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4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x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学案

第二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特别关注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农业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条件及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

3.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感悟高考真题】

1.(2009·安徽文综)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2008·广东地理)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

水资源占全国4.01%。

读图1和图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3题。

2.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双选)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3.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双选)

A.水土资源丰富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2008·山东文综·T26

(2)~(4)·19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

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

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3)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4、5题。

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根据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

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材料二:

商品粮基地类型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耕地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粮食商品率(%)

35.0

27.0

19.0

29.0

1.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A.甲、乙、丁、丙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D.丁、丙、甲、乙

2.生产规模最大和最小的是

A.甲、丁B.乙、丙C.丁、丙D.甲、乙

3.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是

A.甲、丁B.乙、丙C.丁、丙D.甲、乙

中广网银川2010年1月13日消息宁夏冬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宁夏平原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贵为“贡米”的宁夏大米美名逐渐远播四方。

过去,宁夏的农业生产,一直沿袭着老祖宗的“浪稻子”方式,“浪稻子”是过去宁夏当地对播种水稻的一种俗称,标准的称谓应是“水撒播”,“浪稻子”之所以能传沿千年而不变,主要还是和宁夏气候有关,宁夏无霜期短,适宜水稻生长的时间亦短。

读宁夏局部地形图回答4~6题。

4.宁夏平原能成为水稻种植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降水少,光照充足

C.有黄河流过、灌溉水源丰富

D.回族居民有喜食大米的习惯

5.“大把撒,浪稻子”的传统种植方式省工、省力,但产量低,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宁夏平原改进现代插

秧方式难度大的原因的是()

A.宁夏平原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传统方式可以省工、省力

B.宁夏无霜期短,适宜水稻生长的时间亦短,传统方式可以缩短水稻生长时间

C.受历史影响深远,技术创新、观念更新难度大

D.宁夏平原水稻种植规模小,不适于插秧方式耕作

6.宁夏平原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将加剧其土地荒漠化现象,为此该地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A.商品农业B.粗放农业C.淡水养殖业D.生态农业

二、综合题

7.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

图11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12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

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种植面积缩小最

多的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3)黑龙江省地区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第二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参考答案

【感悟高考真题】

1、【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略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地理位置的确定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北侧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发展林果业。

根据A地的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西北部地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根据图中河流可判断出该地的灌溉条件。

【参考答案】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参考答案】2.BC3.CD

4、【解析】本题以区域复合图、统计表为载体,体现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变化、交通运输布局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区域定位及图例的判断,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图、表对应综合分析的方法。

(1)题,A、B、C三省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北粮食产区相比,最大优势是水热充足;由表格数据简单估算可得出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长江中上游地区所占比重下降,进而根据表格中“播种面积和单产”信息可对此变化作出解释。

(2)题,要从运输需求、高速公路的优势两方面分析建设沿江高速公路的原因。

第(3)题,首先要根据治理思路建立思维线索:

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湖泊萎缩→洪涝频发,然后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对问题作出说明与阐释。

【参考答案】

(1)水热资源丰富。

A、B、C三省所占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

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B、C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

(2)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3)泥沙淤积造成的湖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

(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综合治理。

【参考答案】4.A5.D

6、【解析】本题以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的三种方案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在分析问题时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题,环境效益以侵蚀量最低、径流量最小为最好;从表中数据很容易判断出环境效益的大小和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的高低。

(2)题,B、C方案均可以考虑。

B方案兼顾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折中方案。

眼前的收益比A方案少,但比C方案多。

3~8年内,收益有所减少,但8年以后,情况会好转;C方案着眼于细水长流,对于建设生态环境具有明显优势。

但农户眼前的收益会受影响,可能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考点精题精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B4.C5.D6.D

二、综合题

7.

(1)水稻;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

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

从原有与主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机械化耕作;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

(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