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辛弃疾词两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3367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辛弃疾词两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6辛弃疾词两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6辛弃疾词两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6辛弃疾词两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6辛弃疾词两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辛弃疾词两首.docx

《6辛弃疾词两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辛弃疾词两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辛弃疾词两首.docx

6辛弃疾词两首

 6 辛弃疾词两首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

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

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

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

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

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

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

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

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

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

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

眺望远山,其形状高而尖的像玉簪,大而矮的像螺髻。

这些自然山水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只能引发人的忧愁和怨恨。

这时,楼头的落日、阵阵的雁啼,更增添了江南游子的愁怨。

下面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

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

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

在上片里,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下片抒情。

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

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

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

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下面作者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来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

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

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和色彩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

因为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正是辛词艺术效果的独到之处。

《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

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

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

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

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

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

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

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

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

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

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

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

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

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了南朝刘宋王朝。

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

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

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

在他21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

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

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

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

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

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

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

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

而自己呢?

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

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

辛弃疾的用典总是很恰切,善于用简短的语句涵盖极丰富的内容。

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富、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问题探究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

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

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

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

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

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

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

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

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

2.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

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

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关于练习

一 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够结合作家的身世经历,得出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辛弃疾于绍兴32年(1162)率领北方抗金义军投奔南宋,为的是参加南宋军队北伐抗金。

但他从南来至创作此词时已有12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维持地方治安之类的官职,并没有派他去杀敌陷阵,所以作者心中十分失望和愤慨。

当他在秋季登上赏心亭时,眺望寥廓的天空、悠悠的江水、高耸的山峰,看到楼头落日,听到断鸿哀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处境:

他如今流落南方,事业无成!

岁月不待人,他急切地希望有用武之地,却不能被人理解。

词人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不禁怆然泪下。

他的“登临意”就是这种要去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和愤慨。

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

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

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

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二 辛词长于用典。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

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设题意图:

词中的典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熟悉诗词中用典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

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

历史事件有:

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

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

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具体分析见“课文研讨”。

三 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

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再从学过的诗词中补充若干例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熟悉诗词中通过语序调整来达到声韵和谐这一特殊写作手法,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声韵的差异,并联系学过的诗词以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前一句可以理解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后一句可以理解为“扬州路上的烽火”。

学过的诗词中还有一些,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多情应笑我”,可以理解为“应笑我多情”。

四 “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在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理解作品,并由作品回到特定的时代,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脉搏。

本题需要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甚至联系历史课上学习的有关内容分析南宋时期渴望英雄的深层原因。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

略。

教学建议

一、学习这两首词,要注意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其思想感情产生的基础,看清他的心灵世界,理解他的愤慨与痛苦。

二、用典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辛弃疾的词中大量用典,这是他的作品的特色。

学习时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典故的来由和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教师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不过,有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一些诗词的赏析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课的两首词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教师可以提供若干篇鉴赏文章供学生阅读,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

有关资料

一、《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

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

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

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一说作于1169年建康通判任上。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

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

“楚天”紧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

楚天千里,浩浩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

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

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境界,即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何况满怀报国激情的词人呢?

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不激起词人满腔的豪情?

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怎不使词人热血沸腾?

那寥落苍凉的秋色又怎能不令词人悲慨高歌、潸然泪下?

因此,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已蕴蓄着深厚之情。

开头两句两用“秋”字,并用“无际”加深“千里”之意,这就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建康临江傍山,所以词人登临赏心亭之际,在前两句写俯瞰江天之后,接着便写遥望远山。

假如说写江天是壮阔的,那么写远山就是秀丽的了。

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以玉簪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

皮日休《缥缈峰》:

“似将青罗髻,撒在明月中。

”则用青罗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

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

纵目远望,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螺旋形的发髻,祖国的江山不但有壮阔之美,而且有秀丽之美,这就更加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

于是,在上面景中寓情、以景逗情的基础上,作者便明言其情。

但是,为了避免平直,作者不说自己“愁”和“恨”,而是说远山“献愁供恨”。

作品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

这样写来就更加曲折有味。

在以远视镜头遥观周围景物之后,作品又把镜头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

词人原籍山东历城,而宦游江南,故称“江南游子”。

家乡沦陷,国家残破,而一人独自徘徊于赏心亭上,就已够悲伤的了,何况又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呢!

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在这里,作品写的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

情景交融,虚实相兼,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以上“秋无际”从江天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江南游子”从落日断鸿中见,故陈洵《海绡说词》谓“纯用倒卷之笔”。

接着,紧承“江南游子”续写,由即景写情完全转入人事人情。

这位感慨万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的登楼怀乡,而是“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这锐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

看吴钩,正是词人雄心壮志的表现。

然而,他却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词人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能一边走动,一边不断地拍击着栏干以泄其情。

而词人这种心情却并无人能够理解,这就更增加了他的悲愤。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词人的动作和心情是激烈的,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它的灼热和跳动。

如果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是以静态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悲凉和“愁”的话,那么,“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

在这里,作品不再用即景写情之法,而是另换一法,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同样都避免了直说。

作品所展示给我们的是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而感情的具体内涵却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这样作品便更加深沉浑厚,蕴藉含蓄,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魅力。

词的过片紧承上片结句已转入的人事人情,进一步抒情,但却又换一法,运用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季鹰,即晋人张翰。

《世说新语·识鉴》载: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椽,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而辛弃疾则不以隐居为然,因而反用此典说:

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天已到,张翰(词人自指)回家了没有呢?

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

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

因此接着又用一典加以申说: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大志,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

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

“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替社会做些事,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我将睡在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岂止是上下床之别!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

但是,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

自己长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伤。

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种的柳树已有十围粗了,不禁慨叹说: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作品连用三个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写法,但同样不直不平,婉转曲折。

陈洵《海绡说词》云:

“季鹰未归则鲈脍徒然一转,刘郎羞见则田舍徒然一转,如此则江南游子亦惟长抱此忧以老而已;却不说出,而以‘树犹如此’作半面语缩住。

”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极富错综变化之妙。

词人痛苦之极,不禁一洒悲痛之泪。

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

词的最后说: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

但“倩何人”又表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而只好独自哀伤,从而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

下片结句“倩何人”等13字,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感情沉郁,结构严谨。

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

论稼轩词风者,多以“豪放”名之,并常以“苏辛”并称。

殊不知稼轩之豪放,与东坡之清旷实有不同。

稼轩处于国家残破之际,多抚世感事之作,感情极为沉郁。

黄梨庄云: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

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

”(《词苑丛谈》引)陈廷焯云: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

”(《白雨斋词话》)稼轩此词就是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

秋色无边,江山壮丽,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

但愁恨郁积,落日哀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光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

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曲折委婉地道出。

作品层层推进,情到至极处,又以“树犹如此”半句缩住。

而且其情的具体内容始终未加明言,全靠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处境去体会,因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谓深得蕴蓄之法。

全词在苍凉浑茫的主色上,又以“玉簪螺髻”“红巾翠袖”添抹了一些清秀婉丽的色彩,豪艳相映,刚柔相济。

上片用倒卷之笔,多整齐的对句;下片用转折之法,句式多变,故文笔也不平直呆板。

正因如此,所以谭献说这首词“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

”(《谭评词辨》)陈洵说:

“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有脉络如此;学者苟能于此求,则清真、稼轩、梦窗,三家实一家。

”(《海绡说词》)因此稼轩词豪放而不粗率,并非一味叫嚣。

后人以粗豪学稼轩,则失其旨矣!

通过这首词,我们对稼轩词的豪放风格的特定内涵,可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二、《水龙吟》简释(唐圭璋)

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起句浩荡,笼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

“水随”一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

“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

“落日”三句,写境极悲凉,与屯田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同为佳境。

“江南游子”,亦倒卷之笔。

“把吴钩”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

换头,三用典,委曲之至。

“休说”两句,用张翰事,言不得便归。

“求田”两句,用刘备事,言不屑求田。

“可惜”两句,用桓温事,言己之伤感。

“倩何人”两句,十三字,应“无人会”句作结,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

(选自《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三、《永遇乐》赏析(施蛰存)

这首词是辛稼轩的名作,明代的杨升庵(慎)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

但也有人嫌其运用典故太多,不像其他作品之流利自然(宋·岳珂,清·谭献)。

这一评论,不能说不对。

用典太多,无论作诗作词,都不是高的格调。

用典拙劣的作家,尤其显得是“掉书袋”,令读者生厌。

不过,辛稼轩这首词是怀古之作,既曰“怀古”,当然怀念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迹。

一提到这些人物,这些事迹,就是典故。

辛稼轩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来到北固山上的北固亭游览(京口即镇江),对此江山胜地,联系到自己有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当时南宋偏安小朝廷的危殆的形势,不由得想起历史上几个英雄人物。

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都和自己一样。

可是,他们的壮志未曾实现,事业没有成功,非但生命已经长逝,连一点遗迹都渺不可寻。

由此情怀,想到自己也已老了(稼轩此年66岁),是否还能做出一些事业来呢?

以上是表现在这首词中间的思想过程。

因此,这许多典故也就免不掉了。

现在我们从词句中看作者如何表现其思想。

上片第一句“千古江山”,“千古”是时代感,“江山”是现实感。

作者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想到古时曾经统治过这片江山的英雄人物。

他首先想到三国时的吴大帝孙权(字仲谋)。

孙权是个有雄心壮志,要统一中国的人物。

可是现在呢,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也无处寻觅了。

(“无觅处”三字分开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