊缝不得有裂纹,内壁应无杂质。
如采用螺纹连接.密封填料不得进入系统内。
7.5.8在分析器入、出口处和试样返回线上应装截止阀,阀门流向应正确。
7.5.9分析取样系统应有合适的过滤器,系统应畅通无杂质。
对固体含量高的试样回路,宜采用并联过滤器。
7.6隔离与吹洗管路敷设
7.6.1腐蚀性介质和粘稠液体介质宜选用密封毛细管隔膜仪表。
易汽化、冷凝或有沉积物介质,宜采用隔离和吹洗方法防止被测物质进入仪表内。
7.6.2对于位移可以忽略不计的仪表可直接在管路中进行隔离,有显著位移的仪表要采用隔离器,使隔离液位保持水平,避免静液压误差。
7.6.3隔离管路敷设时.应在管线最低位置安装隔离液排放装置。
7.6.4被测介质粘度较火时。
宜敷设冲洗液管路。
7.6.5对挥发性较强的液体、气相易凝结的介质进行差压液位测量时,其气相取压管应安装隔离器。
7.6.6吹洗管路敷设时,先预制好吹洗阀的连接管件,再将其两端分别与吹洗液总管和测量引线连接。
7.6.7吹洗管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7.6.8吹洗管路系统的限流孔板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7.7导压管路固定
7.7.1导压管路的固定应采用可拆卸的卡子,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两导管间不得用定位焊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